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纳谏强国
城濮之战六年后,楚成王产生了立商臣为太子的想法,但令尹子上使他改变了主意,转而立儿子职为太子。商臣得知这个消息,发动政变,逼死楚成王,掌控了楚国的最高权力。他就是后来的楚穆王。
楚穆王在位期间,楚国对外频频发动战争,陆续灭掉了一些小国。楚穆王去世后,楚庄王继位。
最初的三年,楚庄王耽于享乐,没有发布任何政令,任凭大臣们处理政务。朝中正直的大臣对此忧心忡忡1,不时向楚庄王进谏。时间一长,楚庄王有些厌烦,就警告大臣们:“谁要是再敢向我进谏,可别怪我不客气!我一定会杀掉他警示后人!”
楚国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见庄王怠于政事,就找了一个机会进宫,打算制止楚庄王的荒唐行为。他来到殿堂里,发现庄王正左搂右抱,与宠妃作乐,还有歌姬在大殿的一角吹奏出靡靡之音2。
庄王见伍举来了,便问伍举有什么事。伍举略作思考,然后问庄王:“大王,不知道您是否喜欢猜谜语呢?”
庄王感到纳闷,便回答说:“是的,爱卿请先出谜语吧。”
伍举说:“好,既然大王有兴致,我就和大王猜一个谜语:据说,在某一座山上有一只鸟,它在这座山上整整生活了三年,可是它从来都不飞,也不会叫。请问大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
庄王知道伍举说的鸟指的是自己,于是就对伍举说:“小鸟的确是三年都没有飞,但并不代表它没有作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小鸟三年不叫,叫起来会让整个天下为之震惊。你的用意我了解了,你可以退下了。”
庄王在伍举进谏后依然不改自己的作风,终日沉溺在玩乐中。大夫苏从见此情景,再次冒死进谏。庄王这次十分生气,大声训斥苏从:“你难道想违抗我的命令吗?”苏从毅然说:“如果我自己的死能让大王勤于政务,那么我十分愿意去死!”
庄王觉得自己不能继续懈怠,就停止纵欲享乐,开始处理政事。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诛杀了数百个昏庸奸邪的官吏,又提拔了数百名忠君爱国的官吏。向庄王进谏的伍举、苏从得到了重用,他们协助庄王处理国内政务。楚国的百姓看到楚庄王励精图治,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欣喜。
楚庄王是一位极有魄力的君主,他刚接手处理国家大事,就率领大军将庸国灭掉。三年以后,楚庄王攻伐宋国,缴获战车五百辆。楚庄王在位八年时,楚军讨伐陆浑戎。楚庄王在率领大军路过洛邑的时候,想趁机攻击周王室。周王室的王孙满受周定王的委托前来慰问楚庄王。楚庄王向王孙满提问:“请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王朝的兴衰不在于鼎的轻重,而在于德政啊!”庄王不屑地说:“那又能怎么样?你们不要以为有九鼎就能恩泽天下,要知道我们把长戟上的锋刃折下来就足以铸成九鼎!”王孙满不卑不亢地说:“大王,难道你忘记了吗?当年夏朝强盛的时候,各地的诸侯因感于天子的德行,将九鼎献于天子。后来,夏桀暴虐,九鼎迁到了殷都。再往后,纣王无道,九鼎迁到了周室。由此可见,道德奸邪昏乱,宝鼎即使再大也必定轻而易失。现在周室虽然落没了,但还没有一个人的德行能比天子更高,所以鼎的轻重又怎么能决定一切呢!”庄王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便下令退军了。
八年以后,因陈国内乱,楚庄王率兵讨伐陈国。庄王攻灭陈国,设置陈国为楚国的一个县。楚国的大臣纷纷向庄王祝贺,只有申叔一人没有祝贺庄王。庄王十分好奇,就找来申叔问原因。申叔说:“一个农夫放牛,踩踏了农田,农田的主人就把牛夺走了。牵牛经过别人的农田固然没有道理,但夺取那牛的田主不也很过分吗?大王如今的做法,和借着某种名义谋利的人有什么区别?天下的诸侯看到你这样做,又怎么会真心拥戴你呢!”庄王觉得申叔说得很对,就恢复陈国,重立陈君。
楚庄王一共在位二十三年。在他的统治下,楚国的国力空前强盛。后来,楚庄王又被后人归于“春秋五霸3”之列。
注解:
1【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2【靡靡之音】低级趣味的乐曲。
3【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种说法见于《白虎通·号篇》。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种说法见于王褒的著作《四子讲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