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部队进驻越南
- 命令下达后,甲板上的战士纷纷跳入齐胸深的波涛中,有的用粗绳系高射炮,有的拴空压机、拌合机……
- 程玉山“嗖”地跳出掩蔽部,奔向阵地制高点。这个时候,满天的美国飞机穿梭往来,炸弹隆隆地在四处炸响。
- 中国军队一阵猛烈的扫射和炮击,美机在空中摇摇摆摆,最后,不是落到地面就是扎向海面。
先头部队三路向越南挺进
中国援越先头部队从凭祥启程的消息传到中央军委,罗瑞卿分别向周恩来和毛泽东作了电话汇报。毛泽东放下电话以后,感慨地说了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援越先头部队二支队,此次分几路向越南秘密开进。
中路从东兴进入越南芒街,汽车、炮车冒雨行驶,向菇苏岛进发。在东路,部队从北海港登舰向吉婆岛开进。舰艇上的战士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迎击美国从空中、海上的突然袭击。中国海军的海运登陆艇在夜色的掩护下,组成战斗序列,向越南北方的锦普、鸿基等港口秘密前进。
集结在凭祥的部队出关时,与王辉同乘一台指挥车的是越南人民军东北军区黎副政委,他代表越南政府和军队先期到达南宁,迎接中国援越部队。
两个人用中国话亲切地交谈着。黎副政委向王辉简单地介绍了美国飞机可能空袭的情况,中国援越部队一路上经过的主要地点,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风俗人情。
王辉也将援越二支队先头部队的人员、装备详细地向黎副政委作了介绍,并请东北军区给予援越部队指导和帮助。
二支队的车队已经进入谅山。越南军民在夜里列队欢迎,并向战士们送开水、香蕉和香菠萝。战士们用刚学会的越语激动地说:“谢谢!谢谢越南人民!”
车队在前进途中,天空中几道闪电过后,瓢泼大雨紧跟着就下了起来。爆豆似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敲在车篷、炮衣上,而且越来越大。战士们把自己的武器紧紧地抱在怀里,一个挨一个地挤在车厢里。
我军雨夜登上菇苏岛
1965年6月9日夜,从广西凭祥出发的二支队中路战士们的汽车、炮车,在雨水中进入越南芒街,然后继续秘密开进,向菇苏岛方向的海边驶去。战士们换乘舰艇后,冒着大雨,在黑夜里向菇苏、杜拉、吉婆等岛屿开进。
这个时候,海面上波涛滚滚,雷电交加,像一只发怒的狮子。
舰艇不停地在大海中颠簸,一会被抛向浪尖,一会又跌入深谷。雨点噼里啪啦地落在海面上,海水哗哗地扑向甲板。
大量的火炮、工程机械昂首屹立在舰艇的甲板上。在茫茫的海面上,很难看清前方,艇长索性拿着手电,冒着风雨趴在艇头上导航。
艇长向团长刘志高和政委叶从华报告:“舰艇接近菇苏岛,没有登陆码头。”
刘志高大声说:“一定要找到。”
菇苏岛没登陆码头,登陆艇在几十米、几百米外搁浅,有的登陆舰装有数量较多的重型装备,在千米之外就不能前进了。
团长刘志高,政委叶丛华急得头上直冒汗,站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研究着对策。
“老叶,部队下海,装备卸下海,拉!”
“天亮前必须上岛就位!”
“发信号!”
“发信号!”
命令下达后,甲板上的战士纷纷跳入齐胸深的波涛中,有的用粗绳系高射炮,有的拴空压机、拌合机。甲板上、海水中的人员相互配合,准备将舰艇上所有的武器装备、工程机械拉上岛。
登岛的主要是工程部队,为了适应援越工作,工程部队特意实行了一种特殊编制:
每团4000余人,下属3个工兵营,一个机械营,一个高炮营,还有85加农炮连、82迫击炮连、警通连、运输连、加工修理连。
各个营除编有4个连外,还配有高射机枪排、重机枪排、无后座力炮排、通信排。
部队配备的是当时中国军队最新最好的轻武器。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高平两用高射机枪,还有几种地炮、高炮。
要想胜利开战,中国军队就必须在越南沿海岛屿迅速构成一个立体防御体系。可如果不能马上登陆,所有先进的设备都派不上用场了。
时间就是生命!
刘志高、叶丛华清楚地记得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建立的功勋。在朝鲜战场上,还与美国鬼子交过手,并在朝鲜西海岸构筑了防御工事,所以,他们很有信心战胜美国兵。
在出发前,济南军区首长就交待:“根据越方要求,军委命令你们一方面援助越南尽快构筑沿海岛屿防护工程,一方面守备沿海岛屿,以防美军登陆。守岛是相对不运动不转移的战斗,打起来不可能很快派别的部队直接支援,你们要准备打恶仗。”
这个时候,刘志高脸绷得紧紧的,满身的肌肉都膨胀起来了。
忽然,他纵身一跃,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叶从华高喊一声“时间就是生命”,也紧随着跳下海。
大家见团长和政委都跳海了,积极性陡然高涨,纷纷投入到行动中。
每个连200来号人排成4列,成“人”字型在海水中拖拉空压机、拌合机、解放牌汽车。
在浪涛翻涌的大海里靠人力拖拉军用设备,其难度可想而知。一个连一趟也只能推拉一门高炮,许多人脚掌被牡蛎划出道道血口,鲜血几乎把海水都染红了。
大批装备物资卸上岸后,刘志高站在汽车上大声说:“同志们,不能休息,装备和物质必须疏散,连续战斗!”
岛上没有马路,部队在大雨中靠肩扛手推转运物资,即便这样,大家的搬运劲头依然高涨。
山头灌木丛生,怪石嶙峋,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战士们的脚步。
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战士们一边清道,一边几十人、上百人一起把一门门火炮拉上山头,又马不停蹄地构筑临时阵地和工事。
战士们经过奋力搬运,终于把上百部机械,几百门火炮,几百辆汽车和几十万吨物资全部拖上海岛。
所有的战士都笑了,仿佛打了一场胜仗。
炮兵艰苦构筑阵地
刘志高率队登陆以后,高兴地给王辉打电话:“报告副主任,登岛胜利。”
二支队副主任王辉说:“好呀,祝贺你们旗开得胜!现在要赶紧投入施工,构筑指挥所、炮工事、机枪工事、屯兵坑道。为了作好长期对付敌人的准备,按越南的要求,大都构筑战备工事。”
刘志高笑着说:“我要说点困难:水泥、钢材、木材不能满足需要。”
王辉停了停,告诉刘志高说:“我已命令汽车运输团和海运大队从东兴、北海、湛江赶运,尽可能满足你们的需要。”
王辉继续说:“施工中,困难会很多。大小岛屿几十个,许多岛上缺少砂、石,有的岛没有淡水,得从陆地或其它岛上转运,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都得运送,这对海运大队的压力不小。你们团要和其他工兵团、海运大队、海底电缆团、陆地架线团、汽车运输团、高炮团齐心协力,好好配合。”
刘志高大声回答:“只要我们团有的,兄弟部队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一天,王辉带着两个参谋来到刘志高所部驻地检查部队的情况。王辉问团部的参谋、干事:“你们团长和政委哪里去了?”
一个人小声地答道:“他们天天在各个小岛督促工作,上岛以来还没休息过。”
王辉笑了笑,说:“这两个家伙还真忙!”
王辉四处又看了看,便对一个副主任说:“你陪我到工地走走。”
这里面对海洋的大都是炮工事,有的岛四周悬崖峭壁。王辉他们来到构筑工事的现场,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
只见战士们将绳系在腰际,悬挂在峭壁,一个人手把钢钎,另一个人打锤。战士们头上海鸥盘旋,脚下海浪滔滔,他们要在绝壁上打出能隐藏大炮和屯兵的坑道。
王辉边看边点头说好。他想钻进屯兵的坑道看看,副团长就对坑道门口几个战士说:“借你们几顶安全帽,你们再找保管员要。”
进去之后,王辉一眼看到刘志高正和战士们一块打风钻,嘴里还喊着什么。
王辉大声问:“刘团长,你在干什么?”
刘志高猛然回头,笑着说:“嘿嘿,副主任下连队,电话也不打一个!”
王辉说:“我是要你当团长,要管4000人,没有叫你只管爆破。”
刘志高抹了把脸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说:“工作我都安排好了,才下连队体验一下生活。条例上不是有这一条嘛!”
刘志高停下手里的活,和王辉一起往外走。刘志高的袜子、裤腿完全湿透了,鞋里的汗水“哗啦哗啦”地响着。
王辉看了看他,严厉地说:“以后不准你这么搞!”
刘志高说:“不下连队,不知道我们战士的辛苦。他们衣服没有一块手掌大的干地方,有的同志忙得连胡子都没有时间刮。生活嘛,有咸鱼,有罐头,可是缺蔬菜,缺水果,目前还能克服,时间一长,就会受不了。可是干起活来,个个都像生龙活虎。”
王辉忽然对刘志高说:“还有一个大问题:我发现,岛屿石质复杂,加之连绵暴雨,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安全第一!”
刘志高回答说:“昨天已经出了几起事故,几个战士受伤了,我应该检讨。”
王辉带着严肃的表情说道:“今后不管哪个单位出了事故,我可要找一把手!”
王辉又说道:“我们一起去炮兵阵地走走。”
炮兵部队除构筑坚固阵地外,还构筑两三套预备阵地。同时用树干做炮管,构筑了许多假阵地,所有的高炮与假炮都用树枝叶伪装。
王辉看了后,就高兴地表示:“假作真时真也假,难怪雷达站报告:美帝国主义的高空侦察机一天侦察好几次,原来他们发现几十个岛屿到处都是高炮。”
当时,西贡电台曾这样广播:
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军开进越南北方,进驻东北群岛,接管了北越各岛屿和沿海的防御。中国军队皆是老兵。
高炮二支队重创美国空军
解放军二支队来到越南后构筑了大量隐蔽工事,还做了巧妙地伪装。而且,二支队都在坑道作业,有的部队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
美国侦察机拍摄了大量高炮阵地,却怎么也找不到施工部队。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干着急。太平洋美军司令夏普上将说:“中共军队搞的什么鬼!”
威斯特摩兰和夏普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便命令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
决不能让中国军队平安无事地作业,一定要寻找目标进行攻击。
第七舰队司令斯特里姆少将只好天天派上几十架飞机,轮番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和大小岛屿进行侦察,竭力寻找攻击目标。
进驻越南的二支队对美机的行动规律早就摸透了,战士们不但打击轰炸各个岛屿的美机,还将炮口瞄准美机从海上起飞轰炸北越的航线,在必经之路上截击它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二支队共击落美军飞机114架、击伤124架。
在越南,击落美机历来以缴获美机残骸数为准,可是中国军队打落的飞机残骸,有的坠入大海,有的坠向大陆,有的被群众抢走,最后越方承认二支队击落39架。但不管怎样,进驻越南的二支队重创了美国空军却是公认的事实。
美国飞机在轰炸二支队时,往往从东南方向起飞、升高、俯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飞机被二支队击落后,一般坠在岛上,或坠入大海,美军飞行员跳伞者则被活捉。
美军飞机为了更有效地轰炸二支队的阵地,改为从海上起飞、升高,然后转从西北方向向下俯冲。这样,被击中的飞机驾驶员跳伞后就可以落入大海,美军就可以马上组织直升飞机抢救。
有一次,两名美机飞行员降落在中国驻岛部队南边的大海上。二支队登陆艇刚要启航,美国直升飞机已嗡嗡地飞临这片海域上空,从直升飞机舷窗上放下长长的软梯。
海面上的美军飞行员划动着自备的充气救生船,拼命地冲向云梯,抓住就往上攀登,试图摆脱被解放军捉住的命运。
二支队眼看美国飞行员被救走,就用海岸炮直射美国直升飞机。解放军登陆艇上的高射机枪也同时扫射。
很快,一架美国直升飞机被击中,坠入了大海,另一架直升飞机吊着长长的云梯嗡嗡地向南逃窜,空中还吊着美军的飞行员。
被捉的两名美国飞行员刚一被俘,他们就从怀里掏出早就用13种文字印好的请救书。
其中的中文这样写道:
我是美国公民,我不会说中国话,我不幸要请你帮助我找到粮食、住所和保护,请你同我到能够给我安全和想法让我回美国的人那里,美国的政府一定多多给钱,谢谢你们。
中国军队在各岛屿上构筑的防御工程基本完成后,将一部分部队撤至沿海,构筑海岸工程。
高炮部队首战告捷
1965年7月20日,高炮六十一支队接到援越作战命令,于8月1日至8日全部开到老街、安沛地区,担任老街至仙建的铁路线防空作战任务。
1965年8月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九团的高炮六十三支队前往越南作战,配属六十三支队的空军高炮二十三团也随同出境作战,担负克夫至友谊关铁路线的防空作战的重要任务。
8月23日,在六十三支队出国后,所属六二八团在克夫首遇美国飞机轰炸,支队分析敌机的轰炸可能升级,很有可能威胁中国边境。因此,支队马上命令六○九团团长程玉山率二营向河友线宋化桥开进。
程玉山率部当晚从谅山出发,昼夜兼程,赶到宋化附近构筑阵地。
第二天,在烈日之下,程玉山与指挥所的人研究作战方案。
程玉山后来决定发动越南人民群众,还4次修改作战方案。
到了9月份,越南的天气非常炎热,中午气温常常高达摄氏40度,而敌机中午活动又很频繁。
为了指挥作战,程玉山中午从不休息,总是蹲在阵地指挥所里。
当时山下有条清清的溪流,每天晚上,部队都会组织战士们分批下山洗澡。
见程玉山不去洗澡,一个战士就问:“团长,你怎么不下去洗洗?”
程玉山说:“不打下飞机,我就不下山!”
因为程玉山担心,要是万一下山时敌机临空,贻误战机怎么办?
9月20日上午,六○九团突然得到从沿海地区传来的警报。
程玉山“嗖”地跳出掩蔽部,像离弦之箭,奔向阵地制高点。这个时候,满天的美国飞机穿梭往来,炸弹隆隆地在四处炸响。
越南人民军高射机枪连先期开始射击。程玉山却不慌不忙地观察着,头上伪装的枝叶在强烈的阳光曝晒下,已经慢慢干枯了。
程玉山在高地上,看到美机胡乱投弹,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心想:你再狡猾,也逃不出咱的眼睛。他边观察边判断着美机的主攻方向。
这时,作战参谋跑过来说:“团长,下命令吧!”
程玉山镇静地趴在那里,说:“别急!”
参谋却很着急,说:“程团长,这是第二批敌机,还不打呀?”
程玉山毫不犹豫地说:“不打则已,一打即中,我宁肯挨批评受处分也绝不乱打,消耗弹药!”
“轰隆隆!”一颗美机投下的炸弹突然在四、五连阵地间爆炸,冲起一团浓浓的烈焰,把整个天空都照红了。
一个参谋跑过来说:“报告团长,二营请求开火!”
程玉山对作战参谋说:“告诉部队,沉住气,敌人就这么两下,它炸它的,我打我的!”
参谋只好说:“是!”
突然,一批美机俯冲下来,接着第二批敌机也俯冲下来。
程玉山判明敌机主攻方向是西南角的宋化桥,马上命令:“传达命令,调转火力,瞄准第三批第一架,全营集火!”
“轰!轰!轰!”
战士们一阵猛烈地炮击,几架美机在空中摇摇摆摆,最后不是摔落到地上就是扎向海面。
战士们看到两把降落伞飘向远处,一把降落伞正向对面的山窝上飘落。大家马上端着枪冲过去,其中还有越南的民兵和妇女突击队员。
据说越方有个规定,报告战功不准掺水分,打落的飞机要见黑匣子或飞机上的牌子,抓的俘虏要见人,哪个交了黑匣子,功劳就算哪个的。
这时,来了3架美国直升飞机在宋化桥的上空来回盘旋,在丛林中寻找跳伞的飞行员,以防他们成为俘虏。
大家看到,从一架直升飞机舷窗上又放下长长的软梯。有的战士可能太激动,也不看距离是多少,举起步枪对着直升机进行射击……
六○九团首战告捷。
在总结会上,有人问程玉山:“程团长,前两批你不打,如果没后续飞机,失去战机,上级追查,你咋办?”
老成持重的程玉山,稳稳当当地又重复了那句话:“不打则已,一打即中,我宁肯挨批评受处分,也绝不打乱仗,消耗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