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9 宝宝的第23~24周

01 宝宝断奶后的营养调配

母乳喂养到6个月以后,由于宝宝迅速生长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从这时起,应逐渐添加辅食,以补充母乳营养不足及自身的消耗。添加辅食能够逐渐增强宝宝的消化功能,为逐步向普通饮食过渡打下基础,也为断乳做好准备。

断乳后,宝宝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蛋白质35~40克,需要量较大。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食固体食品,应在原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鉴于此,宝宝的饮食可包括乳制品、谷类等。烹调时应将食物切碎、烧烂,可用煮、炖、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02 不要嘴对嘴喂宝宝辅食

成人口腔里有许多细菌,通过嘴对嘴喂食,就会把细菌带给宝宝。尤其是患肺结核、肝炎、伤寒、痢疾、口疮、龋齿、咽喉炎的人,更容易把病菌带给宝宝造成传染。

宝宝的身体抵抗力弱,很容易因此而患病。另外,嚼过的食物,势必妨碍宝宝的唾液和胃液的分泌,降低宝宝食欲和消化能力,自幼就造成了胃肠功能消化能力不强,阻碍了生长和发育。经常嘴对嘴喂宝宝,使宝宝形成一种依赖性,并习惯成自然,不利于锻炼其咀嚼能力和使用餐具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03 别让宝宝吸吮空奶嘴

人工喂养的宝宝,在吸吮空奶嘴时,虽然没有食物吞进胃里,但口腔和胃还是通过神经反射,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这样到真吃奶时,唾液和胃液就会相对减少,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使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

同时,宝宝在吸吮空奶嘴时,会将空气吸入胃中,可以引起吐奶、腹痛或腹泻。

此外,宝宝长期含着空奶嘴,能使牙床向外突出、齿骨变形,影响牙齿的生长。

由于空奶嘴对宝宝口腔的经常刺激,会造成流涎不断,下巴、前胸总是湿淋淋的,容易引起口角炎或宝宝面部湿疹等多种疾病。所以,新妈妈千万不要让宝宝吸吮空奶嘴,以免宝宝发生以上多种疾病,影响健康。

part 09 宝宝的第23~24周 - 图1

04 保护宝宝的好奇心

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的好奇心发展迅速,什么都想摸摸、动动。看见别人吃饭,会抢勺、抓碗;看见别人写字,也要拿笔;看见别人洗手就要玩水等。新妈妈不要让宝宝这不许拿、那不准动,宝宝的好奇心会被一连串的“别动”压抑住。

正确的做法是要耐心示范,有危险的动作要告诉他,并给他解释。比如,有的宝宝总想摸摸火炉上的东西,甚至想去抓火苗,新妈妈可以把着他的手在炉边试一试,宝宝发觉烫手,就不会再摸了,也有的宝宝可能还想用另一只手去摸,直到两只手都感觉到烫了才肯罢休。

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只要没有危险,就要尽可能的让宝宝多摸摸动动,这能保护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大有好处;同时,还可导致初步思维活动的产生。正是在这些的活动中,宝宝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得到了保护,更重要的是在宝宝感兴趣的认知活动中培养了宝宝动手、动脑、专注做事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art 09 宝宝的第23~24周 - 图2

05 宝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时,人体中钙、磷代谢异常,肠道摄取钙、磷的能力降低,同时,肾脏排磷增加。骨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和磷盐,当血液中钙、磷含量不足时,特别是磷降低时,骨样组织钙化受到影响,骨骼生长缓慢,严重时发生骨骼畸形。

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时,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另一个是外源性,即从食物或药物得到。

引起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宝宝户外活动少,摄取紫外线不足;其次是由于食物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合适,例如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易吸收,牛奶中钙虽比母乳多,但钙与磷比例不易吸收。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如维生素D和钙补充不够就容易患佝偻病。

骨胳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此外,还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肌肉松弛等。早期主要表现为宝宝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好、夜惊、夜哭;后期主要是骨骼改变。

佝偻病患儿可用补充维生素D和钙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和活动状况决定用量和给药的方法。还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多受到日光照射,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06 添加辅食不要太教条

由于个体因素不同,有的宝宝胖些,有的瘦些。不要因自己的宝宝比别人瘦就拼命喂,只要宝宝健康,瘦些也是正常的。对于宝宝的饮食不要太教条,宝宝吃多吃少,吃哪种食物还要根据宝宝的食欲和爱好灵活掌握。但要预防宝宝缺铁,应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蛋黄、鱼肉、肝泥、肉末、绿色蔬菜泥、豆腐等,注意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

07 不要过分逗弄宝宝

有些新妈妈喜欢把宝宝逗得笑声不绝,但这样做却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

过分逗笑,不但会造成宝宝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时间长了,还会使宝宝形成口吃和痴笑;宝宝过分张口大笑,还容易发生下颌关节脱臼,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脱臼;另外,在睡前逗笑,会影响宝宝正常入睡;在吃东西时逗笑,会使宝宝咽部的反射功能紊乱,乳汁和食物也会随着气流吸入气管,引起宝宝剧烈呛咳、发喘、憋气,有时还会把宝宝的气管堵住,几分钟后就会造成宝宝死亡。

因此,和宝宝逗笑不能过度,更不能逗得宝宝笑声不绝。

08 哪些因素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宝宝生长发育虽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所谓正常值也不是绝对的,要考虑个体不同的影响因素,才能较正确地判断是正常还是异常;同时还要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才能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真实情况。

首先是遗传因素。宝宝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高个子父母所生宝宝的身高要比矮个子父母所生的同龄宝宝身高要高些,而且男孩的身高主要取决于父亲的身高,而女孩的身高则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身高。

营养也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宝宝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营养不足则会导致宝宝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就影响身高的增长和身体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如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等。而且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

疾病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不增或减轻,慢性感染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突出,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对宝宝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都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反之则会带来不利影响。合理的生活制度、护理、教养、锻炼等对宝宝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榜样作用、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对宝宝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情绪的稳定和神经精神的发育都有深远的影响。

part 09 宝宝的第23~24周 -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