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歼日本第六集团军

全歼日本第六集团军

1939年5月底,朱可夫作为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正与几位助手在明斯克地域实施首长―司令部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6月1日,朱可夫在明斯克的骑兵第三军司令部进行讲评。突然,军区军事委员苏塞科夫通知他,刚才莫斯科电话通知,命令他立即动身,明天向国防人民委员报到。朱可夫接到命令后,马上乘通过此地的第一趟列车,前往莫斯科。6月2日清晨,朱可夫走进了伏罗希洛夫的接待室。

在人民委员手下工作的赫梅利尼茨基,奉命接待了朱可夫。他说伏罗希洛夫已经在等他了。赫梅利尼茨基对朱可夫说:“你进去吧,我马上去命令给你准备远行的行装。”

“什么远行?”朱可夫不解地问。“进去吧,人民委员会告诉你一切的。”赫梅利尼茨基说。进门后,朱可夫向人民委员报告他已奉命来到。伏罗希洛夫向他问好后,说道:“日军突然入侵我友邻蒙古的边界,根据1936年3月12日的苏蒙条约,苏联政府有义务保护蒙古不受任何外来侵犯。这是入侵地区5月30日的情况图。”随后,朱可夫走近地图。

“在这里,”伏罗希洛夫指给朱可夫看,“日军长时间的对蒙古边防人员进行小规模挑衅性袭击,而在这一带,日本的海拉尔警卫部队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并袭击防卫哈勒哈河以东地区的蒙古边防部队。”

“我认为,”伏罗希洛夫接着说,“这里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你是否立即动身飞到那里,而如果需要的话,把部队的指挥权接过来?”

“我马上可以起飞。”朱可夫果断地表示。

“非常好,”伏罗希洛夫说,“你乘坐的飞机16时可准备好,在中央机场。你到斯莫罗基诺夫那儿去,在他那里你可以拿到必要的材料,同时商量一下今后同总参谋部的联系问题。派给你几个专业军官,在飞机上等你。再见,祝你成功!”

与伏罗希洛夫分手后,朱可夫赶到总参谋部,见到代副总参谋长斯莫罗基诺夫。只见在斯莫罗基诺夫桌上,摊着和人民委员一样的形势图。

斯莫罗基诺夫对朱可夫说:“我请你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弄清当地的情况。然后,坦率地告诉我们你的意见。”说完以后,他们就分手了。

不久,朱可夫及其随行人员离开莫斯科,飞往蒙古方向。在边境的最后一站赤塔停留时,朱可夫听了当地军区领导关于最新敌情的介绍。

6月5日晨,朱可夫一行到达塔木察格布拉克,在第五十七军特别司令部,朱可夫见到了军长费克连科、军政委尼基舍夫、参谋长库谢夫以及其他人。

在汇报情况的时候,库谢夫急忙说明,对情况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从汇报中,朱可夫发现军的领导并不了解真实情况。

朱可夫问费克连科:“你是否认为可以从距战场120公里以外的地方指挥部队?”

费克连科回答说:“我们坐在这里,当然是远了一点。可是,在发生冲突的地域,我们在作战方面尚未做好准备。前面电话电报线路连一公里都没有敷设,也没有现成的指挥所和着陆场。”

朱可夫问道:“面对这种情况,你们准备怎么办呢?”

“我们准备派人去搞木料,然后着手构筑指挥所。”费克连科说。

很明显,在军的领导人中,除了政委尼基舍夫外,没有人到过发生冲突的地域。朱可夫建议军长立即到前线去,在那里仔细研究一下情况。但是,费克连科借口莫斯科随时可能来电话找他,便让政委尼基舍夫与朱可夫同去。

尼基舍夫是个十分称职的政委,他对全军人员的情况都很熟悉,给朱可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通过对发生冲突地域内的地形观察,与苏蒙部队指战员谈话,朱可夫对已发生的战事的性质和规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日军的作战能力心中有数了。另外,朱可夫发现了苏军和蒙军行动中的缺点,主要缺陷之一就是对日军缺乏周密的侦察。

各种情况表明,这不是边境冲突,日本并未放弃侵略苏联远东地区和蒙古领土的野心。朱可夫估计,不久就会发生大规模的行动。

在考虑了全面情况后,朱可夫得出结论,苏军第五十七特别军的兵力无力阻止日军的军事冒险,特别是如果日军同时在其他地域和向其他方向发动进攻的话,该军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回到塔木察格布拉克的指挥所后,朱可夫同军领导商讨后,发出了呈送给国防人民委员的报告。在报告中,朱可夫简略地报告了苏蒙军队的行动计划:坚守哈勒哈河东岸的登陆场,同时准备从纵深方向进行反袭击。

第二天,朱可夫收到了回答。人民委员完全同意朱可夫他们对情况的判断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同一天,朱可夫还受到了人民委员的命令,解除费克连科的军长职务,任命朱可夫为该军军长。

朱可夫对战局的判断准确无误。在1939年7月3日清晨,蒙军的苏联总顾问阿丰宁上校,到巴英查岗山去检查蒙古第六骑兵师的防御时,意外地发现了正借着夜幕的掩护偷渡哈勒哈河,进攻蒙古第六骑兵师分队的日军部队。日军凭借着优势兵力,于拂晓前占领了巴英查岗山及其邻接的地段。

得知情况后,在3日7时,朱可夫派出苏军第一批轰炸机和歼击机飞抵巴英查岗山上空,开始对日军进行轰炸和强击。为了阻止敌人继续渡河和在巴英查岗山地域集中兵力,朱可夫命令加强对哈勒哈河渡口的轰炸和炮击。

9时,苏军坦克十一旅前卫营的先头分队,进抵巴英查岗山地域。9时15分,朱可夫见到了坦克十一旅旅长雅科夫列夫。朱可夫和雅科夫列夫一起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决定召唤全部航空兵,加速坦克和炮兵的运动,不迟于10时45分向敌人发起进攻。

10时45分,坦克第十一旅的主力展开,从行进间向日军发起了进攻。有一个名叫中村的日本士兵,在他的日记中描绘了7月3日的情况:

几十辆坦克突然向我们冲来。我们当时惊慌失措;战马嘶叫,拖着火炮前车四处奔跑;汽车也四处乱窜;空中我军两架飞机被击落。官兵上下都胆战心惊。我们嘴里越来越常说的字眼是“可怕”,“可悲”,“心惊胆战”,“惊心动魄”。

7月4日,战斗昼夜间都在继续着。到5日凌晨3时,红军攻占了巴英查岗山头,日军的抵抗被粉碎。日军见势不妙,开始仓皇向渡口撤退,企图渡过哈勒哈河。日军工兵由于害怕苏军坦克突破,已把渡口炸毁了。日军军官全部跳入水中,苏坦克兵亲眼看到他们溺亡。

日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官狄州立兵将军看到局势不妙,于7月3日夜里率领作战组撤到了河对岸。

7月5日晨,巴英查岗山和哈勒哈河西岸已经听不到枪声了。朱可夫指挥的坦克兵大获全胜,这一仗是苏军积极防御的典范。在这一仗后,日军再也不敢冒险跨过哈勒哈河了。

日军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调集重兵于哈勒哈河沿岸,企图与苏军决一死战。为了迷惑日军,朱可夫命令部队的一切运动、集结、变更部署都只能在夜间进行,因为夜间敌人的航空侦察和目视观察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8月17日至18日之前,朱可夫下令严禁部队进入出发地域。进行现地勘察的指挥人员必须穿着红军战士服装,只能乘坐货运卡车。

苏军料到日军会进行无线电侦察和窃听电话,为了制造假情报传给敌人,苏军拟订了全套无线电和电话通话计划。通话只涉及建立防御和秋冬战役的防御准备,无线电通话主要使用易于被破译的密码。

此外,苏军还印制了几千张传单和一片战士防御须知,把它们投到敌方阵地,使敌人看到苏蒙军队的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为了伪装部队的行动,苏军还使用了各种音响器材,逼真地模拟打桩、飞机起飞、坦克运行等声音。在突击集团开始调动前的12天至15天,苏军就开始模拟各种音响,使敌人对此习以为常。

起初,日军把这些模拟的声音当成了部队真正行动的声音,于是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进行射击。后来日军就对任何声音都不再注意了,而这一点对苏军真正变更部署和进行集中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使苏方进攻战役的消息不泄露出去,在集团军群司令部内,总攻计划由司令员、军事委员、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和作战部长亲自拟制。各兵种司令员和政委、后勤部长,只根据司令员批准的计划分别制订有关计划。

战役计划、命令、战斗号令以及其他作战文书的打印,只由一名打字员负责。

随着进攻开始日期的临近,在战斗行动开始前四天至前一天,逐次向各级指挥人员传达战役计划。在进攻前3小时,才向战士和军士下达战斗任务。

1939年8月20日,苏蒙军队发起合围并歼灭日军的总攻战役。这一天是星期日,天气暖和。日军指挥部深信苏蒙军队不想进攻,也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因而允许将官和校官星期日休假。其中有不少人在这一天远离自己的部队,有的去了海拉尔等地。

苏军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情况,于是决定在星期日开始进攻!凌晨5时45分,战役打响了。苏军炮兵对日军高炮及机枪阵地进行了突然的猛烈射击。部分火炮对苏航空兵要轰炸的目标发射烟幕弹。

在哈勒哈河地域的上空,出现了150架轰炸机和100架歼灭机。飞机的突击非常凶猛,战士和指挥员的情绪极为高涨。8时45分,当苏军航空兵对日军进行突击,轰炸其炮兵时,空中升起红色信号弹,总攻开始了!冲击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奋力向前冲去。

苏军航空兵和炮兵的突击非常猛烈,在一个半小时内,敌人的炮火无力进行还击。日军的观察所、通信联系以及炮兵阵地都被摧毁了。

部队的冲击是准确按照战役战斗计划进行的,但坦克第六旅没能全部渡过哈勒哈河,只有部分兵力参加了8月20日的战斗。该旅的渡河和集中到20日的0时才完成。

8月21日和22日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大沙地域尤为激烈,敌人在这一带进行了顽固的抵抗。为了弥补估计的错误,苏军被迫从预备队中抽出摩托化第九装甲旅投入战斗,并加强炮兵。

在粉碎了敌侧翼集团后,苏装甲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在8月26日结束前,完成了对日军第六集团军全部的包围。26日以后,开始分割歼灭被围的敌军集团。但是,日军仍然顽强的抵抗。

原来,日本当局告诉士兵,他们当了俘虏也得被枪毙,而且在枪毙之前还得折磨得半死。这类宣传在士兵了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事实粉碎了谎言。在回忆录中,朱可夫这样写道:

我记得在8月里的一天,天刚亮,我在观察所,一名已被蚊子咬得不像样子的日本俘虏兵被带来了。他是被费久宁斯基团的侦察兵在芦苇丛里抓到的。

我问他,是谁在什么地方把他搞成这个样子的。他回答说,他和另一个士兵昨天黄昏受命躲藏在芦苇里,暗中监视俄军的行动,但没有给他们防蚊用具。连长命令他们在芦苇中不许乱动,以免被发现。夜间蚊子袭来,他们咬紧牙关忍受着蚊子的叮咬,一动不动地待到第二天早晨,生怕被发现。这个俘虏说:“可是俄国人一喊话,端起了枪,我就举手投降。我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折磨了。”

朱可夫非常需要了解这个被俘士兵所在的那个地区的日军情况,为了使他开口,朱可夫给他半杯伏特加酒。

俘虏看了看这杯酒,然后说:“请您先喝一口,我害怕中毒。我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父亲开一个百货店,当然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

朱可夫的翻译说,根据日军当局发给士兵的“手册”,士兵应当口喊“万岁”英勇地死去。俘虏笑了笑说:“父亲嘱咐我,要活着回去,而不是死了回去。”

尽管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宁愿战死也不投降,但苏军仍然仅用了10天时间,就将侵入蒙古边界的日本第六集团军全部歼灭。苏军在哈勒哈河战役的伤亡约10000人,而日军的伤亡人数超过50000人。哈勒哈河战役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的声誉。

苏联政府为了表彰苏军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杰出功绩,授予其中70人以苏联英雄称号。朱可夫当然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