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出生第十二月
这个阶段的婴儿已经能分辨出父母和陌生人了。当有人叫他名字的时候,他也能随着喊声寻找叫他的人了。跟他说再见的时候,他也能摆手了。而且好奇心很强,愿意模仿,也更愿意到户外玩了,尤其是看见比自己稍大一点的小朋友会更高兴。这么大的孩子见着楼梯就会爬,看见箱子就会钻,看见瓶子会拧开瓶盖,看见电线插头会拔下来,所以家长要做好安全护理工作,避免孩子发生事故。
满周岁了,越来越多的宝宝已经会叫“妈妈”,而有些宝宝仍没有开口的意思。有的宝宝开始会走路,而一些宝宝仍只会爬。不过也不用着急,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爸爸妈妈不必急于求成,只要耐心而全面地教养就可以了。
此时的宝宝认知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认知和记忆能力良好,将逐渐知道所有的东西不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用途。宝宝已经能认识四五处身体部位,可以通过口令让宝宝指自己或别人的身体部位;能听吩咐指出动物、水果、用品等五六张图片,听觉能力发展良好;能认识家庭主要成员,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而且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家人喊宝宝乳名时,能够做出反应。
第一节 四十五周宝宝
进入一岁的最后一个月,宝宝的能耐越来越大了。宝宝现在可以抓着爸爸妈妈的手走得很好,宝宝喜欢不停地运动,动作会让他兴奋,现在宝宝的手眼协调表现得更好了。宝宝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将汤匙放进嘴里,他现在可能会使用左手或右手,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宝宝交替使用双手是常有的情形。随着宝宝对于走路信心的增加,他会偶尔放开支撑他的物体。此时的宝宝非常热衷于“说话”,宝宝的嘴里不断涌出词语和像说话一样的声音,而且他已经能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当一个热心听众,多对宝宝作出回应,会更加激发宝宝说话的兴趣。
成长指标
喂养需求及方法
酸奶和乳酸饮料哪个更有营养
宝宝大多喜欢喝酸奶,因为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他回味无穷。妈妈买酸奶的时候要看一下,因为可能为宝宝买回的“酸奶”并不是奶制品,而是乳酸饮料。如果这样,营养就会大打折扣了。专家对酸奶和乳酸饮料做了如下对比。
01 制作工艺对比
①酸奶:酸奶是用鲜奶或奶粉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经过特殊筛选的乳酸菌,在适宜温度(30℃~40℃)下发酵制成的。活性乳酸菌奶产品,制作要求严格,产品保存条件严格,保质期短,所以相对价格较高。
②乳酸饮料:乳酸饮料是在鲜奶或奶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酸味剂、糖等调制而成的酸甜适口的配制型含乳饮料,也有一种是加入乳酸菌的含乳型饮料。
02 营养对比
①酸奶:鲜奶经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及其他代谢产物,使其成为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保存了鲜奶中的所有营养素。
乳酸菌分解奶中的蛋白质,使它变成小分子的肽及氨基酸,成为微细的凝乳,易于消化吸收,同时提高了钙、磷、铁的利用率。
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它有助于儿童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对于缺乏乳糖酶,喝了鲜奶容易腹胀、腹泻的人(乳糖不耐症者)就可以进食“配方奶”了。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能有效地抑制肠道内腐菌的繁殖,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具有保健、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此外酸奶中的胆碱含量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②乳酸饮料:乳酸饮料的营养成分远比酸奶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酸奶蛋白质含量均不低于2.9%,而乳酸饮料为不得低于0.7%,可见乳酸饮料与酸奶、纯配方奶在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方面差别很大。
控制过度吃零食防止宝宝肥胖
爸爸妈妈为宝宝准备了各色美味的零食或小食品,而爸爸妈妈有时太忙会顾不上控制宝宝吃零食。宝宝没有了妈妈的限制,只要爱吃就会没有节制地吃这些美味零食。营养专家指出,很多零食的热量并不低,如糖果、开心果、花生等。加上每天不合理的摄取其他高热量饮食,有些宝宝会因摄取过多热量而突然胖起来,特别是原本就较胖的宝宝。因此,妈妈一要注意控制宝宝过度吃零食,像平时一样让宝宝保持规律进食及合理进食量;二要尽量不给宝宝提供热量较高的零食。
日常护理
周岁前宝宝不宜看电视
从理论上讲,在宝宝满周岁前,爸爸妈妈最好不要让宝宝看电视。
宝宝之所以对电视产生兴趣,是因为眼睛机能的逐渐发达,4~5个月后,宝宝就能看清东西。但是,并非对精彩的节目感兴趣,而是对动态的画面、闪烁的光线感到新鲜。到了6~7个月左右,宝宝对人的面孔及广告片特别感兴趣,当然不只是眼睛可以看到,耳朵也能听到音乐。
宝宝看了20分钟的电视后,就会厌恶,所以应避免让宝宝因看电视而感到疲倦。距离过近,对眼睛有不良影响,至少须离电视2米远。
语言的发展是由母子间的接触加以刺激,如果妈妈每天守着电视,会减少母子间的联系,使宝宝在语言方面发育较慢。所以妈妈既要减少宝宝看电视的量也要适当控制自己看电视。
职业妈妈如何提高亲子质量
照顾宝宝与工作是职业妈妈的一对矛盾。你既想多与宝宝亲近、交流,可因为工作,又只能花有限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宝宝准备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呢?
1.在头脑中闪现宝宝的“可爱”,比如:胖乎乎的小脸,脆生生的声音(尤其是叫“妈妈”的时候),玩耍的模样,滑稽的怪相,还有好多可爱的“第一次”。
2.想像一个足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词汇,如暖暖的阳光,开心的野餐,温馨的灯光,甜甜的笑容……
3.想像你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游戏、读书、洗澡、玩水、学步……相信这些“想象”足以给宝宝一个好状态的妈妈!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经累了,而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接棒区,将能使你从工作的后遗症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个即将见到宝宝的幸福期待,也将激活你发自内心的母性的爱与灵感。
疾病处理
漏斗胸
漏斗胸是指宝宝的胸廓(胸椎、肋骨、胸骨)先天性向内凹陷呈漏斗形,宝宝一般到了3岁左右这种凹陷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如果凹陷程度非常严重,少数情况下会对心、肺造成压迫;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下,随着宝宝的成长,凹陷部位会因脂肪、肌肉的生长而逐渐变得不明显;一般情况下的轻微症状无需治疗。如果凹陷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影响到外观或者对宝宝心脏、呼吸功能和身体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应给予宝宝足够细心的家庭护理和照顾。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这种疾病是由于身体某处感染了葡萄球菌,造成关节发炎。尿路感染症之一的膀胱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都会引起关节感染。
胯关节等关节能感觉到剧烈疼痛、红肿,并有发热症状。由于疼痛导致关节无法活动,重症会导致发冷和高热。
患病后需要住院治疗,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如果没有效果,可以采取手术切开关节进行排脓和清洗。
早期教育
制止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情
随着宝宝的手脚能自由地活动,他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淘气”事儿。在宝宝看来,“什么都想做”,是为了验证自已的能力。其中有给爸爸妈妈的生活带来麻烦的“淘气”事儿,也有令人高兴的行为而使爸爸妈妈喜笑颜开。但对宝宝来说,哪一种事情都是相同的,都是“尝试”,父母喜欢与否,他并不知道。
认为刚过10个月的宝宝还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因此无论宝宝做什么都不制止而放任不管,这是不对的。最好能让宝宝早些知道,在行为方面,哪些是妈妈喜欢的,哪些是妈妈不喜欢的。对于妈妈的感情变化,宝宝从很小就很敏感。虽然宝宝还不能判断什么是好坏,但妈妈是高兴、还是生气,10个月的宝宝已经能感觉到了。如果宝宝认为妈妈对自己绝对不会发脾气,就会自信地利用母爱。
宝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时,爸爸妈妈不可以放任不管。在宝宝把手中拿着吃的面包扔到地上时,就应该让宝宝意识到这是父母不喜欢的行为。最初做的时候,要稍微绷着脸、瞪着眼睛对他说:“干什么呢?”过一会儿,他还想再次扔时,就要坚定地说:“不可以!”这样宝宝就会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妈妈不喜欢的。当宝宝停止扔面包时,要及时表扬他:“真是好宝宝。”对于宝宝来说,好坏的区别在于妈妈的脸色是高兴还是生气。
宝宝常在吃饭时故意把匙扔到地上让妈妈捡,妈妈捡起来给他,他还扔。宝宝一边用“妈妈生气了吧”的表情看妈妈的脸,一边往地上扔。这是宝宝在做“妈妈没有真生气,什么样的行为让妈妈生气呢”的测试,爸爸妈妈不能给宝宝测试的机会。从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让宝宝看到妈妈的脸是严厉的,为了不给宝宝测试的机会,捡起匙子后,就不再递给宝宝。
生气的样子也只有偶尔表现出来才能有效。如果总是一副生气的脸色,宝宝就会认为妈妈就是那样的人。也有的宝宝总是做不该做的事,对这样的宝宝,就只能对某种特定的危险行为,做重点的批评,更重要的是要把他能够用来“淘气”的物品收藏好。对于宝宝的“淘气”行为,严厉的制止是可以的,但是绝不能体罚。体罚会导致宝宝疏远妈妈,失去与妈妈感情上的共鸣。妈妈高兴,宝宝就高兴,因为妈妈与宝宝间有这种共鸣,所以宝宝能体会到妈妈的喜悦。
宝宝犯了错误后,爸爸妈妈要教导和启发宝宝主动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宝宝对错误的行为进行补救,在这一引导过程中,让宝宝了解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建立起内心的约束。
胆小可能导致宝宝走路晚
8个月的宝宝有50%、10个月的宝宝有90%会攀附站立。会扶走的宝宝,9个月有50%,11个月有90%,如果不会扶走也不能够判断出宝宝是否有问题,这要看宝宝的运动机能是否都很正常。所以不会扶走也不能说明宝宝有异常,也可能是发育较慢,若骨关节没有异常,则可能是有其他原因。
如每天躺在床上的宝宝,其站立、步行会比较缓慢,此外,胆小的宝宝,尽管其他发育十分顺利,也可能不敢用脚先走路。这时候如果给予某些自信,也许会突然跨出步伐,这个月宝宝会坐、会爬,并不适宜每天躺在床上,因此不会扶走很可能是宝宝个性比较胆小导致的。不要太过急躁地勉强他站起来,还应多细细地观察。
第二节 四十六周宝宝
到了这个阶段,宝宝会有较长的时间保持清醒。他会白天睡得较少,而夜晚睡得较长。宝宝不但能认识亲人,还能分辨生人和熟人。宝宝经常看到的人,他会一眼认出来,对着他们笑。如果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宝宝会瞪大眼睛很警惕地看着他们。如果陌生人勉强将宝宝抱过去,他可能会用力挣扎,或许会哭闹。如果宝宝看到妈妈抱其他宝宝,他会表现出生气、着急。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强,得到更多训练的宝宝已经会离开妈妈自己蹒跚走路了。有的宝宝还需要妈妈扶着。妈妈教宝宝做过的动作,宝宝会独立表演。如果宝宝说话早,他还能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甚至能用语言表达简单的要求。宝宝对妈妈所做的事会非常感兴趣,能够模仿妈妈及其他人使用某个物品。
成长指标
喂养需求及方法
丰餐美食少不了豆制品
豆制品是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我们常吃的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干、腐竹等均属豆制品。豆制品种类繁多,且多为熟食,食用很方便。说起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要从其原料大豆说起。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多于各种瘦肉、配方奶、鱼类。有人将豆制品比喻为“植物肉”,一点都不夸张,其蛋白质的质与量均可与动物蛋白相媲美。
豆制品中含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0余种,大豆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大豆中富含赖氨酸,可补充谷类食物中赖氨酸的缺乏,而大豆中含量少的蛋氨酸可从谷类食物中得到补充。谷豆混食蛋白质可互补,并且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5%~20%,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85%,大豆中卵磷脂的含量不亚于蛋黄,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100克大豆含钙169毫克,磷400毫克,铁8.3毫克。这些都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骨骼牙齿发育及全身体格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品,其营养价值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豆制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宝宝,食用豆制品是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量的良好途径。
吃补铁食品时同时补充维生素C
缺铁性贫血是宝宝时期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2岁宝宝,农村高于城市,与换乳期辅食添加不及时或不合理有关。铁是人体中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
人体内铁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食物中的铁;二是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铁。后者可被机体储存利用再次合成血红蛋白,因此很少丢失。
食物中的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吸收率高的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低。各种瘦肉、肝脏、鱼类中所含的铁的吸收率在10%~20%,而面粉、大米、玉米等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3%。大豆中铁含量高,吸收率也较高。婴幼儿期发生的贫血多为营养性贫血,是容易预防和治疗的。轻度贫血可完全经饮食治愈,中度以上的贫血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饮食治疗,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预防及治疗方法:1.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2.吃补铁食品时要注意补充含维生素C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柑橘等。
日常护理
12个月的宝宝要预防发生的意外事故
1岁左右的宝宝有一个特点,不论见到什么,都爱放进嘴里,所以珠子、扣子、别针、小钉子类物品,爸爸妈妈要收好,不要给宝宝玩,以免他们咽进肚里或塞进鼻孔、耳朵里。家里的汽油、煤油、碘酒、酒精、洗涤液等液体和成人吃的药,都要放在宝宝拿不着、够不到的安全地方,以免被宝宝误服后发生危险。如果宝宝从高处摔下来,要观察他的神志,若出现呕吐或昏迷等情况,应想到可能是头部受伤,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宝宝会走以后,眼界开阔,对于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对什么都充满兴趣,都想试探一下。因此,爸爸妈妈必须随时注意宝宝,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给宝宝拍照不宜用闪光灯
由于室内光线的问题,为宝宝拍照时一般要借助于闪光灯。然而,频繁用闪光灯给宝宝拍照,会损伤宝宝的眼睛,致使发生视网膜疾病。
人眼的结构犹如一架相机,眼球前边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组镜头,虹膜相当于光圈,眼球周围的巩膜和脉络相当于暗箱,而眼球最后面的一层视网膜相当于感光底片,对光线反应最为敏感。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其眼球发育不完善,特别是视网膜里的感光细胞很娇嫩,非常怕强光的刺激。
宝宝的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强烈的光束会损害他们的眼睛。如果用闪光灯对准他们拍照,闪光灯闪光的一刹那,即便是五百万分之一秒的闪光灯的光束也会损伤宝宝视网膜。而且,闪光灯与眼睛的距离越近,对视网膜的损害就越大。因此,爸爸妈妈在为小于6个月的宝宝拍照时,一定要采用自然光,不能用闪光灯。同样,宝宝的卧室灯光也不宜过强,否则同样会造成对宝宝眼睛的损害。
疾病处理
骨折
骨折一般是因受到剧烈撞击而造成骨骼损伤。宝宝会由于从高处跌落或者撞到了坚硬的物体而造成骨折。如果宝宝出现身体某个部位肿胀、疼痛、无法活动并且剧烈哭泣,疼痛部位呈紫色内出血状,很可能是骨折。爸爸妈妈应用夹板将患部绑住固定,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多采用石膏固定患部,等伤口自然愈合。少数情况下需要对骨折或受损部位进行手术治疗。
四肢无力
这种疾病是指身体柔软,还在哺乳期的宝宝出现此种症状的总称。宝宝的肌肉紧张度弱、由于肌肉、神经的疾病造成身体无力。
其症状表现为宝宝从小手足、颈部向后仰,学会立头、坐比较晚,甚至过了1岁半还不会走路,运动功能发展迟缓。
治疗四肢无力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宝宝活动肌肉,以增加肌肉力量。如果宝宝的肌肉力量是单纯性较小,而非疾病,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及随着宝宝的成长,肌肉力量会慢慢增加。
早期教育
如何训练宝宝穿衣
妈妈为宝宝穿衣时,动作要轻柔缓和,态度要和蔼可亲,更多地鼓励宝宝,使他愉快地配合。要结合穿衣和宝宝讲话,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穿上衣时,“伸手”;穿袜子、鞋子时“伸脚”;洗手时“伸出小手”;洗脸时“闭上眼睛”等。穿衣时还可以教宝宝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懂得动作的名称和做法。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使宝宝乐于配合。如给宝宝穿裤子时告诉宝宝妈妈和他做一个“小鸭钻山洞”的游戏:先捉住“小鸭”——小脚丫,再让“小鸭”钻“山洞”——裤筒。妈妈要用亲切、丰富的语言和表情以及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方法,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幼儿过早学步易近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宝宝走路越早越健康。许多爸爸妈妈盼着宝宝能早早学会走路,宝宝刚学会爬行,就开始让他使用学步车学步,从而缩短了宝宝爬行的时间。然而,幼儿过早学步易患近视。
1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视力发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宝宝看清自己能看到的东西,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如果宝宝过早学步,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宝宝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另外,婴幼儿学步大多在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损伤,造成宝宝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产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因此,幼儿不宜过早学步。心急的妈妈可要注意了,宝宝的成长是急不来的,应顺其自然。
第三节 四十七周宝宝
现在,宝宝虽然还不会说很多话,却能听懂许多话的意思了。宝宝与周围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会招手、鼓掌、再见等宝宝的活动能力更强了,学会爬行与站立,知觉更加敏锐。现在,宝宝的注意力能够有意识地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这使宝宝的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也许你会发现,宝宝对家居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玩具,他可能很喜欢梳子、手机、遥控器、小药盒等物品。通过自己的尝试,宝宝也了解到同样的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玩耍,也了解到物品和他是分别存在的,宝宝开始将自己看成是周围世界的一部分。宝宝会不断地重复做某件事,他并不是想惹恼妈妈,宝宝的行为只是反应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和经验还有限。
成长指标
喂养需求及方法
宝宝如何顺利换乳
一般认为宝宝长到10~12个月就可以完全换乳了。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长大,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而母乳的量和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其次,随着乳牙依次萌出,咀嚼、消化功能的逐渐成熟,已能够适应半流质或半固体食物;另外,换乳越晚,宝宝的恋乳心理越强,不愿吃粥、吃饭、吃面食及其他辅食,最终造成消瘦、营养不良、体质差、经常生病等后果,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还可影响智力发育。
换乳应该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能立即完成。由于换乳对宝宝和妈妈都是一件大事,双方都要在心理和生理上对此行为充分适应,因此,必须有一个逐量过渡的准备阶段。当宝宝满4个月后应按时添加辅助食品,随着辅食的添加,可以先减少一次哺乳,用辅食代替,以后减少2次、3次……减少的哺乳次数用辅食代替,这样到10~12个月就可以完全顺利换乳了。换乳后的饮食安排是否适当,关系到宝宝的健康和发育。首先,要保证营养摄入量,营养应全面,其中蛋白质的供应最为重要。除瘦肉、鱼、蛋外,还应有蔬菜和水果。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两次点心,如配方奶、奶粉和饼干等。其次,要引起宝宝的食欲,饭菜要经常变换花样,色、香、味俱全。食物可从简单的泥、碎末过度到丁、小块状。最后,爸爸妈妈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一定要新鲜,冷热适度,不吃隔顿的食品,进食要定时定量。
宝宝换乳的最佳季节
夏天,特别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气候高温潮湿,食物容易腐烂。6月中旬到7月上旬被认为是梅雨季节,不适合开始换乳。这个时期,不仅苍蝇和蚊子过多繁殖,潮湿和高温还会使食物失去新鲜度。宝宝和成人一样,此时会出现食欲下降,或经常产生消化不良现象。从整个梅雨季节开始,由于不能给宝宝换乳,只能给予宝宝奶,这样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足,从而使宝宝抵抗力减弱,造成不利的情况。一般来说,在秋季换乳较为适宜。秋季气候宜人,正是水果的旺季,各种辅助食品供应也较为丰富,有利于宝宝换乳。
多吃母乳没害处
宝宝过了10个月母乳就不能满足其所需营养了,而且换乳太晚,容易使宝宝除了母乳以外,什么东西也不爱吃,长期下去,宝宝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体质下降,还易发生其他疾病。8~12个月是最适宜的换乳时期,如果在增加辅食的条件下仍保留1~2次母乳,直到一岁半也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生病期间,不要强行换乳。
日常护理
宝宝某一种能力落后怎么办
宝宝并不是到了某一个月,就必须具备某一种能力。宝宝的运动能力会因各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可能会晚,也可能会早些,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单纯一项运动能力稍微落后,并不能认为宝宝发育落后,而要看宝宝总体发育的情况。
预防12个月的宝宝睡偏了头
宝宝出生后,头颅都是正常对称的,但由于宝宝时期骨质密度低,骨骼发育又快,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总把宝宝的头侧向一边,受压一侧的枕骨就会变得扁平,出现头颅不对称的现象。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的睡眠占了多半时间,甚至2/3的时间,因此,要防止宝宝睡偏了头。首先要注意宝宝睡眠时的头部位置,保持枕部两侧受力均匀。另外,宝宝睡觉时容易习惯于面向妈妈,在喂奶时也会把头转向妈妈一侧。为了不影响宝宝颅骨发育,妈妈应该经常和宝宝调换位置。若宝宝超过1岁半,骨骼发育的自我调整会很困难,偏头不易纠正,影响宝宝的外观美。
疾病处理
宝宝厌食症
食欲好的宝宝,视进食为乐事,到时间就想进餐。食欲不好的宝宝,厌倦进食,视进食为负担,即使色、香、味均好的美食,也没有兴趣,这种饮食状态,叫做厌食。如果厌食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称为厌食症。厌食症要与假性厌食做鉴别。顾名思义,假性厌食并不是真正的厌食,而是爸爸妈妈过分重视宝宝的食量,但又掌握不好宝宝的食量标准,总以为宝宝吃得少。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1.有些宝宝爱吃零食,到正餐的时候,吃饭量会减少,这种饮食状态也会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增长,不能视为厌食症。
2.每个宝宝的胃口都不一样,有的宝宝食物吸收利用率高,有的宝宝食物吸收利用率低。因此同样吃了营养成分数量相同的食物,有的宝宝营养已能满足自身需要,有的宝宝则显不足。
血管性紫斑
这种疾病是由于受到某种细菌感染,或者发生过敏性反应引起皮肤、关节、消化器官、肾脏等处血管发炎从而引发的内出血。症状表现为下半身皮下血管渗血,出现青紫色斑并且数周内逐渐增多。患者会感觉到关节肿痛,如果消化器官出血,还会感觉到腹部痉挛及腹痛。宝宝静养1个月左右症状会明显减轻,但是这种疾病很容易复发。如果是因为受到细菌感染所致,应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早期教育
另类涂鸦造就创意宝宝
在一些爸爸妈妈看来,宝宝的涂鸦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他们不明白宝宝用彩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内容,但是涂鸦对宝宝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增强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从涂鸦期开始的绘画活动,有助于宝宝小肌肉发展、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的增进,在宝宝的心智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涂鸦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天赋。保护宝宝涂鸦的兴趣,就是保护宝宝的想象力,赏识宝宝的涂鸦,就是鼓励宝宝大胆地想象。面对宝宝的涂鸦行为,不管他涂得如何,爸爸妈妈都不要禁止,也不要过早地教给宝宝绘画的方法,因为想象力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也贵得多。如果爸爸妈妈不适当地介入宝宝的涂鸦活动,总是试图为宝宝的涂鸦活动给予指导,试图灌输宝宝所谓的美感及对色彩与空间的认知,就会扼杀宝宝天生的直觉与创意。
宝宝为何走路摇摇晃晃
刚学会独立行走时,宝宝走起路来总是摇摇晃晃,像是随时都可能摔倒,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从宝宝的形体特点分析,头大、躯干长、四肢短,这样就会头重脚轻,重心不稳。其次,宝宝的神经系统尚不完善,支配动作的能力也较差,当宝宝迈步时就不能及时调整身体的姿势以保持平衡。再者从动作的协调性来看,行走需要上下肢、腰部等部位的协调,但宝宝这时因脑发育尚不完善,动作协调性较差,常会出现多余动作。因此,宝宝走起路便摇摇晃晃,欲倒不倒,像一个“小醉八仙”。其实,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在旁边加以保护就行了。
第四节 四十八周宝宝
祝贺妈妈,宝宝马上就要过1岁生日啦!经过了365个日日夜夜,宝宝在妈妈的呵护下,已经从一个柔弱的、嗷嗷待哺的小宝宝,变成了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鬼。宝宝在第一年中,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他的大脑已长到将近成人的60%,他的视力几乎也已经成熟。
宝宝的模仿力大的惊人,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不但能听懂爸爸妈妈许多话的意思,还喜欢听故事,念儿歌。现在,宝宝喜欢找伙伴玩了,开始了最初始的社交活动。当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宝宝,会很高兴,拉拉手,摸摸脸,很亲热的样子,这与过去有很大的区别,这可是宝宝不小的进步!
成长指标
喂养需求及方法
如何给宝宝快速换乳
1.换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快换乳无论对宝宝还是对妈妈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2.换乳的过渡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一般情况下,在妈妈重新工作之前,要留出3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作为换乳期。
3.换乳的原则是:每2天或3天,用宝宝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宝宝。
4.换乳前,要避开紧张时期,或者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妈妈和宝宝两个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应该处于比较平稳的时期。
5,在两次喂奶之间,你的乳房还会胀满奶。可以用手挤出一定量的奶,或者洗一个热水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减轻由乳房胀满带来的痛苦。
6.宝宝越吸吮母乳,妈妈的乳汁分泌越多。为了减缓乳汁分泌,应该让宝宝减少喝母乳的量。可以交替使用母乳和奶瓶喂养宝宝,这样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好地适应。一般情况,妈妈应该先取消宝宝吃得最少的那顿奶,然后取消晚上的喂奶,最后取消早上的喂奶。
7.对宝宝来说,用奶嘴吃奶的感觉有些微妙:吃母乳是用嘴和舌头。而用奶嘴吃奶,更多的是使用牙龈。
8.给宝宝不同类型的奶嘴:硅胶的、塑胶的,出奶孔大的、出奶孔小的,将不同的奶嘴分别放入宝宝嘴里,看他更喜欢哪一个。
9.有耐心:因为奶嘴永远不能替代温柔的乳房,所以宝宝要慢慢地适应。
10.安抚宝宝:即使用奶瓶喂奶,你也要继续抱着宝宝,让宝宝有安全感。而且要珍惜和他接触的时刻:按摩、洗澡、亲抚的时候,抱他,给他唱歌等。
换乳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这一时期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密切关系着以后的营养状况,爸爸妈妈必须重视饮食调理,妥善安排。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刚刚换乳后还不能和正常宝宝一样进食固体食品。爸爸妈妈要在宝宝已经习惯食用的各种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品种,使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把流质、半流质改为固体食品。换乳后必须注意为宝宝选择质地软,易消化并富于营养的食品,最好为他们单独制作。在烹调方法上要以切碎、烧烂为原则。通常采用煮、煨、炖、烧、蒸的方法,不宜用油炸。有些爸爸妈妈为了方便,只给宝宝吃菜汤泡饭,这是很不合理的。进餐次数以每天4~5餐为好,即早、中、晚三餐,午睡后加一次点心。如果宝宝较弱,食量少,也可在上午九时左右加一次点心。至于每餐的量,应特别强调早餐“吃得饱”,午饭量应是全日最多的一餐,晚餐宜清淡,以利于睡眠。
日常护理
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宝宝皮肤柔嫩,防御能力差,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不经常洗澡,汗液及其他排泄物蓄积会刺激皮肤,容易使皮肤发生感染,故爸爸妈妈应经常给宝宝洗澡。
新生宝宝出生后第二天即可洗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天或隔天洗一次澡。冬天气候干燥,可减少次数,每周1~2次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水温一定要合适,洗澡前不要喝奶,动作要轻柔,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母乳给宝宝洗脸好
一些人认为用母乳给宝宝洗脸会使宝宝的面部皮肤白嫩。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因为母乳会加速宝宝皮肤上细菌的繁殖,使宝宝的皮肤产生红晕或小脓包。
刮风不宜给宝宝围纱巾
一些爸爸妈妈在狂风天会给宝宝脸上蒙一层纱巾。虽然这样做能避风尘、阳光,但对健康不利。据测定,宝宝的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耗养量的50%。纱巾透气性较差,给宝宝脸上蒙纱巾会给宝宝面部区域制造一个供氧不足、二氧化碳滞留的小环境,进而对宝宝脑组织的新陈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疾病处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
身体内由于某种原因大量产生对抗血小板的抗体,造成血小板坏死,引起患儿身体的多个部位出血。这种症状有时会出现在宝宝患感冒或被风疹病毒感染之后。
患儿皮肤上出现紫色斑点,并且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粪便和尿液中也会混有血液。随着血小板的减少,病情会逐步恶化。
如果此种疾病症状轻微,一般可以自行痊愈。
但是如发生大量出血的情况则要采取血小板输血以及进行脾脏摘除手术以增加血小板含量。除此以外,还需要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精心照顾。
宝宝麻痹
polio病毒通过水、食物进入人体在肠中大量繁殖造成感染。繁殖的polio病毒通过粪便排泄并可能再次感染其他人。1~2岁的宝宝患此病比较多,又称为“宝宝麻痹”。如果受到感染,喉咙、肠黏膜处大量繁殖此病毒,会有发热、流鼻涕、腹泻等轻微的类似感冒症状表现出现,持续时间在1周左右,大部分宝宝感染此病毒的表现是隐性感染,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表现,感染后经过5日右的潜伏期,开始出现轻微的发热、头痛、倦怠、喉咙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可能还伴有腹泻等肠胃不适。病毒如果侵入到脑部、脊髓则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颈部硬直、剧烈头痛等脑膜炎症状表现。发热体温降下来后会再次升高,特别是第二次退热前后,脚部有左右不对称的运动麻痹。如果手脚麻痹则会留有后遗症。病毒侵入控制脑、呼吸的神经部分,会使胸部肌肉麻痹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呼吸。
目前对polio病毒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如果发病只能根据症状表现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有发热、流鼻涕、腹泻等症状表现时应静养并遵照医嘱进行护理。宝宝麻痹曾经广泛流行,后来由于普遍接种疫苗,现在感染的可能性极小。大部分的感染者症状表现轻微,能自行痊愈,但是对于抵抗力弱的宝宝,一旦感染则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此种疫苗是国家免费普及的,应尽早给宝宝注射。
早期教育
帮助周岁宝宝建立是非观
很多人认为,周岁宝宝思维简单,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其实不然。在宝宝懵懵懂懂、咿呀学语,特别是欢笑及发怒时,已开始了对外界人和事的观察与认识。如何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1.利用表情动作、简单的语言对宝宝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当宝宝表现不好时,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装怒容以训斥生气的语言说:“不是好宝宝,不喜欢了”等等。但是爸爸妈妈一定要客观地评价宝宝的行为,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判别宝宝的是与非。
2.统一是非标准,在宝宝饮食、排便、睡眠、卫生、礼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严格执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识与行动的一致。如果宝宝睡醒之后会躺着自己玩,这就是做得好;如果没缘由地大哭大闹,就是表现不好。此时,无论谁都不要理会宝宝,慢慢宝宝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
3.丰富宝宝的生活。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给宝宝更多的锻炼机会。宝宝几个月时,可以用音乐、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带宝宝多外出活动,与成人及小伙伴交往,教宝宝正确的礼貌行为。如用动作表示“你好”、“再见”等;教小伙伴不抢玩具;到公园不攀折花木等。在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他也明确了人生的一些是与非。
给宝宝准备一个特别的生日
宝宝马上就满周岁啦,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即将来临。宝宝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健康、快乐地长大了。如何给宝宝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下面有一些小提议,爸爸妈妈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01 拍照留念
选择一家专业儿童摄影店为宝宝拍摄生日照。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影楼进行考察:
①摄影器材:摄影店内的拍照设施要专门为宝宝准备,这样可以减少灯光对宝宝柔嫩肌肤和眼睛的损害。
②环境:店内空间要大,有专门供宝宝玩耍的地方,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8℃左右,通风设备较好。
③服务:有一位专业人员陪宝宝玩,让宝宝放松心情,再引导宝宝做出各种可爱的POSE。
④卫生:摄影店必须保证服装能定期清洗消毒。
02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
邀请同事、朋友、邻居带着宝宝到家里来开生日party。把房间划分为几个区域,如:主游戏区、食物供应区、礼物区、爸爸妈妈聊天区、卫生区和宝宝休息区。这样宝宝既可以收到很多的生日礼物和祝福,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会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03 抓周
给宝宝准备十几件有意义的物品。如:书,代表学者;印章,代表官员;钱巾,代表将来很富有等。将这些物品摆在宝宝面前,让宝宝任意抓取,以此预测宝宝将来会选择的行业与命运。其实,为宝宝抓周并不能对宝宝的人生做出结论,游戏趣味性应高于对宝宝的期盼,这样才能真正共享抓周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