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骨关节疾病
1.关节炎
鸡蓉鲮鱼汤
[原料]鲮鱼2尾(约500克),母鸡肉100克,鸡蛋清1只,精盐、味精、葱、黄酒、水生粉各适量。
[操作]将鲮鱼去鳞、鳃及肠杂,拌入精盐、胡椒粉,以黄酒渍10分钟;鸡肉剁成蓉,加蛋清、黄酒、盐、水生粉搅拌至粘,塞入鱼腹内。再将锅中加适量水烧沸,放入姜片和鲮鱼,烹入黄酒,用文火煮1小时,调入盐、味精、葱花即可。佐餐食肉,饮汤。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关节不利等症。
鹿蹄汤
[原料]鹿蹄4只,陈皮、草果各6克,调料适量。
[操作]将鹿蹄去毛桩、洗净,与陈皮、草果同煮至肉烂,经调味即可。空腹食肉,饮汤。适用于腰腿疼痛、脚不能踏地等。
【中药处方】
[处方一]防风、防己、白术、秦艽、羌独活、桂枝、当归、茯苓、甘草各10克,生姜2片,大枣5枚,黄芪15克。祛寒除湿、和营通络。适用于卫阳不固、痹邪组络型。
本处方不宜久服,宜间断服用,因祛风燥湿之剂易耗伤阴液。
[处方二]苡仁、赤小豆、滑石各30克,焦山栀、连翘各15克,黄柏、防己各10克,牛膝、蚕砂各20克。清热除湿、宣痹通络。适用于邪郁而壅、湿热痹阻型。
[处方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地龙、五灵脂、没药、羌活、秦艽、制半夏、枳壳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活血化瘀、祛痰通络。适用于痰瘀互结、经脉痹阻型。
[处方四]桑寄生30克,秦艽、防风、当归、芍药、川芎、地黄、白术、独活各10克,细辛、甘草各5克,杜仲、牛膝、茯苓、黄芪、党参各15克,肉桂3克。益肝肾、补气血。适用于肝肾同病、气血两损型。
【穴道治疗】
[按摩疗法一]
患者卧位,外展患侧上臂,术者坐一侧,以一手食指至小指自腋下渊腋穴处向上按摩至腋部极泉穴,再自上臂青灵穴向上按摩至极泉穴,反复3次。
[按摩疗法二]
患者体位同上,术者双手相合固定上肢,两拇指相并从腋前天泉穴开始向下推至曲泽穴,反复2~3分钟。用同样方法从天府穴经侠白穴至尺泽穴,再从极泉穴经青灵穴至尺泽穴。动作用力适中,使局部有酸胀感。
2.红斑狼疮
冬瓜青蛙梗米粥
[原料]冬瓜(带皮)200克,青蛙肉100克,梗米100克。
[操作]将冬瓜,青蛙肉切成块与梗米一起下锅用文火煲。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除湿利尿作用。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型急性发作者或伴有继发感染者。
薏米绿豆百合粥
[原料]薏米(米仁、薏苡仁)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将百合掰成瓣,去内膜洗净,绿豆、薏仁加水煮八成熟之后放入百合,用文火煮烂,加糖适量。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复发期,早期或合并感冒者。
海带荷叶扁豆粥
[原料]水发海带50克,鲜荷叶3张,扁豆50克。
[操作]将扁豆洗净加水煮八成熟,放入切碎的海带和切碎的鲜荷叶,共同煮烂成粥。适用于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有低热尿少,便干胃口不佳的病人。
柴胡丝瓜薏仁汤
[原料]柴胡30克,嫩丝瓜1条,薏米50克。
[操作]将柴胡入锅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嫩丝瓜去皮切段,将薏米用柴胡汁煮烂,再加丝瓜煮5分钟即成。适用于系统性红斑早期有发热或感冒时。
黄芪、西洋参羹
[原料]黄芪100克,西洋参30克,糯米粉50克,白糖适量,水1000毫升。
[操作]将黄芪切片用纱布松松包住,西洋参切片,加水用文火煮至500毫升左右,除去黄芪药渣,再加入糯米粉、白糖、煮片刻即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久病体虚、神疲气短者有效。
淫羊藿(仙灵脾)茯苓炖鹌鹑
[原料]淫羊藿30克,茯苓30克,鹌鹑1只。
[操作]宰杀鹌鹑去毛,除去内脏,洗净后切块,与药材共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
人参、北芪炖乳鸽
[原料]红参10克,北芪30克,乳鸽1只(50克)。
[操作]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切块。北芪加水煮沸后约10分钟,然后与人参乳鸽共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吃肉饮汤。
熟地、山萸肉炖鸭肉
[原料]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鸭肉80克。
[操作]将鸭肉洗净切块,同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食用。
本食疗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急性复发型、久病阴虚或激素用药过久合并脾肿大,肝功肾功损害者。
生地,杞子炖兔肉
[原料]生地20克,杞子20克,兔肉80克。
[操作]将兔肉洗净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炖3小时。
本食疗方对肝肾阴虚型发热红斑伴头晕者有效。
洋参女贞子炖鹌鹑
[原料]洋参10克,女贞子30克,鹌鹑1只。
[操作]宰杀鹌鹑去毛、内脏,与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炖3小时、吃肉饮汤。
本食疗方滋阴补肾气,对久病阴虚火旺气短乏力者有效。
【中药处方】
[处方一]消毒灵
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苦参1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花粉15克,当归15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
先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再放文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处方二]加减秦艽汤
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穴道疗法】
[体针疗法]
主穴:分2组,均按辨证分型。
第一组
热毒炽盛型:红斑、发热、关节痛、口渴喜饮、全身乏力,舌红苔黄,脉弦数。取穴:大椎、委中、陷谷、大陵、阳陵泉。
阴血亏虚型:低热或无热、皮疹淡红、五心烦热、颧红、脱发、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取穴:曲池、合谷、迎香、风池、劳宫、涌泉。
阳气虚衰型:神倦形寒、低热、耳鸣、面色苍白,自汗畏寒,纳差便溏,皮疹不显或黯紫,舌淡有齿印,脉濡细或沉细。取穴:百会、曲池、合谷、足三里、命门、商丘。
气滞血瘀型:皮疹色黯,腹胀嗳气,两胁胀痛,面色黧黑,舌质暗红,脉弦。取穴:膻中、气海、合谷、太冲、章门、内关、印堂。
第二组
热毒炽盛型:肾俞、太溪、三阴交;阴血亏虚型:膈俞、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阳气虚衰型:脾俞、肾俞、关元、天枢、中脘。
气滞血瘀型:肝俞、膀胱俞、血海、三阴交及背俞穴有阳性结节者。
治法:按辨证取穴,第一组穴,为毫针刺,第二组穴为穴位注射。针刺法:每次穴位均按分型选取,进针得气后,以捻转结合提插,施平补平泻之法,留针30分钟。隔日针1次。
穴位注射法:热毒炽盛型,用三黄注射液;阴血亏虚型用生脉注射液;阳气虚衰型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或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而所滞血瘀型用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上述药液,每型每次仅用一种,可交替轮用。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后,用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施雀啄法提插使应强烈后推药。每次选3~4穴,每穴推入药液0.3~0.5毫升。穴位注射亦隔日1次,可和针灸交替使用。
[耳针疗法]
主穴:合谷、百会、太冲透涌泉、阳陵泉透阴陵泉、风府、大椎、曲池、风池、血海、膈俞、身柱透灵台、肾俞透大肠俞透膀胱俞、关元透气海。
配穴:失眠心悸加少海、神门透通里;头痛加头临泣、足临泣、神庭透上星;浮肿加照海、水分;发热加列缺尺泽;便秘加天枢、大横;皮肤损伤加肺俞、列缺。
治法:药液:维生素B1、B6、B12,鱼腥草、复方柴胡、当归、胎盘组织液等注射液。任选一种,交替使用。
选用5毫升注射器,6号针头,穴区消毒后,快速剌入穴内,回抽无血后再将药液缓慢注入。透剌时应将退到浅层,更换方向注入药液。每次选12~16穴,每穴注入0.3~2毫升药液。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
3.骨质疏松症
花寿司
[原料]米饭50克,柠檬汁3毫升,糖少许,吻仔鱼60克,旗鱼松60克,白芝麻2克,蒲烧鳗140克,芦笋20克,紫菜1片,嫩姜切片(依喜好程度酌量)。
[操作]米饭先拌入柠檬汁,加少许糖;吻仔鱼、芦笋烫熟,蒲烧鳗切长条;旗鱼松拌入白芝麻;取紫菜一片铺上排好的寿司饭,摆上旗鱼松、芦笋、薄烧鳗、吻仔鱼后卷起即可;嫩姜片以水果醋淹没并浸泡十分钟,泡软后即可搭配食用。
奶油焗白菜
[原料]大白菜400克,面粉40克,拔丝奶酪100克,奶油20克,鲜奶100毫升。
[操作]面粉在锅中炒至微黄;奶油加入鲜奶以小火拌匀,加入面粉继续拌炒至糊状;烤箱预热后,烤盘上依次铺上大白菜、面糊及奶酪丝,烤至表面微黄即可。
【中药处方】
[处方]熟地12克,山药12克,枸杞10克,仙灵脾12克,鹿茸粉片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地鳖虫6克,阿胶(烊冲)10克,炒谷麦芽(各)15克,骨碎补12克,每天1剂,水煎服。上午和晚间空腹口服各一次。
【穴道治疗】
[针炙疗法]
骨质疏松症着重的穴位包括了足三里、三阴交、胃俞、脾俞和肚脐周围的穴位,每隔一天针灸一次,每次10~20分钟,整个治疗一般长达6个月。
4.肩周炎
乌蛇汤
[原料]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
[操作]炖汤,肉汤同食,一日2次。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桑枝炖老母鸡
[原料]老桑枝60克,老母鸡1只,盐少许。
[操作]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一日2次。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
川乌粳米粥
[原料]生川乌头约5克,粳米5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
[操作]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日2次。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
【中药处方】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8克,当归、川芎各12克,熟地15克,大枣9克。痛甚加片生姜黄12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共水煎,每日1剂,连服6周。
【穴道治疗】
[按摩疗法一]
点按合谷、外关、后溪穴,先点健侧,后点患侧,用重手法施术,每穴半分钟。
[按摩疗法二]
指揉两侧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秉风、天宗穴、每穴半分钟。指揉两小腿前侧的条口穴,同时令患者做抬举上肢的动作,一举一落共做10次。
5.颈椎病
粳米粥
[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操作]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每天1次。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
川乌香米粥
[原料]生川乌12克,香米50克,姜汁1茶匙,蜂蜜3大匙。
[操作]将生川乌、香米慢火熬熟,下姜汁1茶匙,蜂蜜3大匙,搅匀,空腹啜服,一日服2次。具有散寒通痹的功效。
白芍粳米粥
[原料]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
[操作]先将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一日1次。具有活血养血通络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中药处方】
[处方一]穿山甲25克,威灵仙30克,淫羊藿叶25克,骨碎补25克,鸡血藤30克,丹参20克,玄胡30克,桃仁15克,地鳖虫10克,白芷29克,葛根15克。上诸药材,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800毫升,煎至450毫升,每6小时1次分服1剂。
[处方二]狗脊10克,羌活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威灵仙15克,葛根15克,丹参20克。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
【穴道疗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背后。
①双手分别在患者左右两肩背部施以揉、按、捏法,再施以弹拨、拿捏,松解痉挛。
②重点弹拨头夹肌斜方肌、菱形肌、冈上肌、提肩胛肌。
③一手托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开自枕骨下开始捏、揉、拿两侧颈肌,重点按、弹拨颈项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④一手托下颌部,另一手托枕骨部,作向上伸拔(或用肘关节伸拔),向上伸拔2~3次后再次伸拔时作缓慢的旋转。将颈旋至极限后再稍加力(用力切勿过大)旋转即止,可听到声响。左右同手法。
⑤用双小鱼际沿颈至肩背部位揉摩放松。推拿治疗可每日一次。
6.肥大性脊椎炎
独活黑豆汤
[原料]独活12克,黑豆60克,米酒少许。
[操作]将独活、黑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煮2小时,取汁,对入米酒。1日内分2次温服。
附片蒸狗肉
[原料]狗肉1000克,制附片30克,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盐、清汤各适量。
[操作]将狗肉刮洗干净,整块随冷水下锅煮熟,切成肉块。取大碗1个,放入狗肉、制附片、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盐、清汤,隔水蒸3小时至狗肉酥烂即成。
【中药处方】
[处方一]仙茅15克,威灵仙15克,仙灵脾30克,巴戟天10克,当归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桂枝3克,蜈蚣2~3条,炙甘草5克。水煎2次,合汁分2~3次服,每日1剂,15~20剂为1个疗程。若患者久痛有瘀,可加丹参、赤芍;若痛甚并向腰部放射,可加蕲蛇;若湿邪偏甚,可加木瓜、薏苡仁;若伴有气虚,可加黄芪、党参。
[处方二]透骨香30克,桂枝20克,牛膝20克,续继20克,桑寄生20克,鸡血藤20克,肉苁蓉20克,五加皮15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白花蛇1条(文火烘干为末冲服)。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穴道治疗】
取穴:在双足大拇趾第1跖骨内侧面。
手法:拇指指腹压法和拇指指尖压推法。
轻手法:拇指指腹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压住颈椎反射区,定点按压4~6次。
重手法:拇指指尖压推法。以拇指的指尖压住颈椎反射区由足弓内侧线向足跟方向压推4~6次。
7.腰肌劳损
胡椒树根炖蛇肉
[原料]胡椒树根100克,乌蛇肉250克,黄酒、葱、姜、花椒、盐各适量。
[操作]将胡椒树根洗净,切成3厘米的段。将蛇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段。将蛇肉、胡椒树根放入锅内,加葱、姜、盐、黄酒、清水适量,文火熬至蛇肉熟透即成。
火爆腰花
[原料]猪腰子2具,水发玉兰片、木耳各30克,熟猪油100克,葱段、泡辣椒、姜片、蒜片、精盐、胡椒粉、料酒、淀粉、酱油各适量。
[操作]将猪腰子片两半,除脂皮,洗净,先斜刀剞上刀花(每刀相距约0.3厘米),再切成4~5块,放碗内,加精盐、料酒、湿淀粉拌匀;将玉兰片切为薄片,用酱油、胡椒粉、湿淀粉和少许肉汤调成芡汁待用。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八成熟,下入腰花炒散,再加葱、姜、蒜泡辣椒、木耳、玉兰片煸炒片刻,烹入芡汁,颠翻均匀即成。
【中药处方】
[处方一]党参31克,黄芪31克,当归31克,杜仲24克,川断18克,牛膝15克,元胡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二]全蝎1.5克,炙甲片9克,蕲蛇9克,蜈蚣3条,地鳖虫6克,参三七5克。上药1日量,共研细末,分早晚2次吞天。
【穴道治疗】
[方1]
处方:三七30克。
用法:上药捣烂,用童尿或麻油、葱汁调拌,敷贴患处。
[方2]
处方:大黄5份,黄药子3份,栀子、红花各1份。
用法:上药研末,以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覆塑料薄膜,用绷带固定,每日1次。
8.腰椎间盘突出症
桂蒸鳝段
[原料]大鳝鱼1000克,肉桂8克,当归10克,熟火腿肉150克,黄酒30克,胡椒粉2克,葱30克,姜5片,味精2克,盐10克,清鸡汤适量。
[操作]将鳝鱼剖后除去内脏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黏液,去头尾切段,;熟火腿肉切片;锅内放一半的葱、姜、黄酒和水,烧沸后,把鳝鱼段放入沸水锅烫一下捞出,整齐地排列在小盒上,上面放火腿片、党参、当归、葱、姜、黄酒、胡椒粉、盐、清鸡汤,加盖,把棉纸浸湿,封严盖口,上笼蒸约1小时后取出,启封挑出葱、姜,加味精即成。
虾皮炒韭菜
[原料]韭菜300克,白虾皮20克,花生油4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韭菜洗干净,切3厘米长的段,放入盘中;用清水将虾皮洗净,挤干水分。锅架火上,放油,旺火烧七、八成热,先下虾皮速炒一下,随即下入韭菜及精盐,用旺火急炒,一见韭菜翠绿、快出汁时,加入味精和少量水,连续翻炒几下,即可出锅盛盘,食用。
【中药处方】
[处方一]当归12克,红花12克,川芎12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乌梅10克,宣木瓜30克,细辛4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分2次空腹时服,每日1剂,1周为1疗程。
[处方二]当归25克,川续断25克,千年健25克,附片15克(先煎),炒白芍15克,木通15克,独活15克,生黄芪40克,生甘草7.5克,制南星7.5克,蜈蚣2条,炙马钱子3克。水煎,每日1剂,发2~3次温服。30剂为1人疗程。
【穴道治疗】
在腰、臀部施用滚法,再点按肾俞、关元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大溪、昆仑等穴,以缓解疼痛。
按、捏、拿两侧腰肌,松解痉挛。
侧搬腰法,先健侧后患侧,搬时用拇指按压侧凸部,用力不宜过猛。
搬腿后伸压腰,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伸拔牵拉下肢,同时在腰部施用手掌按压脊柱。
9.帕金森病
清汤燕窝鸽蛋
[原料]干燕窝30克,奶汤1500毫升,鸽蛋24克,鸡清汤250毫升,熟火腿丝6克,料酒6毫升,精盐4克,植物油适量。
[操作]将燕窝择去毛,拣去杂质(要保持燕窝的完好)。将鸽蛋放瓦钵内加水淹浸,加盖,用纱布密封(避免鸽蛋熟时爆裂),用中火蒸熟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剥去蛋壳(要保持鸽蛋完整)。将锅烧热入油,熟料酒,加入鸡清汤和精盐,烧开后将燕窝用漏勺盛着放入另一锅内煨1分钟,取出后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放在鸡清汤中间,排列整齐,把鸽蛋镶在燕窝四周,熟火腿丝放在燕窝上面。将锅洗净放在火上,加入奶汤烧至微沸后,撇去汤面浮油,从燕窝边轻轻倒入,保持燕窝外形完美。
琵琶虾
[原料]大虾8只,鸡蛋清、香菇、西红柿、海带丝、精盐、味精、料酒、淀粉、心里美萝卜各适量。
[操作]将大虾去壳及脊背沙线(虾尾留用),剁成虾泥,放入盆中,加料酒、精盐、味精、淀粉、鸡蛋清,搅成虾糊。将虾糊做成8只琵琶形虾,放入盘中,摆上虾尾。用海带丝、香菇、西红柿做成象征性五条琴弦。上蒸笼蒸10分钟。出锅后在盘中间摆放用熟香菇、心里美萝卜做成的假山即可。
【中药处方】
[处方一]川牛膝、鲜萆解、羌活、虎胫骨(炙黄)各30克,肉桂、制附子、当归、防风各20克。上药共捣碎,置净瓶中,用酒1000克,浸之,密封。7日后开取,去渣。每次饭前,温服1小盅。
[处方二]牛膝、大豆(炒熟)、生地黄各95克。上药为末,同蒸熟,纱布包、置净器中,以酒1500克,浸3日,开封,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温服1~2杯。
【穴道治疗】
[足部按摩]
按摩部位: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头、颈副甲状腺、肝胆、生殖腺反射区。每次10~20分钟,每日按摩2~3次。
10.化脓性脑膜炎
山药桂圆粥
[原料]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5个,五味子3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操作]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同置锅内,加入淘洗净的粳米,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三珍米粥
[原料]桂圆、莲子各15克,红枣10克,糯米50克,水、白糖各适量。
[操作]先将莲子、红枣、糯米分别洗净,莲子去皮、心红枣去核,桂圆去壳、核取肉。然后将莲子、红枣肉入锅,加水旺火煮沸后再加入糯米、桂圆肉。继续再煮至沸,改用文火煨至糯米熟软,最后加入白糖调匀即成。
【中药处方】
[处方]鸭跖草8克,浓煎,日服3~4次,有效。
【穴道疗法】
嫩南瓜连皮捣烂,摊于棉布围脖颈。此方对剧烈疼痛的痛病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