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才的孟尝君

田文是齐国人,他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在齐威王时期就担任高官,曾经参与攻伐魏国的战争。齐威王死后,齐宣王重用田婴,命田婴出使韩魏两国。田婴不负众望,灵活运用外交手腕,使韩魏两国臣服于齐国。后来,田婴任齐国宰相。齐威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三年后赐封田婴于薛邑。

田文是田婴小妾生的儿子,田婴不喜欢他,要求田文的母亲遗弃田文。田文的母亲没有按照田婴说的去做,而是偷偷养活田文,一直把他养大。后来,田文的母亲通过田文的兄弟将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虽然很恼火,但还是认可了田文。田文聪敏能干,田婴就开始器重他,后来还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四方的宾客。田文为人大方,重视贤才,来往他家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名声也广为传播。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田婴的爵位,他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广招门客和游侠。他不吝金钱,热心帮助投奔自己的人,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据说,孟尝君的门客有几千人。孟尝君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1,几乎所有的门客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最亲近。

有一次,孟尝君招待门客吃晚饭,一个人遮住了灯光。其中一个门客大为恼火,认为孟尝君的饭菜比自己的好,却要故意指使别人遮挡灯光,让人看不清他的饭菜有多好。那个门客越想越生气,索性放下碗筷,向孟尝君辞别。孟尝君发现那个门客的脸色不对,猜到了他心中的想法,就急忙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与门客的比较。那个门客发现自己的饭菜和孟尝君是一样的,羞愧得无地自容,就以自刎谢罪。

善用人才的孟尝君 - 图1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派人拜访孟尝君,请他来秦国。孟尝君准备去秦国,门客都不赞成他出行,可是孟尝君执意要去。有个叫苏代的门客对他说:“您知道木偶人和土偶人的区别吗?”孟尝君说:“不知道。”苏代说:“土偶人生自泥土,即使坍毁,也会重新回到泥土中;木偶人虽然坚实,但如果下起雨来,就不知道会把它冲到哪里去了。”孟尝君听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便不再执意去 秦国。

后来,齐湣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将孟尝君留下,想让他当宰相。大臣们私下劝秦昭王说:“孟尝君是齐国的人,家底又在齐国,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很有道理,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孟尝君知道秦昭王有一个宠妾,如果得到她的帮助,自己就可以逃出秦国。孟尝君派人求秦昭王的宠妾帮忙,秦昭王的宠妾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的稀世珍宝狐白裘2做报酬。孟尝君觉得这件事很不好办,因为他来到秦国的时候就带着这件宝物,进宫以后,他把这件狐白裘送给秦昭王了。孟尝君问遍了随同自己来秦国的门客,但是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后来,一个能力稍差但会披着狗皮偷东西的门客站出来,说:“我能把狐白裘拿回来!”说完就走了。这个门客打探消息,得知秦昭王把狐白裘放置在宫中的贮藏室里。他借着月光,躲过卫兵的巡查,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孟尝君得到狐白裘,连忙把它送给秦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狐白裘十分高兴,设法说服了秦昭王,让他作出决定,释放孟尝君。

善用人才的孟尝君 - 图2

孟尝君恢复自由后,立即更换了出境的证件,更改姓名,率领手下人连夜逃跑,夜半时分来到函谷关前。这时,秦昭王已经为放走孟尝君后悔,就派兵追赶逃亡者。孟尝君猜到有人追赶他,就想马上通过函谷关。可是按照秦国关法,函谷关只有在每天鸡叫才会开门放来往的客人出关。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只听见几声雄鸡的啼鸣。原来,孟尝君手下有个会模仿鸡叫的门客,他一叫,附近的鸡也跟着一齐鸣叫。孟尝君连忙出示证件,要求守关的士兵放行。就这样,孟尝君和他的手下脱离了困境,从函谷关逃了出来。

当初,孟尝君把鸡鸣狗盗之辈安排在出使秦国的队伍中,门客们都觉得孟尝君的做法有失身份。谁也没想到,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居然就是这两个小人物帮他脱离困境的。从此以后,门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门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齐湣王为孟尝君在秦国遇险而愧疚,就任命孟尝君为齐国的宰相。后来,有人制造谣言,称孟尝君要发动叛乱。齐湣王怀疑孟尝君,孟尝君就逃亡了。后来,孟尝君还做过魏国的宰相。齐湣王死后,齐惠王继位,那时的孟尝君周旋于各个诸侯国,保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任何君主。孟尝君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夺爵位,齐国和魏国趁机灭掉了薛邑,断绝了孟尝君的后嗣。孟尝君虽然没有后代,但是他那种侠义的精神和礼贤下士的做法流传下来,成为后世豪侠的行为标准。

善用人才的孟尝君 - 图3

善用人才的孟尝君 - 图4

注解:
1【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2【狐白裘】以狐腋白毛部分制成的皮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