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类
当归咖喱饭
原料:当归15克,牛肉或猪肉50克,马铃薯、咖喱粉少许。
做法:将当归先煎一小时,然后放入牛肉或猪肉、马铃薯、咖喱粉一起煮。
功效: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作用,作为中老年妇女的保健药膳最为适合,女性血虚的患者更可经常食用。
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故营养价值高。
五谷饭+蔬菜+主菜沙朗牛肉+水果
原料:糙米+薏仁+燕麦共一碗、高丽菜100克、沙朗牛排100克、西瓜250克蒜仁片一粒。
调味料:橄榄油二匙(或特级橄榄油)、蚝油适量、盐、黑胡椒适量。
做法:1.将糙米+薏仁+燕麦(1∶1∶1)洗净,然后泡水约4小时,再用1比1.2的水煮熟。
2.将DOP橄榄油1匙注入锅中,放入蒜仁片炒香,再放入高丽菜和一些水炒至熟透,最后放入盐、黑胡椒调味即可。
3.先将沙朗牛排洒上盐、黑胡椒简单调味,再将平底锅预热,注入DOP橄榄油,以中火将沙朗牛排煎熟(可依个人喜好调整生熟度即可)。
营养成分:只要吃糙米,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内脏的机能。所以能够解除便秘,增进我们的健康。
苹果通心面
原料:通心粉40公克、瘦绞肉35公克、洋葱30公克、红萝卜20公克、青豆仁10公克、花椰菜50公克、苹果1/3个、油一茶匙。
调味料:番茄酱一大匙。
做法:通心粉煮熟后,放进冷水中后再捞起沥干;苹果、红萝卜切丁,青豆仁、花椰菜先烫熟。洋葱切丝入油锅炒香,然后加肉末炒熟后,倒入所有的材料拌均匀调味即可。
番茄豌豆饭
原料:番茄200克,青豌豆100克,鸡蛋2个,糯米100克,大米100克,油、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1.将糯米、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熟成饭;番茄洗净,切成小块。
2.炒锅中放油,烧热,打入鸡蛋,放入青豌豆,炒片刻。倒入米饭、番茄、盐、味精,再炒片刻即成。
功效:可祛斑驻颜,养阴生津。适用用于颜面色斑。
营养成分:豌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植物凝聚素及钙、磷、铁等。味甘,性平,补中益气,解毒利水,利小便。
荠菜鸡蛋饺
原料:荠菜、鸡蛋、盐,麻油,萄等。
做法:荠菜,也叫地菜,是春季食物中的佳品。把鸡蛋用油煎成蛋皮,荠菜洗净切碎搅和均匀加盐,麻油等,用其为馅包成饺子,油煎或水煮都可。
功效及药理:纤维素,能开胃助消化,减肥美容,并能治疗肾结核,血尿,赤白痢疾等疾病。
营养分析: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用法及用量:一周一次适宜。
八宝饭
原料: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去心)、核桃肉、龙眼肉各25克,红枣10个,糖青梅10克,糯米2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先以温水洗净泡发后煮熟备用。红枣洗净以水泡发,核桃仁炒熟,糯米淘净,放盆中加水煮熟备用。取大碗一个,内涂猪油,碗底摆好糖青梅、龙眼肉、枣、核桃仁、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最后放熟糯米饭,再上锅蒸20分钟,然后把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可。
功效及药理:健脾养胃,补肾。
营养分析:各种原料皆凉性,去火。
用法及用量:每日2次,随量食用。
春盘面
原料:白面粉3000克,羊肉1000克,羊肚500克,鸡蛋5个,蘑菇200克、韭黄250克、白菜苔500克、生姜、食盐、胡椒粉、料酒、醋各适量。
制作:1.将羊肉、羊肚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蘑菇洗净,一切两块;白菜苔洗净,切段;韭菜洗净,剁碎待用。
2.将白面粉用水发透,放入韭黄、食盐,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薄,切成面条。
3.将羊肉块、羊肚块放入铝锅内,加入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烧开,然后将面条下入,烧开,放入食盐、料酒、醋、胡椒粉即成。
功效及药理: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营养不良所致的气短、懒言、肢体困倦、身体消瘦等症。
营养分析:辣味通气、生姜益于阳气发散。
用法及用量:当饭吃,吃面条,喝汤,吃饱。
杏苏糕
原料:杏仁、红糖、糕面。
做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至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至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
功效及药理:感寒咳嗽服用。
营养分析:杏仁、红糖具有止咳的功效,用法及用量:每日1至2次。
羊蜜膏
原料:生地黄汁200克,熟羊脂,熟羊髓,白蜂蜜各250克,生姜汁25克。
做法:1.将铁锅置武火上,倒入熟羊脂熬开,先后分别下入熟羊髓、白蜂蜜、地黄汁、生姜汁,依次逐个烧开,并用铁锅铲不断搅拌。
2.将锅移文火上煎熬,至膏呈粘状时停火,稍晾后,盛入瓷罐中备用。
功效及药理:补髓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之脊痛、足痿软无力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
营养分析:生姜汁回阳。
用法及用量:每天空腹温酒冲服1汤匙,也可作成粥食。
冬瓜肉蒸包
原料:面粉850克,面肥150克,猪肉100克,冬瓜750克,酱油14克,姜10克,葱10克,盐8克,味精3克,香油5克,碱适量。
做法:面粉加面肥、温水适量揉匀,待发酵后加碱揉匀,除去酸味。猪肉斩成泥,加酱油、味精、香油、葱、姜搅匀待用。将冬瓜去皮并剁成细末,再加少量食盐拌匀,包入纱布中挤去水分,加入肉馅内调拌成馅。将包子捏好。
功效及药理:此蒸包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止渴、补中益气等功能。
营养分析:冬瓜利水清热的作用显著,所以,冬瓜肉蒸包具有轻身健美之功效。
用法及用量:将捏好的包子放入蒸茏内用旺火蒸20分钟即成。可作为主食食用。
虾皮卷心菜馅饼
原料:面粉500克,卷心菜500克,虾皮30克,花椒、盐、味精、葱、姜各适量。
做法:将卷心菜斩成细末,加盐少许腌渍10分钟后,挤去水分,再加虾皮、花椒、盐、味精、葱、姜拌匀成馅。平底锅烧热,放入少量植物油,把捏好的馅饼放入锅内,用小火烙熟即成。
功效及药理:此饼具有宽中、降心火、化血活瘀等功能。
营养分析:卷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10多种微量元素,其所含的粗糙纤维素能降低胆固醇,是防止肥胖的上乘食品。
用法及用量:作为主食食用。
开元寿面
原料:上白面条500克,豆芽250克,水发香菇300克,黄花菜15克,嫩姜3克,芹菜6克,菜油65克,酱油15克,味精5克。
做法:1.将香菇、嫩切丝;芹菜放沸水锅焯一下,切碎;豆芽洗净去根;黄花菜切寸段。
2.将面条放在沸水锅中浸透,捞起,沥干水分,然后摊开淋上熟菜油,拌匀抖松。
3.将炒锅放在中火上,倒入菜油烧至油冒烟取出一半待用。然后将姜丝放入稍煸,加香菇、黄花菜,翻炒,加酱油、味精,加水250克煮沸后,即将面条、豆芽倒入锅中翻拌,加盖稍焖至熟透,拌入留下的熟油。装盘时,在面条上铺芹菜珠。
功效及药理:健脾益气,补虚益精。适用于脾虚气弱的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营养分析:面含淀粉酶、转化糖酶、卵磷脂、糊精、麦芽糖及葡萄糖和维生素B等。
用法及用量:当主食吃。可经常随量服用。
山药汤圆
原料:山药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胡椒粉适量。
做法:1.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蒸锅内蒸熟,加白糖、胡椒粉,调成馅备用。
2.糯米泡后,磨成汤圆米粉,分成若干小团。
3.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小团制成汤圆,下沸水锅中煮熟即成。
功效及药理:补脾益肾。
营养分析:山药含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胆碱、植酸、止杈素、维生素、甘露聚糖等。
用法及用量:当主食,早晚食用。
荷叶饭
原料:以500克大米为基准,辅以150克精猪肉、100克虾仁、50克冬菇、1张荷叶,先将冬菇用冷水浸软与瘦肉、虾仁一起切成粒状,加酱油、蛋白、料酒各1汤匙、胡椒粉少许拌匀。
制法:将淘净的米倒入用开水洗净的荷叶上,放进塑料盆中,加适量水,将荷叶封好,盖上盆盖,放进微波炉(也可放在电饭煲蒸笼上)用高火煮15分钟,再将微波煎碟预热3分钟,加入2汤匙油,用高火将油烧沸,放入冬菇粒、瘦肉粒用高火煎2分钟,再放入虾仁煎1分钟,然后把煎好的冬菇、瘦肉、虾仁倒入饭内拌匀,盖好用高火再煮3分钟即可。
功效及药理:清热解暑、下火,去热。
营养分析:荷叶性凉,去火。
用法及用量:每日一次。
参枣米饭
原料:党参5克,大枣10个,糯米200克,白糖25克。
制作:1.将党参、大枣加水适量泡发后,煎煮半小时,捞去党参,枣,汤备用。
2.糯米淘净,加水适量放在大碗中蒸熟后扣在盘中,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折糖煎成粘法,浇在枣饭上即成。
功效及药理:健脾益气,养胃。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倦耽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
营养分析:参补气,枣补血。
莲芯糯米散
原料:莲子芯、糯米。
做法:共为细末,酒调服;可治劳心吐血症。
功效及药理:常服食,能治惊悸怔忡。
营养分析: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过多。糯米性粘滞,难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对于有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用法及用量:每次6至9克,日服3次。
茯苓包子
原料:茯苓30克,面粉1000克,猪肉500克,生姜、胡椒、香油、料酒、精盐、酱油、大葱、骨头汤等各适量。
做法:将茯苓块放入锅内,每次加水约250毫升,煎煮3次取汁,调入发酵面团中;猪肉剁馅,加酱油等调料拌匀,按常规制成包子,上笼蒸熟。
功效及药理:养心安神,除湿化痰。本方以茯苓为主制作膳食包子,适宜于脾胃虚弱、痰湿阻滞、小便不利、痰多纳少、心悸失眠等。
营养分析:茯苓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用法及用量: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至2次,连服10至15天。
莲子麦苓糕
原料:莲子肉30克,茯苓20克,麦冬30克,面粉100克,桂花、白糖适量。
做法:以上各味均粉碎成细面,加入白糖、桂花适量与面粉拌匀,以水和面成面团,上屉蒸成糕。
功效及药理:能健脾安神,滋阴清热。适用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所引起的惊悸、怔忡、口干乏力诸病症。
营养分析:茯苓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用法及用量:每日早餐食50至100克,连用10至15天。
蜜百合
原料:新鲜百合100克,蜜50克,拌和百合。
做法:蒸令软,时时含如枣大。
功效及药理:可安神助眠。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馀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用法及用量:咽津。
百合二仁蜜
原料:鲜百合5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25克,红枣10枚,蜂蜜2匙。
做法:将柏子仁、酸枣仁、百合共入砂锅中,水煎2次,去渣合计一大碗,加入大枣和适量清水,小火烧30分钟,离火,加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及药理:有润肝养心,安神宁心功效,对阴虚火旺型的心烦不寐、心悸耳鸣等疗效较佳。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
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
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馀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用法及用量:每日1剂,连用5至7天为1疗程。
枣仁豆沙包
原料:酸枣仁50克,人参10克,面粉500克,红豆沙200克,白糖100克,青红丝25克。
做法:酸枣仁炒黄研粉,人参研粉与红豆沙、糖、青红丝合匀为馅;面加酵母发开,搓条后切成20个小面团,擀片包馅,上笼蒸15分钟即可。
功效及药理:补气安神,治疗失眠。
营养分析:酸枣仁含酸枣仁皂甙A、B(jujuboside A,B)、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黄酮、脂肪油、蛋白质等。
用法及用量:酌量分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