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肾病及不同类型肾病的推荐用药

针对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的推荐用药,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药单方、中药复方。

高血压的肾脏损害

肾脏在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其主要的受累器官。在原发性高血压中肾脏既是“受害者”又是“犯罪者”。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良性小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持续稳定地发展,5~10年后即可出现轻至中度肾小动脉硬化,继而累及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造成有效肾单位的减少,发生肾功能受损。

高血压的肾脏损害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降低因高血压而带来的心、脑、肾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良好的血压控制是遏制高血压肾损害的基础,降压时要注意高血压是新近明显升高还是持续已久的,从而采取不同的对策。若是持续高血压,而且治疗已久,则降压不能过快、过猛,以免肾灌注压突然下降,肾功能急剧恶化。若是肾功能原来处于生理减退情况下,因血压近期突然升高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则应使用强有力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迅速恢复至正常,使肾功能不至于严重受损或得以逆转。

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为宜?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传统的概念是血压控制于[18.7/12.0kPa(140/90mmHg)]以下,美国“改变肾脏病饮食研究协作组(MDRD)”研究结果认定,对于蛋白尿超过1g/d的肾脏病病人平均血压要控制于[16.7/10.0kPa(125/75mmHg)]以下;蛋白尿在0.25~1.0g/d时,血压应控制于[17.3/10.7kPa(130/80mmHg)]以下。

西医用药

首先要低盐饮食,饮食中钠含量为2~3g/d较为适宜;同时强调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

降压药物通常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钙拮抗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洛汀新(贝那普利)10mg,早晨1次顿服,若不能获得满意效果,可增加至20mg。

蒙诺(福辛普利钠)每日1次,服用10~40mg,应酌情增减剂量。

2.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药

代文(缬沙坦)每日1次,每次80mg,可酌情增加至每日160mg。

3.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根据病情和肾功能决定剂量,20~10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

4.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

5.钙通道拮抗剂

波依定(非洛地平)起始量为每日2.5~5mg,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中医用药

●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 (口服液),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见头晕眼花,耳鸣,双目干涩,腰膝酸软,足跟痛,舌红,少苔,脉沉细。每次10mL或9g,日2~3次,口服。

2.牛黄降压丸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可见眩晕头痛,耳鸣,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弦。每丸9g,每次1~2丸,每日1~3次。

3.杜仲降压片 滋阴平肝潜阳,适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症状可见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弦细数。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4.龙胆泻肝丸 清热降火,平肝潜阳,适用于肝火上炎的高血压,症状可见情绪急躁,便秘尿赤,口干渴欲饮。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有力。每次6g,每日2次口服。

5.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适用于命门火衰型高血压,临床可见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夜尿频多,遗精早泄,阳痿。每次9g,每日2~3次,口服。

●中药单方

1.钩藤降压茶 钩藤20g,沸水冲泡,10分钟,取汁稍凉后对入5g蜂蜜代茶频频饮用,1剂/日,连服30天。适用于肝阳上亢、肝火内盛型高血压。见头晕耳鸣,面色潮红,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脉弦数。

2.芹菜汁 芹菜250g,榨汁煮沸,常食。芹菜甘、清热平肝,健胃下气,利小便,适用于肝热阳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烦热不安等。

3.单味车前子汤 车前子15~30g,加水300mL,煎至200mL,早晚2次分服,每次100mL。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经湿热型肾性高血压。症见头晕,耳鸣,口苦,下肢浮肿,尿少等。

4.一味丹皮汤 牡丹皮15g,水煎服,1日1剂,3周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低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

5.一味地龙汤 取地龙40g切碎,放入60%酒精100mL中,浸泡72小时,制成40%蚯蚓酊,过滤澄清后保存备用。每日3次,每次10mL,饭后加入少量温开水内服。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耳鸣,面色红赤,口苦口干,便秘等。

●中药复方

1.双降汤

组成 水蛭0.5~5g(粉碎装胶囊吞)生黄芪、丹参、生山楂、豨莶草各30g 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g 泽泻18g 甘草6g

功能 益气化痰祛瘀,适用于气虚兼血瘀、痰浊的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乏力,困倦,食少,舌胖大,有齿痕,舌质淡黯,有瘀斑。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来源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高血压中风治疗绝技.北京:科学家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79~180

2.芝麻钩藤饮

组成 黑芝麻20g 钩藤15g 桑叶10g 怀牛膝12g 杜仲12g 陈皮6g茯苓15g 丹参12g 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炒谷芽、麦芽各15g 生姜2片小枣3枚 生甘草3g

功能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便秘,舌红,苔薄,脉弦。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来源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高血压中风治疗绝技.北京:科学家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53~254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防治目标是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在预防。对糖尿病肾病应特别强调早期预防,一旦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其病变往往呈不可逆性发展,逆转困难。治疗的目的是延缓其发展,降低病死率。

西医用药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控制血脂、控制饮食蛋白摄入量以及减轻微血管病变的某些措施等。

1.控制血糖 一旦临床确,糖尿病肾病,为避免口服降糖药对肾脏的不良反应,一般主张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首选为胰岛素治疗。如有困难而且GFR尚高于30mL/min者,也可使用糖适平。

胰岛素需在糖尿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剂型及剂量。

糖适平:30mg早晨1次顿服。

2.降压药 在降压药物的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及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可作为首选药物。

具体详见肾病的常用药物。

3.降脂药 他汀类调脂药具有保护靶器官(心、肾、血管等)的作用,故可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4.抗凝药 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能延缓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体用法详见肾病的常用药物。

中医用药

●中成药

1.消渴丸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口服,1次1.25~2.5g(约5~10丸),1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根据病情控制情况,从每次1.25g(约5丸)递增至2.5g(约10丸)直至出现疗效时,逐渐减少为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遵医嘱服。

2.糖尿乐 滋阴补肾,益气润肺,和胃生津、调节代谢功能。用于消渴症引起的多食、多饮、多尿,四肢无力等气阴两虚症,降低血糖、尿糖。口服,1次3~4粒,1日3次。

3.金芪降糖片 益气清热,有较小的降糖作用。用于消渴病,气虚有热,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气短乏力的糖尿病患者,用此药可起辅助治疗作用。每次饭前服7~10粒,2个月为1个疗程。

4.渴乐宁胶囊 益气养阴,滋肾生津。用于消渴病的脾瘅、消渴期。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口渴汗多,多食易饥,血糖偏高者适用此药。每日3次,每次4粒,3个月为1个疗程。

5.地骨降糖胶囊 滋阴润燥,化瘀通络。用于阴虚血瘀所引起的消渴,2型糖尿病见形体消瘦,潮热,手足心热,烦渴多饮,小便频数,手足末梢麻木、疼痛,舌黯红,有瘀点或瘀斑等症候者。口服,1次4粒,1日4次。

6.参芪降糖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2型糖尿病。属于气阴两虚型,症见多食善饥,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四肢乏力,气短,自汗,易感冒,形体消瘦,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或沉弱,或沉弦。口服,1次3片,1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8片,1日3次。

●中药单方

1.生地黄粥 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g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症见乏力气短,口干,口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的糖尿病病人。

2.杞子粥 枸杞子15~20g,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口渴,手足心热的糖尿病病人。

●中药复方

1.斛乌合剂

组成 川石斛15g 制首乌15g 制黄精15g 大生地15g 生黄芪30g 淮山药30g 枸杞子10g 金樱子10g 紫丹参10g 桃仁泥10g

功能 益气养阴,固摄通络,适用于气阴两虚兼瘀的糖尿病,症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肢体发麻疼痛,腰膝酸软,脉多沉细或细弦、细涩,舌质黯淡,或有瘀斑的患者。

用法 每日1剂,日服2次。

来源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糖尿病治疗绝技.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4~15

2.秘传黄连地黄汤

组成 黄连15g 生地黄20g 天花粉10g 五味子10g 葛根30g 白茯苓30g 西洋参10g 生黄芪30g 乌梅10g 枸杞子15g 山茱萸15g 牛膝15g 麦冬15g 大枣10g 石膏60g

功能 清热止渴,益气补肾,生津敛阴,适用于气阴两虚的糖尿病,症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脉沉细,舌红少津的病人。

用法 水煎服400mL,2次/日,2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糖尿病治疗绝技.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3~44

3.消渴方

组成 生石膏20g 知母10g 甘草3g 沙参12g 麦冬10g 石斛12g 生地黄12g 山药12g 茯苓12g 泽泻12g 天花粉15g 鸡内金6g 丹皮6g

功能 清热养阴、滋肾生津,适用于肾阴虚阳亢的糖尿病,症见尿频量多,口干口渴,多饮,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糖尿病治疗绝技.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5~46

尿酸性肾病用药

西医用药

1.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一般主张尽量首先用非药物方法将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如多喝水,避免高嘌呤饮食。高嘌呤饮食主要有动物内脏、肉汤、啤酒等,其次包括大部分鱼类、贝类肉类及禽类。蔬菜中以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蘑菇等含量较多。而奶、蛋、米及面制品和其他大部分蔬菜嘌呤含量较低。此外还要节制每日的进食总热量,减轻体重。同时要碱化尿液,可适当服用碳酸氢钠片。

2.对于血尿酸水平>600umol/L(10mg/dl女性)>780umol/L(13mg/dl男性)者,应予以降尿酸治疗。别嘌醇仍为首选药物。

别嘌醇 口服:成人每日100~200mg,分2~3次服用病情严重者可增至每日700~900mg。肾功能不全者剂量酌减。

秋水仙碱 治疗急性痛风,1次口服1mg,以后每2小时服0.5mg至剧痛缓解,总量不超过每日6mg。预防痛风发作,每日0.5mg。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禁用。

氯沙坦该药除可降血压外,还有促尿酸排泄的功能,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同时合并钠-水依赖型高血压患者可考虑使用氯沙坦类ACEI或AT2受体拮抗药。

中医用药

●中成药

1.复方伸筋胶囊 清热除湿,活血通络。适用于痛风,属于湿热瘀阻型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舌黯红,有瘀斑,脉沉细者。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2.三妙丸 清热化湿,舒利筋络,主治通风,属于湿热型,表现为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关节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者。每日2~3次,每次3~6g,空腹服。

3.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利水消肿,适用于稳定期痛风,属于肾气虚型,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下肢浮肿,下肢关节疼痛,舌淡,苔薄白者。每日2次每服1丸。

●中药单方

1.车前子煎剂 车前子(布包)30g,加水500mL,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各型痛风患者。

2.茯苓大黄煎 土茯苓30~60g,大黄6~10g,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

3.防风薏米粥 防风、薏米各10g,水煮每日1日,连服1周,防治湿热痹阻型痛风。

4.桃仁粥 桃仁15g,粳米60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食,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中药复方

化瘀降浊汤

组成 土茯苓30g萆薢30g生薏仁30g泽兰12g泽泻30g全当归9g桃仁12g红花12g

功能 活血化瘀、降泄浊毒,主治尿酸性肾病、痛风。属于痰瘀互结型,表现为形体肥胖,下肢关节疼痛,甚溃烂,疼痛夜半居多,怯寒,舌淡黯,脉沉细者

用法 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 张昱等.肾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