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命湖的“呼风唤雨”之术

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入云龙公孙胜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他的这种本领让人艳羡不已。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我国云南竟然就有可以“呼风唤雨”的人。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以采药为生的当地人。一天,他深入高黎贡山寻找草药,山路布满荆棘,他用一把砍刀开路。这个人走了一天,他又累又渴,于是走到湖边休息,灌了几口水。当时正值盛夏,山中一点风都没有,已经大汗淋漓的他一时兴起,就对着湖喊道:“太热了,要是能有点风就好了!”浑厚的喊声震荡山林。

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山中真的开始刮风了,微风拂面,这个人觉得很舒服。随后,这风越刮越大,整个山林都随风摇摆,“呼呼”的巨响此起彼伏。此时,湖面的上方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天空也暗了下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个人觉得很奇怪,心想:“难道天神听到了我的祈求,让这片湖为我刮风降雨?”他回家后把自己遇到的怪事告诉了其他人。人们对他的话半信半疑,便纷纷来到这座湖边大喊。无论他们喊刮风,还是喊下雨,最后都能应验。这样,他们都相信了,并把这个能够根据人的命令刮风下雨的湖命名为“听命湖”。有关听命湖的传闻越传越广。

后来,当地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连同记者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决定进山一探究竟。天快黑的时候,探险队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听命湖”边,他们准备第二天就体验一下这片湖的魔力。

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探险队员站在湖边,用力地大声呼喊,山谷里不时传来呼喊的回声。但是,探险队员嗓子都要喊哑了,也没有下一滴雨。

难道这听命湖的故事是假的吗?就在探险队员万分惆怅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喊声刚刚停下没多久,人们就看见湖对面的山岗缺口处飘来了一团云雾,这团云雾慢慢涌来,笼罩在湖面上。大约过了10分钟,天空中果然飘起了蒙蒙细雨。探险队员被这一景象惊呆了。

难道站在听命湖边果真就能“呼风唤雨”吗?如果不是,这些云和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科学角度来说,普通的下雨需要满足3个条件:充足的水汽、足够的凝结核和上升的气流,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像小说中的神仙一样能“呼风唤雨”,但是,人人都知道,除了借助人工降雨,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然而,在云南的一个神秘湖泊附近,“呼风唤雨”竟然成为可能。

我们平常见到的雨,是这样形成的:首先要有一块充满水汽的云飘过来,然后云遇到一股气流,使云不停地运动;云内部的水汽在运动中遇到灰尘之类的凝结核,在高空低温的状态下形成小小的冰晶;这些冰晶不断碰撞、长大,最后云层托不住了,冰晶就掉下来,变成液态的水珠,形成降雨。即使是人工降雨,也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在云南高黎贡山区,空气湿润,山里常年云雾缭绕,这样就满足了下雨所需要的条件之一:充足的水汽。但是,在听命湖中,气流又是如何上升的呢?水汽又是如何凝结的呢?

通过反复实验,专家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在听命湖边,人们大喊的时候,发出的声波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相对稳定的空气,从而使湖面产生上升气流,这种声波的搅动在这里起到了一种使云层加速运动的促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水汽凝结。

既然声波可以引起空气对流,那么是不是在我国南方的很多湿润地区,不论海拔高低、不论城市乡村,只要人们喊上几句,都能像听命湖附近一样产生“呼风唤雨”的效果呢?

专家认为,听命湖深处云南怒江大峡谷旁的高黎贡山区,是怒江大峡谷附近的独特自然环境,赋予了听命湖“呼风唤雨”的能力。

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有太多复杂因素影响着天气。在一些多云的天气里,虽然云层很低,但是我们发出的声音也不足以引起下雨,这是因为我们平常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处在下雨与不下雨的临界状态。

而在听命湖,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丰沛,即使不喊,山区也是常年雨水不断,局部气象一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临界状态。也就是说,由于听命湖附近水汽饱和,这种饱和的水汽一旦受到影响,就会发生变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达到质变。因而我们在湖边大喊,就能够影响气流的变化,从而形成阵雨。

这就是听命湖能够“呼风唤雨”的奥秘所在,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