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炮兵打击空中美机

  • 敌机疯狂扫射轰炸,把范连长头上的钢盔都震掉了,而侦察兵王四海的身上全是尘土。
  • 炮手田宝英从重伤昏迷中苏醒,竭力地撑起身子,跪在地上又压了五发弹后,再次昏倒。
  • 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声音很快越来越近,由小而大,定眼再看,果真是美机RF-101返航了。

高炮部队活捉美军中校

1966年2月18日,中国援越高炮部队六十七支队接替了六十一支队,担负起安沛的防空作战、掩护交通的任务。

六十七支队所属的六二五团部署在寨湖,即铺合地区,六二六团于保河、即老街地区,六○七团、六○九团部署在安沛地区。

安沛市是越南安沛省政府所在地,是滇越铁路一个重要的物资转运站,中国就在这里援建了一座大型的空军机场。

美军认为这个机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而不断派飞机对安沛市和机场进行轰炸。六十七支队六○七团到达安沛时,这座省城已被美机轰炸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瓦砾。

这个新建的机场位于安沛市西北4公里处,濒临红河,群山环抱,地势起伏。六○七团在安沛机场附近布防后,敌机天天来侦查情报并时有袭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六○七团加强对敌情的研究,对敌机进行了空中打击。

战士们采用“集火近战”的战术,就是集中数十门85毫米高炮,把火力集中起来,逐一射击美国飞机,效果不错。

有一天,敌机来袭。正在用指挥镜对空观察的左文锐跟踪报告敌机的高度,当报到一个最佳射击数据时,指挥员立即下令开炮。

顷刻间,颗颗炮弹在敌机周围开花,一架敌机被击中爆炸。

“打得好!”战士们在阵地上高呼着。

没多久,又一架敌机被击中,其余的敌机见事不妙,灰溜溜地逃跑了。

美军不甘心失败,后续的几批雷公式F-105敌机每隔5分钟就来一批,对阵地进行轮番袭扰。

就这样,天上敌机投炸弹,地面85毫米炮和37毫米炮条条火舌射向敌机,空中地下,火光闪耀。敌机俯冲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六○七团为了防止敌人摸清自己的兵力和火力配备情况,便采用一种叫“小推磨”的战术,打完一仗换一个阵地,类似于游击战。

六○七团转移阵地时都在打完仗的当天夜间进行,白天战斗,晚上转移阵地。

山峭路陡,指战员们用绳子将高炮、炮瞄雷达等逐一拖到另一个阵地,随后快速进行伪装,做好第二天迎敌的准备。

第二天敌机开始轰炸,投下的2000磅重型炸弹,将地面炸出一个个鱼塘般大的坑,弹片似菜刀般锋利,不少粗壮的树木被拦腰切断。

战斗非常残酷,随时有牺牲的可能,有的战士在战斗间隙偷偷写了“遗书”。因为当时解放军援越参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他们在“遗书”中只说是执行“特殊任务”,告诉亲人,若自己在执行“特殊任务”中“光荣”了,请父母将弟弟送到部队,继续执行“特殊任务”。

5月6日,美军出动各类飞机11批50架次,对安沛进行袭击。

六○七团高炮部队迎头痛击,击落3架,击伤1架,活捉了跳伞的美国空军联队参谋长罗伯逊·诺曼尔中校。

不可一世的罗伯逊·诺曼尔,不得不低下他那侵略者的头。

炮兵鏖战安沛完成防卫

5月7日,六十七支队长来到高炮阵地,对战斗部署作了调整,使六○七团的兵力、火炮配备更集中,并让大家提高警惕。

自从击落敌机后,美军常有侦察机飞临安沛外围侦察,甚至突然进入防区进行低空侦察,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知道又要搞什么阴谋。

5月31日,云朵压得很低,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到处热浪蒸腾。坚守在阵地上的高炮部队指战员像置身于偌大的蒸笼中,吸进鼻孔的空气都感觉很烫。

15时13分,前方观察哨发现,安沛西南方向110公里处,发现一批6架美机向安沛飞来。

片刻,观察哨战士跑来,向团长报告说敌机正在向安沛飞近。

团长同时发现,在这批的后面,还有另一批4架F-105轰炸机。他马上命令道:“注意敌机俯冲!各高炮连瞄准第一架,集中火力射击!”

不到两分种,敌机就飞近了高炮阵地。

一阵猛烈的炮击,头一架敌机翻滚着一头栽到阵地前的山脚下,“轰隆”一声爆炸了。

后面跟上来的敌机却疯狂地向六十七支队的阵地呼啸而来,数不清的炸弹在阵地上爆炸。顷刻间,阵地上火光一片。

电话班战士关可观听到敌机来袭的警报时,正和战友在喝糖水,他们赶忙丢下饭碗,背上冲锋枪,拿着设备冲进阵地。

电话班的战士们为了确保线路的畅通,奔走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抢接被敌机炸断的电话线,他们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突然一声巨响,一颗炸弹爆炸了。

正在抢修电线的班长姚宝兴不幸牺牲,关可观和战友抱着班长大哭起来,希望他可以挺过来。

这个时候,五连与团部联系的电话线中的一段400米线路,在90分钟内被炸断了6次,致使指挥命令一度不能传达。

电话班战士关可观和白洪碧、周清火3人冒着横飞的弹片,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跃过坑坑洼洼,将被炸断的电线接好。

到这天战斗结束时,电话班战士把电线反复接了30多次,保证了战斗指令和情报的传递。

到16时,炮兵们已击退9批22架敌机的轮番进攻,而美机还继续轰炸。

战士们在40度的烈日高温下连续作战,许多人中暑倒下,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但大家依旧顽强地坚持着。

附近的越南人民目睹了中国官兵战斗英勇顽强,看到一架架冒着浓烟的美机被我军击中掉了下来,受到很大鼓舞,纷纷自发组织起来,不顾美机轰炸,跑到中国高炮阵地抢救伤员、搬运炮弹、抢修道路。

战斗异常激烈,高炮炮管打得通红。六○七团五连几门高炮更换了两次炮管,弹药供应也越来越紧张。

六○七团做出如下规定,每炮一次只准打三发炮弹。打到第18批敌机时,又规定,一发炮弹要击落一架敌机。

16时47分,美机利用阳光、云块做掩护,连续3批偷袭,向六○七团阵地发起攻击。可是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高炮部队早已料到敌人会来这一手,炮兵对临近阵地的敌机进行了迎头痛击。

中国高炮部队虽然发射的炮弹不像对付前十几批那样猛烈稠密,但命中率却很高,一架架美机被击中栽到阵地前,再也不那么猖狂了。

18时30分,战斗渐渐停息。

这次战斗,有109架次美机分30批对安沛进行大规模地轰炸。中国高炮部队击落美机16架,击伤10架,俘获4名跳伞美军飞行员。

越南人民对中国军队很敬佩,每当遇到中国军人,越南群众总要热情地伸出大拇指,无比激动地说:“感恩懂基中国!”(感谢中国同志!)

1966年8月2日,六○七团在越作战期满,奉命回国,光荣地完成了使命。

后勤部队秘密入越

从1965年8月1日至1969年4月止,高炮部队入越轮换作战,计有16个支队、辖63个团和50个队属高炮营、及部分高机连和勤务分队等,总计15万余人。主要担负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安沛至老街段、新建的克夫至太原铁路线以及太原钢铁基地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

1967年1月,解放军高炮六十二师组成的援越抗美后勤部队第六十二支队挺进越南,展开了一场秘密的军事行动。

六十二支队驻守越南的“钢都”太原市,担负太原钢铁厂、选矿厂和发电厂的防空任务,这是太原人民首次看到中国军队来到身边。

六十二师是由解放军时间最早的高射炮兵部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第一团发展起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曾经从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岛,还参加了朝鲜战争,具有光荣的战斗历史。

这年3月份,部队得到敌情通报,说美国政府的“停炸诱和”阴谋没有得逞,可能要进一步扩大战争、使轰炸升级。大家对于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心中有数了。于是,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战士们也做好了准备。

3月10日,两架敌EB-66侦察机先后对越南的“钢都”太原市进行秘密侦察。

这时,广州军区也发来敌情电报:

今日下午将有数批敌机从泰国柯叻机场起飞,将进袭太原地区。望做好一切作战准备,务歼入侵之敌。

下午,阳光很好,万里无云。

15时4分左右,六十二支队远方警戒雷达发现美军机群,正向太原方向飞来。

15时10分,六十二支队远方观察哨发来报告。

报告如下:“大机群F-105,航向太原。”

警报立刻响起,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

命令发出后,师长袁守范带着望远镜和一部电话机以及电话员、警卫员走出师指挥所山洞,登上莫灵岩山前边的一座小山岗。

这里靠近六○四团阵地,而且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几个团的阵地都看得清清楚楚。

15时15分,六十二支队近方观察哨发来报告。

报告如下:“两架EB-66、4架F-4C,在富良地区上空盘旋。”

5分钟后,各观察哨接连不断地报来敌机动向。

15时34分,美4架F-105“雷公式”临空,由西南向东北环绕太原飞行。

经判断,这是企图吸引六十二支队火力的佯动机。

在指挥所坐镇的续志达副师长和封爱民参谋长马上指示各团,注意监视,集中搜索后续目标。

几分钟后,第一波第二批的16架F-105“雷公式”出现,沿三岛山内侧绕至太原市东南选矿厂方向,爬高后以4架编队,鱼贯俯冲攻击钢厂。

早已严阵以待的六十二支队,远距离捕住目标。

六○二团二营在敌机距自己1万米时便已捕捉住目标,随后团指挥所下达命令:

集火,1、3架,要瞄准跟稳,压缩开火距离打。

各营连没有急着开火,炮瞄雷达紧盯着敌机逼近,能打1万米目标的100毫米炮,此时要把敌人放到两三千米时才开火。

当敌机升高准备俯冲时,配置在选矿厂和陈国平桥掩护的六二○团双管37炮一、二营,加高射机枪群总计三四个营,首先同时集火射击。

接着,配置在钢厂的六○二团100毫米高炮和十六军、三十八军高炮营的37毫米高炮也相继开火。

遭到猛烈炮火打击的敌机队形大乱,在俯冲攻击仓惶投弹后,一批向西南、正南方向逃窜,又遭六十二支队部署于刘舍车站、架白桥的六○五团两个营的37毫米炮集火射击。

另一批敌机向西北方向逃窜,同样遭到六十二支队六○四团85毫米炮和三十九军、五十军高炮营37毫米炮的集火射击。

敌人在六十二支队这一条线的火力打击下,有两架敌机冒着浓烟坠落。

根据情报和雷达显示,仍有不少敌机未到。

师首长要求部队不可松懈,严密监视,准备再战。

15时58分,敌第二波七批28架F-105“雷公式”,紧接着飞来的是F-4C“鬼怪式”,以每批8架,从西北向东北飞行。

除第一批沿莫灵岩山的南侧绕至东南方向攻击外,其余各批均绕过莫那昆山北侧,至选矿场上空转航,从东南爬高俯冲攻击钢厂。

每批敌机经选矿场上空时,仍是先遭中国军队高射机枪群的射击,进入俯冲和退出时,又遭六十二支队中、小高炮的猛烈射击。

各营连都统一目标,集中火力,一架一架地打,选择目标时注意“舍近求远”,捕捉有足够准备时间的远距离目标,等待命令开火。

整个战斗中,六十二支队火力衔接紧、密度大,敌机先后4架在阵地上空开花,2架中弹坠落,4名飞行员跳伞,落于在钢铁厂内,被六十二支队生俘3名,击毙1名。

43分钟后,这场战斗结束。按照作战预案要求,这次战斗打得干脆利落,战果辉煌。

取得击落敌机8架,击伤3架,俘飞行员3名的好成绩。六十二支队的保卫目标无损。

这是中国军队从越南人民军手中正式接防以来的头一仗,战果如此辉煌,令全师上下兴高采烈。

政治部史新德主任要几位师里领导吟诗撰文,登在《战地快报》上庆贺。

这次战役的胜利并没有使大家陶醉,当晚,政委张克里主持支队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大家分析敌情,研究对策。

张克里对大家说:“美机对太原钢铁厂的轰炸是战争的升级,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但其破坏钢铁厂的企图未逞,且遭我沉重打击,必将再度进犯。”

张克里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按以往的经验看,老美的报复心是很强的,头一天吃了亏,第二天准会再来捞回去。据此,为不失时机地作好再战准备,我们必须迅速进行部署调整。”

在这次会议上,副师长和参谋长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命令在刘舍车站的六○五团二营,转至敌机主要俯冲航路下的钢铁厂东南地区。

另外,师部把驻守在选矿场的六二○团一营,调至发电厂西南刘舍车站地区,以加强这两处的火力,防止敌人的袭击。命令下达后,六十二支队各部队连夜行动,转移的转移,设置假阵地的设置假阵地,补充弹药器材的车辆通宵未停,迅速完成了再战准备。

11日7时多,越南防空军联络组送来了北太省委、省武装部队对我10日大捷的贺信和越北军区司令部的贺电。

14时,联络组又送来了越南防空军总部的贺电。

我军保卫越南钢都

3月11日,晴空万里。这少有的好天气,预示着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上午,战士们做好射击准备后,就地隐蔽起来,等待着敌人的出现。

越南这个季节的气候却显得很闷热。一片片云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加上昨夜大半宿的调整阵地战斗准备,机关和连队感到十分疲倦,除值班人员外都就地午休。

15时40分,侦察科长高积玉报告说:“远方警戒雷达发现200公里外有多批敌机向我防区临近。”

作战科长牛进范说:“看架式肯定是来进攻太原的,是否下令一等战斗准备?”

封参谋长、续副师长和袁师长都说道:“既然迟早要来,那就得让部队早些进入准备。”

指挥所发布战斗警报:“马上进入一等战斗准备!”

各阵地警报一响,战士们瞬间各就各位。

10分钟后,观察哨发来报告:“发现敌一架EB-66侦察机在富良上空盘旋。”

随即,全支队雷达受到强烈干扰,远近方情报信号突然中断。

封参谋长说道:“这一定是敌人对我电子干扰。”

这种在攻击前惯用的手段,封参谋长早就有所了解,而且作了应对准备,因此他并不担心敌人的干扰。

袁师长也命令道:“立即依靠观察哨网通报敌情,加强临空搜索。”

在2月初调整部署好的几处近方观察哨,此刻大显身手。15时51分,远方“A”哨侦察员发现敌情。

指挥部电台台长张春恩听完无线电报员高荣报来的敌情,马上一面报告师指挥所,一面通报各团、营。

敌机情况连续不断地从电话线和报话机中传送着。

15时52分,各观察哨相继报告:“F-105、4架、航向太原。”“F-105、又4架、航向太原……”

第一波敌机临空,首批4架F-4C鬼怪式由西北向南,沿阵地火网边缘环绕,显然这是佯动机。部队只监视未射击。

第一波敌机飞至西南方向后即分为两组,两架继续佯动外环,两架以小角度内环爬高、俯冲攻击附近苏军导弹阵地,尔后向三岛山逃去。

之后,共五批20架敌F-105雷公式飞机从西北绕至钢厂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向,多航路、多点、多层地向钢厂和六十二支队高炮阵地轮番俯冲轰炸投弹。

高炮阵地在昨天的战斗中已经被敌机发现,而这个时候,连夜伪装的几个假阵地上顿时爆炸声连天、浓烟滚滚,用木头做成的炮筒熊熊燃烧起来。

“不好,敌机发射三枚‘百舌鸟’。”六○二团二连雷达2号操作手发现敌机发射导弹的回波后,马上向团部通报。

敌3枚“百舌鸟”导弹如同三条毒蛇,直奔六○二团一、二、三连炮瞄雷达而来。

雷达兵迅速转动天线、瞬间关机,使“百舌鸟”导弹扑个空。

导弹在阵地周围爆炸,最险的是二连,炸点距阵地只有几十米。

这个时候,六○二团各阵地突然向敌机猛烈射击。一架敌机空中开花并坠于钢厂院内,陆续又有5架冒火,分别坠落在炮山、295高地、南海和三岛山,而受伤敌机冒着浓烟飞走了。

敌人的飞机被击中后就跳伞了,顷刻间,空中飘出几个花色降落伞。

周围山上、田里观战的越南民兵、群众纷纷跑过去抓飞行员。

师侦察科副科长王更新和参谋赵景峰也马上领着战士去捉敌伞兵,一下子便抓到了两名。

王副科长说:“他们在伞还没着陆时就做好了准备,一落地马上双膝跪地、两臂高举,等我们去抓,被抓后立即掏出印在布上的求救书交给我。”

第一波敌机被击退后,第二波四批16架F-105雷公式、8架F-4C敌机又呼啸而来。

敌机从西北方向转变航路,企图利用强烈阳光为掩护,攻击钢厂与六十二支队阵地,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突然,从山背后窜出4架敌机,低空俯冲向六○二团二连阵地。

附近山头上的37毫米炮立即群起急射,以密集火网给予阻击。

敌机被迫拉起机头钻进高空,甩下的6枚炸弹却没有具体的目标,散落在二连阵地附近30米开外。

二连干部战士齐喊:“小高炮打得好!向小高炮学习!”

敌机今天的攻击方式和往日不太一样,这次敌机使用了近一半的兵力压制六十二支队高炮的火力,爆破弹、钢珠弹、空对地导弹铺天盖地向阵地袭来,如同一群丧心病狂的恶狗一般。

在敌机的轰炸下,各阵地上尘土弥漫,电话线也被炸断了,瞄准视线和下达命令受到影响,火力集中渐渐弱下来。

这时,敌人的大批飞机大面积攻击钢厂,妄图先攻六○五团二营炮阵地后趁乱重创钢厂。

指挥部命令各部注意保卫阵地,封锁住敌机的俯冲航路和俯冲点,挫败敌人的企图。

命令下达后,各炮、枪分队不顾自身安危,始终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攻击钢厂的美国飞机。

六○五团二营昨晚刚转移到钢厂旁的新阵地,与六○二团阵地相连,此时正好发挥了威力,打得敌人猝不及防。

六连连长范文富眼看敌机进入俯冲航路的火网内,他的指挥旗一挥,全连6门炮一齐开火。

侦察员报告:“命中一架!”

敌机疯狂扫射轰炸,把范连长头上的钢盔都震掉了,继续挥旗高喊命令。

侦察兵王四海的身上全是尘土,他爬出浮土后大喊:“咱们打得猛,敌人就扔不准,狠狠地打!”

二营长赵洪友打来电话:“敌机越疯狂进攻你们,就越证明它被你打得害怕。你们阵地很重要,卡住了敌人的脖子。一定要卡紧!”

弹药都用完了,阵地下的战士们冲出来运送炮弹。

团宣传股长郑若杜,此时也背负着一箱炮弹跑上了一班炮位,打开箱后便擦拭、递送炮弹。

班长赵义劝郑若杜下去,他却说:“炮上多个人就多份力量!”

赵义边推边喊:“炸弹下来啦,股长快隐蔽!”

“别管我!赶快狠狠地打!”

突然,一架敌机在另外3架的掩护下,向六连和一连阵地投了两箱钢珠弹。

顿时,阵地上硝烟滚滚,尘土飞扬。

一班的掩体被敌机的炮弹击中,除班长和7号炮手外,郑股长同2名战士当场壮烈牺牲,其余6名炮手全部中弹受伤。

面对这么惨烈的场面,班长赵义强忍泪水高喊:“为郑股长报仇!狠狠地打!”

赵义跳上炮盘1号炮手的位置射击。

2号炮手、也就是瞄准手李文仲的右臂和双脚被炸伤,忍着剧痛坚持瞄准。

未受伤的7号炮手古天阳上炮顶替5号炮手压弹。

5号炮手武永清从地上爬起来又跨上炮位,对古天阳说:“你快去递弹,我压。”

古天阳用血淋淋的双手连续不断地将炮弹压入炮膛。

6号炮手田宝英从重伤昏迷中苏醒,竭力地撑起身子,跪在地上又压了5发弹后,再次昏倒。

受重伤的1号炮手张德顺从昏迷中醒来后,浑身冒血,却依旧使尽全身力气往炮盘上爬。张德顺连爬3次都没上去,卫生员去抢救他,他还说:“你快去救别人,我能顶得住!”

郑股长牺牲和一班伤亡惨重的消息使全连红了眼:“血债要用血来还,狠狠地打,为一班报仇!”

全连各炮射击更猛烈了,各个都是好汉,大家纷纷说道:“发扬我们六连当年在朝鲜战场的传统,消灭美国空中强盗!”

就在这个时候,在六○二团一连蹲点的师政治部胡鹏举副主任和张景川干事,从300米开外的一连阵地赶到六连阵地。

胡副主任一到阵地就成了大家的希望。他大声喊:“六连打得英勇顽强,打出了我军的军威,为‘五个伟大’争了光!”

胡副主任声音压倒了轰隆隆的敌机,更加激起干部战士的斗志。大家越打越勇猛,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战士们就这样顽强战斗,历时30分钟,又一次给来犯之敌机以沉重地打击。敌人看到无法继续摧毁高炮阵地,就灰溜溜地飞跑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共击落敌机10架,击伤2架,俘敌飞行员7名,其中中方俘2名,越方俘5名。敌人又一次大败而归。

击退敌人后,各级领导赶到伤亡最重的六连和一连阵地上,发现在长2500米、宽1200米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下来的钢珠弹,两箱就是720颗、26万粒杀人的钢珠啊!

战斗刚刚结束,越南太原市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有的挑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纷纷到炮阵地来慰问中国军人。

越南老百姓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美国飞机这么惨,第一次看到美国飞贼跳伞被抓,第一次看到一下子打掉这么多的敌机!”

有位越南老大娘拿着毛主席像对战士们激动地说:“中国军队打得真好啊!为我们越南人民解了恨,出了气,也杀了敌人的威风。你们中国军队真伟大,我们要永远感激你们的支援。”

六十二支队这两天的对空战斗,前后加在一起,共经历73分钟,敌人共出动了107架次的飞机,被中方击落18架,其中有4架是空中开花,击伤5架,生俘飞行员10人,被击落敌机数量正是敌空军此类机一个飞行中队的编制数。

袁师长对战士们感慨地说:“这是我从事高炮作战20年来,一次痛快淋漓、战果空前的胜仗。这一仗使我切切实实地感到,我可爱的干部战士们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用自己的智慧、鲜血和生命,拼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战士们纷纷表示,一定不会给祖国人们丢脸的,也不会让越南人们失望的……

毛泽东派出8341部队援越

1968年1月6日的下午,毛泽东批阅完一批文件,稍事休息。这时,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长汪东兴向毛泽东汇报8341部队“三支”、“两军”去越南的情况,毛泽东表示满意。

谈话中,毛泽东对8341部队下达了新的任务。

毛泽东说:

这支部队任务太单纯,你们应该派些人到越南战场去经风雨见世面,从实战中锻炼培养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8341部队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一个代号,该部队担负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警卫任务,各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中央警卫团的建制是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领导的,按编制序列,总参谋部下达给中央警卫团的代号为“8341部队”。

8341部队的警卫工作组织相当严密,部队主要领导都有分工,毛泽东的警卫工作由汪东兴、张耀祠具体负责,警卫大队是一大队,中南海甲区的警卫部队是一大队的一中队。

周恩来因住在中南海,警卫大队也是一大队,警卫中队是一大队的三中队,由杨德中负责。其他政治局常委也都有具体警卫大队和中队及负责人。

这次谈话,毛泽东的指示主旨之一是“从实战中锻炼培养干部”,以进一步培养8341部队的军政素质,提高他们实战的能力。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党委决定从机关、部队抽调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100人,从各大队选拔机警灵活军政素质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快的班长200人,组成指战员共300人的赴越参战部队,由8341部队政治部主任周广益带队,去越南展开援越抗美行动。

1968年2月20日上午,8341部队从北京永安门火车站坐闷罐车出发,秘密直达广西凭祥,外界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行踪。

8341部队在凭祥进行了战斗编组和入越前的各项物质准备。大家积极性很高,对这次行动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8341参战部队对外代号是“总参谋部直属队”,部队着装一律换穿与越南人民军一样的制式服装,表面上看不出是中国的军队。

1968年3月4日夜,8341部队进入越南,在西南边境凭祥市至友谊关的大路上,停着经过严密伪装的长长车队和各种火炮。

和其他入越部队士兵一样,车上端坐着一排排头戴盔形帽、怀抱新式冲锋枪或高平两用机枪的士兵,一小背包垫在屁股底下。

8341部队越过中越友谊关,跨进越南国境,按指定路线向各战区开进。

1968年3月31日,美国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开始逐步降级,美国的轰炸机、侦察机不断到战区上空骚扰,战斗警报不时地响起,每天平均要进入阵地3~5次,最多一夜进入阵地8次。

6月30日下午,8341部队在听纪念“七一”党的生日报告时,突然警报器响了,战士们快速进入战斗岗位。只见阵地高空黑影闪过,是美军RF-101侦察机来袭了。

RF-101机身细小,非常灵活,能快能慢,高炮难以击中。机声过后,8341部队长周广益根据对RF-101的长期观察,判断它20分钟后会返航。

于是,周广益队长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15分钟过去,他提前下达了“授弹”命令。

16时45分,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声音很快越来越近,由小而大,定眼再看,果真是美机RF-101返航了。

敌机万万想不到,他们刚飞进火力网,就遇到了猛烈的炮火阻击。RF-101翻滚着一头栽进阵地前的山谷中,“轰隆”一声爆炸了。

战士们鄙夷地看着远处冒起的浓烟……

8341部队在越南生活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他们常常住在草篷里,切山为墙,山上整天向下渗水。此外,越南阴雨多雾,湿度很大,战士们被褥衣服有时都可以拧出水来。

由于水少人多,再加上附近越南老百姓也来用部队的井水,这样用水就更加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衣服都很少洗,汗多了拧一拧就穿。

由于战地伙食太单调,缺乏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加之卫生条件不好,指战员患阴囊炎的很多,行走都很困难。

在越南的丛林里,到处都是肥壮的旱蚂蟥,旱蚂蟥钻进衣服,便叮咬吮血。

当时,8341部队的指战员们为了防御旱蚂蟥,头戴盔形帽,脚穿高帮解放鞋,系上风纪扣,竖起衣领,扎上袖口,绑起裤脚管,可谓是无缝可钻,但没想到该死旱蚂蟥还是能够得逞。

除了旱蚂蟥,还有令人发怵的毒蛇,竹叶青、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

为了躲避毒蛇,8341部队不论白天晚上,只要是在树林、草丛中行动,必须有先遣部队拿着木棍敲打竹草,提前把潜伏其中的蛇赶走,以免伤人。可是这样一来,又会把草丛中的越南大花蛇子、马蜂惊动。

尽管如此,8341部队的战士们仍然勇敢作战,受到了越方的好评,也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一支勇敢坚强的中国军队。

1968年5月31日,越美两国政府在巴黎开始和平谈判。

1968年11月1日起,美军停止了轰炸和炮击越南北方。

1969年2月10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8341部队终于回到了祖国北京。

1969年2月21日午后,汪东兴向毛泽东汇报了8341部队援越抗美的情况。

毛泽东听了后,微笑着说:

你们也对中越友谊做了贡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