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受降签字仪式

主持受降签字仪式

1945年5月2日15时,柏林的德军被彻底解决。这一天,朱可夫的心情特别好,因为这一天是苏联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日子。最高统帅斯大林在命令中说道: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部队,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部队协同下,经过顽强的巷战,彻底粉碎了柏林德军集群,并于今日,5月1日,全部攻占了德国首都柏林市这一德国帝国主义的中心和德国侵略的发源地。

5月3日清晨,朱可夫和柏林卫戍司令员别尔扎林、第五集团军军事委员博科夫、方面军军事委员捷列金以及其他人一起,视察了柏林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一幢庞大无比的建筑物,它的墙壁只有使用大口径火炮才能够打透。大厦的圆屋顶和屋顶上各式各样坚实的建筑,使敌人能在所有的方向上构成多层火力。国会大厦内部的作战条件,也是非常艰苦而复杂的。在这种条件下,战士们不仅需要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而且要善于敏捷地判断情况,时刻保持警惕和戒备,善于隐蔽,并精确地对敌人射击。

在国会大厦入口处,朱可夫看见柱子上涂满了苏联军人的留言。朱可夫和其他几位高级将领也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士兵们根据签名认出了他们的统帅,并把他们紧紧地围了起来。于是,朱可夫和几位将军不得不停留个把小时,同他们谈谈心。

5月7日,斯大林打电话到柏林,通知朱可夫说:“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由你担任。维辛斯基明天就会到达你那里。在投降书签署后,他将留在柏林,充任你的政治助理。”

在柏林东部的卡尔斯霍尔斯特,在德国军事工程学校原为饭厅的一幢两层楼房里,准备了一间厅堂,投降的签字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1945年5月9日零时整,朱可夫他们走进大厅,大家在桌旁坐好。桌子靠墙放着,墙上挂着苏、美、英、法四国的国旗。

朱可夫在受降仪式揭幕时宣布:

我们,苏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受反希特勒同盟各国政府的委托,来接受德军统帅部代表德国作无条件投降。

在宣读了与会者名单后,朱可夫对站在门口的军官吩咐道:“请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进入大厅。”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希特勒的主要助手凯特尔元帅。他慢慢地走着,努力保持镇静。他举起拿着元帅杖的右手,向苏军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致敬。跟随凯特尔进来的是什图姆普弗上将,他是个矮个儿,眼睛里充满了凶狠而又无能为力的表情。一起进来的还有未老先衰的弗雷德堡海军上将。

德国人被安置在离门不远,专为他们准备的一张单独的桌子旁边。凯特尔慢慢地坐下来,并抬头凝视着坐在主席团旁边的朱可夫他们。什图姆普弗和弗雷德堡也紧靠在凯特尔坐下。随从军官们则站在他们的椅子后面。

朱可夫问德国代表团:“你们手里有没有无条件投降书?你们是否已研究过它并有全权签署它?”

“是的,我们已研究过并准备签署它。”凯特尔用嘶哑的声音回答说。同时将邓尼兹海军上将签署的一份文件交给朱可夫。该文件证明,凯特尔、弗雷德堡和什图姆普弗有权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朱可夫站起来说:“建议德国代表团到桌子这儿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凯特尔用不友善的目光扫了朱可夫他们一下后,随即站了起来,垂下眼睛,慢慢从桌子上拿起他的元帅杖,迈着迟缓的步子走到桌子跟前。他的单眼镜掉了下来,挂在镜绳上,脸上满布着红斑。

什图姆普弗、弗雷德堡和随从的德国军官,也跟在凯特尔走到桌子跟前。凯特尔戴上单眼镜,坐到椅子边上,用颤抖的手签署了5份投降书。什图姆普弗、弗雷德堡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5月9日零时43分,签字仪式宣告结束。“德国代表团可以离开大厅了。”朱可夫宣布。凯特尔、什图姆普弗、弗雷德堡站起来,鞠躬敬礼之后,就低着脑袋,退出了大厅。他们的参谋军官也跟着退了出去。这时,朱可夫宣布:

我以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为这一长久期待的胜利,向所有在场的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难以形容的欢呼声。大家都在互相握手祝贺,许多人的眼里涌出了欢乐的泪水。

随后,索科洛夫斯基、马利宁、捷列金、安季品科、科尔帕克奇、库兹涅佐夫、博格丹诺夫、别尔扎林、博科夫、别洛夫、戈尔巴乔夫等战友,把朱可夫围了起来。

朱可夫对战友们说:

亲爱的朋友们,伟大的荣誉落到了我和你们身上。人民、党和政府信任我们,要我们在最后的交战中,率领英勇的苏军强击柏林。苏联军队,包括你们这些在争夺柏林的交战中指挥部队的人,光荣地完成了这一信任。

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已不在我们中间了。否则,他们将为这长久盼望的胜利,而多么欢欣鼓舞啊!他们正是为了这个胜利而毫不动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想起未能活到这一欢乐日子的亲人和战友们时,这些习惯于毫不畏惧地正视死亡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自己,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在热烈的气氛中,庆祝胜利的宴会开始了。朱可夫举杯祝贺反法西斯同盟对德国取得的胜利。随后,英国将军特德、法国将军塔西厄和美国将军斯巴兹依次祝酒。苏军将领们也祝了酒。大家都希望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能永远巩固。

庆祝宴会一直持续到清晨,朱可夫还高兴地跳起了“俄罗斯舞”。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