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匈奴

李广的祖辈是秦朝大将李信,李信曾经打败过燕太子丹。李广继承了祖辈射箭的绝技,少年时就能持弓射箭,可以达到百步穿杨1的境界。

汉朝建立后,匈奴成为汉王朝的心腹大患。到了汉文帝统治时期,匈奴增加了对汉帝国侵扰的次数,严重影响了汉王朝的统治。

李广十分憎恨匈奴,决定从军报效国家。在军队中,李广如鱼得水。他热衷于学习骑术,作战也十分英勇,让匈奴士兵大吃苦头。皇帝很欣赏李广,因此李广很快就被提升为汉中郎,成为御林军的一员。李广曾多次护卫汉文帝外出打猎,遇到凶猛的野兽,只射一箭便能将其射倒。汉文帝佩服李广的本事,曾经感叹地对李广说:“你生在这个时代太可惜了,如果你能在高祖手下做大将,凭借你这一身的本领,封个万户侯不是什么难题啊!”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继位。李广被封为陇西都尉,没过多久又晋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谋反作乱的时候,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一起镇压叛军。李广在内战中甚至夺得了叛军统帅的大旗,立下了赫赫战功。七国叛乱被平定后,汉景帝叫李广担任上谷太守。李广终于圆了心愿,可以与匈奴直接较量了。

李广终日与匈奴作战,朝中大臣担心他有闪失。有人上书给汉景帝说:“当今天下没有比李广更有本事的将领了,他与匈奴作战不顾及自身安危,大臣们都担心他会战死沙场。”于是汉景帝调任李广做上郡太守。后来,李广又分别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很多地方做过太守。无论他在哪,都会建立功勋。

有一年,匈奴大军侵犯上郡,汉景帝派了一个宠信的宦官随同李广共同抵抗匈奴。有一次,宦官带着几十个骑兵外出打猎,遭遇三名徒步行走的匈奴士兵。宦官仗着自己人多,就去追击那三个匈奴人。可是匈奴士兵天生擅长游射,把宦官身边的骑兵都射死了。宦官身负重伤,侥幸得以逃脱,跑回了军队大营,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广。

李广看到宦官狼狈的样子,不禁勃然大怒2。他亲自率领百名精锐骑兵前去追赶,终于追上了那三个匈奴士兵。双方交战,李广亲自射杀两个匈奴士兵,生擒了最后一个匈奴士兵。这时,匈奴军队的近千名精锐骑兵突然出现了。两支部队相隔很远,匈奴军队认为汉军骑兵在引诱自己,所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

李广见到这种情形,命令自己的士兵保持镇定,不让匈奴人产生怀疑。他对士兵们说:“两支部队相隔远,如果我们现在就回头逃跑的话,匈奴军队一定会打消疑虑,倾力追赶,把我们全部消灭。我们按兵不动,匈奴大军一定会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不敢向我们发起进攻。”说完,李广就命令骑兵继续前进,在距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停了下来。

李广射匈奴 - 图1

匈奴人望见李广部队,面面相觑,不敢向前迈一步。李广又下令所有人都将马鞍卸下来,士兵们有些不解。李广向大家解释说:“我要让匈奴知道我们不惧怕他们,要与他们决一死战。”匈奴人见到李广部队解鞍下马,心中更加恐惧。

就在这时,匈奴阵中的一些将领大声呵斥自己的士兵,指责他们胆小怕事。李广和几个部下立刻骑上马,射杀了匈奴部队的几个将领。然后,他率领部下避开匈奴人射出的箭雨,重新回到自己的阵中。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晚上,匈奴的军队始终不敢行动。到了半夜,匈奴人害怕汉军突然发动袭击,就悄悄撤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李广才率领士兵回到了大军驻地。

李广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与匈奴人作战上。他的传奇事迹流传千古,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3

李广射匈奴 - 图2

李广射匈奴 - 图3

注解:
1【百步穿杨】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来人们用“百步穿杨”来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2【勃然大怒】因生气或惊慌而变脸色。
3【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