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还需心病医

    给病人治病,既是生理的过程,也有心理的因素。

    像上面这个故事,就含寓了华佗对病人心态的窥视。

    华佗想的是,有慢性病的人,只要这病不致命,未必要大动刀剪——麻沸散的麻醉效果再好,腹部手术再有把握,对于人的身体,还是会有损伤的。而且,那个贩运纸张的病人,一个心眼去赚钱,很难说,不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加速他的短命。人们都把病痛看得严重万分,有了病,总是急于求成,务必根除。其实,人体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盛的,本身有相当的补偿修复机制。即使有一些病痛,只要加以正确对待,也可以长寿。

    病痛在身,会时时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照顾自己,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当然,它的前提是医生对该病的正确判断,认定它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俗话说,破瓦罐陪了囫囵的;就是说,有了裂纹的瓦罐,人们用起来会更加留心,仔细着不让它再次受到损坏,反倒容易用得时间长;那些没有毛病的好瓦罐,人们容易忘记它们的易碎性,磕碰一次,也许就彻底报销了。

    证明华佗对医学心理学的深刻理解和应用的,是下面这个故事:

    华佗遇到一个病人,是一位郡守(负责一个郡州民政的地方官员)。

    郡守请华佗给他诊脉察病。华佗的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屏声积虑地体会着对病人各经脉的不同的感觉。他觉得,病人的心胸烦懑,血脉阻塞,郁积胸腹,形成淤血。

    应该如何给他治疗呢?

    华佗根据自己的诊断,陷入沉思。

    最简单的办法是给他做胸腹手术,把积血排出体外。

    但是,切开胸腹,病人要忍受相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病人的症状不只是生理性的,而且有着心理的原因;很可能,后者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做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心理的负担不除,即使是做了手术,也可能再次复发。

    他向郡守说:“你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积压在心里呢?”

    郡守长叹一声:“我这个郡守,实在难当。现在处于乱世,我治理的地盘上很不太平,各路军队南征北战,都要从我这里路过,强行索取粮草。只要有一点不如意,他们就暴跳如雷,要打要杀。人家是刀把子握在手里,我只有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可是,这里的地面有限,出产有限,哪里能满足那些带兵打仗的人需要?”说着,他指着门前的一棵大槐树上新砍的刀痕说:“华佗先生你看,他们为了威胁我,故意把郡守府里的古槐都砍成这种惨状。我是敢怒而不敢言呀。”

    明白了病人病症的原因,结合他的病况,华佗设计出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

    他一再暗示说,郡守的病非常严重,非常难治,需要动大手术。可是,他却又迟迟不作任何准备工作。

    郡守以为华佗是乘机索要钱物,借治病生财。为了治病,他只好忍受华佗的慢待,派他的儿子去给华佗送去黄金和白银。

    见华佗毫无愧色地收下金银物品,郡守的儿子无法理解。他质问说:“华佗先生,人家都说你是一心为病人治疗,不计较钱财,怎么你也这么贪婪呢?”

    华佗不理睬他,只是让他带话给郡守,就说华佗感谢郡守的礼物。

    但是,华佗还是不谈给郡守做手术的事情。

    郡守的儿子又一次带着重礼来拜访华佗。

    华佗问他:“这次送礼物,郡守的表情怎样?”

    郡守的儿子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次,我的父亲是强忍着愤怒,给你准备礼物的。”

    华佗听了呵呵发笑:“病得这么重,还舍不得钱财这类身外之物。你回去告诉他,生命比金钱重要啊!”

    无可奈何,郡守把家中最后的积蓄也拿出来。他想,华佗这次该满意了吧。

    这一次,华佗终于对郡守的儿子讲出了真情:“我看,你父亲的愤怒,要到了顶点。他的病,由于愤懑压抑过重而生,血脉不畅,积了很多淤血在腹中。要治他的病,只能让他大大地发一次火,强烈地发作一次,在怒火万丈的时候,把积血从腹中呕出来。这样,才能治他的病,否则,他就有生命的危险。因此,我才不断地用索要钱财的方式激怒他,让他越来越生气,直到他再也无法忍受,大吵大闹,怒气冲天。你要很好地配合我,在他的面前,使劲地说我的坏话,说我贪得无厌,一味索取。”

    郡守的儿子听罢这一番话,恍然大悟。他向华佗深深地施礼说:“何止我父亲,连我都一直不解先生的用意,对先生产生了误会。只要能治好父亲的病,我一定听从先生的教导。”

    经过一番商量,郡守的儿子又特意告诉华佗郡守平日所做的违背情理的许多错事。华佗把这些事情都写在一封信里,强烈地指责郡守的错误,用语言的鞭子鞭打他。华佗把信留在自己的住所,连夜溜掉了。

    郡守的儿子在父亲面前添油加醋,使郡守对华佗的愤怒达到了极点。郡守大怒,派出手下人,去把华佗抓来。结果,华佗没有抓住,只带回来一封华佗留给郡守的信。

    郡守急忙把华佗的信打开,念了起来:

    郡守大人:

    华佗之所以索要钱财,连夜遁逃,皆是因为,你只为自己的性命着想,又视钱如命。我要看一看,在你心中,到底是生命要紧还是钱财要紧,你愿意拿出多少钱来买一条命。

    你只想保你的性命,你可记得,因为你的昏庸无能,把一桩奸情杀人案判错了,险些一下错杀了两个无辜之人?

    你只顾逢迎来往的各路将军,恨他们一味索取,盘剥无度,却又敢怒而不敢言,抑郁致病,可曾想到,你在老百姓眼中,也和他们一样,不顾民众死活,积怨甚多?

    ……

    郡守本来以为,用钱财打动华佗,力气也使得差不多了,华佗该给他治疗了。没有想到,华佗不辞而别,还留下这样的信戏弄自己。被华佗这样劈头盖脸地一番斥骂,他勃然大怒,火气冲天:

    “说你是神医,原来是骗子!我病得死去活来,你拿我开心!说我贪财,你比我还心黑!我好不容易积存下来一点钱财,也被你榨取得差不多了,你还贼喊捉贼地教训我!我差一点屈杀人命,后来,不也是我微服私访,查出真凶,平反冤狱吗?你这样不察事理,信口开河,算个什么东西?”尽管华佗不在面前,他还是无法克制自己,暴跳如雷:“来人,把华佗坐过的椅子给我拿出去劈了,当柴烧,把他用过的茶杯酒碗砸了扔了!赶快派人去追他,把他逮回来,痛加惩罚!”

    一阵大吵大闹,华佗先生不曾听见,郡守自己却越说越气愤,一向文静自持的人,失去了自控,发作起来,不可开交。

    忽然,正在高声怒骂的他,一下子语塞了,只见他呼哧呼哧地喘不上气来,憋得脸发紫手发麻,一张口,“哇哇”地吐起来,吐出来的都是血!

    郡守心知大事不好。请华佗来治病,谁知道请了个催命鬼!

    好不容易停止了吐血,郡守被衙役们扶回家中休息。病体难支,又刚刚发作一番,喝了几口水,就昏昏睡去。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郡守定了定神,竟然感觉到身体状况似乎好多了,横亘在腹部的那一团东西,平常总是使得他的气血要上上不来,要下下不去,把人截断成两截,而且发寒发胀,现在,却悄然消失。郡守心想,自己的暂时好转,是不是到了回光返照的程度?要安排后事了?

    他急忙把儿子找来,向儿子交代自己死后的一些事情如何处理。

    不料,他的儿子不听他的吩咐,却打断他,把先前送给华佗的礼物一一摆在面前,一双玉璧,一对金簪,一匹彩锦,一把银壶……一样不缺。

    郡守高兴地说:“到底把华佗抓回来了?”

    儿子却说,这些东西都是华佗请他收回的。而且,还有一封信给郡守。

    想到前一次的信,是无端受辱,郡守有些踌躇。这一回的信还看吗?

    他想了又想,到底按捺不住好奇心,华佗百般索取的财物,怎么会轻而易举地退了回来?他做好了再次挨骂的心理准备,拿出华佗的信:

    “郡守大人:华佗向您请罪。”

    看了第一句话,他就糊涂了。

    “察你的病症,是因为腹中淤血所致。郡守乃性格内向之人,不如意事常八九,又不善于及时宣泄排除,而一一积压在心中,抑郁成疾,岂有不得病之理?常言说,心病还须心病医,郡守所积久成灾的愤懑,如一湾死水,无处可流,故作祟腹中,为害非浅。必须找到或者打开一个缺口,将其导流出来,才能实现心情的调谐,自我平衡;淤血呕出,方不会再度淤积。故此,一再辱漫郡守,为求得郡守一怒冲天而已。今闻郡守已经如我所愿,淤积的怨气和陈血都发泄出来,身体恢复,指日可望。可喜可贺。因此,重写一信,说明原因。华佗四方行医,不以钱物为重,原物送还,以表诚心。还有药方一张送上,你可照此服药,连服三月,即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