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与少年的探险

通讯记者毫无前兆地跳起来,叫水手等在原地,然后他就踩着纳布曾经留下的足迹攀上了悬崖。他急于寻找朋友的踪影,便急忙加快了脚步,很快也在峭壁的拐角消失了。赫伯特跃跃欲试,也想跟去。

“别冲动,孩子,”水手说,“我们要搭建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再想办法弄些比那些贝壳更好吃的东西,他们回来后需要吃饭和休息。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分工。”

“那我们就开始干活吧!”赫伯特说。

“好吧,”水手说,“那么我们就认真地布置一下。我们又累又饿,并且这风也越来越大了,所以一定要搭个睡觉的地方,生起火,再弄点吃的。森林就是天然的木柴堆,鸟窝里有美味的鸟蛋,现在我们布置一个休息的地方就行了。”

“好吧,”赫伯特说,“我去找找看,也许能有个山洞,可以让我们都躲进去。”

“好的,”潘克洛夫说,“去干吧,孩子。”

一大一小两个勇士走到海滩的石壁阴影下,这里已经听不到潮水的声音了,他们转过身,向南走去。气球快要落入海中的时候,潘克洛夫曾注意到陆地上有一个狭窄的山口,他断定那是一条河或小溪的出口。一条可以供给淡水的河流正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况且史密斯也有被水流冲到这里的可能。

前面曾经提到过,悬崖足有300英尺高,从上到下没有一丝裂缝,就算那汹涌的波涛冲到岩壁上,也没有一点足以容身的空隙。悬崖上满是坚硬平滑的花岗岩,海水根本无法对它造成伤害。成群的海鸥在悬崖顶上盘旋着,它们大多是蹼足鸟类,它们有着又扁又长的嘴,没日没夜地叫着,对人没有任何恐惧感——也许它们这是第一次见到人类。在这些奇特的生灵中,潘克洛夫认得一种游禽类的大鸥,它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其他一些贪吃的小海鸥把自己藏在花岗岩峭壁的岩缝里,如果一枪打过去,一定会收获颇丰。枪是必不可少的,可潘克洛夫和赫伯特都是两手空空。况且这些海鸥的肉并不鲜美,连它们的蛋也带着一种难闻的腥臭味。赫伯特向前走着,踩到了一堆被海藻缠绕着的乱石,几小时后这里就会是一片汪洋了。在岩石和海藻之间,有许多美味的蛤蜊,它正是饥饿的人最理想的充饥之物。赫伯特兴奋地喊了一声,水手很快就跑了过来。

“啊,这么多贻贝!”水手叫道,“这回不用吃鸟蛋了!”

“不是贻贝,”赫伯特捡起一个岩石上的这种软体动物,“这是茨蟹。”

“这东西好吃吗?”潘克洛夫问道。

“非常美味。”

“那我们还等什么呢?”

水手对赫伯特有着特别的信任。少年自小就

喜爱博物学,并且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1。少年的父亲曾想让他对这一学科加以钻研,并把他送到波士顿名教授的课堂旁听,而他的聪明好学也博得了许多教授的喜爱。过去他曾在水手面前多次证明了博物学的用处,这一次他也信心十足。这种茨蟹的贝壳是椭圆形的,它们一簇一簇地贴在岩石上,纹丝不动。它们属于穿孔类软体动物,能在最坚硬的岩石上挖出自己的窝。它们外壳的两端是浑圆平滑的,这把它们同一般的贻贝区别开来。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美美地吃了一顿在日光中开着壳的茨蟹大餐。他们用吃蛤蜊的方式吃着茨蟹,这道菜味道很辣,不加任何作料也鲜美无比。

他们暂时填饱了肚子。可饱餐了这些“自来香”的美味之后,他们感到口渴,充满了喝水的渴望。在这一带山势险峻的地方,说不准哪里就会有潺潺的溪水。潘克洛夫和赫伯特捡了许多茨蟹,把衣袋和手帕都装得满满的,再次回到了悬崖下面。

他们向前走了大约二百步,到了潘克洛夫说过的那个可能会有河水的山口。从远处看去,那里确实有水,却不知是咸水还是淡水。这里石壁上的裂缝好像是由地震造成的,石壁下面就是一条小溪,溪流的尽头形成一个十分锋利的弯角。这条小溪宽有100英尺,两岸的高度不足20英尺。在花岗岩的夹缝间,水流变得非常湍急。石壁紧贴着河口,最后,河水拐了一个很急的弯,消失在半英里外的矮树林里。

“水的问题解决了,而那片森林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木柴!”潘克洛夫说,“赫伯特,我们现在只缺少住的地方。”

河水清澈见底。水手相信,河水在海水还没有随着涨潮灌进来的时候依然是清凉甜美的。这个迫在眉睫2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赫伯特就去找可以栖身的山洞了,但四周的都是镜面一样平滑的石壁,因此找了好久也是白费功夫。

但是,在河口更高一些的岸边,有一些由于大地剧烈震动坍塌下来的岩石。岩石堆后面有一个岩洞,但这并不是普通的岩洞,而是花岗岩附近常见的那种“石窟”。

潘克洛夫带着赫伯特钻进岩石堆,踩着沙地向前走着,这里的光线依然明亮,因为阳光可以从石缝照进来。有些石块奇迹般地保持着平衡,风也随着阳光吹进了山洞,带进来股股寒气。但就算是四面漏风,水手仍然认为,如果用泥沙把那些大的石缝堵住,这里还是可以居住的。

事实上,只要把那个最大的裂缝堵住,把强烈的西风和南风挡在山洞外面,他们就可以在这里安心睡觉了。

“这下我们有事干了!”潘克洛夫说,“要是史密斯先生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为这座迷宫一样的山洞增添光彩的。”

“他一定还活着,潘克洛夫,”赫伯特大声说,“等他获救回来,一定要让他在这里建一所漂亮的房子。我们可以在左边的通道里生火,再留个洞当烟囱,就万事俱备了。”

“小男子汉,这并不困难,”水手回答说,“‘石窟’够大够宽,足够我们用了。我们这就动手吧,可在此之前要弄些木柴来。应该先把这些石缝用树枝树叶堵起来,要不然吹进来的凉风总是让我不寒而栗。”

赫伯特和潘克洛夫走出了石洞,转了一个弯,来到了河的左岸。这里的水势变得极为湍急,一棵枯树被水流冲了下来。上涨的潮水力量无穷,有足够的力量把它运送到很远的地方。水手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利用潮水的涨落来运送沉重的东西。

走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水手和少年抵达了河流的另一个拐角处。在这里,河水从一片美丽的树林间潺潺流过。虽然早已经是秋天了,但树林里的树木依然保持着苍翠的颜色。这种生机盎然的松树遍布世界各地,从冰天雪地的北方地区一直延伸到骄阳似火的热带。小小的博物学家认出了那种发散着清香的喜马拉雅杉,在这些挺拔的杉树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枞树3,这些枞树把它浓密而宽阔的伞形树枝向四周伸展开来。当水手和孩子在草丛中前进的时候,枯枝在他们脚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水手与少年的探险 - 图1

“孩子,”水手对赫伯特说,“虽然我不认识这些绿色的家伙,但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叫做‘柴’,这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

“那我们就多弄一点。”赫伯特一边回答,一边就动手干了起来。

收集木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遍地都是枯枝,他们甚至不用打树上那些树枝的主意,但怎么把如此多的木柴运走倒是个难题。木柴很干燥,应该很容易就能点燃,应该多弄一点回去取暖!

赫伯特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尽管他们尽可能地多拿木柴,却还是不够用。

“赫伯特,”水手说,“我们得想个办法来搬运木柴,不论干什么都得有窍门。如果我们有一辆马车或者一艘船,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们没有马车和船,”孩子笑着说,“可我们有河。”

“没错,”潘克洛夫说,“河就是我们最好的运输工具,现在我们还少个木筏。”

“不过,”赫伯特说,“现在我们这条河的流动方向有点不对头,刚刚开始涨潮了。”

“那就等着潮水退去吧,”水手回答,“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河水的力量把木柴运到我们的新家去。现在我们来做木筏吧。”

赫伯特跟在水手后面,向河边走了过去。他们两个都尽了全力,尽可能多地搬着木柴。在河畔的草丛里,他们又收获了大量的枯枝,他们大概是第一次到达这里的人。

潘克洛夫马上开始了造木筏的工作。这里的水势比较缓,好像一个小小的河港。水手和少年搬来了几根很粗的木头,用藤蔓把它们牢牢捆住,一个木筏就这样完成了。他们把所有的木柴都堆在木筏上,就算来了二十个人,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这些木柴也不可能搬完。

才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就大功告成了,木筏就系在了岸边,等待着退潮。

还有几个钟头就要退潮了,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商量了一番,然后爬上高地,观察着周围甚至更远一点的景物。

在离河流的拐角不远的的地方,如刀削一样的石壁向下倾斜着,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然后那陡峭的势头就缓了下去。这是一架大自然赐予他们的梯子。赫伯特和水手顺着石壁向上走去,他们体力充沛,不一会儿就到达了山顶,在这里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河口。

从山顶望下去,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他们历经艰险横渡过的海峡。他们望着北面的海岸,心潮澎湃。塞勒斯·史密斯就是在那里落海的!

他们希望能看到那气球的踪影,希望能看到工程师乘坐着气球向他们飘来。通讯记者和纳布依然没有消息,也许他们走得太远了,所以互相都看不见。

“像史密斯那样顽强的人是不会轻易死掉的,”赫伯特大声说,“他一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爬上了岸,你也这样想吗,潘克洛夫?”

水手一言不发地摇摇头。他好像有些灰心,以为再也见不到工程师了,但他不想让少年和他一样灰心丧气,便回答说:“当然,当然,就算是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史密斯也会安然无恙的。”

水手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海滨。山崖的下面是一片沙滩,它一直伸展出去,直到河口的右边才撞上了翻滚的浪花。浅海中露出的礁石像两栖的怪物一样在波涛中静止不动,而礁石周围的海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南面的水平线被一个突出的海角拦腰斩断,看不见陆地延伸的方向。在港湾北部更远的地方,又是一大片海岸的轮廓,那是一个巨大的弧形。那里的海滨地势平坦,没有悬崖,只有退去的潮水和湿漉漉的沙滩。潘克洛夫和赫伯特转过身,向西走去。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六七英里外那座顶端有着积雪的山峰。

在海岸与山坡开始下斜的地方之间,有一些落了叶子的树木,还有许多绿色的松树点缀其间,因此看上去并不让人觉得单调。这个小树林与海岸之间是一片平原,上面分散地生长着一些低矮的树丛。在左边的林间空地上,小河愉快地流过,闪闪发光。这条小河好像是从山岭的支脉流过来的,那里似乎是河水的发源地。就在系着木筏的地方,河水从花岗石壁之间奔涌而出。

“难以置信,我们的脚下仅仅只是一个小岛吗?”水手喃喃地说。

“就算是这样,这里也是个很大的岛。”少年回答。

“就算它很大,它还是个岛!”潘克洛夫说。

但这个重要的问题暂时还无法解答,因为他们现在无法全面地勘察4一下这片土地。不管是岛,还是大陆,这里都有着肥沃的土地、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我们没什么可抱怨的,”

潘克洛夫说,“能有这样的地方已经很幸运了。”

水手与少年的探险 - 图2

“感谢上帝。”赫伯特说。他跪下来虔诚地祈祷,表示他的感激之情。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入迷地望着他们落难的这片土地,可即使他们把整个岛屿都看上一遍,也无法预测他们未来的命运。

最后,他们沿着南边的山脊踏上了归途,在这里有一些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石块。石缝里有成千上万的飞鸟,有一次赫伯特跳了起来,发出很大的响声,惊起了黑压压的一群飞禽。

“看!”他大声喊道,“它们不是海鸥,也不是沙鸥!”

“那它们是什么呢?”潘克洛夫问道,“难道是鸽子吗?”

“没错,它们是一种野生的鸽子,翅膀上有两道黑纹,还有白色的尾巴和青灰色的羽毛,所以很容易辨认。它们的肉很好吃,蛋也非常鲜美,我们应该去它们的窝里看看!”

“那我们就要打扰鸽子的孵蛋时间了,除非它们孵出的是荷包蛋!”潘克洛夫兴奋地说。

“只有蛋,没有锅,我们拿什么来剪荷包蛋呢?”赫伯特问,“难道用你的帽子吗?”

“那可不行,”水手回答说,“我可不擅长这样的魔术。我们就简单地吃些煮蛋吧,一定要把最硬的蛋让给我!”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几乎把所有的花岗石岩缝都搜查了一遍,果然收获了不少鸟蛋。他们捡了好几打,用水手的手帕包着。

再次涨潮的时候,潘克洛夫和赫伯特走下山,向河边慢慢走去。他们回到河边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一点钟了,海潮在这时退了下来,现在他们必须趁机把木柴运送到河口去。潘克洛夫把藤蔓拧成一根长绳,他把这根藤索系在木筏的后面,用手拉着另一端,赫伯特就在木筏上用一根长竿撑起船来。他们的工作非常顺利,沉重的木柴顺水漂流。河岸几乎没有什么起伏,他们不用担心木筏会突然停下或在水中打转。

将近下午两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能望见自己的新家了。

水手与少年的探险 - 图3

注解:
1 【造诣】学术、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2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临近眼前,非常紧迫。
3 【枞树】又名冷杉。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是圣诞节必备的室内装饰。
4 【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