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谱
- 葱豉豆腐
- 黄豆香菜煎
- 米醋萝卜菜
- 冰糖鸡蛋
- 豆豉葱白煲豆腐
- 桑叶露
- 桔姜蜜膏
- 加味蜜糖银花露
- 蜂蜜萝卜汤冲蛤粉
- 罗汉果煲猪肺
- 百合枇杷
- 川贝母炖蜜糖
- 栀杏桑白煲猪肺
- 甜杏仁膏
- 板栗炖猪肉
- 蜜饯柚肉
- 糖橘皮
- 姜汁糖
- 猪油蜜膏
- 川贝酿梨
- 玉参焖鸭
- 贝母甲鱼
- 杏仁豆腐
- 萝卜杏仁煮牛肺
- 鸡肉馄饨
- 芝麻核桃仁粉
- 桃酥豆泥
- 生地黄鸡
- 带扣鸭条
- 苁蓉虾球
- 地黄海参
- 补肾强身糕
- 健腰油糕
- 鸡子索饼
- 当归炖羊肉
- 杞子炖乌骨鸡
- 核桃炖龟肉
- 白参炖鱼鳔
- 核桃仁芝麻散
- 韭菜炒河虾
- 鸡蛋壳龟版膏
- 肉桂炖鸡肝
- 杜仲腰花
- 茼蒿拌豆腐
- 珍珠猪心
- 蜜枣扒山药
- 杞子南枣煲鸡蛋
- 糖水百合
- 核桃芝麻散
- 当归炖猪心
- 猪心煨大枣
- 酸枣仁散
- 良姜焖鸡
- 生姜桔皮煎
- 黄豆花椒煎
- 炖牛羊奶
- 豆胆粉
- 仙人掌炒牛肉
- 丁香桂胡鸡
- 豆蔻乌骨鸡煎
- 蜂蜜萝卜膏
- 灵芝粉蒸肉饼
- 烧蟹肉
- 黄芪御寒鸡
- 紫河车炖冬虫夏草
- 二冬生地炖猪脊髓
- 核桃猪腰
- 陈皮兔肉
- 北杏炖雪梨
- 胎盘睾丸粉
- 蒸柚子鸡
- 冰糖蜜西瓜
- 千年桑果煨发菜
- 萝卜汁炖豆腐
- 黑米炖鸡肉
- 芪杞炖乳鸽
- 葱蛋里脊
- 黄鳝炖猪瘦肉
- 杜仲补骨膏
- 荠菜煮鸡蛋
- 淮山枸杞炖鸽子
- 红杞蒸鸡
- 神仙巨胜丸
- 理脾糕
- 鸽蛋龙眼
- 黄芪炖蛇肉
- 紫河车炖乌骨鸡
- 猪大肠炖甲鱼
- 锁阳桑椹蜜
- 长命包子
- 芝麻茯苓粉
- 大蒜煨鲤鱼
- 芡实白果煨猪肾
- 三七炖鸡
- 法制黑豆
- 枸鞭壮阳汤
- 参麦甲鱼
- 鸡肉炖苁蓉
- 双仙炖羊肉
- 蒜泥拌虾肫
- 甲鱼炖大蒜
- 大蒜炖全鸭
- 赤小豆炖青鸭
- 冬瓜炖全鸭
- 米酒煮鲤鱼
- 冬瓜煮腊肉
- 蚕豆炖牛肉
- 大蒜甲鱼
- 栗子炖乌鸡
- 萝卜浸蜜
- 烩山药丸子
- 山药炖牛腩
- 韭菜炒胡桃仁
- 凉瓜白果
- 琥珀莲子
- 凉拌豇豆
- 参砂蒸蛋
- 淡菜炖狗肉
- 蜈蚣炖泥鳅
- 虫草葵花鲍
- 核桃鱼托
- 糖甲鱼
- 虾粉麻雀
- 烤鹿肉
- 当归首乌蛋
- 当归蒸鸡条
- 母鸡炖牛尾
- 玉兰鸽蛋
- 苹果炖鱼
- 鹿茸阿胶炖鸡项
- 胡萝卜虫草炖白蟮
- 仙茅大虾
- 韭菜炒大葱
- 葡萄煎
- 巴戟煲鸡肠
- 辣椒根炖狗肉
- 金钩闹莲
- 胡桃银耳炖海参
- 丁香野鸭
- 银杏鸭
- 酒酿葛仙米
- 银菜东菇墨鱼煲猪踭
- 三丝鱼卷
- 香菇炒菜花
- 大蒜拌茄泥
- 双参焖老鸭
- 芡实煮老鸭
- 砂仁黄芪猪肚
- 桑椹三明治
- 益脾饼
- 芒果烧鸡
- 参芪枣煲猪肚
- 补元陈皮鸭
- 松茸鹅肉块
- 参果炖瘦肉
- 党参炖大鳝
- 苡米烧鹌鹑
- 拆烩果子狸
- 莲花丸
- 白术扣烧牛肉
- 蒸猪肚
- 莲子猪肚
- 枣蔻煨肘
- 蒜蓉玉叩鸡胗
- 蜜柚烧牛蛙
- 家乡炒土鱿
- 椒油蒜泥鱼皮
- 尖椒笋炒肫肝
- 干蒸活鱼
- 芙蓉鱼片
- 粉蒸牛肉
- 黄芪炖牛肚
- 姜椒炖牛仔肉
- 砂仁炖牛肉
- 苡仁丰肌丸
- 红杞炖鲫鱼
- 菊花青鱼火锅
- 白菜粉丝炖豆腐
- 砂仁蒸鲫鱼
- 淮杞炖牛
- 莴笋烧野兔肉
- 银耳鹑蛋
- 山药炖兔肉
- 果汁白菜心
- 鹌鹑肉片
- 炸山药
- 阿胶鹿茸炖水
- 大蒜鳝鱼煲
- 山药炖牛腩
- 豆豉烧鲫鱼
- 佛手南瓜鸡
- 枸杞子炖田鸡
- 猴头炖肉
- 玉竹焖老鸭
- 萝卜杏仁炖猪肺
- 豆芽大枣炖猪骨
- 猕猴梨煮鸡蛋
- 冰糖胡桃仁末
- 黄精炖猪肺
- 虫枣元鱼
- 冰糖煮慈菇
- 柑果炖红枣
- 冰糖炖甜瓜
- 蛤蚧炖雄鸡
- 冰糖白果仁
- 金桔炖冰糖
- 花生壳枇杷叶煎百合
- 百果玫瑰球
- 瓜蒌饼
- 淮山百合炖白鳝
- 笋菇肉丝
- 川明参烧雅鱼
- 昙花炒鸡蛋
- 夏枯草炒猪肉丝
- 鸭舌草炖猪肘肉
- 银耳猪肺
- 杏仁蒸肉
- 黄精炖猪肉
- 芹菜熘鲤鱼
- 兔肉蘑菇丝
- 沙参炖老鸭
- 百合荔枝
- 麦苗炒肉丝
- 生地炖猪肝
- 麦芽糖浆
- 花菇煨鸡
- 香菇炖瘦肉
- 茅莓膏
- 大蒜西瓜盅
- 赤小豆煮鲤鱼
- 牛肝炒芹菜
- 枣仁地黄泥
- 桑椹糯米
- 虫草香菇炖豆腐
- 马兰炖猪肉
- 豆腐炒猪肝
- 猪肝炖枸杞菜
- 猪肝桂花肉
- 珍珠三鲜
- 花生红枣炖鸡蛋
- 西瓜酪
- 苡仁鸡肉
- 西红柿拌豆腐
- 凉拌苦瓜
- 口蘑冬瓜
- 南瓜浇汁肉末
- 南瓜甜味煮
- 南瓜烧鸡
- 南瓜包
- 清炒苦瓜
- 翠皮里脊
- 拌白菜心
- 清炒虾仁黄瓜
- 盐水大虾
- 炒鱿鱼卷芹菜
- 肉丝炒青菜
- 虾片炒蒜苗
- 肉片烧茄子
- 冬菇烧白菜
- 椒油大白菜
- 西红柿炒大白菜
菜谱
葱豉豆腐
原料:豆腐250g,淡豆豉12g,葱白15g。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及用法:先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略煎,后将淡豆豉加水,放水1碗煎取大半碗。再入葱白,煎滚后取出,趁热内服,盖被发汗。每天1剂,连服4至5天。
功效:清热解表。可辅治流行性感冒。
营养分析:豆豉辛甘解表、宣散表邪,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黄豆香菜煎
原料:黄豆10克,香菜30克。
制法及用法:将黄豆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芫荽,再煎15分钟。1次服完。每日1服。
功效:辛温解表,健脾胃。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营养分析:黄豆富含大豆蛋白及异黄酮的黄豆粉,有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作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米醋萝卜菜
原料:生萝卜250克,米醋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适量。当菜下饭。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营养分析: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
冰糖鸡蛋
原料:鸡蛋1个,冰糖30克。
制法及用法: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用开水冲服,取微汗。
功效:养阴滋躁,清肺止咳。用治感冒,流清涕,咳嗽发冷。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营养分析:鸡蛋润肺生津,益脾胃。治病后、产后体弱,肺结核,气管炎,食欲不振,心悸多汗。
豆豉葱白煲豆腐
原料:豆腐2块、豆豉6克、葱白3根。
制法及用法:先将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葱白,煎沸后趁热服用。
功效:豆豉是治疗风寒感冒轻症的有效方剂,再以调和脾胃,止嗽的豆腐,效果更好。
营养分析:豆豉辛甘解表、宣散表邪,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桑叶露
原料:霜桑叶500克。
制法及用法:桑叶洗净,切碎,加水煮,蒸馏,收集饱和芳香水。每服30毫升,日二次。
功效:本药膳功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肺热、肺燥,干咳少疾、痰中带血等。
营养分析: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
桔姜蜜膏
原料:桔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半斤。
制法及用法:先将桔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三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入蜂蛋,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日3汤匙。
功效:本药膳里桔红下气消痰,散寒止咳,生姜温肺,蜂蜜镇咳化痰,合用共奏散寒温肺,化痰之咳之功。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加味蜜糖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20克,薄荷5克。
制法及用法:先煎金银花20克,取汁约二小碗。药成前,下薄荷5克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丝瓜花蜜饮:取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次。
功效:对肺热型急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营养分析:丝瓜花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蜂蜜润肺止咳。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蜂蜜萝卜汤冲蛤粉
原料: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功效:本药膳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散结。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
营养分析:蛤蚧咸、温。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虚劳咳嗽、气喘、咯血、消渴等症。
罗汉果煲猪肺
原料:罗汉果一个,猪肺25克。
制法及用法: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挤出泡沫,与罗汉果同煮熟后,加盐少许调味服食。
功效:本药膳功能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口燥咽干、百日咳、小儿颈淋巴腺炎等症。
营养分析:罗汉果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可治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
百合枇杷
原料:百合(鲜良者)30克、枇杷(去核)30克、鲜藕(洗净、切片)30克。
制法及用法: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益佳。代茶频频饮之。
功效:本药膳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燥热伤肺者。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
川贝母炖蜜糖
原料:川贝母6至12克(如用川贝末,则用3至6克),蜜糖约15至30克。
制法及用法: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放炖盅内,隔水炖服。一次服完。
功效:本药膳功能润肺清热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和小儿痰咳等。
营养分析: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栀杏桑白煲猪肺
原料: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
制法及用法: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手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煮。
功效:有清肝之火,补肺阴之效,宜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营养分析:山栀清肝肺之火,杏仁润肺止咳,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喘,猪肺补肺。
甜杏仁膏
原料: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制法及用法: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入梨汁、姜汁、炒匀、入饴糖,蜂蜜,炒至水气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一汤匙,日一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功效:本药膳功能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者。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核桃肉性味,性温,味甘。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板栗炖猪肉
原料:猪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葱、姜少许、料酒、砂糖、酱油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猪肉切成小方块。栗子剥皮。锅中放油与砂糖炒成黄红色,加入酱油,放入猪肉、栗子、葱、姜、料酒同煮,至肉软时即可。
功效:润肺化痰、补肾健脾。
营养分析: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主治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反胃不食,泄泻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瘰疬肿毒等病症。
蜜饯柚肉
原料:鲜柚肉250克,蜂蜜120克,白酒少量。
制法及用法:将柚肉用酒加水浸泡24小时捞出,入锅内熬成稠汁,加入蜂蜜拌匀即可食用,每次服2克,日服3至4次。
功效:祛湿化痰,止咳和胃,适用于寒湿咳嗽而食欲不振之症。
营养分析:鲜柚肉祛湿化痰,止咳和胃。适用于寒湿咳嗽而食欲不振之症。
糖橘皮
原料:鲜橘皮20克,白糖40克。
制法及用法:将橘皮与白糖水同煮至浓汁即可。每次服一汤勺,每日3至4次。
功效:宣肺止咳平喘,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气急等。
营养分析:橘皮清肺化痰,通气提神。
姜汁糖
原料:生姜汁10毫升,白糖30克。
制法及用法:将生姜汁倒入熬稠的白糖汁中搅匀即可,制成糖块服用。
功效:宣肺止咳,化痰和中,适用于风寒咳嗽、吐泡沫痰、伴咳而呕者。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猪油蜜膏
原料:猪油100克 蜂蜜100克。
制法及用法:将猪油放入搪瓷缸内,加蜂蜜,置文火上煎熬至沸,停火晾冷。将猪油与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服用时,每次一汤匙,每天2次。
功效:补虚润燥,止咳祛痰。适用于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身体瘦弱等症。
营养分析:猪油甘、微寒、无毒。
川贝酿梨
原料:川贝母12克,雪梨6个,糯米100克,冬瓜条100克,冰糖180克,白矾少许。
制法及用法:1.将糯米淘洗干净,蒸成米饭;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川贝母打碎;白矾溶化成水。
2.将6个雪梨去皮后,均由蒂把处用刀切下一块为盖,用小刀挖出梨核,再把它们浸没在水内,以防变色,然后将梨在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放入凉水中冲凉,再捞出放入碗内;将糯米饭、冬瓜条和适量冰糖屑拌匀后和川贝母都分成6等份,分别装入6个雪梨中,盖好蒂把,装入碗内,然后上笼,沸水蒸约50分钟,至梨粑烂后即成。
3.将锅内加清水3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后,放入剩余冰糖,溶化收浓汁,待梨出笼时,逐个浇在雪梨上。服用时,每次食用雪梨1个,早、晚各服1次。
功效:润肺消痰,降火除热。适用于肺痨咳嗽、干咳、咯血等症。
营养分析: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玉参焖鸭
原料:玉竹50克,沙参50克,老鸭1只,葱、生姜、味精、精盐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或瓷器)内;再将沙参、玉竹放入,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使鸭肉粑烂,放入调料。饮汤,吃鸭肉。
功效:补肺,滋阴。适用于肺阴虚的咳喘,糖尿病和胃阴虚的慢性胃炎以及津亏肠燥引起的大便秘结等症。
营养分析:北沙参性味甘寒,功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玉竹性味甘寒,质润多液,有养阴润燥的作用。
贝母甲鱼
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毫升,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佐餐食趁热食。
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气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
营养分析: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杏仁豆腐
原料:苦杏仁150克,洋菜9克,白糖60克,奶油60克,糖桂花、菠萝蜜、橘子、冷甜汤各适量。
制法及用法:1.将苦杏仁放入适量水中,带水磨成杏仁浆。
2.将锅洗净,放入冷水150克,加入洋菜,置火上烧至洋菜溶于水中,加入白糖,拌匀,再加杏仁浆拌透后,放入奶油拌匀,烧至微滚,出锅倒入盆中,冷却后,放入冰箱中冻成块,即为杏仁豆腐;用刀将其划成棱子块,放入盆中,洒上桂花,放上菠萝蜜、橘子,浇上冷甜汤或汽水,即可食用。可做点心吃。适宜夏季早、晚食用。
功效:利肺祛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各种咳嗽、气喘的辅助治疗。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制法及用法:1.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
2.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3.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成。吃肺,饮汤。每周2-3次。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适用于肺虚体弱、慢性支气管炎。尤宜冬、春季节选用。
营养分析: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鸡肉馄饨
材料:黄母鸡肉150克,精面粉250克(也可用市售的馄饨皮),葱白30克。
做法:将面粉加水制成薄皮;葱白洗净切细;鸡肉洗净切细粒,与葱白拌匀,调味。用鸡肉、葱白作馅,用面片包成馄饨,放沸水中煮熟,下调味料即可。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暖胃,养血益精。适用于各种癌肿属气血两虚,以及癌肿手术后血虚精亏者,症状见面黄股瘦,精神疲乏,语声低微,纳呆食少等。
营养分析:鸡肉性味甘温,功能温中益气,补养精血。葱白辛温,功能通阳散邪而宣通上下阳气。面粉可健脾补中,其作锟钝,可健脾补虚,调养气血。
芝麻核桃仁粉
原料: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
制法及用法: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瓶装备用。每日2次,每次25克,温开水调服。
功效:滋补肾阴,抗骨质疏松。
营养分析: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近代研究证实,芝麻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核桃仁补肾强腰,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桃酥豆泥
原料: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1.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豆仁蒸烂熟,取水捣成泥。
2.炒香芝麻,研末待用。
3.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
功效:可经常食用,健脾胃,润五脏,可做为中老年的保健食品。
营养分析: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近代研究证实,芝麻含大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核桃仁补肾强腰,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生地黄鸡
原料:乌骨鸡1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
制法及用法:鸡宰杀后除去鸡毛及内脏,洗净。将生地黄洗净切成细条,与饴糖相混合,放入鸡腹中,用棉线扎紧。将鸡放入瓷锅中,文火烛熟,不加盐、醋等调味品。
功效:填精补髓,益肾滋阴。适用于老年骨质增生属肾虚者,症见腰背酸痛、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等。
营养分析:乌骨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带扣鸭条
材料:嫩光鸭1只(约1500克),海带100克,黄酒5克,盐10克,味精5克,胡椒粉1克,葱100克,姜100克,花椒20粒,鸡油5克,鲜汤250克。
特色、特点:鸭肉酥鲜,清香爽口。
做法:1.将光鸭除净毛桩和绒毛,割净鸭膻,洗净,放入开水锅余一下捞起,再放入冷水中洗净污秽,盛入盘内,加黄酒、盐、葱、姜、花椒,上笼蒸熟后取出,待其冷却待用。
2.海带用温水浸发后,刮洗干净,切成细丝,放入开水锅内汆两次水,捞起,放在大扣碗内,加盐少许、鲜汤、胡椒粉、葱、姜,上笼用旺火蒸酥后取出。
3.鸭子拆净骨头,切成5厘米长的指条,排扣在碗内(皮朝碗底),放上海带丝,加鲜汤、盐、味精、胡椒粉,上笼蒸烂后取出,复扣在汤盆内,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益气消肿。
营养分析:海带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在这些元素的综合作用下,使脂肪在人体内蓄积趋向于皮下和肌肉组织,而很少在心、脑、血管、肋膜上积存,并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不吃海带的人群。
苁蓉虾球
原料:虾仁250克,肉苁蓉10克,鸡蛋2个,面粉150克,植物油500毫升,发酵粉及调料适量。
制法及用法:肉苁蓉用少许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鸡蛋打入碗内搅匀,与肉苁蓉汁、面粉、姜汁、葱花、精盐、发酵粉搅成蛋粉糊。虾仁加黄酒、盐、味精略渍,拌入蛋粉糊中。锅置火上,加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用小汤匙将虾仁糊下锅内炸至金黄色,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肾阳不足者,症见腰膝酸软、冷痛、筋骨不健等。
营养分析: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常吃鲜虾(炒、烧、炖皆可),温酒送服,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
地黄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250克,熟地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猪肉150克,白菜心250克,绍酒25毫升,蒜苗50克,豆瓣40克,酱油50毫升、调料适量。
制法及用法:熟地、山药、山茱萸肉干燥后研成细末。水发海参洗净,切成斧形片。猪肉洗净,切成颗粒。豆瓣剁细,蒜苗切成节,白菜心洗净。将沙锅置旺火上,加清水250毫升,入海参、绍酒、精盐少许,沸后再煮片刻,倒出锅内汤。如此反复煮2至3次。将猪油50克下锅,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50克,加绍酒、盐适量,炒至肉粒散后,盛于盘内。熟猪油50克入锅,烧至五成热,大白菜心、绍酒、盐适量,炒至白菜刚去生,入盘。下猪肉50克,大豆瓣,炒出香味、油呈红色,加大清汤、药末,烧开,除去豆瓣渣,下海参片、肉粒,加入绍酒、酱油、味精、蒜苗同煮,至汁亮,用湿淀粉勾苋,最后将白菜心放在上面即成。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者,症见筋骨痿弱、下肢凄软、腰膝无力、眩晕耳鸣等。
营养分析:海参补肾经,益精髓,壮阳疗痿。山药甘、温、平、无毒。主治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痰风喘急。
补肾强身糕
原料:仙灵脾15克,菟丝子10克,金樱子肉10克,制狗脊10克,酒制女贞子20克,苏打10克,老发面浆1000克,白糖500克,鸡蛋7个。
制法及用法:将仙灵脾、菟丝子、金樱子肉、制狗脊、女贞子去净灰渣,加工烘干研成细末。老发面入盆,加白糖搅合均匀。鸡蛋去壳入盆内,搅打起泡,倒入发面盆内,加入中药末,再用力搅匀,蒸时加大苏打,再搅均匀。将蒸笼内铺一张干净湿纱布,放入方形木架,将面浆糊倒入,厚3厘米,盖上笼盖,旺火开水蒸30分钟至熟,翻扣于案板上,晾凉划成块即成。
功效:补肾强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所致的腰酸足软、头晕、耳鸣、眼花等。
营养分析:仙灵脾气味辛、寒、无毒。主治阳痿,腰膝冷。偏风不遂。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
健腰油糕
原料:杜仲250克,补骨脂250克,核桃肉400克,大蒜150克,烫面2200克,发面250克,白糖500克,芝麻500克,苏打25克,熟猪油25克,植物油2500毫升(实耗350毫升)。
制法及用法:将杜仲、补骨脂、蒜去净灰渣,经过加工烘干制成粉末。核桃肉、黑芝麻烘干制成末。烫面用时推开,加入发面、苏打、熟猪油揉匀,搓成长圆条,扯成500个面团。将中药末与核桃肉末、芝麻面、白糖、大蒜蓉调制成馅,分为500个馅心。将面团按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包入糖馅封口,按成圆饼。将锅置中火上,下植物油烧至六成热,将圆饼逐个入油锅,大约炸10分钟,至皮酥黄时捞起,沥净余油上桌。
功效:补肝肾,强腰脊。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肾亏腰酸疼痛、头晕耳鸣、尿有余沥等。
营养分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鸡子索饼
原料:面粉50至100克,鸡蛋3至5个,白羊肉200至250克。
制法及用法:羊肉洗净,切片,煮羹。用蛋清和面制成索饼,放入豉汁内煮熟,加入羊肉羹,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补虚。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虚损羸瘦、腰膝酸软等。
营养分析:鸡蛋润肺生津,益脾胃。治病后、产后体弱,肺结核,气管炎,食欲不振,心悸多汗。
当归炖羊肉
原料:山药15克,萸肉9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2克,巴戟10克,当归12克,制附片6克,羊肉500克,食盐、黄酒、味精、姜片等佐料适量。
制法及用法:羊肉洗净切片后放入沙锅中,再将上药洗净后用纱布裹好放于锅内,加入姜片、食盐、黄酒及水,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炖至羊肉烂熟,然后加味精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功能补肾益阳、壮骨强筋。适于腰部酸软,双膝酸冷,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夜间尿多,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沉。
营养分析:山药甘、温、平、无毒。主治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痰风喘急。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益面色,长肌肉,坚筋骨之功效。久服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果。"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
杞子炖乌骨鸡
原料:杞子50克,乌骨鸡1只。
制法及用法:杞子洗净备用,乌骨鸡活杀,去毛及内脏,剁成块,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开,去浮沫,加杞子、黄酒、姜、葱、精盐,文火煲炖30分钟,分次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强筋壮骨。骨质疏松症属I型,腰部酸痛无力,五心烦热,口干不饮者。
营养分析:杞子滋补肝肾之阴,乌骨鸡为滋阴降火之佳品。
核桃炖龟肉
原料:核桃仁50克,陈年老龟1只。
制法及用法:将陈年老龟活杀,去内脏,置锅中,加核桃仁、黄酒、姜、葱、精盐、味精等,少许清水,隔水炖蒸1个小时,分次食用。
功效:益阴补血,壮骨健筋。骨质疏松症属I型,腰膝疼痛,午后潮热,口干者。
营养分析:龟肉为大补阴血之品,核桃仁有滋阴降火之功。
白参炖鱼鳔
原料:白人参50克,鱼鳔干20克。
制法及用法:白人参洗净切成块,鱼鳔洗净后水发。白人参、鱼鳔同置锅中,加少许黄酒,隔水炖蒸2小时,分别食用。
功效:滋阴降火,大补阴血。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I型,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者。
营养分析: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核桃仁芝麻散
原料:核桃仁100克,黑芝麻100克。
制法及用法:核桃仁、黑芝麻分别置锅中热炒,至熟为止,可分次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补肝益肾。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I型者。
营养分析: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近代研究证实,芝麻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核桃仁性味,性温,味甘。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韭菜炒河虾
原料:韭菜250克,河虾100克。
制法及用法:韭菜洗净、切段,河虾洗净;油锅下将韭菜、河虾炒熟,加少许精盐,分次食用。
功效:温阳补虚,强筋补肝。主治骨质疏松症属阳虚肾亏型,腰膝冷痛,四肢不温,负重腰痛者。
营养分析:韭菜性温,味辛、甘。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鸡蛋壳龟版膏
原料:鸡蛋壳100克,龟版100克,白糖50克。
制法及用法:将鸡蛋壳、龟版洗净沥干后研成细末,入白糖和匀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克。
功效:益肾养血健胃。主治:骨质疏松症属阳虚肾亏伴脊柱压缩骨折者。
营养分析:龟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肉桂炖鸡肝
原料:鸡肝片1至2具、肉桂2至3克,生姜数片、清水适量。
制法及用法:鸡肝片1至2具、肉桂2至3克同入瓦盅,入生姜数片、清水适量,上盖,隔水炖熟,加盐、味精各少许调味。饮汤吃鸡肝。
功效:功能补肝益肾,壮阳御寒。主治肾虚型更年期骨质疏松症。
营养分析:鸡肝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绍酒25毫升、猪肾250克。
制法及用法:杜仲12克加水熬成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25毫升、味精、酱油、盐、糖,兑成芡汁分为3份;去筋膜,切腰花,码上1份芡粉汁;炒锅中倒入混合油100毫升烧热,入花椒、腰花、葱段50克、姜片、大蒜快速炒散,投下另五份芡粉汁和醋炒匀。1次/日,连用3至5日,宜常服。
功效: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阳虚型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症见腰痛,肢寒怕冷。
营养分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茼蒿拌豆腐
原料:胡萝卜30克,茼蒿250克,酱油10毫升、高汤50毫升。豆腐1大块。
制法及用法:胡萝卜30克切丝,用沸水烫过;茼蒿250克烫过后,切2厘米长的段,入酱油10毫升、高汤50毫升腌渍。豆腐1大块放热水中捣碎,迅速烫过后,入布内将水分挤去。白芝麻50克炒过后研碎,加到豆腐中,并用砂糖、盐、酱油混合,视味道入一些高汤,最好将茼蒿、胡萝卜中的水分挤去,与豆腐共拌食。1次/日,宜常食。
功效:功能促进钙质吸收。用于一般妇女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营养分析:白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
珍珠猪心
原料:猪心2颗,珍珠粉5克。
制法及用法:将猪心洗净,慢火煨煮,放盐少许,煮至猪心熟透。以猪心片蘸珍珠粉食用。早晚各1次,1周为1疗程。
功效:适于不寐兼有头重、头晕、胸闷痰多,恶食嗳气。有时早醒、不再入睡。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沉弦有力。
营养分析:猪心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具有营养血液,养心安神的作用。
营养成分:桂皮含挥发油(称桂皮油)1至2%、桂皮醛75至90%,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不含丁香油酚,尚含黏液、鞣质等。
药用功效:桂皮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令人食欲大增。适量添加桂皮,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所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桂皮性热,具有暖胃去寒、活血舒筋、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
蜜枣扒山药
原料:山药1000克,蜜枣150克,罐头樱桃10粒。猪网油(碗口大)一张,熟猪油15克,白糖200克,桂花卤、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及用法:山药洗净煮熟,冷后剥去皮,切3至4厘米长的段,再顺长剖为4片;蜜枣用热水洗净,切成两半,去核;猪网油洗净,沥干水分;樱桃去核备用,扣碗内抹上猪油,把网油平垫碗底,上放樱桃,蜜枣围在樱桃周围,码入山药片,一层山药,撒一层白糖,至码完,稍淋些猪油,再加桂花卤,上笼蒸熟。取出扣碗,挑净桂花渣和油渣,翻扣于盘内,锅内注清水,加糖烧至溶化,勾稀芡,倒入盘内。每日服2至3次。
功效:补益脾胃,滋肾养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有增进食欲、养心安眠、防病保健之功效。
营养分析:山药甘、温、平、无毒。主治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痰风喘急。
杞子南枣煲鸡蛋
原料:杞子15至30克,南枣6至8个,鸡蛋2只。
制法及用法:先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与杞子、南枣同煮。吃蛋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次即可见效。
功效:补心脾,摄精气。适用于遗精、早泄、头晕眼花、精神恍惚、心悸、健忘、失眠。
营养分析: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益面色,长肌肉,坚筋骨之功效。久服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果。"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
糖水百合
原料:百合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取百合100克,白糖适量入锅,加水500毫升,煮至百合烂熟,睡前温热食服。
功效:对心阴不足之虚烦失眠,疗效较佳。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微寒无毒,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白糖益胃养心。
核桃芝麻散
原料:核桃仁、黑芝麻各50克。
制法及用法:炒熟研末后加入白糖15克混匀即可。日服1次,每服约10克。
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脑中作响者。
营养分析:核桃仁性味,性温,味甘。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近代研究证实,芝麻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当归炖猪心
原料:党参50克,当归10克,猪心1只,味精、食盐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猪心去油脂,洗净;再选择上等党参、当归和猪心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猪心熟烂即成。以味精及食盐调味,可分2次食服,每日1至2次,连服7至10天。
功效:有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本方可用为心血虚、气血不足致心悸气短、怔忡失眠、面色无华等症的补养和治疗膳食。
营养分析: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猪心煨大枣
原料:猪心1个,大枣15克。
制法及用法:取猪心带血剖开,纳入大枣,置碗内加水蒸煨至熟,服食之。
功效:可疗治心悸不宁,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等。
营养分析:猪心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具有营养血液,养心安神的作用。
酸枣仁散
原料:酸枣仁50克。
制法及用法:炒熟令香,捣细过筛为散。每服5克,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
功效: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
营养分析:酸枣仁含有较多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并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维生素C,还含有白桦脂肪、白桦脂酸、酸枣甙等,有镇痛、降低血压和调压和调节神经等作用。
良姜焖鸡
原料:公鸡1只(约800克),良姜、苹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5克。
制法及用法:去毛脏洗净切块,放砂锅内,入良姜、苹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5克,文火焖熟,调味服食。
功效:对胃脘疼痛、温熨胃脘部则痛减,喜热饮、口淡、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有效。
营养分析: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生姜桔皮煎
原料:生姜、桔皮各12克。
制法及用法:水煎,日分2至3次服用。
功效:有止痛止呕之效。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黄豆花椒煎
原料:黄豆30粒,花椒60个。
制法及用法:水煎服。
功效:可治由吃柿子或其他生冷食物引起的胃疼。
营养分析:黄豆富含大豆蛋白及异黄酮的黄豆粉,有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作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炖牛羊奶
原料:牛奶、羊奶各125毫升。
制法及用法:炖沸,每晨空腹服1次。
功效:治常年胃疼。
营养分析:牛奶中含有人体产生疲倦的物质色氨酸。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细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脑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大脑进入酣睡状态。人失眠的时候,就是由于脑细胞分泌血清素减少,而色氨酸却是人体制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间食用牛乳粥,会产生催眠作用。
豆胆粉
原料:新鲜猪苦胆1只,黄豆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猪苦胆洗干净,黄豆装入填满,阴干,炒黄熟,研成粉,每次6克,用温开水吞下。
功效:清热止痛,适用于热性胃痛。
营养分析:黄豆富含大豆蛋白及异黄酮的黄豆粉,有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作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鲜仙人掌100克、鲜牛肉50克、食盐1.5克、鸡精2克、大豆油30克。
制法及用法:采鲜仙人掌洗净,去刺,切成丝;牛肉洗净后切成丝;锅中放大豆油,烧热后下牛肉丝炒熟,再下仙人掌丝、食盐、鸡精,快速炒匀炒熟即成。佐餐食用,每日1剂,连吃15天以上。
功效:本方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分析:仙人掌性味苦寒,有消热解毒、抑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配牛肉炒食,是防止仙人掌过于寒凉伤胃,且补充优质蛋白质,以促进胃粘膜修复。经患者食用,确有良效。
丁香桂胡鸡
原料:公丁香10克、白胡椒6克、肉桂10克、老姜10克、葱白15克、卤水适量、母鸡1只。
制法及用法: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丁香、胡椒、肉桂、老姜拍破、葱切段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放入鸡,用小火煨煮,煮至鸡肉将熟时,将鸡捞出,另用卤水(平时家中用八角、山奈、桂皮等香料熬制的)将鸡卤熟。将卤好的鸡切成块,佐餐食用,也可在胃痛时吃两块。1只鸡分5天多次吃完。
功效:本方主治慢性胃炎、舌淡苔白、吃热食则舒的"胃寒症"。
营养分析:公丁香、胡椒、肉桂性味辛温甘热,有散寒暖胃、行气止痛的功效。卤水辛香性温,加上鸡肉之甘温,更能充分发挥暖胃止痛的功效。
豆蔻乌骨鸡煎
原料:乌骨母鸡1只(约500克)
制法及用法:去毛脏洗净,以草豆蔻5克放鸡腹内,用线缝合,水煮调味,饮汤食鸡肉。
功效:对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受凉劳累每易发病,面色萎黄、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弱有效。
营养分析:乌骨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蜂蜜萝卜膏
原料:蜂蜜60克,萝卜600克(切片)。
制法及用法:一齐炖至膏状即可食用。每日1至2次。
功效:对胃脘胀痛、食后尤甚、嗳气频作、得矢气则痛缓,泛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有效。
营养分析:蜂蜜能使胃液总酸度降低,疼痛消失,大便正常。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
灵芝粉蒸肉饼
原料:灵芝3克(研末),猪瘦肉100克(剁成肉酱)。
制法及用法:拌匀,盛碟盛蒸熟佐膳。
功效:对胃脘隐痛、喜按、食后脘腹胀闷、口淡、大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营养分析:灵芝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烧蟹肉
材料:熟蟹肉150克,水淀粉50克,花生油500克,酱油15克,白糖、盐、料酒、味精、花椒油各少许,汤100克,葱、姜丝各少许。
制法及用法:1.蟹肉盛碗内加水淀粉拌匀待用。
2.将锅烧热,放油。油烧至八成热时,将蟹肉分散下锅,炸透即捞出撕开,油热后再将蟹肉下锅,炸焦后捞出,沥干油待用。
3.锅内留少许油,放葱、姜略炒,加酱油炒熟,加汤、白糖、盐、料酒、味精,用淀粉勾苋,加入蟹肉烧匀,再加花椒油即成。
功效:活血通络。
营养分析: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散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黄芪御寒鸡
原料:母鸡1只(重1 000克以上),蜜炙黄芪50克,防风、附子、蜜炙麻黄各10克。
制法及用法:母鸡宰杀后去毛,剖腹,洗净,滤干,背朝下腹朝上放入瓷盆内,加水小半碗。将4味中药装入纱布袋,扎口,塞入鸡腹。鸡内脏洗净,放药袋上,淋黄酒2匙,盆不加盖,用旺火隔水蒸4小时,至鸡肉酥烂,将药袋从鸡腹中取出,挤干汁水,倒入鸡腹中,弃药渣。宜于立冬以后食用。喝鸡汁,每次3至4匙,每天2至3次,鸡肉可蘸酱油佐餐服食。
功效:温阳益气,固表平喘。适用于冬重夏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营养分析: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紫河车炖冬虫夏草
原料:紫河车半具,冬虫夏草10克。
制法及用法:紫河车漂洗干净,切块,与冬虫夏草一起炖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补益肺肾。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肾两虚者,症见久咳喘息、身体虚弱等。
营养分析: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归肾、肺经。具有养肺阴,补肾阳、止咳化痰、抗癌防老的功效。
二冬生地炖猪脊髓
材料:猪(或牛、羊)脊髓250克,天冬、麦冬各50克,熟地、生地各100克,人参25克。
做法:1.天冬、麦冬(去心)、熟地、生地、人参均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盏内,加滚水适量,盖好,隔滚水用文火炖约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阴补髓,颐养容颜。用于气血不足,容颜衰老;或津血亏虚之咳逆便秘;或肾阴不足,阴虚内热之潮热肢萎;或肾虚色斑等。
营养分析:天冬、麦冬,养阴滋液、清心除烦;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养血填精;人参大补元气。以上五味相配为用,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猪(或牛、羊)脊髓,则更能滋肾补髓、强壮筋骨、润养容颜。
核桃猪腰
原料:猪腰500克,核桃仁70克,鸡蛋清2个,干淀粉50克,生姜、葱各15克,料酒、麻油各25毫升,精盐5克,植物油750毫升(实耗80毫升)。
制法及用法:将猪腰对剖,片去腰臊洗净,切十字花刀,再切成3块。核桃仁用开水泡涨,削去外皮,用刀铡成丁。生姜洗净切片,葱切段。腰片用料酒、精盐、姜片、葱拌匀入味,干淀粉用蛋清调成糊待用。锅置火上,加油,烧至六成热时,将核桃丁摆在腰花上,裹上蛋清淀粉糊下锅,逐块炸成浅黄色捞出。待全部炸完后,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再将全部腰块倾入锅内,炸成金黄色,沥去余油,淋上麻油装盘即成。
功效:补肺肾。定虚喘。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肾虚而致之喘咳等。
营养分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陈皮兔肉
原料:净兔肉35克,陈皮0.5克,鲜汤10毫升,干海椒(或辣椒)1克,植物油15至20毫升,调料适量。
制法及用法:兔肉洗净,切2厘米方丁入碗内,加盐、料酒、葱节、植物油、姜片拌匀。辣椒切碎。陈皮用温水浸泡10分钟,切成小方块。味精、白糖、酱油、鲜汤入碗内调成汁。炒锅加油,烧至七成热时下辣椒,炒至棕黄色,下肉炒散发白,再入陈皮、花椒、姜、葱,继续炒至肉干酥,入调好的酱油汁、醋,搅匀,放辣椒油,炒至汁收干呈棕红色,去葱、姜,装盘,再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理气化痰。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喘、食欲不振,亦可作为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人的膳食,并可预防衰老。
营养分析:兔肉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功效,可用于病后体虚、消渴。小儿痘疹不出、便血、便秘等,还能增加人体血液中的磷脂,抑制胆固醇的有害作用。
北杏炖雪梨
原料:北杏10个、雪梨1个、白砂糖50克。
制法及用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炖1小时。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营养分析:北杏含多种皂甙和微量氢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与雪梨同炖能除其寒性、增润肺平喘之功,且能生津化痰、清热去燥,为四季镇咳之佳品。
胎盘睾丸粉
原料:人或动物胎盘1具,等量羊睾丸(或猪睾丸)。
制法及用法:将上述2味放在烘箱内烘干,研成细粉,混匀,装入胶囊。每次服2至3克,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对有肾虚症者尤为适宜。
营养分析:动物胎盘功能安神养血,益气补精,为良好的强壮之剂。
蒸柚子鸡
原料:青柚子1个,仔鸡1只。
制法及用法:仔鸡宰杀后,洗净切块备用,切开柚子顶盖,掏去柚瓤。将鸡块塞入柚子内,盖上顶盖置碗中,隔水蒸3小时左右,吃鸡肉饮汤。每日一次,每次1只,连服数日。
功效:止咳,增加营养。主治:久喘体虚,体重减轻,驼背弓腰。
营养分析:柚子味甘酸、性寒。柚皮味甘辛苦,性温。二者皆可化痰、消食、下气、快膈,主治咳喘、气郁胸闷、腹冷痛、食滞、疝气等。
冰糖蜜西瓜
原料:西瓜1个(约500克左右),蜂蜜50克,冰糖50克。
制法及用法:将西瓜洗净,切下蒂部(约10cm)作盖,用汤匙挖去少量瓜瓤。将冰糖略砸碎,与蜂蜜同装入西瓜内,加盖,置大碗内,隔水蒸1小时后取出。吃瓜内糖水,一天1只,连吃7天。
功效:清热,化痰、定喘。主治:小儿暑季哮喘,痰稠、舌红、苔黄、大便干燥、渴喜冷饮,发热。
营养分析:西瓜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千年桑果煨发菜
原料:千年红15克、白果10枚、潘桑叶15克、发菜15至30克。
制法及用法:将发菜洗净后放于烧锅内,加水适量,沸后用文火焖至酥软,倒入碗中待用;潘桑叶、千年红拣去杂质,放于纱布袋中,白果剥去壳,然后将三味药物一起放入烧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再用文火煎10分钟左右,捞去药袋,将发菜倒入烧锅,加姜、盐少许,稍煮片刻即能食用。吃发菜与白果,喝汤。
功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营养分析:白果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萝卜汁炖豆腐
原料:白萝卜1000克,豆腐500克,白糖50克。
制法及用法:1.将生白萝卜洗净,去皮,榨汁,装入杯中待用。
2.豆腐切成小块,在开水锅中汆一下捞出。
3.将豆腐、白萝卜汁同放入锅内,上火煮开5分钟。
4.加入白糖,再烧开即可食用。
功效:对治疗老年哮喘有效。
营养分析:豆腐有清肺热、止咳消痰之功效,萝卜也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白糖有清热生津、止咳等作用。
黑米炖鸡肉
原料:黑米250克,净鸡750克,葱、姜、盐等调料适量。
制法及用法:把净鸡切丝,鸡骨拿刀拍烂,下锅,加水5碗,放入葱、姜,大火煮沸,小火炖熟,放黑米炖熟,加调料。分4次吃完,隔2天吃1只,连吃5只。
功效:补肾益气、养髓生血;对脾肾阳虚、缺铁性贫血有疗效。
营养分析: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芪杞炖乳鸽
原料:黄芪30克,枸杞子10克,乳鸽1只,食盐、味精少许。
制法及用法:把乳鸽淹死,去杂,洗净放入炖盅中,加水、黄芪、枸杞子。隔水炖熟,调味。每3天吃1剂。
功效:补脾肾、益气血;对脾肾阳虚型贫血有疗效。
营养分析:黄芪对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贫血,有益。
葱蛋里脊
原料:猪里脊肉400克,料酒50克,植物油500克,鸡蛋2个,水淀粉20克,葱段20克,姜片10克,酱油12克,味精、食盐适量。
制法及用法:酱油、味精、食盐、料酒、葱段、姜片制成汁。把里脊肉去筋,切成0.4厘米厚的片,两面拿刀划成十字花,切成0.8厘米宽、2.5厘米长的片,装在凉水碗中,弃水,把蛋黄、水淀粉放水,搅匀。把油锅烧到三成热,把里脊肉炸成金黄色,把调料汁淋在肉上,略炒即可。随餐食用。
功效:补肾、养血、养气。
营养分析:猪里脊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黄鳝炖猪瘦肉
材料:黄鳝200克,猪瘦肉10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黄鳝剖洗干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同炖熟烂,加油盐味精调味。
功效: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通脉络。适用于肾虚腰痛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黄鳝味甘,性温。补气养血,温补脾胃,法风湿,通脉络。猪瘦肉味甘、咸,性平。滋阴润燥。用于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症。二者合用,对肾虚腰痛患者有显效。
杜仲补骨膏
材料:杜仲、胡桃仁各100克,补骨脂50克,大蒜50克。
做法:杜仲、补骨脂(酒浸、炒)、胡桃仁三者捣烂为末,大蒜捣烂熬汁,将前三味粉末加入大蒜汁中共熬成膏,密贮备用。
功效:补肾固精、滋阴润燥。适用于中老年人,肾气虚弱,腰膝酸软等症。
营养分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补肾助阳,温脾止泻。胡桃仁行滞气、暖脾胃、清简积、解毒、杀虫。
荠菜煮鸡蛋
材料:荠菜干品30克或鲜品250克,鸡蛋1个。
做法:荠菜洗净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打入鸡蛋煮熟,加盐调味。
功效:清热利尿、补气安神。适用于肾结核患者服用。
营养分析:荠菜,又名地菜,味甘,性凉。清热利尿、止血、平肝养阴。治疗肾结核、肺结核咳血、高血压、头昏、目痛、痢疾、泄泻、肾炎水肿、小儿麻疹、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鸡蛋味甘,性平。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肺。用于心烦不眠、燥咳、目赤咽痛等症。
淮山枸杞炖鸽子
材料:鸽子2只,淮山10克,枸杞10克,酱油、绍酒、味精、生姜适量。
做法:鸽子剖杀洗净同淮山、枸杞、生姜、绍酒等入沙锅共炖至熟。
功效:温补气血,滋补肝肾。适用于中老年人肾精不足,脾虚泄泻,腰膝酸软,体虚多病等症。
营养分析:鸽子味咸,性平。调精益气、治恶疮。淮山味甘,性平。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淮山、枸杞与鸽子同用有补肾精不足的功效。
红杞蒸鸡
材料:嫩母鸡1只,红杞15克,料酒、姜、葱、胡椒、盐适量。
做法:将鸡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枸杞洗净、姜切片、葱等准备待用。将鸡用沸水汆透、捞在凉水盆中冲洗干净、枸杞装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中(鸡腹朝上),加入姜、葱、盐、料酒、胡椒、用纸封口、沸水武火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揭去棉纸、挑出姜、葱不用,放入味精。
功效:补中益气、益精明目。适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肝肾两亏、腰膝酸疼、视力减退等症。
营养分析:鸡肉味甘,性温。补中益气、补精添髓。红杞滋阴补血,益精明目。与鸡肉合用蒸服,是肝肾不足患者的滋补食疗品。
神仙巨胜丸
材料:巨胜、牛膝、巴戟、天冬、柳桂、熟地、酸枣仁、覆盆子、菟丝子、山药、远志、菊花、人参、白茯苓各30克,蜂蜜500克。
做法:巨胜(黑芝麻)酒浸1宿、九蒸九晒,牛膝酒浸,菟丝酒浸,诸药焙干研末、炼蜜为丸。
功效:清热润肺,滋阴补血,补肝益肾,益精补气。适用于中老年人抗衰防老食用。
营养分析:巨胜,又名黑芝麻,味甘,性平。补肝肾,润五脏。巴戟味辛甘,性微温。补肾阳,祛内湿。天冬味甘苦,性寒。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于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等症。
理脾糕
材料:百合50克,莲子肉30克,山药100克,苡仁50克,芡实100克,白蒺藜10克,粳米粉250克,糯米粉250克,砂糖适量。
做法:诸物磨粉,过筛、混合蒸糕,烘干,密贮备用。
功效:补虚损、抗衰老、防癌症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日常保健食用。
营养分析:莲子肉味甘,性平。补虚损,健脾止泻,补肾止遗。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养心安神。二者合用则有补肾健身的功效。
鸽蛋龙眼
材料:鸽蛋2个,龙眼肉1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
做法:鸽蛋、龙眼肉、枸杞入锅内共煮,加冰糖适量。
功效:补益脾胃,益气托毒,补血安神,益精明目。适用于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肾虚腰痛,妇女血劳,月经闭止等症。
营养分析:鸽蛋味甘,性平。补益脾肾,益气托毒。龙眼肉味甘,性平。补益脾胃、补血安神。龙眼肉、枸杞与营养丰富的鸽蛋同用,更增大了鸽蛋的补益作用,最适宜老年人抗衰老食用。
黄芪炖蛇肉
材料:生黄芪60克,蛇肉250克,生姜5片,油盐调味品适量。
做法:鲜蛇剖腹,去内脏,洗净、切分与黄芪共煮,加油盐姜葱调味。
功效:滋补肾阴,祛风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患者及中老年人食用。
营养分析:蛇肉味甘,性平。祛风止痛、舒筋活络、解痉定惊、滋补肾阴。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二者合用其滋补肝肾的作用更大。
紫河车炖乌骨鸡
材料:乌骨鸡1只,紫河车1具(鲜者找当地妇产科医生联系,干品中药店有售)生姜、食盐、料酒、胡椒适量。
做法:将胎盘(鲜者)横直割开血管,用水反复洗净。另取花椒装入布袋中加水煎汤,去渣,将洗净之胎盘置花椒汤中煮2至3分钟,捞出,沥净水,置鸡汤中共炖至烂,切块。
功效:有滋补强壮的功效。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不孕、早产、习惯性流产、身体虚弱、羸瘦乏力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紫河车补气、养血、益精。胎盘与养阴益血的乌骨鸡同用,其补气养血的作用更大,是老年人补肾防衰老的食疗佳品。
猪大肠炖甲鱼
材料:猪大肠500克,活甲鱼1只,油、盐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活甲鱼去头及肠,猪大肠洗净、切分。同入锅内、加水,调料共煮熟烂。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养血。适用于久病体虚,消瘦无力者服食。
营养分析:甲鱼味甘,性平。益气补虚,生津养血。用于久病体虚,消瘦无力,肺结核,低热等症。猪大肠味甘,性微寒,与大补气血的甲鱼合用,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锁阳桑椹蜜
材料:锁阳、桑椹子各200克,蜂蜜500克。
做法:锁阳与桑椹子熬什,煎3次,总汁加蜂蜜炼成膏状,密贮备用。
功效:补肝益肾,兴阳固精。适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气弱阴虚、食欲不振、腰膝无力、阳痿早泄、大便燥结等症。
营养分析:锁阳味甘,性温补肾润肠。锁阳、桑椹均为补肾药物,二者合用,更助其滋补肾阴之功,是体虚气弱的老年人的理想食疗品。
长命包子
材料:马齿苋(长命菜)200克,韭菜200克,面粉250克,生姜、猪油、酱菜、精盐、鸡蛋适量。
做法:将马齿苋、韭菜分开洗净、阴干切碎、鸡蛋炒熟弄碎,三样拌匀,加调料制成馅,再合面粉,擀成皮,做成包子蒸熟即成。
功效:解毒凉血、补益肝肾、壮阳固精、祛病延年。适用于心血管病和老年人服用。
营养分析:韭菜味甘、辛咸,性温。温中行气、散瘀解毒、壮阳固精。马齿苋味酸,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消肿、杀菌止痢。二者合用是中老年人的食疗佳品。
芝麻茯苓粉
材料:黑芝麻500克,茯苓500克。
做法:芝麻、茯苓共研细粉,盛入瓶中备用。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利湿。适用于中老年人抗衰防老食用。
营养分析:芝麻含丰富的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过氧化脂质对人体的危害,抵销或中和细胞内衰老物质"游离基"聚积,从而起延年益寿的作用。
大蒜煨鲤鱼
材料:鲤鱼一条(重约400克左右),大蒜10克。
做法:鲤鱼去腮和内脏,洗净。大蒜和鲤鱼一起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慢火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喝汤吃鱼肉。鲤鱼也可以用鲫鱼代替。
功效:补虚健脾、暖胃、助消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食欲。
营养分析:鲤鱼性平味甘,能补虚健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营养价值颇高的优良食品。大蒜煮熟后,性温味甘,能温胃健脾,助消化。
芡实白果煨猪肾
材料:芡实30克,白果(去壳)10个,猪肾1个。
做法:将猪肾剖开,除去筋膜,洗净,与上述两种药物同时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煮熟后加食盐调味,喝汤吃猪肾。
功效:健脾、固肾涩精。
营养分析:芡实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补肾涩精;白果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猪肾性平味咸,有补肾的作用。
三七炖鸡
材料:母鸡肉500克,三七4克。
做法:将鸡肉洗净,三七磨成粉。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鸡肉煮3至5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移到炖盅内,于小火上炖至鸡肉熟透。加入三七粉及适量的葱、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肾、益气血、止血消瘀。
营养分析:母鸡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补肾益精;三七性温味甘,能止血化瘀、消肿定痛,是一种优良的止血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有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及使血管收缩的作用。
法制黑豆
材料: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土茯苓10克,当归10克,桑椹10克,熟地黄1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旱莲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
做法:1.将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备用。
2.将以上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液1次,再加水煎煮,如此共取煎液4次,合并煎液,放入锅内。
3.药液锅内倒入黑豆,放入食盐,先以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即停火。
4.将黑豆曝晒至干,装入瓶中贮藏备用。
功效:补肾,益精,强筋壮骨。适用于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腰酸腿痛、筋骨无力等属肾精不足、肾阴亏损等症。
营养分析:黑豆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解毒,补血安神,明目健脾,益肝肾之阴的作用。桑椹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
枸鞭壮阳汤
材料:牛鞭100克,枸杞子5克,肉苁蓉5克,鸡肉50克。
做法:将牛鞭用热水发涨,剖开,刮洗干净,用冷水浸漂30分钟,切段。枸杞子、肉苁蓉洗净,用酒润透,蒸2小时,取出漂洗干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将牛鞭放入沙锅,加入清水煮沸,去泡沫,放入生姜、花椒、绍酒、母鸡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每隔1小时翻动1次,以防粘锅。炖至六成熟时,滤去生姜(切片)、生椒,再用武火煮沸,投入药袋,改用文火炖煮,至牛鞭八成熟时,取出牛鞭,切成指条形后,继续炖煮,以牛鞭熟烂为度。捞去鸡肉和药袋,酌加味精、精盐、猪油等调味品。
功效:补肾助阳,益精润燥。用治肾阳虚弱、精血不足、阳痿、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
营养分析:牛鞭含有雄激素、蛋白质、脂肪等,可补肾扶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软。鸡肉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所含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
参麦甲鱼
材料:甲鱼1500克,人参10克,麦门冬6克。
做法:将甲鱼宰杀,放沸水中烫15分钟左右,取出裙边留用。剖开甲壳,撕去甲壳上的粗皮,去除内脏和头、爪,清洗干净,切成小块。人参、麦冬洗净。将人参、麦冬、姜(切片)片、葱(切段)段、食盐和料酒放入大碗内,放上甲鱼块,盖上甲鱼壳,加入鸡清汤,上笼蒸1小时左右。酌加味精、胡椒粉。
功效:补肾固精,健脾润肺。用治肺肾亏虚、阳痿、早泄、咳嗽、气促和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健康人经常食用,可收防瘟抗老之功。
营养分析:甲鱼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鸡肉炖苁蓉
材料:童子鸡1000克,肉苁蓉30克。
做法:将小公鸡宰杀,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肉苁蓉洗净,滤干,放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与鸡肉共入沙锅内,加入料酒和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炖,以鸡肉熟烂为度。加入精盐调味。
功效:补肾,助阳,益气。用治肾阳虚衰、阳痿、早泄、滑精、尿频或遗尿。
营养分析: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双仙炖羊肉
材料:羊肉(瘦)150克,仙茅10克,淫羊藿(仙灵脾)3克。
做法:1.仙茅,仙灵脾切片,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
2.将纱布袋与洗净切成小片的羊肉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
3.随后加入生姜,葱,米酒,盐等调料,小火炖煮30分钟,羊肉熟烂后取出药袋,再加入鸡精,五香粉即成。
功效:温胃健体,补肾壮阳。
营养分析:羊肉性温味甘,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仙灵脾性温味辛甘,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蒜泥拌虾肫
材料:大蒜100克,对虾400克,鸭肫100克。
做法:1.将大蒜去皮捣成蒜泥;大虾洗净,投入水锅内,加黄酒、葱、姜煮熟捞出,冷却后去壳取肉,切成薄片;鸭肫撕净筋膜,入沸水中氽烫至嫩熟捞出,冲冷后去掉外皮,切成薄片。2.虾片、肫片放入盘内,再放入精盐、味精、蒜泥、黑椒粉、香油拌调均匀即可。
功效:滋阴补阳,强身健体。
营养分析: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鸭肫性味甘咸平,有健胃之效。
对人体体质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外感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了分析,归纳其证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依据。凡病在表,或正胜邪实的三阳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是寒邪入里,正虚阳衰,抗病力弱的三阴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甲鱼炖大蒜
材料:活甲鱼1只,大蒜100克,料酒、白糖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甲鱼洗净,切去头脚,大蒜去皮,同入锅内,加调料煮熟即成。
功效:益气补血,暖脾健胃。适用于慢性肾炎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大蒜味辛,性温。暖脾健胃、行气消积、解毒杀虫。大蒜与大补元气的甲鱼合用,有生津养血的作用,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蒜炖全鸭
材料:鸭1只大蒜5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鸭宰杀,去毛和内脏,大蒜装入鸭腹内,放锅内,腹朝上,加水适量,加调料适量,共煮熟。
功效:滋阴补虚、利水润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虚热咳嗽,肾虚水肿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鸭味甘、咸,性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用于劳热骨蒸,咳嗽,水肿等症。鸭肉同行气消肿的大蒜合用,能补肾虚亏损,利尿消肿,肾虚水肿病人食用极相宜。
赤小豆炖青鸭
材料:青头鸭1只,赤小豆250克,盐、葱适量。
做法:将鸭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赤小豆淘洗干净,装入青鸭肚腹内。同入炖锅内,加水炖至熟烂。
功效:健脾、开胃、利尿。适用于脾虚水肿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赤小豆健脾去湿、消肿解毒;鸭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二者合用能健脾补虚,对脾虚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常服效果更佳。
冬瓜炖全鸭
材料:冬瓜2000克,鸭1只,芡实50克,薏米50克,猪瘦肉100克,海参50克,荷叶1片,调料适量。
做法:将鸭、海参、芡实、薏米等先入锅内,加水炖至将熟时放入冬瓜再炖至熟烂,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养五脏、养胃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久病体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水肿等症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冬瓜利水消痰,清热解毒。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养心安神。上述药物合用,能清热利湿消水肿,对脾虚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米酒煮鲤鱼
材料:鱼1条,米酒1500克。
做法: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入锅内,加米酒煮至酒干,不加油盐等调料。
功效:利小便、消水肿。适用于全身水肿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鲤鱼同通血脉、行药势的米酒合用,能下水气、消水肿,患有全身水肿症者可作食疗品。
冬瓜煮腊肉
材料:瓜1000克,腊肉250克。
做法:将冬瓜、腊肉洗净,分别切块,同入锅内,加水煮熟透。
功效:热解毒,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病人服食。
营养分析:冬瓜与腊肉合用是民间利水肿的食疗法,可以治疗小腹水、小便不利、水肿等。
蚕豆炖牛肉
材料:蚕豆150克,黄牛肉50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蚕豆、牛肉洗净,同炖熟烂,加调料即成。
功效:脾健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老年人水肿病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蚕豆能健脾利湿,和胃止泻。牛肉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蚕豆与牛肉同炖,能养脾胃、消水肿,对老年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大蒜甲鱼
材料:甲鱼1只(约500克),大蒜60克,白糖、白酒、调料适量。
做法:甲鱼按常规宰杀,切成四大块,入锅煮沸,捞出,割开四肢,剥腿油,洗净,大蒜剥皮洗净,入锅加水炖熟,加调料。
功效:滋肾养阴,补血止血,抗肿瘤。适用于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放疗后出现的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舌生疮、潮热盗汗等症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甲鱼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大蒜含有某些抗癌成分,二者合用,对癌症患者有较大的治疗和补益作用。
栗子炖乌鸡
材料:栗子仁200克,乌鸡一只,海马五只。
做法:将乌鸡去肠杂、毛,切块,与栗子仁、海马及盐、姜同放锅内,加水适量蒸熟。
功效:补益脾肾。适用于前列腺炎。
营养分析: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以及金疮、折伤肿痛等症。
萝卜浸蜜
材料:萝卜150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去皮切片,用蜂蜜浸泡10分钟,放在瓦上焙干,再浸再焙,不要焙焦,连焙3次。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
营养分析: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A、B以及钙、磷、铁等也较丰富。蜂蜜除有清热解毒的补中、润澡之功效,还能祛风明目、消肿利尿,对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痔疮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烩山药丸子
材料:山药、肉末、蒜薹、香菇、红椒、蛋液,料酒、盐、味精、糖、胡椒粉、酱油、淀粉、汤、葱、姜。
做法:蒜薹洗净切段,香菇、红椒洗净切块。山药去皮煮熟后压成泥状,加入肉末、蛋液、料酒、盐、胡椒粉搅拌成肉馅。锅中放入大量油,油热后将肉馅挤成丸子状下油锅炸硬即可捞出。锅中留少量油将葱、姜块煸香,加料酒、酱油、汤、糖、味精、盐、胡椒粉调味。待丸子熟时下蒜薹、香菇、红椒,烧熟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补益脾肾。适用于前列腺炎。
营养分析: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
山药炖牛腩
材料:山药、牛腩,八角、葱、姜、料酒、糖、味精、盐、鸡精、剁辣椒。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牛腩切小块焯水去浮沫。锅中放油,先将八角炸香,再煸葱姜块,加料酒、水,下牛腩,翻炒后放入高压锅中煮20分钟取出。锅中放油,倒入牛腩,再加入山药、糖、剁辣椒、味精、盐、鸡精调味,一同炖至软烂入味即可。
功效:牛肉富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营养分析: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
韭菜炒胡桃仁
材料:胡桃仁50克,韭菜500克。
做法:1.先将胡桃仁用香油炸黄。
2.韭菜切段与胡桃仁同炒,菜熟后调味即成。
功效:温补肾阳。
营养分析:胡桃仁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
凉瓜白果
材料:苦瓜1至2个、白果20颗。配料只需简单的盐、味精、淀粉即可。
做法:1.白果洗净,苦瓜洗净切丁。
2.苦瓜、白果放在开水中稍泡一下,马上捞出,备用。
3.炒锅上加少许油,放入白果、苦瓜及调味料炒熟。
4.用淀粉勾薄芡上碟。
功效:适用于前列腺炎、小便淋涩。
营养分析:白果又称银杏,对肾虚等症有显著疗效。苦瓜健脾益肾。二者和之效果更加显著,是前列腺患者的佳品。
琥珀莲子
材料:通心干莲子200克,糯米250克,白糖200克,冰糖、豆沙泥、金糕各100克,糖桂花40克,猪油15克,湿淀粉10克。
做法:1.将莲子泡胀,下入沸水锅内略煮捞出。然后将莲子放入容器内加白糖25克、水适量入锅蒸熟取出。
2.糯米洗净,下入沸水锅内略煮,捞入容器内放入锅内蒸熟取出,拌入白糖100克。
3.将碗内抹上猪油,摆入莲子,撒上砸碎的冰糖,铺上一层糯米饭,再铺上一层豆沙泥,最后再铺上糯米饭入锅蒸透,取出扣在盘内。
4、锅内加水,下入白糖,压成泥状的金糕、糖桂花炒开,用湿淀粉勾芡,浇在莲子上即成。
功效:滋阴补阳,强身健体。
营养分析: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遗精早泄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遗精者,食之更佳。
凉拌豇豆
材料:豇豆250克,蒜末,醋、香油、盐、味精适量。
做法:1.将豇豆洗净,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盛于碗内待用。
2.将沸水冲入盛有豇豆的碗内,浸泡至豇豆无生味,捞出豇豆盛于盘中。
3.加蒜末、醋、香油、盐、味精拌匀。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胃,治肾虚遗精。
营养分析:豇豆性平,味甘,其功有二:一是健脾,二是补肾,凡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
参砂蒸蛋
材料:苏条参(或潞党参)、淮山药各30克,朱砂6克,鸡蛋1个。
做法:1.先将苏条参或潞党参、山药研成细末,与朱砂拌匀备用。
2.每次用6克混合药末,与鸡蛋在碗内搅均匀,蒸锅上蒸熟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适用于气血虚、心脾不足之心悸、失眠、食少纳呆等症。
营养分析:鸡蛋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
淡菜炖狗肉
材料:狗肉(250克),淡菜(干)(100克),姜(10克),胡椒(1克),黄酒(10克),盐(2克)。
做法:将淡菜用开水发软,洗净,将狗肉洗净,切块。将淡菜、狗肉放入沙锅中,加生姜(切片)、胡椒、料酒、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至肉熟,加精盐调匀。
功效:温补脾肾,助阳散寒。用治脾肾虚寒、阳痿、腹痛。
营养分析:狗肉有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淡菜中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助肾阳、消瘿瘤、调经血、降血压之功效。
蜈蚣炖泥鳅
材料:泥鳅4条,蜈蚣2条,豆腐干300克,黄酒、醋、葱末、味精、盐、姜各适量。
做法:1.将泥鳅洗净,除去内脏,切成段。
2.将豆腐干切成块状,与泥鳅、蜈蚣共放在沙锅内,投入适量食盐、醋和少许姜片,加盖,置于小火上炖。随水温升高,泥鳅、蜈蚣的香味便进入豆腐里。
3.待泥鳅炖酥后,放入黄酒稍煨,即下葱末、味精,起锅上桌,即可食。
功效:补肾壮阳。
营养分析:蜈蚣有很好的助阳益肾功效,治疗阳痿早泄。泥鳅有补肾、利水、祛风湿、和脾胃等多种医疗作用。
虫草葵花鲍
材料:鲍鱼24粒,虫草6根,金华火腿25克,水发香菇8克,红色彩椒100克,黄瓜皮80克,黄色彩椒80克,桂圆12粒,高级清汤300克。
做法:1.将虫草泡制,蒸数小时。
2.将鲍鱼用高汤加调料烧制,火腿与香菇烧制入味。
3.将彩椒、黄瓜皮摆放成葵花形状。
4.将鲍鱼、火腿、香菇摆放盘中间,浇汁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
营养分析:虫草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的功效;鲍鱼有补益精髓,补肾壮阳的功效。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生命,张仲景对此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核桃鱼托
材料:鱼肉200克,刀切馒头200克,核桃肉100克,香菜15克,葱姜未1克,干淀粉15克,细盐3克,花生油500克(实耗50克),鸡蛋3个,黄酒15克,味精2克。
做法:1.将鱼肉去皮去骨,用刀斩成细茸,放在碗里,加盐、蛋清、酒、味精、葱姜末、干淀粉,拌匀上劲,制成鱼馅。
2.将核桃肉放在碗内,加沸水使浸泡5分钟后取出,用小竹签刮去其外皮,吹干水分,放入温油锅中炸熟。
3.刀切馒头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0.5厘米厚的长方片。在每一片的上面刮一层鱼馅,馅上加1块核桃肉、1叶香菜,成生坯鱼托。
4.锅内放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鱼托逐一放入锅内炸,并用筷子不断地翻动,至鱼托被炸熟,呈金黄色后,捞出装盆。
功效:补肾益智。
营养分析:鱼肉有防治心血管病、促进脑功能、防癌、延年益寿等多种医疗作用。它们可以促进、协调大脑的神经功能,有助于健忘、失眠病的治疗。
糖甲鱼
材料:甲鱼2只(约1000克),葱段10克,黄酒50克,碎冰糖120克,湿淀粉25克,熟猪油100克,葱结10克,生板油25克,姜片25克,酱油25克,醋40克,味精2克,香油10克。
做法:1.将甲鱼背朝下放在地上,待甲鱼头伸出时,用左手拉住头部,用刀割断其颈骨,放出血,用90度的热水泡一下后,刮去黑衣,斩去嘴尖、尾、爪尖,再用刀尖在腹部剖十字刀,挖去内脏,每只斩成4块,用冷水洗净。
2.板油切丁,冰糖碾碎。
3.锅中放清水1000克,待水沸后,将甲鱼入锅煮一下,再取出,清水冲洗。
4.原锅内再放清水500克,将甲鱼放人,加黄酒、姜片、葱结。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炯30分钟,至肉酥,将葱、姜取出。
5.锅烧热,放熟猪油50克,将甲鱼连同原汁和生板油丁一起下锅,烹黄酒,加冰糖、酱油、醋。沸后,小火焖5分钟,再用旺火将汁收浓,用水淀粉勾芡,淋熟猪油、香油,撒上葱段,起锅装盆,再撒上冰糖末25克,即成。
功效:补肺益肾。
营养分析:甲鱼味甘性平,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能滋补阴补肾。
虾粉麻雀
材料:麻雀8只,虾粉10克,绿豆芽500克,酱油、酒各3匙,糖1匙,味精3克,盐适量。
做法:1.将麻雀杀死洗净后,去毛、剁脚、割腹去内脏,然后用开水冲洗干净。
2.绿豆芽洗净后用大火略煸炒,放味精及适量的盐,然后盛出,铺在盆底。
3.在锅内放上植物油,小火烧热,把麻雀放在油中一只只炸熟,转大火炸脆,捞出,沥干油分。
4.在锅内放上1匙油、1匙糖,把糖熬化,再加入虾粉、酒、味精,调匀。让每只麻雀逐个在卤汁中浸一浸,然后在盆内排成圆圈即可上桌。
功效:温肾涩精。
营养分析:麻雀具有壮阳补肾、益气填精的功效;虾粉益肾助阳,绿豆芽清心利肾,使本道菜补肾而不泥滞,助阳而不生邪火。
烤鹿肉
材料:鹿肉1500克、洋葱、胡萝卜、芹菜各少许。精盐、味精、白兰地酒、胡椒粉、素油。
做法:1.将鹿肉剔除杂质,洗净后切大块,放盆内。将洋葱、胡萝卜分别去杂洗净切片。芹菜去杂洗净切段。都放入鹿肉盆内。加入精盐、味精、白兰地酒、胡椒粉,腌渍4小时。
2.将腌好的鹿肉放入烤盘内,加入少许水和油,上炉烤至鹿肉呈红褐色熟烂取出,改刀装盒,浇上烤盘中原汁即成。
功效:补益气血、补肾益精。
营养分析:鹿肉具有补益气血、补肾益精的功效。《医林纂要》载:"补脾胃,益气血,补肋命门,壮阳益精,暖腰脊。"可用于身体瘦弱、体倦乏力、产后乳少、肾精不足等症,阴虚火旺者忌食用。
当归首乌蛋
材料:当归50克,何首乌50克,鸡蛋10个,葱、姜、食盐、料酒、味精、猪油各适量。
做法:1.将当归、何首乌洗净,并把何首乌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块。
2.把当归用布包好,与何首乌、鸡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放入葱、姜、食盐、料酒等调料,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2至3分钟,加入味精少许即成。吃蛋时用汤适量,连喝带吃,每日1次。
功效:养血益肾。
营养分析: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肝肾等功效。何首乌是补肝肾、益精血的常用之品,其性质温和而无寒热、腻滞之弊,每用于精血亏损之阳痿、遗精、头晕、心悸、失眠、腰膝无力等症。
当归蒸鸡条
材料:鸡肉50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黄精20克,料酒5克,姜块10克,葱段适量,味精2克,细盐2克,鲜汤300克。
做法:1.将当归、黄芪、黄精洗净,切成薄片,放于蒸碗内。鸡肉切成条,放在药物上面,加姜片、葱段、料酒、鲜汤。
2.将碗放于蒸笼内,用大火蒸至烂熟后取出,拣去姜、葱及药物,加细盐、味精调好味即成。
功效:温经补肾。
营养分析: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肝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血不足、肝肾阴虚所致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气虚便秘等症。
做法:1.将玉兰片、火腿、口蘑切成1厘米宽、2厘米长的片,再用开水烫一下。
2.将鸽蛋煮熟,剥去皮,蘸上酱油,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时捞出。
3.锅内加豆油,烧热,用葱花炝锅,加入料酒、酱油、精盐、火腿、口蘑、玉兰片翻炒。
4.加汤后,将鸽蛋下锅煨一下,调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芡,加入味精、花椒油出锅,放上香菜段即成。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止眩。
母鸡炖牛尾
材料:带皮牛尾500克,母鸡肉300克,鸡汤1000克,葱、姜、料酒、花椒、猪油各适量。
做法:1.将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干净,去掉尾根大骨,剁成3厘米长的段。
2.将母鸡肉在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控净水分。
3.锅中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葱、姜、花椒,煸炒出香味后,将牛尾放入锅中,烹入料酒,继续煸炒,待牛尾颜色改变后,将锅离火,取出牛尾,用水洗净,控干水分备用。
4.沙锅放入鸡汤、葱、姜、料酒、细盐,把母鸡肉、牛尾放入锅中,用小火炖3小时左右。如果汤少时再加1次鸡汤,直到牛尾和母鸡肉软烂时,加入少许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温补肾阳。
营养分析: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牛尾强身健体。二者和之则补肾的效果更佳。
玉兰鸽蛋
材料:鸽蛋10个,玉兰片20克,火腿20克,口蘑20克,豆油、淀粉各少许、料酒、酱油、味精、精盐、葱花、香菜段、汤、花椒油各适量。
营养分析:鸽蛋有助肾补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玉兰片通血脉,平肝火。口蘑和胃利气,都可治疗虚火升腾引起的头晕口苦、心悸失眠等症。
苹果炖鱼
材料:苹果2个、草鱼100克、瘦肉15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盐8克、味精2克、胡椒粉少许、绍酒2克。
做法:1.苹果去核、去皮、切成瓣,并用清水泡上,草鱼杀洗砍成块,瘦肉切成大片,红枣泡洗干净,生姜去皮切片。
2.烧锅下油,放入姜片、鱼块,用小火煎至两面稍黄,倒入绍酒,加入瘦肉片、红枣,注入清汤,用中火炖。
3.待炖汤稍白,加入苹果瓣,调入盐、味精、胡椒粉,再炖20分钟即可出锅食用。炖时调味料不能下得过早、以免汤汁不白。
功效:补心养气、补肾益肝,对因肾亏体虚或睡眠不足等引起的黑眼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营养分析:苹果中锌的含量非常高。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而锌是前列腺内的重要抗病元素,并且能够影响到抗炎细胞的功能,多吃苹果可以起到有效的调理作用。
鹿茸阿胶炖鸡项
材料:鸡项肉250克,鹿茸3克,阿胶10克,淮山10克,桂圆肉5克。
做法:1.鸡项肉洗净,去皮,切成中块,飞水。
2.淮山、桂圆肉洗净。
3.将鸡项肉、淮山、桂圆肉放进炖盅,倒进1碗半沸水,盖上盅盖,隔水炖之。
4.待锅内水沸后,先用中火炖1小时,后用小火炖1.5小时即可。
5.炖好后,隔去药渣(能吃药渣者不用隔),加适量油盐便可服用。
功效:养颜生血,强精润肝。
营养分析:鹿茸能强精益血,温补肾阳;阿胶含胶原、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润脉养血,滋阴补液;淮山能补益腑脏,强肾生精。
胡萝卜虫草炖白蟮
材料:白蟮250克,胡萝卜100克,马蹄(荸荠)50克,冬虫夏草5克,生姜2片。
做法:1.白蟮宰杀干净,切成中段。2.胡萝卜刮皮洗净,切成中块;马蹄削皮,洗净;冬虫夏草用温水洗净。
3.将所有用料放进炖盅,加沸水1碗半,把炖盅盖上,隔水炖之。
4.待锅内的水烧开后,用中火续炖2.5小时至3小时即可。
5.炖好后,取出药渣,加入适量油、盐、味精便可服用。
功效:补虚润脏,养颜益肝。
营养分析:胡萝卜能温中补中气,明目养肝;马蹄含荸荠素、多种糖类、多种元素和维生素,能生阴增液,清肺润脉;冬虫夏草含冬虫草酸、冬虫草菌素等,能补虚去损,补肾填精。
仙茅大虾
材料:仙茅20克,大虾250克,生姜2片,幼盐少许。
做法:1.仙茅用清水洗干净,备用。2.大虾用清水洗干净,去壳,挑去虾肠,备用。3.生姜用清水洗干净,刮去姜皮,切2片,备用。3.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中火煲1小时,加入幼盐少许即成。
功效:主治肾虚阳痿、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等。
营养分析:虾营养丰富,脂肪、磷、钙、铁含量甚多,还含有荷尔蒙。在西方,也有人用白兰地酒浸虾以壮阳。鉴于此,便不难知道为何扶阳不可缺少虾了。
韭菜炒大葱
材料:韭菜150克,大葱150克,生姜片适量、盐1/2小匙、糖1/4小匙、料酒1小匙、香油少许。
做法:1.将韭菜和大葱洗净后切段。
2.起油锅爆香生姜片,加入盐调味后,再将韭菜和大葱放入锅拌炒。
3.加入料酒、糖拌炒调味,起锅前滴少许香油即可。
功效:补阳散淤、助血行气、益胃助肾。
营养分析:韭菜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适明于盗汗、遗尿、尿频、阳痿,噎隔、反胃以及跌打损伤、吐血、鼻衄等症。大葱除了健胃营养外,因其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奏发汗、法痰、利尿的作用。
葡萄煎
材料:葡萄汁、藕汁、生地黄汁各150毫升,白花蛇草汁、王不留行汁各100毫升,白蜜250毫升。
做法:将以上各味相和,煎为糖稀状。
功效:适用于前列腺炎、小便淋涩。
营养分析:葡萄有祛风湿、利小便、镇静止痛功效。用治风湿痹痛、腰脚疼痛、关节痛小便不利、水肿、肝炎、黄疸,叶外用治无名肿毒。白花蛇草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巴戟煲鸡肠
材料:鸡肠400克,巴戟天15克,姜5克,盐2克,味精1克。
做法:将鸡肠剪开洗净,切成长段,与巴戟天、生姜(切片)片加水二碗煎至一碗,加精盐,味精少许即可。
功效:温肾助阳、壮筋骨。
营养分析:鸡肠性平,味甘,入肾补肾,都是温肾壮阳之品。肾调养药膳。
辣椒根炖狗肉
材料:辣椒根60克,狗肉10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狗肉洗净,切块。辣椒根洗净,切段。同入锅内,加水和姜、料酒适量,同炖至狗肉肉烂,起锅前加紫苏为引以解毒。
功效:健胃消食,温补脾胃。适用于久病贫血、冷多热少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辣椒的果实、根和茎均入药。果味辛、性热。温中散寒、健胃消食,活血消肿。治胃寒疼痛,气滞腹胀等症。狗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用于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等症。
金钩闹莲
材料:卷心菜200克,海米10克,葱、姜、味精、盐少许。
做法:将卷心菜洗净切丝,海米用温水泡一下,炒锅置旺火上,待油烧热时,放葱、姜、海米炝锅,再放卷心菜、盐、味精和少许料酒,急火快炒熟即成。
功效:止痛,生肌。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卷心菜味甘,性平。补骨髓、润脏腑,益心力,壮筋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关节屈伸不利、四肢瘫软无力等症。海米,含八种氨基酸,每100克能产生19.5千卡热量。是老年人补充营养的理想食品。二者合用能辅助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胡桃银耳炖海参
材料:胡桃肉18克,银耳10克,瘦猪肉、海参各60克。
做法:将胡桃肉用开水泡烫,去内衣;银耳泡开,洗净,摘小朵;瘦猪肉洗净,切丝;海参浸软,洗净,切丝。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润肺养胃。
营养分析:胡桃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有润肠通便等功效,银耳性甘、平、无毒。归经:入肺、胃、肾。具有清肺热,益脾胃,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强心,健脑等功效。加之海参,是胃病患者养生的佳品。
丁香野鸭
材料:净肥嫩野鸭肉1000克,番茄2个(切片),大头菜丝500克,黄酒、酱油、精盐、白糖、香醋、丁香、生姜块、葱段、麻油、精制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净鸭用黄酒、精盐、酱油、白糖、丁香、葱段、生姜块,腌渍2小时,将腌好的野鸭挂通风处晾干,再将腌鸭的调料装入腹肉,放笼中蒸至酥烂,去葱段、生姜块、丁香。大头菜细丝,加白糖、香醋、麻油拌匀腌20分钟,番茄片围在大平盘四周作点缀。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八成热,把蒸过的野鸭放油里炸透,出锅后剁成块,仍摆成鸭形即成。
功效: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营养分析:鸭,性甘,咸,微寒,无毒。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中医学认为鸭有良好的养胃的作用,易消化。是胃病患者食疗的理想食品。
银杏鸭
材料:鸭一只(约1000克),银杏200克、熟猪油500克、胡椒2克、料酒15克、鸡油10克、清汤200克、姜10克、葱10克、食盐3克、花椒2克、味精1克、汤150克、豆粉15克。
做法:银杏捶破去壳,在开水内煮熟,撕去皮膜,切去两头,除去心,再用开水掉去苦水,在猪油锅内炸一下,捞出待用。将鸭用盐、胡椒粉、料酒抹匀入盆,加入姜葱、花椒,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拣去姜葱、花椒,用刀从背脊骨剁开,去净骨头,盛入碗内,齐碗口修圆。将剩下的鸭肉切成丁,与银杏混合放于鸭脯上,将原汁倒入,加上汤,蒸笼蒸约半小时至鸭肉烂,出笼翻入盘内。锅内掺清汤,加鸡油。料酒、盐、味精、胡椒粉、水豆粉、勾芡,放猪油,挂白汁于鸭肉上即成。
功效:并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营养分析:鸭,性甘,咸,微寒,无毒。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中医学认为鸭有良好的养胃的作用,易消化。是胃病患者食疗的理想食品。加之银杏叶具有利肠清胃的效果。二者合奏养胃之美食。
酒酿葛仙米
材料:水发葛仙米500克,酒酿300克,白糖200克,水淀粉、糖桂花少许。
做法:将葛仙米洗净,拣去杂质。放入笼屉内蒸熟透。水适量,放入锅内煮沸。下入地耳、酒酿、白糖煮沸。用水淀粉勾苋,撒上糖桂花即可。
功效:有生津养胃作用。可解腻,滋养强壮。
营养分析:葛仙米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有美容护肤的功效,葛仙米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尤其其中含的是硫化聚多糖,能够有效地抗感染、杀病毒、并抑制癌细胞生长。
银菜东菇墨鱼煲猪踭
材料:白菜500克,白菜干250克,冬菇100克,墨鱼干1只,猪500克,陈皮1块,生姜2片。
做法:白菜干洗净、切段,与冬菇、陈皮、墨鱼干一起浸泡30分钟;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煲内,加入清水12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个半小时,加适量盐便可。
功效:益胃气、助消化、生津液,健脾、养胃。
营养分析:冬菇有益胃气、助消化、生津液的作用,能益胃助食;猪肉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的作用;墨鱼干有养血、益胃、通气和祛瘀止痛的功效,诸物合用,共奏润肺、益气、健脾、养胃之功。
三丝鱼卷
材料:净草鱼肉250克。水发香菇50克、熟火腿35克、熟笋肉50克。精盐2克、味精1克、绍酒10克、熟猪油10克、葱10克、姜片5克、姜汁水5克、干淀粉5克、湿淀粉5克。
做法:将草鱼宰杀洗净,沿脊骨片出两片鱼肉,取一片放砧板上,斜刀片成连刀蝴蝶片12片,皮朝上平摊在砧板上,洒上绍酒5克和姜汁水。再逐片拍上干淀粉。把火腿、熟笋、香菇切成比鱼片宽度略长的丝。葱切成同样长的段,整齐地放在鱼片上,紧紧卷成鱼卷。取腰盘一只,抹上一层熟猪油,加几滴水,把鱼卷整齐的排在盘中,上蒸笼用旺火蒸熟取出,滗去原汁待用。沙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成热(约110℃)时,投入葱段、姜片,煸出香味,倒入原汁和清汤烧沸,拣去葱、姜、添加精盐、绍酒、味精,用湿淀粉勾玻璃芡,下入熟猪油推匀,浇在鱼卷上即成。
功效:补气养胃。
营养分析: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懑,化湿祛风,治脚气、脚弱。可鲙、可脯、可醉,古人所谓"五侯鲭"。
香菇炒菜花
材料:菜花250克,香菇15克,鸡油10克,鸡汤100毫升,花生油、精盐、味精、葱、生姜、淀粉各适量。
做法:菜花择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洗净。炒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下葱、姜煸出香味,加鸡汤、精盐、味精,烧开后捞出葱、姜不要,放入香菇、菜花,用小火稍煨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鸡油,盛入盘内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健胃,补虚强身。
营养分析:香菇中维生素B1、B2、B12的含量都较多,对防止贫血,改善神经功能,防止各种炎症都有一定的好处。香菇还含有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C可以保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促进食欲,是胃炎患者健体的佳品。
大蒜拌茄泥
材料:鲜茄子750克,大蒜6头,豆油20克,面酱、细盐、熟芝麻、葱花、花椒面、味精各适量。特色:特点:柔软酥烂,香辣适口。
做法:1.把茄子去柄,上屉蒸烂;大蒜去皮捣烂待用;芝麻捣碎,放小盘内。
2.勺内放油,烧热,放入葱花、面酱,炸出香味时,放入茄子翻炒。
3.将味精倒入锅内,略翻炒后起锅,加入蒜泥拌匀,装入盘中,吃时撒上芝麻末。
功效:调中止痢。
营养分析:茄子有杀菌、止血、降胆固醇、降血压、利尿、解毒等作用。茄子不但可以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所致之腹痛、腹泻、大便脓血、腹胀、呕吐等病症,还经常用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脑溢血、咯血、坏血病、水肿、疖肿、高血脂病等病的饮食治疗。
双参焖老鸭
材料:西洋参、沙参各50克,老鸭1只,葱、姜、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放沙锅(或瓷锅)内,将沙参、西洋参放入,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焖1小时以上,使鸭肉熟烂,放入调料。
功效:补肺益肤,滋阴养胃。
营养分析:鸭,性甘,咸,微寒,无毒。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中医学认为鸭有良好的养胃的作用,易消化。是胃病患者食疗的理想食品。参又有健脾健体的功效。
芡实煮老鸭
材料:芡实200克,老鸭1只,葱、姜、盐、黄酒各适量。
做法:芡实洗净后放入鸭腹内。鸭子放入沙锅内,加葱、姜、盐、黄酒、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小时,至鸭酥烂,再加味精调味。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营养分析:鸭,性甘,咸,微寒,无毒。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是胃病患者食疗的理想食品。芡实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砂仁黄芪猪肚
用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做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营养分析: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桑椹三明治
材料:切片面包若干(无味或咸味)、桑椹罐头1瓶。
做法:1.将桑椹罐头打开,舀出3至4粒桑椹粒放在面包上。
2.再舀几勺桑椹汁,均匀地浇在面包片上,将面包片对折即可。
功效:不仅养胃,还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脑的作用。
营养分析:《唐本草》记载桑椹:味甘,寒,无毒,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也是胃病患者的开胃小菜。
益脾饼
材料:红枣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枣肉250克,鸡内金60克、生白术120克、干姜粉60克。
做法:将鸡内金、白术洗净,以文火焙干,研成细末,加入干姜粉和枣内,同捣如泥,制成小饼,放入烤箱内烘干即可。
功效:大枣味甘,能温补脾、益气养血。
营养分析:鸡内金甘涩性平,能健胃消食。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大枣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
芒果烧鸡
材料:青芒果250克,鸡肉500克,番茄1个,洋葱1个,胡椒粉、牛油、蚝油、淀粉、白兰地酒适量。
做法:芒果去皮切片,洋葱和番茄切成小块;鸡肉切成块放入碗中,加淀粉拌匀。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加洋葱煸炒,下鸡肉炒匀,放入白兰地酒、牛油、白糖、蚝油、胡椒番茄、水,拿勺轻搅几下,熟后上盘。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生津液;对脾胃虚弱、身体浮肿、气血亏虚、咽干口渴有疗效。
营养分析:芒果属于性平味甘、解渴生津的果品,可以开胃。
参芪枣煲猪肚
材料:猪肚250克,党参20克,北芪20克,大枣3枚。
做法:将猪肚洗净切块,加入其他用料,煮汤,食猪肚饮汤。
功效:主要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
营养分析:猪肚是补胃的佳品。大枣也是开胃的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性湿,固表止汗,清五脏恶血,生用强本固表,熟用补气调中,为补气药之最。现代医学中,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腰腿痛等疾病。
补元陈皮鸭
原料:鸭脯肉250克,西芹100克,马蹄70克,陈皮10克,虾皮15片,炒熟的芝麻5克,香菇丁50克,葱姜蒜蓉各1勺,猪油、香油各1大勺,盐、酱油各1勺,醋少许。
做法:鸭肉切黄豆粒大小并入味,西芹切丁,马蹄拍碎,陈皮泡软剁蓉。虾片用热油炸好捞出。另起锅,用热油将鸭肉粒炒至八成熟,倒入芹菜丁,炒熟倒出。锅中放猪油炒香葱姜蒜蓉,倒入鸭肉丁、香菇丁、马蹄、陈皮,调味,淋醋、香油,倒入盘中,撒上芝麻,把熟虾片围在鸭肉旁边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理气健脾。
营养分析:鸭,性甘,咸,微寒,无毒。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中医学认为鸭有良好的养胃的作用,易消化。陈皮性温,味苦、辛。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松茸鹅肉块
材料:光雁鹅1000克,水发松茸250克,罐头磨菇、熟冬笋各50克,白菜心150克,鲜汤2000克,姜、葱、盐、味精、米醋、料酒、白糖、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光雁鹅去内脏、杂质、头、足、爪洗净,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剁成大块,用清水洗干净,捞出。洗净白菜心,切成块,入沸水锅中略汆,捞出。冬笋切成块,姜去皮后拍松。将大沙锅1只置于小火上,倒入鲜汤,放入葱、姜、松茸、雁鹅肉块,加料酒、米醋、盐、白糖,水烧沸后,撇去浮沫,下味精,盖上盖,炖至雁鹅肉酥烂,揭开盖,撇去汤面上的油,撒入胡椒粉,即可端沙锅上桌食用。
功效:补气健脾,滋养强壮。
营养分析:鹅肉具有养胃止渴、补气、能解五脏之热,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和缓解铅毒之功效。姬松茸是一种含丰富维生素、食物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的食用真菌,对胃癌有抑制的作用。加之蘑菇等都有养胃的功效,所以是养胃佳品。
参果炖瘦肉
材料:猪瘦肉250克,太子参60克,无花果120克。
做法:太子参洗净,无花果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益气养血,健胃理肠。脾胃虚弱,症见食难消化,或消化不良,时有泄泻。亦可用于痔疮及慢性肠炎属脾胃虚弱者。
营养分析:太子参补气健脾。无花果性味甘平,健胃清肠解毒。猪瘦肉健脾滋润。合而为汤,即可补脾益气养血,又可健脾消炎止泻,是清补调治之汤品。
党参炖大鳝
材料:党参25克,鳝鱼150克,黄芪25克,大蒜5克,八角2克,盐2克。
做法:黄芪(黑皮北芪)、党参、鳝肉、蒜头、八角均洗净;鳝肉用开水烫去血渍,控干水后,入炖盅,蒜头去衣,同八角一起打碎,加开水1碗,隔水炖3至4小时,煮好后加盐。
功效:健脾益胃。
营养分析: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鳝鱼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苡米烧鹌鹑
材料:鹌鹑肉(2500克),薏米(20克),黄芪(10克),姜(10克),酱油(10克),胡椒粉(3克),猪油(炼制)(50克),大葱(10克)。
做法:1.将苡米洗净;黄芪洗净,切片;鹌鹑宰杀后去毛、内脏及脚爪,洗净,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对剖成两块;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长段。
2.将锅置火上,加猪油烧至六成热,下姜片、葱煸出香味,放肉汤、鹌鹑、黄芪、苡米及调料,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煨至肉烂,用武火收汁,装盘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行水祛湿。适用于脾胃气虚、筋骨软弱、小便不利及水肿、腹泻、暑湿等症。
营养分析:鹌鹑肉含丰富的卵磷,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薏苡仁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
拆烩果子狸
材料:果子狸1只(约1000克)。鲍鱼丝150克,冬菇丝150克,冬笋丝100克,生鸡丝100克,火腿丝20克,木耳丝50克,姜丝20克,陈皮丝20克,红枣丝10克。陈皮、姜、味精、白糖、椒粉、精盐、肉汤、猪油。
做法:果子狸宰杀后,用热水烫透煺毛,开肚取出内脏,用火燎去细毛,洗净后斩成两段,下沸水锅焯透取出,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姜片、陈皮、堡熟后取出,拆净骨头,将肉切成丝放入盅内,加入原汤,上笼蒸熟待用。鸡丝、鲍鱼丝、木耳、冬菇、冬笋下沸水锅汆透后捞出,再用油、酒、开水滚煨片刻捞出。烧热锅加入猪油烧四成热时,烹入料酒,加入肉汤、原汤、猪油、味精、白糖、盐、果子狸肉丝和其他各丝,烧沸后,用湿淀粉勾稀芡,装入碗中,撒上胡椒粉,火腿丝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滋阴润燥、强肾镇精的功效。适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肺热咳嗽、干咳、阳痿、小便频数等病症患者食用。
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症;无汗、脉浮紧者,属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症;无汗、脉紧而增烦燥者,又属大青龙汤症。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症候都能稳操胜券。
莲花丸
材料:莲花200克,藕250克,莲子3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莲花、藕、莲子洗净,沥干水分,用砂锅蒸熟,晒干,研成细末,加入蜂蜜(炼)搓成丸,如梧桐子大,贮于瓷罐中,置于阴燥处,备用。
功效:健脾补肾,活血驻颜。
营养分析:莲藕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淀粉质、钙、磷、铁等营养,食用价值非常高。莲子的营养价值较高,李时珍在,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润肠。也能止呕开胃。
白术扣烧牛肉
材料:牛肉(瘦)(250克),辅料:白术(15克),香菜(10克),调料:黄酒(10克),花生油(50克),醋(5酱油(5克),味精(2克),香油(2克),淀粉(豌豆),(5克)大葱(5克),姜(4克),大蒜(8克),八角(3克),盐,(2克)。类别:药膳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脾调养调理;气血双补。
做法:熟白煮牛肉抹匀酱油。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牛肉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去油,切成长9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片,光面朝下整齐地放入蒸碗内,香菜切成2厘米的段,葱切段,姜切片,蒜一半切成蒜末,一半切成蒜片。锅置火上,放入香油烧热,投入大料、葱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加料酒、白汤、酱油、精盐、白术同煮,倒入碗里,上笼蒸于烂熟取出。将蒸好的牛肉扣入汤盘入,原汤滗出倒在锅里,上火,加白汤、绍酒、盐、味精、蒜末烧开,用湿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成薄芡,放入米醋、香油,烧在牛肉上,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补虚养身调理,健脾益气。
营养分析:牛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香菜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蒸猪肚
材料:猪肚、猪脾各1个,党参、陈皮各30克,粟米饭250克,盐、酱、椒、姜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去脂;陈皮汤浸刮去橘白;猪脾切末;再将党参、陈皮捣为末,以猪脾拌粟米饭,加盐、酱、椒、姜等调味品混和,纳猪肚内缝合,蒸熟。
功效:补益脾胃,开胃进食,适用于脾虚食少体弱者。
营养分析: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适用于中气虚弱,脾虚泄泻、食少便溏等症。
莲子猪肚
材料:猪肚1个,水发莲子40枚,食盐、香油、葱、生姜、蒜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内装水发莲子(去芯),用线缝合,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细丝,同莲子一起放入盘中。再将香油、食盐、葱、生姜、蒜等调料与猪肚丝、莲子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适用于脾虚消瘦之人。
营养分析: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出两倍多,且脂肪含量少。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润肠。也能止呕开胃。
枣蔻煨肘
主料:猪肘(1000克)。辅料:红豆蔻(12克),枣(干)(60克)。调料:冰糖(180克)。
做法:1.红豆蔻择洗杂质,拍破,用干净的纱布袋装后扎口。大枣洗净后抠去枣核,待用。
2.猪肘肉刮洗干净,镊净残毛,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后用清水漂洗去浮沫,待用。
3.用合适的砂锅一个,先用底部垫几块瓷片(防火粘锅),再加水适量,放入猪肘,用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另将冰糖的二分之一在炒锅内炒成深黄色糖汁,连同其余的冰糖、红豆蔻、大枣加入锅内烧1小时,改移文火上慢煨2小时,待肘煨至熟烂,取出红豆蔻不用,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气阴两补,和胃健脾。用于阴虚气弱之消瘦、乏力、口干,胃气虚弱之食少、脘痞、呕恶等症。
营养分析:猪肘有和血脉、润肌肤、填肾精、健腰脚的作用。枣含有维生素A、C、E、P,生物素,胡萝卜素、磷、钾、镁等矿物质,叶酸,泛酸,烟酸等。
蒜蓉玉叩鸡胗
材料:鸡胗250克,白豆蔻5克,八角3克,大蒜4克,大葱3克,姜3克,盐1克,香油1克,辣椒油1克,料酒5克,桂皮3克。
做法:1.先将鸡胗洗净,加入葱(切末)、姜(切末)、盐、料酒、香料等,腌制2小时,然后上笼蒸熟待用。将白蔻仁加汤,也上笼蒸出药味。2.将蒸好的鸡胗改刀后装盘摆好。将蒸出药味的白蔻仁汁加入滋汁、盐、蒜蓉(捣碎)、味精、香油、红油等调好,然后浇到盘上。
功效:温胃利气,消湿止呕。适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营养分析:鸡肉的性味甘温,能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活血调经,豆蔻具有燥湿祛寒、暖胃健脾、止痛祛痰、下气解毒的功能。
蜜柚烧牛蛙
材料:牛蛙250克,柚子500克,鸡蛋150克,大葱4克,姜3克,盐3克,味精3克,淀粉(豌豆)5克,料酒3克,花生油25克,蚝油20克。
做法:1.将牛蛙宰杀洗净,去皮、内脏、剁成小块;蜜柚去皮,分成瓣备用。2.将牛蛙块用鸡蛋清、料酒、淀粉上浆备用。3.锅内注油烧热,将牛蛙下锅过油后捞出;锅内留少许油,下入葱、姜爆锅,放入高汤、蚝油、牛蛙、蜜柚烧熟,加入盐、味精,用淀粉勾芡,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调养脾胃。
营养分析:柚子含多种营养成分,味道酸甜,略带苦味,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
家乡炒土鱿
材料:鱿鱼70克,竹笋75克,洋葱40克,丝瓜40克,木耳10克,姜2克,植物油40克,大蒜1克,黄酒10克,淀粉(豌豆)5克,胡椒粉10克,碱1克。
做法:土鱿放入加有碱的水中浸泡涨发;木耳用水涨发洗净;笋去壳洗净切片;洋葱洗净去老皮切片;丝瓜洗净去瓤切片;姜洗净切片;大蒜去皮洗净剁成蒜茸;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湿淀粉约10克。2.烧锅放油,将土鱿放入色拉油至仅熟,3.将锅放回炉上,放入姜片、蒜茸、湿木耳、丝瓜、洋葱、笋片在锅中,溅入绍酒,溅入沸二汤10毫升,加入拉过油的土鱿,用芡汤30毫升,湿淀粉、胡椒粉和匀为芡,加上包尾油5克炒匀上碟便成。
功效:防癌抗癌,补虚养身,滋阴,养胃。
营养分析:鱿鱼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能。竹笋富含烟酸、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洋葱具有发散风寒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并且还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椒油蒜泥鱼皮
材料:鱼皮300克,香菜30克,花生仁20克。
做法:1.将油锅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花椒不要,花椒油留用;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泥;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段。2.鱼皮(鲮鱼皮)用开水烫出,晾过,切筷子条,放盆中加香菜段、花生仕、盐、味精、醋、糖少许、大蒜泥、花椒油拌匀盛盘。
功效:健脾养胃。
营养分析:鱼皮味甘咸性平,具滋补功效,对胃病、肺病有治疗效果。香菜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尖椒笋炒肫肝
材料:鸭肫200克,四季豆50克,青椒10克,红辣椒10克,料酒5克,花生油40克,味精5克,酱油,白砂糖,淀粉,香油,盐。
做法:1.将去皮的鸭肫洗净切成细长条。扁尖切段洗,用水冲去咸味。青红椒切细条。2.先将扁尖,青红椒用沸水焯水。3.炒锅烧热后放油烧至四五成热先投入鸭肫滑散,再倒入扁尖,青红椒炒至八成熟立即倒入漏勺里沥油。锅回火上放汤,黄酒,盐,味精,酱油,糖,再下鸭肫,扁尖,青红椒炒匀,用湿淀粉勾芡,淋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治消化不良等。
营养分析:鸭肫性味甘咸平,有健胃之效。四季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常食可健脾胃,增进食欲。青椒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干蒸活鱼
材料:草鱼1250克,肥膘肉,火腿,香菇,红辣椒,料酒,盐,味精,姜,小葱,香油,猪油。
做法:1.草鱼宰杀后去鳞、鳃、鳍,开膛去内脏,刷去腹内黑膜,洗净,用盐和料酒将鱼腌约10分钟;2.肥膘肉切成细丝,下入开水锅中焯一下,过凉;3.水发香菇去蒂洗净;4.火腿和姜都切成细丝,加入少许盐拌匀;5.葱切段,将腌好的鱼洗一遍装盘,放入盐、味精、猪油和配料,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6蒸后取出放葱段,将香油烧沸淋在鱼身上即成。
功效:胃调养调理,明目调理,防癌抗癌调理,延缓衰老调理。
营养分析:草鱼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火腿的各种营养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作用。
芙蓉鱼片
材料:鲢鱼350克,火腿15克,香菇15克,豌豆苗25克,鸡蛋清125克,淀粉20克。
做法:1.白鲢鱼(鲢鱼)宰杀治净,片取净鱼肉,剁成鱼泥;2.剁好的鱼泥用清水225毫升懈开,放姜汁水及精盐,顺同一方向用力搅拌,放入蛋清搅至发粘膨胀,加入湿淀粉70克左右,继续搅拌,再加入味精、熟猪油,搅匀成鱼茸料;3.熟火腿少许斩末,其余切菱形片;4.香菇去蒂,洗净,批片;5.炒锅置中火上,下入熟猪油至三成热时,用手勺将鱼茸分次均匀地成片状舀入油锅,"养"至颜色转白,翻身再养片刻即熟,倒入漏勺沥去油;6.锅内留底油,下葱段一煸,放入黄酒、白汤150毫升,捞去葱,加香菇,放精盐、味精,沸起后用湿淀粉调稀勾成薄芡;7.将漏勺中的鱼片用温清水冲去表面油层,倒入锅中,放上择洗干净的豆苗和火腿片,炒锅轻轻转动,使鱼片包上芡汁,淋上熟鸡油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气调理;脾调养调理;胃调养调。
营养分析:鲢鱼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的功效。火腿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作用。
粉蒸牛肉
材料:牛肉100克,米粉40克,葱、姜、花椒、大料、味精及盐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片;葱洗净切粒,姜去皮洗净切粒,大料锤小块、洗净;米粉放于碗中,加葱粒、姜粒、花椒、大料、味精、盐,调和均匀,倒入装牛肉片的碗中,翻匀使每片牛肉粘上米粉,碗上笼旺火蒸半小时左右至牛肉蒸烂为限,出笼即成。
功效:健脾补血,升阳去温,强筋壮骨。
营养分析: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
黄芪炖牛肚
材料:牛肚1个,黄芪30克,葱、姜、蒜,小茴香,黄酒、酱油,醋、盐、花椒各适量。
做法:先将牛肚洗净,放入沸水中略煮片刻,取出,剖去内皮,用凉水洗净,切成2厘米宽,5厘米长的长方块。葱、姜、蒜、黄芪切片备用。将黄芪、小茴香、花椒装入纱布袋备用。锅置火上加足水,放入牛肚条和药袋,加入葱、姜、蒜、酱油、料酒、醋、盐,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牛肚熟烂,取出药袋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纳差,乏力者。
营养分析:牛肚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入胃。补益脾胃,补气养血。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气血虚亏。
姜椒炖牛仔肉
材料:牛仔肉500克,生姜、胡椒各25克。
做法:先将牛仔肉洗净切成厚块,用油盐起锅兜过。把洗净的生姜用菜刀拍碎。再将牛仔肉及生姜和胡椒放入炖盅,放入清水(以浸过肉面为宜),隔水炖3小时可饮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脾。
营养分析: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
砂仁炖牛肉
材料:牛肉1500克,砂仁5克,桂皮10克,陈皮5克,葱、姜、胡椒粉、盐、酱油、醋、香油、卤汁各适量。
做法:陈皮、桂皮洗去浮灰,掰成小块,砂仁打破,然后一同装入纱布袋内备用。牛肉洗净,切成见方块,在开水锅中煮5分钟,焯去血沫,取出用冷水洗净。另起锅,放入牛肉块,加入卤汁,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入葱姜、胡椒粉、盐,投入药袋,改用文火炖牛肉至熟烂,捞出,控干水,晾凉。将熟牛肉块切成3-5毫米的薄片,装盘,淋上酱油、醋、香油即可。
功效:温中止痛,补益脾胃,强身健体。
营养分析: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苡仁丰肌丸
材料:猪肉、鸡肉、土豆各200克,洋葱、蕃茄酱碟、酱油味精碟、辣椒酱碟各1个,面粉150克,鸡蛋2个,面包粉、薏苡仁各50克,绍酒、酱油、葱头粒各适量,菜油900克。
做法:炒薏仁去净灰渣,捣碎。土豆蒸熟去皮,捣成泥状,盛瓷盆内。猪肉、鸡肉去净骨,剁成碎粒。洋葱洗净剁碎。净锅置中旺火上,下菜油适量,烧至七成热,放入猪肉、鸡肉、洋葱、苡仁同炒,加酱油、绍酒、胡椒粉均匀起锅,注入土豆泥内,加葱头搅合粘在一起,搓成肉丸子,肉丸放入面包粉里滚一下(粘满);再将鸡蛋汁搅散,淋在肉丸面粉上涂上蛋汁,又滚一层面包屑待用。净锅置中旺火上,下油烧至七成热,肉丸下锅内炸至浅黄酱色起锅入盘。
功效:补脾胃,丰肌肉,适用于脾胃虚弱,肌肉消瘦,皮毛干枯,以及脾虚挟湿的腹泻者。
营养分析:猪肉和肌肉都有健脾暖胃的功效,加上土豆也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几者和在一起,对胃有养疗的佳效。是胃病以及病后体虚者的佳肴。
红杞炖鲫鱼
材料:枸杞子15克,活鲫鱼3尾(约750克),芫荽6克,葱10克,醋75克,芝麻油6克,猪油50克,绍酒6克,白胡椒粉2克,生姜末3克,食盐2克,味精2克,奶汤250克,清汤750克。
做法:将活鲫鱼去鳍、鳃、鳞,剖腹去内脏,用沸水略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在鱼身的一面每隔1.5厘米宽剞成十字花刀,再在另一面每隔1.5厘米宽切直刀;芫荽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葱切成3厘米长的细丝和葱花;将猪油放在勺里,置旺火上烧沸,依次放入白胡椒粉、葱花、姜米,随后放入清汤、奶汤、姜汁、绍酒、味精、食盐,同时将切过花刀的鱼肉放在沸水锅烫约4分钟,取出放入盛汤的锅里,枸杞用温水洗净下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移文火上炖20分钟,加入葱丝、芫荽段、醋,并洒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体弱之人。
营养分析:鲫鱼能补虚、温中下气、利水消肿,清烧能治胃肠道出血和呕吐反胃。外用还有解毒消炎的作用。枸杞强身健体,二者合之效果更佳。
菊花青鱼火锅
材料:鲜白菊花5朵,净青鱼肉400克,鸡肫3个,猪腰200克,生鸡脯肉、油炸花生米、菠菜心、白菜心、豌豆苗各150克,油条2根,油炸粉条25克,油炸馓子2把,香菜100克,姜末、胡椒粉、精盐、酱油、葱花、味精、绍酒、清汤各适量。
做法:清水青鱼肉,用刀切成片。鸡肫洗净去筋,切成薄片。猪腰洗净去腰臊,与鸡肉同切成薄片。以上4种片分别摆于盘内成风车形。取1小碗,放入精盐少许,绍酒、酱油调匀,洒在各生片上,再撒上适量姜末,待用。将油炸粉条、馓子掰断,油炸花生米去衣,油条切成长约1.5厘米的段。各原料分别放入盘内。白菜心抽去筋,与豌豆苗、菠菜心、香菜洗净后,分别盛入盘中,把鲜白菊花采摘去花蒂,抽去花蕊,以菊花原形摆在盘内。分别将姜末、葱花、胡椒粉、味精、精盐,摆在碟内。先把炒锅清洗干净,放在旺火上,加入鱼骨,烧沸后继续煮10分钟,用漏勺捞尽鱼骨,将汤加入酒精锅内为"鱼羹汤"。吃时将酒精火锅点烧,使锅内汤沸,食者取料自烫自调味而食即可。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益肝肾,疏风明目。
营养分析:青鱼中除含有19.5%蛋白质、5.2%脂肪外,还有钙、磷、铁、B1、B2和微量元素锌。
白菜粉丝炖豆腐
材料:白菜500克,粉丝100克,豆腐400克,葱、姜、油、盐各少许。
做法:将豆腐切成条,白菜切成片,粉条泡发后切段,锅内放底油,下葱、姜末炝锅加汤,放入豆腐,加料酒、盐、味精,再放入白菜、粉条,炖至白菜、粉条熟软,出锅时淋明油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延年益寿。
营养分析:白菜开胃并具强身健体之功,豆腐容易消化,二者合之,有补脾健身的良效。
砂仁蒸鲫鱼
材料:鲫鱼一条,砂仁3克(研末),油,盐,豆粉。
做法:鲫鱼去鳞和肠,洗净,用油,盐同砂仁末一起放入鱼腹内,再用豆粉封住刀口,放在碟上,用碗盖紧;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之功效。
营养分析;鲫鱼能补虚、温中下气、利水消肿,清烧能治胃肠道出血和呕吐反胃。砂仁为芳香性健胃理气药,能温暖脾肾,下气止痛,宽胸脯,疏气滞,化宿食,除呕逆,并治虚痨冷泻。
淮杞炖牛
材料:100克,淮山药30克,枸杞15克,桂圆肉12克,姜片10克,葱、盐、味精、绍酒、食用油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入开水中汆一下,切成厚约2厘米的片。山药、枸杞、桂圆肉洗净放入大盅内。炒锅置火上,下食用油,加入牛肉片爆炒,入绍酒炒匀后放入大盅内,姜片放在上面。炒锅置火上,加入开水、盐、绍酒,开后放大盅内加盖,入蒸笼内蒸至软烂,取出姜、葱上桌。
功效:养胃健脾,益精血。
营养分析:牛肉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及病后调养的人特别适宜,素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莴笋烧野兔肉
材料:野兔1000克;莴笋300克;豆瓣酱50克;陈皮5克;桂皮3克;茴香3克;三奈3克;植物油100克;姜;葱;料酒;酱油;白糖;盐;味精;花椒各适量。
做法:野兔剥皮,除净内脏杂质,宰去头脚后冲洗干净,切成长5厘米、宽厚0.5厘米的条,再用清水洗净血水。剥去莴笋皮,将之洗净,切滚刀块。将炒锅置旺火上,下油,烧七成熟,放入兔肉条、豆瓣酱、酱油、花椒、精盐、姜、葱,煸炒出酱香时,加进鲜汤(以淹没兔肉为度),烧开,再投入料酒和余下的全部香料,改用中火烧至兔肉八成熟,下莴笋同烧至肉烂汤浓,加味精,起锅装盘即成。可佐餐。
功效:补脾益气,止渴清热。营养不良,体倦乏力,脾胃阴虚,消渴口干,胃肠有热者适用。
营养分析:兔肉性味甘、凉,入肝、大肠经,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主治胃热呕吐等症。莴笋可增加胃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银耳鹑蛋
材料:银耳300克,鹌鹑蛋250克,冰糖15克。
做法:水发银耳,去杂物,放入碗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将鹌鹑蛋放入冷水锅内煮开,捞出,在冷水中浸一下,剥去外皮。锅置于火上,加清水和冰糖,烧开后放入备好的银耳、鹌鹑蛋,撇去浮沫即成。
功效:强精补肾,止咳益胃。
营养分析:银耳滋阴生津,强精补肾,止咳益胃。鹌鹑蛋益气补血,强身健脑,养胃健脾,二者合用则使强精补肾、益气养胃效果更为显著。
山药炖兔肉
材料:山药30克,兔肉250克,姜,葱,猪骨头汤,料酒,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兔肉洗干净,放开水锅内汆一下取出,沥净血水,切成小块,山药洗净,切片,姜洗净拍裂,葱洗净,打成结。砂锅洗净,注入猪骨头汤,再放入山药,兔肉,料酒,姜块,葱结和精盐,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文火炖至兔肉熟烂,拣去姜块,葱结,下味精,淋入香油。趁热吃兔肉饮汤。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益胃。
营养分析:兔肉性味甘、凉,入肝、大肠经,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主治胃热呕吐等症。山药对慢性胃炎有辅助治疗作用,是健胃的良药。
果汁白菜心
材料:白菜心2000克,嫩香菜梗段,红柿子椒各100克,熬浓的桔子汁,白糖,盐味精香蕉精各适量。
做法:将白菜心,红柿子椒切成4厘米长的细丝,将白菜心红柿子椒丝,香菜梗段用精盐腌20分钟,控出盐水,加入味精,熬浓的桔子汁,白糖,香蕉精拦匀,放冰箱冷藏室内数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开胃健脾,通利肠胃,消食养胃。
营养分析:大白菜性平微寒,味甘;入肠、胃经。能消食健胃,补充营养。大白菜味美清爽,开胃健脾,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常食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鹌鹑肉片
材料:鹌鹑肉100克,冬笋10克,水发口蘑5克,黄瓜15克,鸡蛋清半个,酱油、料酒、花椒水、精盐、水淀粉、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鹌鹑肉切成薄片,用鸡蛋清和水淀粉拌匀;冬笋、口蘑、黄瓜均洗净,切成片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熟时,放入鹌鹑肉片,炒熟倒在漏勺内,沥净。油锅内放清汤,加入精盐、料酒、花椒水、酱油、冬笋、口蘑、黄瓜和炒熟的鹌鹑肉片,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味精,盛入碗内,即可食用。
功效:此药膳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适合于身体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食用。
营养分析:《本草纲目》中记载鹌鹑有"补五脏,益化壮气,实筋骨"的功用。鹌鹑的肉、蛋、血均可入药。《食疗本草》中有"食用该种食物,可以使人变得聪明"。鹌鹑蛋富含优质的卵磷脂、多种激素和胆碱等,对人的神经衰弱、胃病、肺病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炸山药
材料:山药500克(鲜品),豆腐皮3大张;将山药洗净,削去皮,切成1.5cm厚、3cm宽、3cm长的小块。
做法:用豆腐皮包裹,外浇以面糊,入温油锅炸至黄熟为度。
功效:温脾健胃,消食和中。对脾虚胃寒,小儿消化不良有效。
营养分析: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慢性胃炎等症。同时它也是大家喜欢的菜。
阿胶鹿茸炖水
材料:水鱼肉300克,阿胶15克,鹿茸5克,淮山10克,桂圆肉5克。
做法:1.水鱼切成大块,飞水去其血污。
2.淮山浸透洗净,桂圆肉洗净。
3.将所用材料置于炖盅,加入1碗半沸水,炖盅加盖,隔水炖之。
4.待锅内水开后,先用中火炖1小时,然后再用小火炖2小时即可。
5.将药渣捞出,放进少许熟油、食盐和味精,咸淡随意。
功效:润血通脉,驻容养颜。适用于心弱血虚,面色苍白。
营养分析:阿胶含胶原、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润脉养血,滋阴补液;鹿茸含鹿茸精、胶质、雌酮及多种元素,能强精益血,温补肾阳;淮山含精氨酸、淀粉酶、皂甙胆碱和多酚氧化酶,能补益腑脏,强肾生精;桂圆肉含酒石酸、腺膘吟胆碱及多种维生素,能补血安神,滋润五脏。
大蒜鳝鱼煲
材料:鳝鱼500g,大蒜30g,三七末15g,生姜2片。
做法:将蒜头(去衣)洗净,拍碎;鳝鱼去肠脏,洗净,切段;姜洗净。起油锅,放入鳝鱼、蒜头、姜片爆过,加清水适量,转用瓦锅,放入三七末,加盖,文火焖1小时,水将干时,放调味料即可。
功效:此菜有健脾暖胃,消积止痛之功。适用于胃癌、胰腺癌疼痛。
营养分析:大蒜初食不利目,多食却明,久食令人血清,健脾胃,治肾气。黄鳝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食品,是中老年人的营养滋补品。
山药炖牛腩
材料:山药、牛腩,八角、葱、姜、料酒、糖、味精、盐、鸡精、剁辣椒。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牛腩切小块焯水去浮沫。锅中放油,先将八角炸香,再煸葱姜块,加料酒、水,下牛腩,翻炒后放入高压锅中煮20分钟取出。锅中放油,倒入牛腩,再加入山药、糖、剁辣椒、味精、盐、鸡精调味,一同炖至软烂入味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开胃进食,适用于脾虚食少体弱者。
营养分析: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豆豉烧鲫鱼
材料:鲫鱼3尾,豆鼓100克,蒜25克,葱15克,姜10克,花椒5克,淀粉5克,白糖10克,精盐5克,甜面酱50克,绍酒10克,高汤500克,花椒油15克,生猪板油15克,花生油1000克。
做法:鲫鱼去鳞宰杀,掏净鱼腮、内脏、洗净控水,葱切成3厘米长的段,姜、蒜切片。炒锅内加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时,将鱼下锅,炸至挺身,捞出控油。炒锅内留油25克置旺火上,加甜面酱、豆豉炸透,再加入酱油,葱、姜、蒜、花椒、大料、白糖、绍酒、清汤,煮沸后放入炸好的鱼。猪板油划成麦穗花形放锅内,开后移小火上煨烧。汤耗一半时,将鱼盛出装盘,油花搭在鱼身上。炒锅内原汤上火,用淀粉勾芡,见开加入绍酒、花椒油,浇在鱼身上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体弱之人。
营养分析:鲫鱼能和胃消食,清热除烦。治脾胃虚冷不下食。幼儿五迟,老人早衰,产妇乳汁稀少,身体虚弱,皆可用此菜进补。
佛手南瓜鸡
材料:鲜佛手花10克,老南瓜1个,仔鸡肉750克,毛豆250克,葱花、生姜末、精盐、黄酒、糯米酒、味精、酱油、红糖、秫米、花椒、豆腐乳汁、精制植物油、米粉各适量。
做法:先将佛手花瓣洗净,秫米和花椒炒熟,共研成粗粉;鸡肉洗净剁成块,用葱花、生姜未、精盐、酱油、红糖、豆腐乳汁、黄酒、糯米酒、味精拌匀腌一会儿,再下入米粉和植物油;毛豆轻轻搓去膜并洗净,拌上与鸡肉相同的调料;南瓜刷洗干净,由蒂把周围开一个7厘米见方的口,取下蒂把留着做盖,用一长把小勺将瓜瓤和籽挖出,由南瓜的开口处装入一半的毛豆粒,一半的佛手花,再装入鸡肉块,然后放入余下的佛手花、毛豆粒,盖上盖,装盘,上笼蒸熟烂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营养分析:佛手具有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可治疗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及矿物质,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的效果。
枸杞子炖田鸡
材料:田鸡500克,鱼胶100克,猪腰1对,枸杞子50克。
做法:(1)田鸡掏净,取田鸡腿,起肉去骨;鱼胶用滚水浸发,剪丝;猪腰洗净,剖开,去脂膜,切片;枸杞子洗净。(2)把全部用料放入碗盅内,加滚水适量,盖好,隔滚水炖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补气血,用于气血不足、失于调养,肌肤不泽,或早衰面色萎黄,面部皱纹,精神疲倦;或中老年人阴气不足,肌肤衰老,手脚冷感;或妇女产后血虚失养等。
营养分析:田鸡能补虚健胃、解毒、利水,是身体虚弱、消瘦、小儿疮积的常用滋补之品。猪腰有补肾的作用。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玉蜀黍黄素及维生素A、B1、B2、C和烟酸、微量钙、磷、铁等成分,能平补肝肾宋慈再三告诫办案人员"不可避恶臭"必须亲自检查尸体、多方访问,切不可轻信一两个人的口述。检验时务要从实,同时要了解被害人生前的社会关系与经济状况等。可以说,在当时"经济日坏"的南宋末年,宋慈的此番思想可谓难能可贵。
猴头炖肉
材料:猴头菌150克,瘦猪肉200克,葱、姜、味精、料酒、细盐各适量。
做法:1.将猴头菌洗净,放入盆内,用沸水烫一下,盖上盆盖焖30分钟,等猴头菌泡发后摘掉老根,除掉杂质,放入锅内用开水汆一下,捞出来挤净水分,切成小块。
2.将瘦猪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在开水中烫一下,控于水分,然后将猴头菌、瘦肉块、葱、姜、料酒、细盐一并放入砂锅中,再加清汤适量,盖上盖,先用旺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焖炖30分钟,加入味精调味,即可起锅食用。
功效:和胃、益气。
营养分析: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
玉竹焖老鸭
材料:老鸭1只、沙参、玉竹各5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老鸭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切成块、放入砂锅内,同时放入沙参、玉竹。用文火焖1小时,熟后加适量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止渴。适用于肺结核低热、干咳和肺热型慢性气管炎、糖尿病、久病体虚引起的大便燥结的老年患者服用。
营养分析: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有强心、健康血糖作用。玉竹、沙参是清热止咳要药,鸭子能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三物同炖汤,对老年人肺热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萝卜杏仁炖猪肺
材料:萝卜1个,杏仁10克,猪肺250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块,猪肺洗净切片,与杏仁同炖熟烂,加调料。
功效:补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的老年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萝卜消积滞、清热化痰。杏仁止咳、定喘,润肠。常用于治疗肺热、肺寒咳嗽等症。猪肺补肺止咳。治咳嗽、咯血等症。三者合用炖汤,治疗老年肺热咳嗽有显著疗效。
豆芽大枣炖猪骨
材料:黄豆芽500克,猪排骨1000克,大枣15克。
做法:豆芽、猪骨、大枣同炖汤。
功效:补益脾胃,滋养脏腑、强筋壮骨。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血亏损,面色黄萎,足膝无力及肺结核、失血贫血等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黄豆芽滋润清热,利水解毒。猪骨壮腰膝、益气力、补虚弱,强筋骨。大枣补益脾胃,滋养阴血,缓和药性。三者合用,能补脾养血,对失血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猕猴梨煮鸡蛋
材料:猕猴梨鲜果30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
做法:将鲜果去皮捣烂,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后,将鸡蛋打破入锅内煮熟、放白糖调味。
功效:解热止渴、利水通淋。适用营养不良性水肿症。
营养分析:猕猴梨清热止渴、利水消肿。鸡蛋味甘、性平。养心安神、滋阴润燥、补血。二者合用有润燥补血的作用,营养性不良水肿,肝炎患者可作辅助食疗品食用。
冰糖胡桃仁末
材料:胡桃仁、冰糖、香油各200克。
做法:将胡桃仁炸酥后、研细末,与冰糖混合为末。
功效:补肾固精,消坚开瘀。适用于防治石淋(泌尿道结石)。
营养分析:胡桃仁味甘,性温。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用于肾虚喘咳,阳痿遗精,腰痛脚弱等症。冰糖补中益气、和胃生津、清热润肺。用于中气不足、肺热咳嗽、口燥咽干、咽喉肿痛等症。
黄精炖猪肺
材料:鲜猪肺300克,黄精2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黄精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猪肺用水煮透,捞取切片,海米放开水烫一下捞出备用。炒锅加鲜汤500ml,放入黄精、猪肺、海米,再下葱、姜、绍酒等调料炖熟,加入味精、胡椒面、醋、香油调味。
功效:补中益气、润肺,强筋。适用于肺痨咳血,胸痛,痰浓味臭,咯血及病后体虚的老年人食用。
营养分析:黄精补中益气、养阴润肺。黄精与补肺止咳的猪肺同炖汤是肺痨咳嗽者的滋补食疗品。
虫枣元鱼
材料:活元鱼1只(400克左右),冬虫夏草5克,大枣50克,调料适量。
做法:元鱼去头和脚,放入锅内煮至甲鱼盖边能撬起时,去内脏洗净放入碗内,冬虫夏草,红枣洗净放在甲鱼上面加调料蒸熟。
功效:滋阴退热,益气生津。适用于患肺结核,虚烦不眠,盗汗,自汗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冬虫夏草补肺益肾,止咳平喘;红枣滋阴养血;元鱼滋肝肾之阴,清虚痨之热,大补元气。三物合用有生津养血的作用,肺结核低热患者,久服可增强体质,促进疾驳复。
冰糖煮慈菇
材料:慈菇60克,甘露子30克,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将慈菇洗净,与甘露子、木耳、冰糖同入锅内,加水煎半小时,取汁。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结核咯血症。
营养分析:慈菇清热,利水,解毒。用于肺结核咳血,小便涩痛,妇女产后血瘀心痛,痈疮肿毒等症。甘露子益肾润肺,滋阴补血。用于肺虚咳嗽气喘,肺结核咯血等症。上述诸药合用能补肺止血。
柑果炖红枣
材料:柑果1个,红枣5个。
做法:将鲜果连皮洗净,红枣盛入碗内,隔水炖半小时。
功效:健脾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气肿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柑果味甘酸,性平。健脾润肺,止咳化痰,用于老年性咳嗽和慢性咳嗽,肺气肿,热病咽干烦渴等症。柑果与滋养阴血的红枣合用,能健脾润肺,是肺气肿患者的食疗品。
冰糖炖甜瓜
材料:甜瓜2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甜瓜洗净切片(不去子、瓤)入碗内、加冰糖、隔水炖烂。
功效:补中益气,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结核、咳嗽症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甜瓜味甘,性寒。润肺止咳,化痰,润肠。用于肺结核咳嗽,热病烦咳,小便短赤,便秘以及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甜瓜与冰糖同用既能补中益气,又能润肺止咳,是肺结核咳嗽患者的食疗良方。
蛤蚧炖雄鸡
材料:蛤蚧1对(雌雄各一),雄鸡1只,生姜、葱白适量,紫苏为引。
做法:蛤蚧与雄鸡合炖,加入生姜,紫苏为引。
功效:补中益气,补精添髓,止咳定喘。适用于中老年人,肾虚久咳不愈,气短乏力,气喘患者服用。
营养分析:蛤蚧补肺益肾,定喘止咳。治虚痨,肺凄,喘咳,咳血,消渴,阳痿等症。雄鸡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蛤蚧与雄鸡合炖,能补中益气,治老人喘咳。
冰糖白果仁
材料:白果仁30克,冰糖15克。
做法:将白果仁、冰糖同入锅内,加水煎煮至白果仁烂熟透。
功效:润肺,定喘。适用于喘咳痰稀症。
营养分析:白果仁味甘音涩,性平。润肺、定喘、涩精、止带。常用于咳喘、痰稀、小便频数,腹泻,肺结核等症。与清热润肺的冰糖合用,更助其止咳,定喘之功。
金桔炖冰糖
材料:金桔鲜果5个,冰糖30克。
做法:将金桔洗净,放入锅内,加冰糖,隔水炖半小时即成。
功效:化痰止咳,理气健脾。适用于老年性咳喘痰多,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等症。
营养分析:金桔味辛甘微酸,性温。化痰止咳,健脾理气。常用于老年性咳嗽痰多,风寒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胃腹胀痛等症。冰糖补中益气,清热润肺。二者合用,治疗老年人喘咳有良效。
花生壳枇杷叶煎百合
材料:花生壳30克,枇杷叶、百合各15克。
做法:枇杷叶背上有茸毛,置火焰上略烧一下,刷去茸毛,与花生壳、百合同煎水去渣。
功效:润肺止咳,安神益智。适用于老年人咳嗽气喘、痰多、吐血等症。
营养分析:枇杷叶清肺下气,和胃健康逆。花生壳润肺止咳,补脾开胃。枇杷叶百合均是止咳要药与花生壳同用,其止咳定喘之功更大。
百果玫瑰球
材料:核桃仁末、红枣(去皮核)、青梅末、橘饼、莲米末各15克,南瓜子仁末6克,猪板油30克,白糖45克、干淀粉40克、鸡蛋清4只、菜油3000克、玫瑰酱、红米汁各适量。
做法:1.将核桃仁末、红枣、青梅末、橘饼、南瓜子仁末、莲米末同猪板油、白糖30克及玫瑰酱拌匀,撒干淀粉10克,搓成丸形(10至20只)即为百果丸。蛋清入浅汤盆中,用筷子打至起细浓泡沫,加入干淀粉30克,拌匀,再放入红米汁拌成红色。
2.锅内放入菜油3000克,在旺火上烧至三成热,将百果丸放入蛋清糊中滚满,然后投入油中,用筷子拨动,待百果丸结壳、肥大,捞出;待油烧到六成热时,再将所有百果丸一起投入,用漏勺翻炸至淡黄色,捞出装盆,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止咳定喘。适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健康人经常食用能防病延年。
营养分析:核桃红枣等滋阴润肺,南瓜也有润肺健身的功效,百果合一,效果更佳。
瓜蒌饼
材料:瓜蒌200克、面粉600克、白糖75克、清水适量。
做法:瓜蒌去籽,放在锅内,加水少许,加白糖100克,以小火煨熬,拌成馅。另取面粉750克,加水适量经发酵加面碱,揉成面片,把瓜蒌夹在面片中制成面饼,烙熟或蒸熟。
功效:润肺化痰,散结宽胸。适用于肺癌胸痛。
营养分析:瓜蒌主要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等。在体外抗癌实验中,发现全瓜蒌煎剂(20%煎剂)有抗癌作用。实验研究还指出:瓜蒌皮抗癌效果尤胜于瓜蒌仁,种壳和脂肪油则无效。
淮山百合炖白鳝
材料:淮山15克,百合20克(干品),白鳝1条。
做法:白鳝去内脏、洗净,淮山、百合洗净一起置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适用于肺结核经久不愈,咳嗽,或痰中带血,低热,体虚纳差等。
营养分析: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痨嗽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症。白鳝主治虚痨骨蒸,风湿痹痛,肺结核,咳嗽,夜盲,淋巴结核。
笋菇肉丝
材料:芦笋300克、香菇50克、瘦猪肉200克、鸡蛋2个、葱、姜、油、盐、淀粉、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水发香菇洗净切丝,香菇浸出液沉淀,滤清备用;芦笋切丝;猪肉切丝放入打碎的鸡蛋拌匀。肉丝过油捞出,余油加入葱、姜略炒,放入笋、菇、肉丝、盐、味精翻炒,加入香菇浸出液略煮,水淀粉勾芡,淋麻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理气、清热化痰。常用于肺癌。
营养分析:芦笋味甘,寒,无毒。主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玉楸药解》有描述: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川明参烧雅鱼
材料:川明参30克,雅鱼(或草鱼)1条,料酒、姜、葱各10克,盐4克,味精、白糖各3克,鲜汤300克,素油50克。
做法:1.将川明参浸泡1夜,切成3厘米长的段;雅鱼宰杀后,去鳞、腮、肠杂;姜切片,葱切段。
2.将雅鱼放入六成热的油锅内,炸3分钟,沥干油分,备用。
3.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下入姜、葱爆香,再下雅鱼、料酒、川明参、盐、味精、白糖、鲜汤,烧熟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补气、补血。适用于痰火咳嗽。
营养分析:川明参又称南沙参主要功效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痨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昙花炒鸡蛋
材料:昙花6朵,鸡蛋4个(或鹌鹑蛋8个),盐4克,味精3克,素油30克。
做法:1、将昙花(鲜品)洗净,切碎;鸡蛋(鹌鹑蛋)打碎,放入盐、味精,与昙花末共搅匀。2、将炒锅置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蛋液,将一面煎至金黄后,再煎另一面,熟透即成。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心胃气痛、吐血、肺结核等症。
营养分析:昙花性平,淡。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吐血,最适于肺结核。
夏枯草炒猪肉丝
材料:夏枯草(300克)猪肉(肥瘦)(150克),料酒(5克),盐(2克),味精(1克),酱油(3克),姜(3克)。
做法:1.先将夏枯草择去杂物,用清水洗净,放入刚刚煮开的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在凉水盆内洗净,挤干水分,待用。
2.把猪肉用清水洗净,用刀将其切成肉丝。
3.炒锅烧热,放入油,下肉丝煸炒,加入酱油、葱、姜煸炒,加入料酒、精盐和少许清水,炒至肉熟透而入味,投入夏枯草炒至熟,加入味精调味,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散结、滋阴的功效。
营养分析: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鸭舌草炖猪肘肉
材料:鸭舌草(200克),猪肘(200克),料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酱油(5克),大葱(5克),姜(3克)。
做法:将鸭舌草去杂洗净;猪肘肉洗净切块,锅内加适量水,放入猪肘肉煮沸,加入调料,炖至肉熟透,投入鸭舌草,炖至入味加入味精,出锅装碗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调理;滋阴调理;咳嗽调理;便秘调理。
营养分析:猪肘,味甘、咸,性平;有和血脉、润肌肤、填肾精、健腰脚的作用。鸭舌草有滋阴润肺的效果。二者合用可调理肺热咳嗽。
银耳猪肺
材料:银耳15克,新鲜猪肺一副,清汤1500克,葱、姜、盐、料酒、味精适量。
做法:银耳用温水泡发,去除杂质及根蒂,加碱少许用开水浸泡,再用冷水冲洗两次,去掉碱味,清水浸泡备用;将猪肺气管套在自来水笼头上,冲尽肺叶中的血液,控净水分,投入沸水锅中汆透捞出,洗净血沫。将大砂锅内放入清水,投入葱段姜块,加入料酒、猪肺,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烂;再将猪肺捞入凉水内,剔去气管筋络,撕去老皮,揪成小块,放入碗中用凉水泡好;将泡好的猪肺和银耳捞入盘内加少量的清汤,上屉蒸透取出;控出盘内的清汤倒入锅中加料酒、盐,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倒在盘内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提神健脑,补肾嫩肤,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老人因肺功能减退所致的气虚咳喘、气短乏力的治疗。对老年人防止衰老,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均有益处。
营养分析:功效:银耳,性平,味甘淡,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银耳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消除疲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
杏仁蒸肉
材料:带皮五花猪肉500克,甜杏仁20克,冰糖30克,湿淀粉5克,酱油50克,料酒30克,猪油15克,葱、姜各3克。
做法:将猪肉洗净,切成约两厘米见方的肉块。杏仁用开水泡透,去掉外皮,用纱布包好。铁锅用旺火烧热,倒人猪油,加冰糖15g,炒成深红色,再加人肉块翻炒,当肉块呈红色时,下葱姜块、酱油、料酒,再加入没过肉块的清水和杏仁,待汤开后,倒入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炖(要勤翻动,勿糊底);待肉块炖到六七成熟时,放人冰糖,炖至九成熟时,将杏仁取出,去掉纱布,将杏仁平铺在碗底,再将炖好的肉块皮朝下摆在杏仁上,再倒人一些原汤,上蒸笼蒸到十成烂时取出,扣在盘中;将剩下的原汤烧开,加湿淀粉勾成芡汁,浇在肉上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补肺润喉,止咳定喘之功效。适宜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喘病。便秘者亦可常食。
营养分析:杏仁性味辛、苦、甘、温,有小毒。主咳逆上气。甜杏仁又名巴旦杏仁,为滋养缓和性止咳药,主治咽干、干咳。
黄精炖猪肉
材料:猪肉(瘦)200克,黄精50克,大葱5克,姜4克,黄酒5克,盐2克,味精1克。
做法:1.猪瘦肉洗净,分别切成长3.3厘米、宽1.6厘米的小块。
2.将黄精和猪瘦肉块放入瓦锅(砂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食盐、料酒,隔水炖熟。
功效:养脾阴,益心肺。适用于阴虚体质者的平时调养,也可用于心脾阴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
营养分析:猪肉(瘦)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芹菜熘鲤鱼
材料:鲤鱼250克,鲜芹菜50克,淀粉、姜丝、蒜丝、酱油、白糖、醋、精盐、味精、黄酒、泡酸辣椒、菜油适量。
做法:将鲤鱼切成丝,芹菜切段,把酱油、白糖、醋、味精、黄酒、盐、淀粉,上汤调成汁。炒锅置旺火上,下油烧至5成热,放入鱼丝熘散,沥去余油,放姜丝、泡酸辣椒。芹菜段炒出香味,而后烹入芡汁,放入亮油,起锅即可。
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肺炎的辅助治疗。
营养分析:鲤鱼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下气等功效;芹菜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养神益气等功效。
兔肉蘑菇丝
材料:熟兔肉100克,蘑菇50克,葱白25克,辣椒油、酱油、醋、白糖、香油、芝麻酱、花椒粉、味精适量。
做法:将熟兔肉、葱白分别切丝,蘑菇煮熟。葱、蘑菇垫底,兔丝盖面,盛入盘内。用酱油把芝麻酱分次调散,香油调匀成味汁,淋于兔丝卜即可食用。
功效:适用于治疗急性肺炎。
营养分析:兔肉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祛湿凉血、利便等功效,蘑菇有解毒润燥、益气补脾、化湿止泻等功效。
沙参炖老鸭
材料:北沙参50克,老鸭1只,调料适量。
做法:将老鸭剖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北沙参洗净同炖熟烂加调料。
功效:用沙参炖老鸭滋补肝肾,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及老年人肺燥干咳等症。
营养分析:北沙参有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祛痰、解热、镇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鸭子有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的作用。二者合用炖汤滋阴补肺,是老年肺虚患者的食疗佳品。
百合荔枝
材料:鲜荔枝400克,红百合花、白百合花各一朵,冰糖。
做法:1.荔枝去皮,红,白色百合花用清水洗净。
2.将白色百合花和去皮荔枝投入冰糖同烧至汁浓。
3.再下入红百合花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化痰。
营养分析:百合性微寒、味甘,与荔枝一起烹制具有养颜、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麦苗炒肉丝
材料:鲜麦苗50克,瘦猪肉300克,葱段、姜丝、细盐、酱油、味精、淀粉等各适量。
做法:将鲜麦苗洗净,沥干水分,切成3厘米长的段待用。将瘦猪肉先切成薄片,再切成2至3厘米长的肉丝。将锅烧热,加油(植物油)适量,待油至七成热时,投入葱段、姜丝,接着加入肉丝,麦苗翻炒。加入细盐、酱油、味精,并用湿淀粉勾芡,颠翻几下即可。
功效:凉血养肝。
营养分析:鲜麦苗清热利湿,瘦猪肉可补充蛋白质,强壮身体,增强抵抗力。对于黄疸型肝炎或无黄疸型肝炎,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慢性肝炎患者很适合食用这道菜。
生地炖猪肝
材料:生地30克,猪肝500克,菜油、葱、生姜、酱油、白糖、黄酒、淀粉等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与生地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在锅内加菜油,放入葱、生姜,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将酱油、白糖、料酒少许,对加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淀粉倒入猪肝片中拌匀即成。
功效:护肝养肝。
营养分析:生地中含地黄素、甘露醇、葡萄糖、铁质、维生素A等成分,它能促进血液凝固而止血,并能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它对慢性肝突出现纳差便秘、咽干心烦、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舌红苔黄等症状者,尤为宜。
麦芽糖浆
材料:麦芽粉15克,白糖10克。
做法:将麦芽粉入锅内、加糖、和水煮熟成麦芽糖浆。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利湿。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患者及中老年人健脾益胃食用。
营养分析:麦芽,味甘、性微温。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麦芽因含消化酶和维生素B,故能帮助消化。还能疏肝、活血、利湿,为治急慢性肝炎之品。
花菇煨鸡
材料:嫩母鸡1只,水发花菇100克,黄花菜25克,红枣12粒,调料适量,猪清油750克,熟猪油1000克。
做法:将鸡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用绍酒、酱油抹遍鸡皮,花菇去蒂洗净,红枣煮熟去皮,黄花菜泡发去蒂,切成两段。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成六成熟时下鸡炸两面,将鸡皮炸成深黄色,加香菇、黄花、红枣、肉清汤和调料,用文火煨1小时至鸡肉熟烂。
功效:解毒开胃,益气生津。适用于传染性肝炎、白细胞减少。
营养分析:母鸡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花菇有补气健脾、和胃益肾,滋味益食的功效。用于身体虚弱、久病气虚、气短乏力、饮食不香、小便多等症。香菇与鸡同炖,能增大鸡肉的补益作用。
香菇炖瘦肉
材料:鲜香菇50克,猪瘦肉或牛肉500克,调味品少许。
做法:将鲜香菇洗净去杂质,瘦猪肉洗净切块,同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少许调味品即成。
功效:益气和血、平肝解毒。适用于慢性肝炎病人服食。
营养分析:香菇补气健脾,和胃益肾、滋味助食。猪瘦肉补血养阴。香菇、猪瘦肉合用煮汤,慢性肝炎患者久服有显效。
茅莓膏
材料:茅莓鲜果10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茅莓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煮烂,用纱布滤去粗渣,滤液加白糖再熬成稠膏。
功效:补肝益肺、清热止咳。适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营养分析:茅莓味甘酸,性凉。清热,润肺,止咳,利尿。治肺虚咳嗽,慢性咳喘,咽炎,小便短赤、涩痛,急慢性肝炎等症。白糖润肺止咳化痰,益脾暖胃。二者合用熬膏,对肝炎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大蒜西瓜盅
材料:大蒜100克,西瓜1个。
做法:大蒜去皮,西瓜洗净,在顶端切一圆型,挖一小洞、装入大蒜,再用切下的瓜盖盖好,盛入盘中,隔水蒸熟。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营养分析:西瓜清热解暑,解渴利尿。大蒜暖脾健胃,行气消积,解毒杀虫。二者合用,能增大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是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理想的食疗品。
赤小豆煮鲤鱼
材料:鲤鱼1条,赤小豆30克,调料少许。
做法:将鲤鱼宰杀去磷、去内脏,洗净。赤小豆淘洗干净,装入青鱼肚腹内。同入炖锅内,加水炖至熟烂。
功效:旺血行气、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及肝硬化腹水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鲤鱼祛瘀血,利小便,下水气。赤小豆健脾利尿,消肿,清热除湿。鲤鱼、赤小豆均是利水消肿食物,合用既能健脾滋补,又有消肿的作用。
宋慈一生以其高度的敬业精神,潜心于法医学的研究,完成了世界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医学巨著,深远地影响了人类法医学的发展。
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春天,宋慈担任广东经略安抚使时;一日忽感头眩,但他仍勉力主持当地学宫举行的一项典礼,事后精神不济,于三月七日死于任上。次年七月十五日移葬在他的家乡建阳县,宋理宗亲自为他写墓门,并追封朝议大夫,备极哀荣。
牛肝炒芹菜
材料:牛肝200克,芹菜200克,香油、料酒、白糖、食盐、姜、葱等调料适量。
做法:牛肝洗净、去肝面薄膜、切成薄片,锅内放清油、猪油或牛油、投入牛肝略爆,继加入盐、姜、料酒等调料和芹菜、稍炒,即起锅。
功效:养血、补肝、明目。适用于目疾患者及夜盲症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牛肝味甘,性平。养血、补肝、明目。芹菜味甘辛,性凉。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期、高血压、失眠,暴热烦渴、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瘰疬、痄腮。
枣仁地黄泥
材料:酸枣仁30克、生地黄100克、白砂糖50克。
做法:以上共捣如泥置于瓷缸中,以沸开水冲之,焖泡20分钟即可食之。
功效: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彻底不眠者。
营养分析:酸枣仁性味甘、平。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有两种甾醇,有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的功效。
桑椹糯米
材料:桑椹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椹,糯米洗净,煮粥服食。
功效:可养肝益脑,滋阴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肝阴亏虚便秘者。
营养分析:桑椹性味甘,寒。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
虫草香菇炖豆腐
材料:冬虫夏草10克,香菇20克,豆腐200克。
做法:先将冬虫夏草、香菇用冷水泡发,洗净,香菇切丝,与豆腐同入油锅,熘炒片刻,加精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料适量,加清汤少许,文火烧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治疗脂肪肝。
营养分析:冬虫夏草性味甘,温。有不肝肾润肺阴的功效。香菇对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豆腐是人人皆知的营养且无副作用的食品,几者相合效果必佳。
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208),汉末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
马兰炖猪肉
材料:马兰(500克),猪肋条肉(五花肉)(250克),盐(3克),酱油(5克),白砂糖(3克),料酒(10克),味精(2克)。
做法:1.将马兰择去杂物,用清水洗净,并用刀切成段。把猪肉洗净后,用刀切成块。
2.把马兰、猪肉同放入沙锅内,加入酱油、精盐、味精、白糖、料酒,注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滚,改用小文火慢慢地煨2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药膳调理更年期综合症调理清热去火调理甲状腺疾病调理肝调养调理。
营养分析: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马兰有清肝,和解表里,凉血的功效。
豆腐炒猪肝
材料:豆腐150克,猪肝10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丁,猪肝切片,先煎豆腐,后加猪油再炒,待猪肝炒熟透、加油盐味精调味。
功效:补肝明目、滋阴养血、益气和中。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夜盲症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豆腐味甘,性凉。宽中益气,和脾胃,清胀满,清热散血。豆腐与补肝养血的猪肝合用,其滋阴养血的补益更大,对缺铁性贫血疗效明显。
猪肝炖枸杞菜
材料:猪肝、枸杞菜各100克,油盐调料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片、枸杞菜洗净同炖熟,加油盐调味。
功效:补肝明目,调补气血。适用于贫血患者服食。
营养分析:枸杞菜味甘苦,性凉。清肝肾,健康肺火。用于肝肾虚所引起的视力减退,夜盲症、贫血、腰膝酸痛无力,以及糖尿病等症。枸杞菜与补肝养血的猪肝合用,其补血养血的效果更大。
猪肝桂花肉
材料:猪夹心肉300克,熟猪肝100克,花生油750克,面粉50克,鸡蛋2个,黄酒10克,味精1克,香油1克,葱花5克,椒盐5克。
做法:1.将熟猪肝切片待用。2将夹心肉切成0.5厘米厚的大片,用刀背将肉质拍松,然后切成大形骨牌片,放入碗中,加少许黄酒、葱花、味精和盐拌和捏透后,加打散的鸡蛋、面粉拌和。3.将锅烧热,加花生油,待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肉逐一放入锅里炸至金黄色并浮起后捞出。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再将肉片投入油锅中复炸成桂花肉后捞出,沥干油。4.原锅留少许油,下葱花,使煸出香味后,下桂花肉、熟猪肝片,烹上黄酒、香油,将锅翻几下,出锅装盆,食时和椒盐一起上桌。
功效:补肝明目。
营养分析:猪肝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动物性铁质,是营养性贫血儿童较佳的营养食品。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珍珠三鲜
材料:生鸡胸肉、胡萝卜丁各100克,鸡蛋清20克,嫩豌豆25克,蕃茄丁50克,料酒20克,牛奶、鸡油15克,肉汤300克,味精1克,团粉、食盐各5克。
做法:1.将鸡胸肉剁成肉泥。2.将三分之一的团粉用牛奶调和成汁。3.把蛋清和鸡肉泥放在一起拌匀。4.把肉汤入锅中煮开,下豌豆、胡萝卜丁、蕃茄丁,待肉汤滚沸后离火,用筷子把鸡肉从碗边一点一点地拨进锅内,每个鸡泥要和碗豆大小一样,待拨完后将锅烧开,最后把团粉汁倒入锅中勾芡,放入味精、食盐、鸡油、料酒,煮开即可装碗食用。
功效:大补气血,养肝明目,健脾开胃,对于产后气血双亏,脾胃功能不健,食欲较差者,食之可开胃增食,补养气血,促进产后康复。对于平素肝血不足,视力较差者则更为适宜。
营养分析:内含维生素A21国际单位,维生素A原1.55mg,维生素B10.22mg,维生素B20.19mg,尼克酸5.5mg,维生素C17mg,钙57mg,磷182mg,铁2.2mg,蛋白质16.9g,脂肪11.6g,碳水化合物17.3g,能产热236kcal。
花生红枣炖鸡蛋
材料:鸡蛋2只,花生仁40克,红枣15枚,黄糖20克。
做法:1.鸡蛋用慢火煮熟,剥去蛋壳。
2.花生仁、红枣用温水淘洗干净,红枣去核。
3.将鸡蛋、花生仁、红枣放进炖盅,倒进沸水1满碗,盖上炖盅,隔水炖之。
4.先用中火炖1.5小时,放进黄糖后,再炖30分钟即可。
5.炖好后取出,温后服用。
功效:补血养肝,驻容益寿。适应五脏亏虚,慢性肝炎。
营养分析:花生含泛酸、花生嘌呤、卵磷脂和三萜皂甙等,能补血增乳,补脾健胃;红枣含多种有机酸,多种皂甙,多种维生素,能补气血,益脾胃,延年益寿;黄糖含蔗糖、烟酸、钙、铁和维生素等,能补中益气,养血活血。
西瓜酪
材料:带皮红瓤西瓜1000克,金糕15克、白糖100克、桂花少许,水淀粉2.5克,红色食色素水1滴。
做法:1.将炒锅内放入清水500克,加入白糖桂花上火化开烧沸后,撇去浮沫,滴入1滴红色水,用水淀粉勾成琉璃薄 芡,倒入小盆内,晾凉后放入冰箱待用。
2.将金糕切成小丁,西瓜去皮去籽,切成丁,食用时取出冰箱中的小盆,放入西瓜丁及金糕丁即成。
功效:辅助治疗肝炎。
营养分析:西瓜,性寒,具有清热解暑作用,西瓜中富含大量的糖、维生素,所含的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因此对肝炎病有很好的疗效。
苡仁鸡肉
材料:嫩鸡1只(约750克),苡仁150克,胡椒粉1克,细盐5克,味精2克。
做法:将鸡洗净,入沸水锅内汆一下,放入砂锅内,加入开水1000克和淘洗干净的苡仁,用旺火烧沸,改小火以保持沸而不腾,炖至肉烂即可(约1小时多)。出锅前加上胡椒粉、细盐、味精,吃时将鸡肉连苡仁一块吃。
功效:清热理肝。
营养分析:苡仁性味甘淡,有利湿清热、健脾止泻、降血脂、保护肝脏、利尿等多种功效。凡风湿关节及肌肉疼痛、脾虚泄泻、食欲不振、水肿、慢性肝炎、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病症,均可应用苡仁治疗。
西红柿拌豆腐
材料:豆腐125克,西红柿1个,酱油、香油、盐、味精、高汤、白糖各适量。
做法:1.将西红柿洗净去蒂,放入热水中烫后去皮,切开去子后切小块;豆腐洗净放入碗中略烫,捞出用干布吸干水,放入碗中压碎成糊,加调料调匀。
2.将小块的西红柿放在盘中,浇上调好的豆腐糊即可。
功效:保肝益胆,凉血平肝。
营养分析:西红柿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凉拌苦瓜
材料:苦瓜100克,香油3克,食盐适量,味精少许。
做法:将苦瓜切开去籽,切成3厘米长的长条,备用。将锅内放水烧开,放入苦瓜条,烫熟后,捞出过凉。将苦瓜、香油、食盐、味精拌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降糖消肿。
营养分析:苦瓜,性味苦、寒,维生素C含量丰富,有除邪热、解疲劳、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科学家从苦瓜中提取出口服类胰岛素(多肤-P)药物,此药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还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无论内、外、妇、小儿各科的疾病,只见他用药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多随手而愈。华佗更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尤其特别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沸散",更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
口蘑冬瓜
材料:冬瓜100克,口蘑20克,葱、姜末、食盐、味精适量,烹调油5克。
做法:将冬瓜去皮,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口蘑以顶刀切片。锅内放油加热,放葱、姜炝锅,放少许清汤、食盐烧开,放入冬瓜、口蘑旺火炒熟,放味精,出锅即可。
功效:消暑降糖,利水消肿。
营养分析:含多种维生素及烟酸、蛋白质。皮及籽均可入药,具有利水、清热、消肿作用。冬瓜皮煎水治荨麻疹,瓜肉榨汁治食鱼中毒。口蘑含有大量含氮浸出物,氨基酸丰富,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口蘑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还具有开胃、补肝、滋肾的功能。
南瓜浇汁肉末
材料:南瓜200克,猪肉肉馅100克,姜(切成末)1勺,红辣椒1/2根,酒、酱油各1勺,白糖1/2大勺,豆酱1小勺,水1/2杯,色拉油1/2大勺,干淀粉1小勺。
做法:1.做肉末。在锅里放入色拉油,炒姜末,香味飘出后再加入肉末、红辣椒。肉炒成一粒粒散开后,加入酒、酱油、白糖、豆酱和水。沸腾后,撇去泡沫,再煮3至4分钟。根据口味轻重,可适量挑出辣椒。淀粉中加入水,加入锅中勾芡。
2.南瓜放入微波炉中稍微加热后,并排摆放在盘子上,浇上肉末。
功效:防治糖尿病,并可辅助治疗。
营养分析: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可能对南瓜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
使患者以酒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华佗的医术是全面性的,近代西方学者并因此认为华佗是古代东方医学的杰出代表者,堪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相媲美。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初,比华佗晚一千六百余年。
南瓜甜味煮
材料:南瓜1/4个(约350克),汤(或水)2/3杯,砂糖3大勺,酱油2大勺。
做法:1.将南瓜瓤去掉,去皮,切成8等份,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中。
2.加入汤(或水)、砂糖、酱油,盖上保鲜膜,放入微波炉加热13至14分钟。
3.打开盖子,连同汤一起放入锅中煮。不要煮到南瓜完全熟烂,大火粗粗加热便可。
功效:利水降糖,防治糖尿病。
营养分析:南瓜是我国传统的降血糖食物之一,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可能对南瓜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
南瓜烧鸡
材料:南瓜300克,鸡腿1只(约300克),洋葱50克,葱2根,姜少许。药材:郁金10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酱油3大匙,味霖3大匙,料酒3大匙,冰糖1大匙。
做法:将药材用5碗水煮成300毫升,去渣、取汁。先将鸡腿切块,用开水汆烫过。南瓜去除粗皮、内瓤,切成块状,葱切段,姜切末,洋葱切丁备用。锅内先放1大匙色拉油,加入葱、姜、洋葱,放入鸡腿炒过,再加入南瓜、汤汁及所有调味料,加300毫升的水,一起用小火煮20分钟后,再用大火煮至汤汁收干即可。
功效:理气开郁。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微量锌,有壮阳、保肝、增强免疫力及增加体力的作用。
营养分析:南瓜是我国传统的降血糖食物之一,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可能对南瓜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
南瓜包
材料:南瓜一个、糯米粉一斤、莲藕粉少许、香菇数朵、碎萝卜干、酱油、胡椒粉、糖、柚子叶或香蕉叶二十片。
做法:南瓜去皮蒸熟压碎,加入糯米粉,及加热水拌匀的藕粉,加点油揉匀当皮。香菇切丝炒香、加碎萝卜干(或笋丁)、酱油、胡椒粉、糖,炒香放凉当馅备用。将揉好南瓜糯米团分成二十份,每份捏成包子皮状包入适量的馅,下垫香蕉叶或柚子叶。做好的南瓜包放入蒸笼内蒸,每隔三或四分钟掀一次锅盖,包子才不会倒塌,约须蒸十分钟。揉好的南瓜糯米团搓成汤圆,煮咸、煮甜均可。
功效:利水降糖,消暑。
营养分析:南瓜是我国传统的降血糖食物之一,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可能对南瓜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
清炒苦瓜
材料:苦瓜3根,小葱2根,盐1/2匙,味精1/2匙,糖3匙,麻油1/3匙。
做法:1.先将苦瓜洗净,纵向一剖为二,形成两根半圆柱形。
2.将剖为一半的苦瓜反扣在砧板上,注意:此时用刀将它切成一片一片时,一定要斜切,越斜越好,以至苦瓜的皮和肉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
3.小葱切成段,放入油锅内爆香,下入苦瓜,迅速翻炒,与此同时,加入盐、糖,约炒1分钟后,加入味精,翻炒半分种熄火,淋上少量麻油,即可装盘。
功效:辅助治疗糖尿病,利水降糖。
营养分析:苦瓜,性味苦、寒,维生素C含量丰富,有除邪热、解疲劳、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科学家从苦瓜中提取出口服类胰岛素(多肤-P)药物,此药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还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翠皮里脊
材料:西瓜皮,里脊肉,鸡蛋清,料酒,盐,湿淀粉。
做法:新鲜西瓜去皮,切丝,加少量盐拌匀,腌渍片刻后挤去盐水。里脊肉切成细丝,放入碗中,加料酒、盐、蛋清、湿淀粉拌和上浆。炒锅入油,用中火将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肉丝划散,待肉丝发白时捞出沥油。原锅留余油加少量清汤烧开,放入西瓜皮丝和肉丝颠锅翻几下,用湿淀粉勾芡出锅即可。
功效:消暑利水,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营养分析:西瓜皮除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烟酸外,还有多种有机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血压的作用,对水肿、肾炎、烫伤、浮肿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拌白菜心
材料:白菜心100克,食盐、味精、醋适量,香油少许。
做法:将白菜心切成丝,放入食盐、味精、醋、香油,拌匀即可。
功效:适于糖尿病人的低热量菜谱。
营养分析:大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由于其含热量低,是肥胖病及糖尿病患者很好的辅助食品;含有的微量元素钼,能阻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生成,是很好的防癌佳品。
清炒虾仁黄瓜
材料:水发虾仁50克,黄瓜80克,烹调油10克(净用),食盐、味精、料酒适量,葱、姜末少许。
做法:1.将虾仁在温油中过一下,立即捞出,备用。
2.将黄瓜洗净,去皮,切成丁。
3.锅内放油加热,放葱、姜末炝锅,放入虾仁、黄瓜丁,食盐、料酒、味精,大火炒片刻即出。
功效:适于糖尿病人的中热量菜谱。
营养分析:中医认为,黄瓜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所以常吃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
盐水大虾
材料:大虾80克,葱、姜块少许,食盐适量。
做法:1.将大虾去头去沙线,洗净。2.锅内放水烧开,放入食盐、葱姜块、大虾,中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适于糖尿病人的中热量菜谱。
营养分析:中医上认为,海虾性味甘、咸、温,具有开胃化痰、补气壮阳、益气通乳等功效,对肾虚阳萎、腰酸膝软、筋骨疼痛、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炒鱿鱼卷芹菜
材料:鱿鱼150克,芹菜150克,团粉、酱油、料酒各10克,盐5克,葱、姜各3克。
做法:发好的鱿鱼切成斜长方形,在鱿鱼片上再用刀划成斜方的格纹。芹菜洗净,切成寸段,在开水中焯一下,沥去水分。油烧热后,先煸葱、姜,再放入酱油,立即放入鱿鱼片,并加料酒,旺火快炒几下,再倒入芹菜,加盐,一同煸炒,最后把调好的团粉汁倒入搅拌匀,急炒即成。
功效:利水消肿。
营养分析:芹菜的茎叶中含有芹菜甙、佛手甙内脂、挥发油等成分,有降压利尿、增进食欲和健胃等药理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小便热涩不利、糖尿病等症的食疗。
肉丝炒青菜
材料:瘦猪肉50克,青菜200克(油菜、芹菜、菠菜、蒜苗、青椒等),植物油50克,酱油、盐、团粉各5克,料酒、姜各3克。
做法:瘦猪肉洗净切丝,用酱油、盐、团粉拌好。青菜洗好切丝。油烧热后先炒肉丝,旺火翻炒几下,放入葱、姜,炒熟起出。用余油炒青菜,若太干,可稍加些温水,炒至八成熟,倒入肉丝和盐,炒匀即出锅。
功效:消暑降糖,用于糖尿病。
营养分析:青菜含糖量低,是降糖的佳品,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肉丝用来补充能量,所以糖尿病人适合长吃。
虾片炒蒜苗
材料:大虾肉50克,蒜苗200克,食油、酱油各10克,盐5克,料酒5克,团粉3克。
做法:将虾肉切成薄片,用团粉、料酒、盐拌匀,把蒜苗洗净切成寸段,用开水焯一下。油烧热后,下虾片,用旺火急炒几下,放入蒜苗同炒,并加入酱油,炒熟即成。
功效:消暑降糖,可防治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佳品。
营养分析:海虾性味甘、咸、温,具有开胃化痰、补气壮阳、益气通乳等功效。蒜苗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肉片烧茄子
材料:瘦猪肉50克,茄子300克,食油250克,酱油10克,鲜毛豆去皮25克,盐、姜、蒜各3克。
做法:猪肉洗净切片。茄子洗净去皮,切成梭形。油烧热后先煸茄子,煸好起出,用余油炒肉片,至肉片半熟,放入茄子,并加入姜、蒜、盐、酱油及毛豆,可稍加温水,盖上锅盖焖熟即成。
功效:降糖利尿,消暑,防治糖尿病。
营养分析:茄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
冬菇烧白菜
材料:冬菇5克,白菜200克,花生油10克,味精1克。
做法:用温水泡冬菇,去蒂洗净。白菜切成寸段。将油熬热,放入白菜炒至半熟,放入冬菇、盐、味精,加入少许肉汤或温水,盖上锅盖烧烂即成。
功效:降糖利尿,辅助治疗糖尿病。
营养分析:冬菇盖滑,柄脆,味鲜,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特别丰富,金针菇含有朴菇素,具有显著的抗癌能力。
椒油大白菜
材料:大白菜200克,椒10粒,盐4克,花生油9克。
做法:将大白菜洗净切成细丝,放入开水中煮至八成熟,捞出,盛在盘中。将油放在锅中烧热,放入花椒,冒出烟气后,速将椒油浇在大白菜上,放上盐,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辅助治疗糖尿病。
营养分析: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钼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与维生素E相辅相成,有预防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钼是酶的重要构成要素,还可协助糖类和脂肪的代谢,治疗糖尿病。
西红柿炒大白菜
材料:西红柿100克,大白菜200克,油9克,盐5克,蒜片3克。
做法:将西红柿、大白菜洗净切成小块。油锅烧热后煸烧大白菜,至8成熟,放入西红柿,盐和蒜片,炒熟即成。
功效:降糖消暑,利尿消炎。
营养分析: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钼元素。钼是酶的重要构成要素,还可协助糖类和脂肪的代谢,治疗糖尿病。西红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效。
材料:荷兰豆100克,大蒜、食盐适量,烹调油5克(净用),味精、葱姜末少许。
做法:1.将荷兰豆去两头,洗净备用。
2.将大蒜去皮洗净,剁成蒜茸。
3.锅内放油,加热,放入葱、姜末,煸出香味,放入荷兰豆,旺火翻炒至熟,放蒜茸翻匀,出锅即可。
功效:降糖利尿,是糖尿病人的美食。
营养分析:荷兰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等功效。常食用对脾胃虚弱、小腹胀满、呕吐泻痢、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均有疗效。大蒜有降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