“北极霸主”北极熊

在零下80℃的冰雪王国里,如果没有御寒能力的哺乳动物瞬间即可冻僵。而素有“北极霸主”之称的北极熊,却可逞威于冰雪王国。它不仅可以游遍四方,而且可进入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一口气游上10多千米。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寒冷呢?

北极熊是现存熊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生活在北极地区内,冬季主要捕食海豹、海鸟和鱼类,夏季主食植物。

20世纪末,美国化学家马尔克姆·亨利发现了北极熊不怕冷的奥秘。亨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北极熊的体毛时,发现毛都是无色透明空心的小管子,实际上就是一根根微细的“光电管”,只有紫外线能沿着中间的空芯通过。北极熊利用这些光电管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身体周围温度增高。还有它那几厘米厚的皮下脂肪层和连水都很难渗入的体毛,会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这样,北极熊身披能自动调温的皮大衣,所以,它能踏遍冰雪王国,自然不会惧怕寒冷了!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们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上就能看见皮肤的原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

北极熊很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它们那白色的毛与冰雪同色,便于伪装。除了鼻子、脚板和小爪垫,北极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覆盖着皮毛。多毛的脚掌有助于在冰上行走时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当然也不会畏惧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行走很久。

在严冬,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几乎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状态。

所谓局部冬眠,一方面是指它们并非像蛇等动物的冬眠,而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立即惊醒,应付变故。另外,北极熊只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个 冬季。

拓展阅读

北极熊不怕寒冷是毋庸置疑的,但它还不是最不怕寒冷的动物。极地鸭,能忍受零下110℃的严寒。如果举办耐寒比赛,极地鸭一定能摘金牌,而银牌得主该是企鹅,铜牌则由海豹收入囊中,北极熊只能屈居第四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