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

蔺(l ì n)相如是赵国人,曾经投靠赵国宦官缪贤,做他的门客。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1。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表示愿意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觉得这件事很不好处理,就和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说,秦国是虎狼之国,如果把和氏璧让给秦国,恐怕秦国不讲信用,赖着十五座城池不给;如果不给秦国,恐怕秦国又会借机发兵讨伐赵国。大家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赵惠文王觉得这件事情很难办,就想先找一个能应付各种情况的人出使秦国,应付这件事。可是大臣们就连适合出使秦国的人都没有想出来。赵惠文王很生气,大声说:“难道我赵国没有人了吗?”

宦官令缪贤见到赵惠文王怒气冲冲的样子,连忙站出来说:“大王息怒,微臣倒是觉得有一个人很适合做使者,可是他身份卑微,不知道大王是否愿意将大事托付于他。他就是我的门客蔺相如。”赵王连忙说:“好,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见识一下这个人的能耐。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能委以重任呢?”

缪贤回答:“回禀大王,微臣过去曾犯了罪,本想逃到燕国去,可是我的门客蔺相如却阻拦我,问我:‘请容我问一句:您和燕王有交情吗?’我告诉他:‘我曾经随同大王在燕国的国境上与燕王会晤,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朋友。既然燕王开口都称呼我为朋友了,我相信燕王一定会收留我,所以我才决定逃到燕国。’蔺相如听了我的话对我说:‘大人,您可真糊涂呀!您难道不知道当时燕王是在讨好您吗?如果赵国不强大,您不是大王的红人,燕王又怎么会讨好您呢?现在您时运不济,燕王怎么会在意您?再说,燕国本来就惧怕赵国,如今您负罪逃跑,燕王就更不敢收留您了!大王如果知道这件事,您就算再无辜也不会被赦免了。依现在的情况看,您倒不如去见大王,恳请大王恕罪。大王念及您以前的功劳,一定会赦免您的。’我听从了蔺相如的劝告,果然得到您的谅解。他不但足智多谋,还很有勇气,我想没有人能比他更适合出使秦国。”

赵惠文王终于放心,派人请蔺相如进宫,一见面就问他:“秦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蔺相如回答:“秦国现在很强大,赵国恐怕敌不过秦国。我们必须同意秦王的要求。”赵惠文王又问:“假如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不给赵国十五座城,该怎么办?”蔺相如回答说:“秦国提出要求而赵国不答应,就是赵国无礼了。我们只有答应秦王的要求,不给他出兵讨伐赵国的借口。”赵王觉得蔺相如说得很有道理,就请他担任出使秦国的使者。临行前,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把和氏璧托付给我,我一定不辱使命。如果秦王真的把秦国的十五座城交给赵国,我就把和氏璧交给他。他要是食言,我就想办法把和氏璧完整无损地带回来!”

完璧归赵 - 图1

蔺相如来到秦国,秦昭王派人迎接蔺相如,举行典礼,在章台上接受和氏璧。秦王见到和氏璧,不禁喜出望外。他反复把玩和氏璧,还把和氏璧传给宠妾和大臣们观赏,秦国的大臣们高呼万岁。蔺相如观察秦昭王的神色,觉得秦昭王没有交换城池的诚意,便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大王,和氏璧也不是完美无瑕的,不值得大王如此欣喜,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王不知是计,急忙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急退了两三步,倚靠在一根庭柱上,怒发冲冠,大声指责秦昭王:“我本以为大

完璧归赵 - 图2

国之间的交往能像平民百姓一样坦诚相待,没想到大王您居然想欺骗赵国!我已经看出您有食言2的意思。您可知道,我国国君为了这块玉璧斋戒了五天?我国国君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秦赵关系的重视!可是我来到贵国,您只是将我安置在普通的驿馆。拿到和氏璧以后,您又传给群臣共赏,这种喧哗的场面成何体统!请您不要逼我太甚,否则我就要用头顶着这块玉璧,和它一同撞向庭柱!”说完,蔺相如怒目圆睁,高高举起手中的和氏璧,两眼直直地盯着庭柱,眼看就要以头相撞。

完璧归赵 - 图3

秦昭王生怕和氏璧受到损伤,连忙向蔺相如赔礼道歉,请求他息怒。为了稳住蔺相如,秦昭王就派人找来秦国地图,随手在上面指指点点,对蔺相如说:“您看,我怎么会食言呢?就从这个地方开始,以东的十五座城都划归赵国。”蔺相如心里很明白,秦昭王不过是在敷衍他而已,于是就对秦王说:“我相信大王的诚意。不过,和氏璧既然是稀世珍宝,就请大王和我国国君一样,先沐浴斋戒五天,然后在大殿举行降重的仪式相迎,我才会献上玉璧。”秦昭王怕自己强夺和氏璧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就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请蔺相如住在豪华的传舍里。

蔺相如来到传舍,便吩咐心腹随从换上破旧的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怀揣和氏璧抄小路逃离秦国,返回赵国。

秦昭王在斋戒五日之后,果然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在朝廷中举行了九宾大典,并且派人去请赵国的使者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大殿上,对秦王说:“我知道贵国一向不信守盟约,因此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不过,天下人都知道秦强赵弱,如果大王真的能割让十五座城给赵国,那么赵国怎么会为了一块玉璧而招惹秦国呢?我知道自己耍弄了您,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您可以随意惩罚我,但我请您和您的大臣们仔细斟酌3我说的话。”

秦昭王听完这番话,和他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后来,秦王想了想,便对大臣们说:“蔺相如勇气可嘉,但他错怪我了。我怎么会为一块玉璧破坏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呢?我一定会信守承诺,交割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秦王说这番话无非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待典礼完毕后,秦王便派人送蔺相如回国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对他极为器重,立即任命他为上卿。后来,秦国到底没有割城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和氏璧送给秦国。

完璧归赵 - 图4

完璧归赵 - 图5

注解:
1【和氏璧】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相传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璞玉,后来楚文王命人将璞玉剖开,得到绝世美玉,遂加工而制得和氏璧。
2【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于他人。
3【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