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
鲜藕姜汁
原料:鲜藕(去节)500克,生姜50克。
制法及用法:刮皮洗净切细,用洁净纱布绞取液汁。一日内分数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肠炎,发热,烦渴,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银花饮
原料:银花30g,山楂10g,蜂蜜250g。
制法及用法: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可辅治风热感冒。
营养分析:金银花辛凉发散、清热解毒,也可用银花与茶叶泡饮。
杭菊糖茶
原料: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服。
功效: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营养分析: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营养成分: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叶酸、钙质及膳食纤维等,几乎可以与多种维生素药丸媲美。胡萝卜中还含有大量构成脑细胞和骨髓细胞的磷质,每500克胡萝卜中含磷140克、钙305毫克、糖35克。
药用功效:富含维生素A,可促进机体的正常生长与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视力正常,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妇女进食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内含琥珀酸钾,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并防治高血压。
姜糖饮
原料:生姜片15克,葱白适量,红糖20克。
制法及用法: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功效: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桑菊薄竹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法及用法: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营养分析:薄荷性凉,味辛。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香薷饮
原料: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代茶频饮。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营养分析: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有利尿作用。
双花荷蜜饮
原料:金银花、野菊花各10克,生山楂6克、薄荷5克。
制法及用法: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齐入砂锅,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3分钟,滤去药滓,取药液,加入蜂蜜10克调匀即可当饮料饮用。每次15至50毫升,一日饮6次以上。
功效:有疏风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宜于小儿风热感冒,出现发热汗出,口渴,咽喉红肿疼痛等症。
营养分析:方中银花、野菊花、薄荷,不仅有较强的抑菌抗菌作用,还能抗病毒。加上山楂助消化,健脾胃,配蜂蜜扶助正气,增强抵抗力,很适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藿香饮
原料:藿香、厚朴各6克,白扁豆8克。
制法及用法:取藿香、厚朴各洗净切成细丝,白扁豆炒黄研碎,均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一小时,代茶饮。
功效:治宜祛风化湿,发热头痛、头重、鼻塞、困倦乏力、欲呕。
营养分析:藿香性味,性微温,味辛。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解毒清热饮
原料: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15克,黄苓15克,蝉蜕15克,生石膏20至30克,滑石20至30克。
制法及用法:先煎生石膏20至30分钟,然后将所有药一起倒入用水煎,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对高热感冒和一般伤风、感冒低热均可服用。
营养分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柴胡发汗解表,清解外邪;蝉蜕疏风清热,定惊解痉;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甘草、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生石膏清阳明之热,而无生津之弊;滑石利窍,清热解肌,有发汗作用;黄芩清气泄热。
桑菊薄豉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9克,薄荷、淡豆豉各6克,芦根15克(鲜者加倍)。
制法及用法:水煎,1日内分数次饮服;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患风热型感冒者宜服。
营养分析: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
藿香代茶饮
原料: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2克(干者减半),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暑湿型感冒。
营养分析:藿香性味,性微温,味辛。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香薷扁豆茶
原料: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黄捣碎),陈皮3克,荷叶6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暑湿型感冒。
营养分析: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有利尿作用。
山楂银花饮
原料:山楂10克、银花30克、蜂蜜250克。
制法及用法:将山楂,银花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将药渣加水再煎一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后,放入蜂密,搅拌均匀即可。此法可随时饮用。
功效:本药膳对风热感冒有一定疗效。
营养分析: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最常用药。
感冒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6克、淡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
制法及用法:上述各药用沸水冲泡10分钟,频频饮,或放冷作饮料大量饮,连服2至3天。
功效:本药膳能疏散风热、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之感冒。
营养分析: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苏藿薄荷茶
原料:紫苏叶、薄荷、佩兰叶、紫香各1000克、淀粉200克、糖精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上药共研碎,过60目筛,用温开水100毫升,将糖精溶化、和入淀粉;再用冷开水200毫升,将淀粉搅拌成浆状,再冲入开水2000毫升,快速搅拌成糊状,加药粉拌匀,用模压成茶块,晒干或烘干,每块重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次1至2块,日2至3次。
功效:本药膳适用于中暑感冒。
营养分析:紫苏味辛,性温。归脾、肺经。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薄荷性凉,味辛。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西瓜番茄汁
原料:番茄2至3个,取一些去籽的西瓜瓤,备用。
制法及用法:取一些番茄,洗干净,用滚水泡一下,去掉皮和籽。将西瓜瓤和番茄肉分别用干净纱布包起来,绞挤汁液,然后将等量的西瓜汁和番茄汁混合在一起,当开水喝,适量为度。
功效:有清热利湿作用,两汁合并能治疗夏季风热夹湿感冒。
营养分析:西瓜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杏仁茶
原料:苦杏仁6至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100克。
制法及用法:取苦杏仁、生姜三片,白萝卜,切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一剂,分次服完。
功效:本药膳可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白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
橄榄冰糖茶
原料: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和水适量。
制法及用法:取鲜橄榄4枚,洗净,劈开,加冰糖15克和水适量,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功效:有清热止咳,消痰的作用。
营养分析:橄榄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润肺止咳茶
原料: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
制法及用法:上药拣去杂质,干燥后共研碎,混匀,分装,每袋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一代,日2次。
功效:清肺化痰,理气止咳。适用于阴虚内热,津枯口渴,燥咳痰少,粘稠难咯,咽喉不利。
营养分析:玄参滋阴,降火,除烦,解毒。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杏梨饮
原料:杏仁10克(去皮研碎),鸭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冰糖少许。
功效:清热润肺。由肺燥引起的咳喘症,可辅食此饮。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菊花杞子茶
原料:菊花500克,杞子500克。
制法及用法:菊花、杞子洗净,分别晒干备用,每次各取5克,置杯中,开水冲服代茶。
功效:滋补肝肾之阴,清热明目。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I型,伴头晕眼花者。
营养分析: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益面色,长肌肉,坚筋骨之功效。久服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果。"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
芹菜茼蒿汁
原料:鲜芹菜500克。
制法及用法:以沸水浸烫约5分钟后切细、捣后绞汁,再将鲜茼蒿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每次饮20毫升,可用温水和服。
功效:对于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和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腻或淡黄。脉沉弦有力或弦细。
营养分析: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人肺、胃、肝经。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杭菊花各30克。
制法及用法:将枸杞和杭菊花适量,放入瓷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对于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和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腻或淡黄。脉沉弦有力或弦细。
营养分析: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益面色,长肌肉,坚筋骨之功效。久服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果。"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
龙眼冰糖茶
原料: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
制法及用法: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龙眼肉。
功效:此茶有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营养分析:龙眼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糖类营养素,不仅可以滋补强身,还有镇静、健胃作用,可专治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
百麦安神饮
原料: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首乌藤各15克,大枣2个,甘草6克。
制法及用法:把小麦、百合、莲子、首乌藤、大枣、甘草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净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连炖两次,放在一块,随时皆可饮用。
功效:此饮有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之功效。可治神志不宁、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多汗等症。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
牛奶饮
原料:牛奶250毫升。
制法及用法:睡前顿服。
功效:适用于失眠或入睡不深者。
营养分析:牛奶中含有人体产生疲倦的物质色氨酸。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细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脑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大脑进入酣睡状态。人失眠的时候,就是由于脑细胞分泌血清素减少,而色氨酸却是人体制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间食用牛乳粥,会产生催眠作用。
枣仁丹参饮
原料:酸枣仁30克,丹参15克。
制法及用法:连皮酸枣仁30克,丹参15克,加水浓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治失眠症。
营养分析:酸枣仁含有较多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并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维生素C,还含有白桦脂肪、白桦脂酸、酸枣甙等,有镇痛、降低血压和调压和调节神经等作用。丹参性微寒,味苦。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肝脾肿大、心绞痛。
龙眼枣仁饮
原料: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制法及用法:以上三味合煮成汁,其味甘酸适口。
功效:有补脾安神功效。凡因心脾血虚、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神疲、遗精等症者,皆宜饮之。
营养分析:龙眼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糖类营养素,不仅可以滋补强身,还有镇静、健胃作用,可专治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
柏子仁猪心饮
原料:柏子仁15克,猪心1只。
制法及用法:将猪心洗净、剖开,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再将已放入柏子仁的猪心盛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炖熟,以猪心烂为度。食用时,可放少许调料。
功效: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阴虚火旺引发的心悸心烦、失眠等症。
营养分析: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镇静和催眠作用。
四汁蜂蜜饮
原料:芜青叶200克,胡萝卜400克,芹菜200克,苹果3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四种果菜择洗干净,捣碎绞取汁或入果汁机内榨取汁,加蜂蜜调匀服之。
功效:和胃止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部疼痛。
营养分析: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至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肺、胃、肝经。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包菜汁
原料:鲜包心菜500克,白砂糖15克。
制法及用法:包菜洗净,再用冷开水冲洗,捣烂,用纱布绞取汁1茶杯约100克,加温,调入砂糖溶化,一次饮完。
功效:清热止痛;适用于热性胃痛,对早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好,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营养分析:包心菜其色泽嫩绿,味美爽口,开胃健脾,是一道极其上乘的佳肴。包心菜同时具有清热、御寒、抗癌等功效,其内部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又具健身作用。
橄榄萝卜饮
原料:橄榄10个,萝卜500克。
制法及用法:萝卜洗净,切片,与橄榄同煮约半小时,去渣,加白糖或食盐,热服。
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机不舒,胃痛绵绵,时时嗳气。
营养分析:橄榄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槟榔蜜饮
原料:槟榔果8克,蜂蜜10克。
制法及用法:将槟榔果切成薄片(中药店有槟榔片出售),在清水300毫升中浸泡2小时左右;将槟榔片和所浸泡的水入锅,煮沸后打去浮沫,再小火煎煮30分钟,去榔片,取滤液调入蜂蜜即成。每日空腹时饮用,上下午各饮1次,每次饮100毫升,连饮4周以上。
功效:本方主治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分析:槟榔水煎液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
风栗壳糖冬瓜饮
原料:风栗壳50克,糖冬瓜100克。
制法及用法:风栗壳、糖冬瓜水煎,代茶饮用。
功效:清肺祛痰。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营养分析:风栗壳甘涩,平,无毒,治反胃,鼻衄,便血。
杏仁奶茶
原料:杏仁200克,白糖200克,牛奶250毫升,清水适量。
制法及用法:杏仁去皮尖,磨细过滤,加白糖、清水,煮沸后入牛奶,代茶饮。
功效:补肺止咳,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肺虚咳嗽、便秘。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橄榄萝卜饮
原料:橄榄400克,萝卜500至1 000克。
制法及用法:将橄榄、萝卜煎汤,代茶饮。
功效: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肝气郁滞、两胁作痛、饮食积滞等。
营养分析:橄榄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橘红茶
原料:橘红10克,白茯苓15克,生姜5片。
制法及用法:将以上原料水煎取汁,去渣,代茶饮。
功效:宽胸,理气,消积。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痰白稠、咳声重浊、胸脘痞闷或食少纳呆等。
营养分析:茯苓甘、淡、平,归肺、胃、肾经。药效败毒抗癌、利水化饮、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生姜红糖茶
原料:生姜5片、红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致疼痛。有通经散寒之功效。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祛风止痛茶
原料:鸡血藤15克,威灵仙15克,忍冬藤10克,牛膝10克。
制法及用法:各药洗净,放入大瓷杯内加水煮沸10分钟,取汁饮用,每日一剂,代茶饮。
功效:祛风活络。风湿性关节炎。
营养分析:鸡血藤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月经过少。
炙首乌茶
材料:炙何首乌10至20克白糖适量。
做法:每次取何首乌约10克,置保温杯内,沸水冲泡,加盖焖浸约10分钟。
功效:应用何首乌茶补肝益肾。适用于中老年人防衰抗老食用。
营养分析: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治疗血虚头晕、腰膝酸软、筋骨酸痛、遗精带下、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症。
长寿茶
材料:荷叶、菖蒲、菊花、陈艾、桔皮、车前草、侧耳根、各20克红白茶、红糖、各10克。
做法:将荷叶等药物、分别洗净晾干、每日取适量同茶叶用开水泡开,加少许红糖。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除湿、化痰、健胃、通便。适用于老年人常服。
营养分析:荷叶味苦涩,性平。清热利湿,升发清阳。菖蒲根状茎入药,味辛,性温。有化湿宁神,宽胸豁痰的功效。陈艾味苦,性温。有活营血,祛寒湿的功效。侧耳根,又名鱼腥草,味微辛,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西瓜皮茅根汁
材料:西瓜皮、茅根各60克。
做法:将西瓜皮,茅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0至20分钟,取出汁液。
功效:清热解暑、利尿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等症。
营养分析:西瓜皮味甘、淡、性寒。用于肾炎、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茅根味甘,性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二者合用清热、利尿、对肾炎、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山药沙参汁
材料:山药50克,沙参15克,知母10克,五味子6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切片,同上药加水共煎半小时。
功效:补肺养肾,滋阴清热。适用于老年人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糖尿病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知母清热、滋阴、降火。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虚痨发热等症。山药健脾除湿;沙参滋阴清肺;五味子益气生津,四物合用,既滋补又降火,是老年人肺热咳嗽的食疗良方。
鲜藕饮
材料:鲜藕60克,白糖15克。
做法:将鲜藕洗净切片,兑水750ml、用慢火煎成500ml,再兑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凉血,健脾开胃。适用于肺热咳血、咽喉炎等症。
营养分析:藕,生用味涩、性凉。清热生津、除暑止渴、凉血止血。白糖味甘,性微温。清热润肺、止咳消痰、解酒和中。二者合用能清肺热、止咳血。
荸荠川贝汁
材料:荸荠250克,川贝1.5克。
做法:将荸荠洗净绞汁1杯,川贝研粉混匀。
功效:清热解渴、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脓难咳等症。
营养分析:荸荠清热、化痰、生津、健康压、利尿。川贝味苦甘、清热散结、止咳化痰。是止咳的要药,主治虚痨久咳等症。二者皆为清热止咳药物,合用其止咳之功更大。
牛奶蜂蜜桃汁
材料:桃子100克,牛奶200ml,蜂蜜60克。
做法:将桃子去皮、去核,切成虚,捣烂榨取汁液,加牛奶、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润肺清热,补气养血。适用于虚痨咳嗽患者食用。
营养分析:桃子果肉味酸甘,性温,润肺、敛汗、补养气血。牛奶味甘,性微寒。补虚养胃,益五脏。蜂蜜、桃子、牛奶合用能补虚润肺,对虚痨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丝瓜花蜜饮
材料:丝瓜花10克,蜂蜜20克。
做法:丝瓜花用沸水冲泡5分钟,再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清热泻火,止咳化痰。主治小儿肺热、痰热咳嗽,喘急气促等症。
营养分析:丝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治肺热,解咳嗽的作用。
银耳蛋羹
材料:银耳6克,鸡蛋1个,糖10克,猪油适量。
做法:将银耳泡发,洗净去蒂,掰成小块,放入铝锅中加水适量,用旺火烧开后用文火煎熬,至银耳煮烂为止;另坐锅,放入糖,加少许水熬成糖汁;将鸡蛋打开,取蛋清兑清水少许,搅匀后倒入银耳锅内搅拌烧开,撇去浮沫;将糖汁倒入银耳锅中,烧开后加少许猪油即可起锅食用。
功效:具有养阴清肺,益气生津之功效,适用于肺阴虚咳嗽咯血、阴虚型的高血压,血管硬化,失眠等病人。
营养分析:银耳,性平,味甘淡,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银耳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消除疲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痨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