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火影”

水火不相容,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可是,自然界却有水上起火的奇观。这种奇异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视为自然之谜。

巴哈马群岛位于佛罗里达海峡口外的北大西洋上。其中,大巴哈马岛位于巴哈马群岛的北端,西距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约96千米。在大巴哈马岛上有一个奇特的火湖。每当夜幕降临,微风吹过湖面,湖面上便泛起千万点火花,鱼儿跃出水面,荧光闪闪、满身带火。当人们在湖上泛舟时,轻轻摇摆的船桨会激起无数的火星,船后还会拖出一条火路。

如果说火湖令人称奇,那么能喷火的河更让人叫绝。在我国汀苏省丰县宋楼乡子午河一段长30多米、宽20多米的水域曾经就发生过喷火事件。在1987年9月13日傍晚至9月16日黄昏这段时间里,这片水域不断喷射高出水面达4~5米的耀眼火花,并伴有“呼呼”的声响,犹如五彩缤纷的节日焰火。不幸的是,在喷火的过程中,附近的鱼和青蛙纷纷死亡。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海上的通天大火。1976年6月的一天,法国气象工作者从气象卫星上接收到奇怪的彩色照片。根据照片显示,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的西南方海面上,一排排山峰般的巨浪上燃烧着通天大火,这一景象使人惊叹不已。

无独有偶,1977年11月9日,印度东南部安得拉邦马得里斯海湾附近的海域里,突然刮起一阵飓风,接着海浪咆哮,海面上骤然燃起了一片通天大火,火光映照周围数十千米,目击者无不目瞪口呆。这次大火持续了20天之久,燃烧的海水通红、沸腾,景色壮观,令人惊心动魄。

水上的火是怎样产生的呢?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有些原因已经初步探叫。大巴哈马岛上的火湖之所以火花闪闪,是因为湖里生长着大量会发荧光的细菌。这种荧光极其微弱,只有在夜里才能看到。

这些发光细菌都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在河口咸、淡水混合之处,在冷、暖水交界的海区,有机物质最为丰富,因而海洋发光细菌在这里能大量生长、繁殖。它们不仪自由地生活在海水中,而且也寄生、共生或腐生在鱼、虾、贝等海洋生物体上,使生物体发光。

海洋中存在大量发光的生物,包括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类、多毛类的小动物。这些发光的生物可以使海面发出巨大的亮光。

这些发光细菌的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荧光酶。荧光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它的催化下,荧光素和氧气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而这些细菌就发出了光。这些发光细菌使海水和生物体发光多半是由机械刺激(如海浪冲击、鱼儿跃出水面等)引起。这就是为什么船桨划水后会荧光闪闪,鱼儿跃出水面会满身带火。这就是大巴哈马岛火湖着火的真正原因。

然而,水面上的喷火现象和海面上的通天大火却不是由于发光细带有能量的电子流在与空气接触时,就会激发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活跃起来,产生光亮。而岩石在爆炸性碎裂时就会释放这种电子流,所以有科学家认为,海上的起火现象可能是岩石爆裂而发出的光。

菌的原因,因为水里附着细菌的鱼无论如何也无法跃至4~5米的高度,而且细菌发的光也不可能引起通天的火光。那么,这两种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关专家推测,在河流的地层深处,可能贮藏着大量的天然气,由于地层的变动,导致天然气外泄,又由于地心热力超过了天然气的燃点,以至于天然气自动燃烧,从而形成高达4~5米的喷火奇观。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

至于海水燃烧的原因则可能更加复杂。印度科学家和苏联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当飓风以每小时280千米的高速在海面上疾驰的时候,会激起滔天的巨浪,风与海水发生高速摩擦,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使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分离,在飓风中电荷的作用下,这些原子发生了爆炸和燃烧,再加上空气的助燃,海面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如果这一假说成立,那么人们就可以利用高速摩擦的手段使水分子分解为可以燃烧的物质,从而开发新的能源。

但是,美国一些科学家对海上起火事件有另外一种看法。不久前,美国学者对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等多种岩石试样进行破裂试验。结果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便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米内释放一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发出微弱的光亮。在实验中,他们还注意到,如果把样品放在水中,则碎裂时产生的电子流,也能使水面发出亮光。所以,他们认为,海面上的起火现象可能是岩石爆裂而发出的光。

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或者说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无论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都希望,在研究这一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在海洋中找到新的能源,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