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类

鸡汁粥

原料:鸡汁适量,大米100克,调味品少许。

制法:将乌骨鸡去毛杂,洗净,切块,放入沸水锅中,煮至鸡肉熟后,取鸡汁与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细盐、味精、胡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及药理:可补中益气,补精生髓。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虚损瘦弱,腰膝酸软,头目昏花等。

营养分析:乌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生精填髓之功。

用法及用量:每日1剂,3-5日为1疗程。

芡实核桃粥

原料:芡实30克,核桃2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

制法:四味煮粥即可。

功效及药理:肾纳气定喘。

营养分析: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

用法及用量:佐食。

羊肉粳米粥

原料:新鲜精羊肉3至5两,粳米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肉块,同粳米煮粥。

功效及药理: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适用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羸瘦、中虚反胃、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

营养分析:羊肉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用。

枸杞叶粥

原料:鲜枸杞叶250克,大米适量。

制法:文火煮烂即可。

功效及药理:治疗肾阴虚所致的遗精症。

营养分析: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泽肤悦颜,培元乌发等功效。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用。

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菟丝子洗净、捣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

功效及药理:可补肾益精、温阳疗萎。

营养分析: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视力减退、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尿频余沥、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症。

用法及用量:待熟时调入白糖服食,每日2剂,早、晚服食。

阳起石粥

原料:阳起石30克,苁蓉10克,大米50克,调料少许。

制法:将阳起石布包,苁蓉切细,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

功效及药理:可温阳益肾。

营养分析: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及用量: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细盐适量服食,每日一剂。

葱蒜粥

原料:小米100克,葱白50克,大蒜10克。

制作:葱白、洗净,切碎,与大蒜瓣、米共煮。

用法用量:每次150至200毫升,每日2次,热服。

功效:感冒调理。

营养分析:小米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小米中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枸杞猪腰粥

原料: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

制法:猪肾去内膜,切碎,粳米葱姜食盐同煮成粥。

功效及药理: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

营养分析:枸杞子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细胞新生、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皮肤弹性、抗脏器及皮肤衰老等作用。

用法及用量:空腹食用。

苁蓉羊腰粥

原料: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粳米100克。

制法:羊腰去内膜,切碎,粳米葱姜食盐同煮成粥。

功效及药理: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营养分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及用量:空腹食用,也可佐餐食之。

双风壮阳粥

原料:麻雀5只,子公鸡1只,补骨脂、淫羊霍各15克,粳米250克,盐、姜适量。

制法:将麻雀、公鸡宰杀,脱毛去内脏,取肉待用。将上述药物用布包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去渣取药汁。

再将加工好的肉与粳米加入药汁内煮粥,待粥将熟时入盐、姜调味,稍煮即成。

功效及药理:补肾壮阳,强筋健骨。适用于肾阳虚亏,筋骨失健,性机能低下,阳痿早泄,腰膝冷痛,宫寒不孕,形寒畏冷,风湿痹痛等症。

营养分析:补骨脂功能温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补骨脂补肾阳,强筋骨,祛内湿。用于腰膝无力、关节酸痛、小便失禁、阳痿、遗精、风寒湿痹等症。

用法及用量:空腹温热服,性功能亢进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补气韭菜粥

原料:韭菜20克,大米90克。

制法:大米洗净煮成粥,将熟时放入韭菜,大约2分钟左右改小火至熟。

功效及药理:肾阳虚衰、阳痿滑精有滋补作用。

营养分析:韭菜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和大米熬成粥对肾阳虚衰、阳痿滑精有滋补作用,对于忙碌的中年夫妇来说,还能防止性功能减退。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之。

海狗肾粥

原料:海狗肾1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海狗肾用温水浸泡24小时,顺尿道处剖成两半,除去筋膜,洗净,切成节。粳米淘洗干净。将海狗肾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葱、生姜、料酒、食盐。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至半熟,投入粳米,同煮成粥,供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效及药理:功能暖肾助阳,固精益髓。用治命门火衰,阳痿不举,早泄,滑精,精冷无子,腰酸,怕冷,小便频数。

营养分析:海狗肾用于虚损劳伤、肾精衰损所致的阳痿、滑精、精冷、腰膝冷痫或酸软等症。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之。

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白米100克、蜜糖50克,清水1000毫升。

制法:煮好后加入蜜糖即可。

功效及药理:能补益肝肾、润肠通便和乌须发,更有美颜作用。

营养分析: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之。

长寿粥

原料:芡实400克、药仁400克、山药1500克,糯米500克、人参150克、茯苓150克、莲子2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药仁晒干研细末,再磨糯米,将所有用料掺合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及药理:能补益肝肾。

营养分析: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

用法及用量:日吃二次,每次25克,吃时可略加白糖调味。

山药粥

原料:山药100克、白米100克、白糖100克、清水1000毫升。

制法:将鲜山药削皮后切成块,煮到七成熟时加米煮成粥,再加糖煮片刻即可。

功效及药理:能补益肝肾。

营养分析: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用法及用量:日吃二次,吃时可略加白糖调味。

胡桃粥

配方:胡桃肉30克,粳米100克。

制法:1.将胡桃肉研膏水搅滤汁。

2.以米煮粥,米熟后将胡桃肉汁加入再煮,去掉生油气即可。

功效及药理:温肾固精,润肠纳气。治阳虚咳嗽、腰痛脚弱、阳痿滑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营养分析:胡桃肉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

用法及用量:宜空腹食。

锁阳壮阳粥

配方:锁阳10克,精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制法:1.将羊肉洗净细切。

2.先煎锁阳,去渣,后入羊肉与米同煮为粥。

功效及药理:温阳补肾。适用于平素体阳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阳痿、老年便秘等症。

营养分析:锁阳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用于腰膝酸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等症。

用法及用量:空腹食用。大便溏泻及早泄者慎用。

雀儿粥

配方:雀儿5只,葱白3茎,小米50克,料酒适量。

制法:1.将雀洗净细切;葱白切段。

2.先将雀儿肉煸炒,然后加入料酒,煮少时,加水,下米煮粥,待将熟时,下葱白及调料,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及药理:益气壮阳,强筋壮骨。治神疲乏力、腰膝无力、阳痿、早泄等虚损病症。

营养分析:麻雀肉壮阳益精。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腰膝酸冷疵气,小便频数、崩漏或闭经、带下等。

用法及用量:空腹食用。

枸杞羊肾粥

配方:枸杞叶500克、羊肾2对、羊肉250克、粳米250克、葱白5克。

制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枸杞叶洗净,用纱布装好,扎紧;粳米淘净;再将它们一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功效及药理:补肾填精。适用于肾精衰败、腰脊疼痛、性功能减退等症。

营养分析:枸杞叶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用法及用量:吃羊肾、羊肉,喝粥。

海参粥

原料: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

制法:将海参浸透,剖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粥。

功效及药理:补肾、益精、养血。对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遗精、肾虚尿频等有疗效。

营养分析: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性温,味咸,质地虽阴柔,但能补肾之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之。

肉苁蓉粳米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10克。

制法: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切细用沙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放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即可。

功效及药理: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畅通便。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等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及用量:作早餐或夜宵食用。

猪肾粥

原料:猪肾去脂膜一对,粳米100克,葱、姜各少许。

制法:将猪肾与米煮粥,待粥熟入葱、姜,稍煮即可。

功效及药理:滋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膝疼痛、步履无力等症。

营养分析:猪肾性平,味咸。适于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用法及用量:空腹服食。

麻雀粥

原料:麻雀5只(最好在11月至次年2月间捉取食用),白酒20毫升,糯米100克,葱白3根。

制法:将麻雀去毛及内脏,洗净炒熟,放白酒稍煮,加水适量入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葱白,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及药理:益肾壮阳,补命门火衰。治下元虚冷、肾虚多尿、腰膝酸软等症。此粥对老人、小儿肾阳不足、小便频数,久服必有效。

营养分析:麻雀肉壮阳益精。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腰膝酸冷疵气,小便频数、崩漏或闭经、带下等。

用法及用量:每日服食2次。

紫河车鹿角胶粥

原料:鹿角胶15至20克,鲜紫河车1/3具,粳米100克,生姜3片,葱、盐适量。

制法: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后放入鹿角胶、紫河车块、生姜、葱白同煮为稀粥,加入盐调味。

功效及药理: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妇女子宫虚冷,不孕,崩漏,带下。及阳痿,早泄,遗精,腰痛等。

营养分析:鹿角胶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鲜紫河车补气养血、补肾益精,久服能强壮身体,预防疾病,延年增寿。

用法及用量:每日服2次,温热服。

白果羊肾粥

原料:白果10至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将它们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功效及药理: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营养分析: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益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用法及用量: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鱼鳔黄芪羊肉粥

原料:黄芪、鱼鳔各30克,精羊肉40克,粳米30至50克,精盐适量,葱白1根,生姜1片。

制法:将精羊肉洗净后细切,然后与鱼鳔、黄芪、粳米共煮粥,待将成时,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捞出黄芪。

功效及药理:补肾助阳,健脾益气。适用于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畏寒,乏力等。

营养分析:黄芪补肾助阳,适用于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畏寒,乏力等。

用法及用量:每日2次,温热食,吃肉喝粥。

韭菜粥

原料:韭菜15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成,调入韭菜,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及药理:可温肾壮阳。

营养分析:韭菜除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增加胃肠蠕动,对习惯性便秘有益并对预防肠癌有重要意义,它还含有挥发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杀菌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用。

锁阳粥

原料:锁阳15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大米淘净,锁阳水煎取汁,纳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适量,稍煮即可。

功效及药理:可补益肝肾,强壮腰膝。

营养分析:锁阳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用于腰膝酸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等症。

用法及用量:佐餐食用。

鹿肾粥

原料:鹿肾1对、肉苁蓉30克、粳米100克、葱白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1.将鹿肾去脂膜细切,肉苁蓉酒浸细切。

2.先煎肉苁蓉去渣取汁,后下鹿肾及米同煮为粥。

3.粥将熟时,加葱白、盐、胡椒粉等作料调和即成。

功能与药理:温阳补虚。适用于阳气衰弱、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畏寒、行动无力、宫冷不育、阳痿早泄等症。

营养分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空腹食或随意食用。

桑仁粥

原料:桑椹30克(鲜者5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1.先将桑椹浸泡片刻,洗净后与米同入砂锅煮粥。

2.粥熟后,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功能与药理:补肝、滋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营养分析:桑椹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空腹食用,可经常食。

莲子粥

原料:嫩莲子20克,粳米100克。

制法:1.将嫩莲子发胀后,在水中用刷把擦去表层,抽去莲心,冲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在火上煮烂熟,备用。

2.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熟后掺入莲子,搅匀,趁热服用。

功能与药理: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乏力、肾虚带下、尿频、遗精、心虚失眠、健忘、心悸等症。可为病后体弱者之保健膳食。

营养分析:莲子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

用法与用量:空腹服或当饭吃。

二银耳大枣粥

原料:干银耳6克,大枣10个,糯米60克,冰糖90克。

制法:将银耳浸泡、洗净,锅内加入大枣,烧开,入银耳和糯米,转用小火熬煮,不时搅动,待米粒开花时调入冰糖即可。

功能与药理:适用于阴虚体质兼有脾胃虚弱者。有滋阴生津、益气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老年常用可延年益寿。

营养分析:银耳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肝糖,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妇女白带过多、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振等症,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

用法与用量:空腹服或当饭吃。

芡实粥

原料:芡实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芡实、糯米淘洗干净,煮至将熟时放入红糖即可。

功能与药理: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

营养分析:芡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

用法与用量:空腹服或当饭吃。

猪腰防风粥

原料:猪腰1对,党参、防风各10克,糯米100克,葱白、韭白适量。

制法:猪腰剖开去筋膜、洗净,四物共煮粥。

功能与药理:补中益气、益肾生津。适用于老年耳聋症,也适用于肾虚腰痛、遗精盗汗、身面水肿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猪腰补肾生津、治腰脊疼痛、身面水肿、遗尿盗汗等症。党参补中益气,养血补肺。糯米补中益气。

用法与用量:早晚餐食用。

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30克、羊肉200克,大米250克。

制法:大米淘净,放入锅内与洗净并切成片的肉苁蓉、羊肉同煮,煮熟后放入食盐、味精调味。

功能与药理:肾阳、益精血,用于腰膝冷痛,筋骨软弱等症。

营养分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随量食用,可作三餐。

三七粥

原料:三七适量。

制法:水洗净,蒸软,切成薄片,用植物油煎黄(切勿煎枯焦),研粉(或用成药"熟田七粉")。

功能与药理:治疗脾肾阳虚。

营养分析:三七治疗脾肾阳虚。

用法与用量:鸡汤或牛奶或糖水、肉汤送服,每次服3-5克,每日3次。(或将三七、瘦猪肉适量,共蒸熟服食)。

松花淡菜粥

原料:皮蛋1个、淡菜50克、粳米、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皮蛋、淡菜、粳米共煮粥,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能与药理: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适用于高血压病。

营养分析:皮蛋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

用法与用量:早晚温热服用。

七宝粥

原料:红豆50粒,黑豆64粒,黄豆56粒,莲子21粒,红枣24枚,核桃仁8个。

制法:先将红豆、黑豆、黄豆煮沸15分钟后再入莲子、核桃,再煮沸10分钟入红枣。

功能与药理:强肾、健脾。

营养分析:红豆、黑豆、黄豆强肾、健脾红豆、黑豆、黄豆。

用法与用量:1日3次。

磁石粥聪耳

原料:磁石40克,粳米100克,猪肾1只。

制法:磁石捣碎,放砂锅内,加水,武火上煮1小时,去渣取汁;粳米淘净;猪肾去臊腺洗净,切小块。将粳米、猪肾放入磁石汁内,加适量之姜、葱、盐,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功能与药理:补肾虚,明耳目。适用于老年肾虚,耳鸣耳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营养分析:磁石补肾虚,明耳目。适用于老年肾虚,耳鸣耳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与用量:每晚温热服食。

羊肾枸杞粥聪耳

原料:枸杞50克,羊肉100克,羊肾一具,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羊肾去臊腺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片,将枸杞洗净加水煮沸10分钟后,捞去枸杞,加入淘净至粳米、羊肉片、羊肾片,再加葱、盐等调味品,共煮成粥。

功能与药理: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耳鸣、耳聋。

营养分析: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益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益长期进补。

用法与用量:做早、晚餐食之。

莲实粥聪耳

原料:嫩莲实25克,粳米30克。

制法:将嫩莲实用清水洗净发胀后,去衣,抽出莲心,冲洗干净。先将莲实煮烂,再将淘净之粳米煮成稀粥,与莲实混合拌匀。

功能与药理:补脾益肾,聪耳明目,固肠止泻。

营养分析:莲实味甘涩,性平。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阳信安神之功。

用法与用量:做早、晚餐食之。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功能与药理: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营养分析:山萸肉补益肝肾,敛汗涩精。用于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小便频数、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用法与用量:早晚各食1次。

酸枣莲子粥

原料:酸枣25克,莲子、粳米各50克。

制法:酸枣,莲子、粳米各洗净,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滚,改用小火煎煮成粥即可。

功能与药理:养肝宁心,健脾益肾、养神清心、补气益阴、强志安神功效。常吃可补虚弱、强心止悸。

营养分析:莲子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

用法与用量:佐餐食之。

何首乌粥

原料:制何首乌30至60克,粳米100克,大枣2至3枚,冰糖适量。

制法:首乌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大枣、冰糖同煮为粥。

功能与药理:养肝补血,益肾抗老。适用于老年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高血脂,血管硬化,大便干燥等病症。

营养分析: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供早晚餐服食。

枣仁枣皮粥

原料:酸枣仁15克,枣皮(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再与酸枣仁共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能与药理:补肾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肝肾不足所致的夜寐不安,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营养分析:山茱萸肉补益肝肾,敛汗涩精。用于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小便频数、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用法与用量:每日1至2次,10日为1疗程,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者,均不宜食用。

五仁粥

原料:芝麻、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各10克,去皮、尖,炒一下,甜杏仁10克,粳米200克。

制法:将以上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功能与药理: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适用于中老年气血亏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等。

营养分析: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

用法与用量:任意服用。

雄鸡粥

原料:黄雄鸡1只,肉苁蓉、生薯蓣各少许,粳米60克,姜末、椒末少许,盐适量。

制法:先将鸡宰杀,去毛剖肚,去内脏,洗净,切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生薯蓣、苁蓉同煮粥,粥汁粘稠时,加入调料即成。

功能与药理:补肾壮阳,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五劳七伤,久病体虚,肠燥便秘,阳痉遗精,腰痛无力,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

营养分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可佐餐食用,大便溏泻,性欲亢进者忌用。

小麦山药粥

原料:干山药片30克,小麦、糯米各50克。

制法:山药、小麦、糯米加适量砂糖同煮为稀粥。

功能与药理:补脾胃,安心神,砂。肾固精。适用于妇女更年期,脾肾不足,精神不振,失眠多梦,食少便溏,腰酸痛等。

营养分析: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用法与用量:早晚餐食用,温热服。

菟丝螵蛸止遗粥

原料:菟丝子10克,桑螵蛸10至12克,复盆子10克,五味子6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上四味药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调味。

功能与药理:补肾,固摄,止遗。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遗尿,及成人遗精、滑精。

营养分析: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视力减退、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尿频余沥、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症。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感冒期间,及发热病人不宜食用。

天冬黑豆粥

原料: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至2沸即可。

功能与药理:益肝补肾,滋阴养血,固齿乌发。延年益寿。适用于头晕目眩,目暗耳鸣,发白枯落,面色早枯,腰酸腿软,神经衰弱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营养分析:黑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5至7日为1疗程。也可随意食,温热服,脾虚腹胀便溏者勿用。忌用铁器。忌食鲤鱼。

山药乌鸡膏粥

原料:山药、乌鸡膏各30克,粳米100克,葱、姜、盐适量。

制法:将山药与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入乌鸡膏(油)、葱、姜、盐,待沸,即可食用。

功能与药理:补肾养阴,退热,止带。适用于脾肾虚弱,赤白带下,遗精白浊。

营养分析:山药性平,味甘,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用法与用量:空腹温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