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怎么吃,孩子的胃才不会“发脾气”

    从出生起,孩子的胃就常“发脾气”,莫名的胃痛、肚子胀等,或者根本不想吃东西。孩子脾胃功能差主要还是要靠饮食调理。本章从脾胃虚弱的源头上为你解析孩子营养摄取与脾胃健康的关系,并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不良脾胃状况,为孩子健康身体状况打下坚实基础。

    1.幼儿讲究“日平衡”,婴儿讲究“餐平衡”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如果减少或降低这样的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饮食平衡。呵护脾胃,应从婴幼儿开始。

    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孩子饮食平衡的重要性,并努力地让孩子的饮食趋于营养平衡,但内心想必还是会有疑问:“究竟什么叫平衡?”“每天给孩子吃多少才算平衡?”关于这一点,阐述起来相当枯燥,但换个方式来说,就是1岁以下的孩子应讲究“餐平衡”,1~3岁的孩子讲究“日平衡”。只要把握好这一原则,孩子的胃就很难出问题了。

    什么叫餐平衡?很简单。婴儿太小,消化功能很弱,所以我们每餐都要根据孩子的日常活动、年龄等条件安排食物,每一餐最好都是母乳(配方奶)+辅食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均衡。而日平衡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就更为简单了,有的父母曾遇到1岁的孩子突然拒绝他上个星期还很喜欢吃的某种蔬菜,没关系,随他去吧,只要你记得在一日三餐中的任何一餐给他换一种蔬菜补充就可以,营养没有丝毫的问题。

    按照饮食平衡这一原则,我依据一般孩子的发育规律,制作了以下喂养安排表,供父母们参考。

    img58

    育儿录

    Q 我家孩子快5个月了,她有时睡觉时也会哭,而且抽泣得特别夸张。请问专家,这是怎么回事?

    A 夜里睡眠质量好很关键。孩子有时也会做梦的,时而受到惊吓,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过大的声音,打雷、装修的声音或者大人逗得孩子过度兴奋,或者摔碰以后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孩子睡眠不实的表现。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吃得不舒服,肠痉挛的时候由于腹痛也会以引起哭闹,如果按摩孩子腹部,孩子的哭声就会慢慢停止,这可能就是肠痉挛引起的,这种情况没有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会好。

    Q 一日三餐怎样安排,孩子的营养才能更全面呢?

    A 父母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吃什么。大多数父母的习惯是:中午、晚上的饮食比较丰富,有大量的疏菜、肉类、豆类。早餐则很不讲究。这一点,对孩子来说是不健康的。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早餐吃的都很简单,往往没有任何副食。孩子经常告诉你他困倦,头晕,而且时而也会出现的情况注意力不集中。这就是早餐没有吃好的缘故。因此,千万不要怕麻烦,适当给孩子准备主副食齐全的早餐,比如油条、烧饼等配上什锦酱菜、五香黄豆、肉松、豆浆、小米粥等。

    2.保护肠胃首先要吃好早餐

    早餐如进补。对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来说,前天晚上吃进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已经进入大肠,胃里空空如也,能量严重不足,要保护好胃首先要吃好早餐。

    喂养孩子时,很多父母只重视午餐和晚餐,对待早餐经常马马虎虎。有些父母早上忙于上班,匆匆给孩子进餐,甚至没吃完,便随父母外出。早餐如进补,对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来说,前天晚上吃进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已经进入大肠,胃里空空如也,能量严重不足,要保护好胃首先要吃好早餐。

    吃好早餐,关键要注意2点,一是干稀搭配,就是说仅吃稀食,如稀饭、米汤、豆浆等,容易造成身体能量不够;仅吃干食,如馒头、面包、蛋糕等,孩子也将出现水分不足,消化不良。第二点则是注意荤素搭配,早餐应该包括奶、奶制品、蛋、鱼、肉或大豆及豆制品,还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蔬菜,这不仅能够维持血液酸碱度的平衡,减轻胃肠道的压力,还能为机体及时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

    给孩子准备好了早餐,他不吃怎么办?我也曾有这种手足无措的时候。儿子2岁时,他的中餐和晚餐都吃得挺多,属于嘴馋的孩子,但就是不肯吃早餐,令我非常着急。我开始尝试将早餐改变花样,把水果切成丁或切成片,慢慢地,儿子早餐吃得比较多了,可不到1周的时间,儿子的胃又罢工了,这让我郁闷了。

    后来,我改变了一下策略,发现孩子早上不饿很可能是因为晚餐过于丰盛。直到早上睡醒时,他的身体还没有感觉到饥饿。督促得越急,他就越没有食欲。于是我将晚餐做得清淡,而且6点左右就进餐了,这样实施1星期,儿子每天早上都胃口大开,连平时不喜欢吃的鸡蛋也满口塞下。

    这让我明白了一点,其实孩子缺乏的不是对食物的兴趣,而是我们没有找对他的食物生物钟!

    对于不吃早餐的孩子,一起床就让他喝一杯水或者果汁可以刺激他的胃口。另外,进餐之前洗漱可以让他慢慢清醒,甚至感到饥饿。就坐之后,把早餐一点一点地给孩子端上来,而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出来,可以从最清淡的水果、酸奶或者他喜欢的食物开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进餐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让他乖乖地“充电”,享用每一天丰盛的早餐了。

    育儿录

    Q 孩子每天都吃早餐的,但是给他准备的早餐分量总是吃不完,应该怎么办?

    A 如果早餐没有吃完,可以让他将剩余的食物在10点钟加餐的时候吃。要给他准备早餐时没有吃的食品,但又是身体所必需的,比如独立包装的饼干、液体酸奶等。

    Q 孩子仅仅1岁零3个月大,而且消化又不太好,早餐吃什么好?

    A 早上以流质食物为主。早上起来可以先喝点水,润润肠子,然后喝奶,如果他习惯吃早餐,不习惯喝奶的话,也可以不喝,可以熬点粥给他喝。也可以煮点细面条,里面加上蔬菜、虾皮,注意口味清淡一些,盐少放一点。

    Q 我儿子早上起来不怎么爱吃饭,以前喝奶粉,现在却排斥奶粉,不喝了,他正在发育期,早餐怎么按排合理呢?

    A 把牛奶换成豆浆试一下。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让孩子喝豆浆可以使营养更均衡。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易被充分吸收。豆浆还不宜一次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3.膳食纤维可以帮孩子护胃

    蔬菜、水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这种物质能改变肠内细菌,帮助胃的消化,同时制约人体对胆固醇、脂肪和糖的吸收,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等功效。

    在儿科门诊,很多妈妈向我求助:我家孩子总要2~3天才排1次便,而且每次都很困难,甚至需要用肥皂条或开塞露才行,是否要吃些蜂蜜或进行中药调理?对此我总是摇头。想一想你的孩子最近吃了些什么。想必不是蔬菜、水果等,反而是大量的肉类、鸡蛋、谷类,这些食物恰恰最容易导致孩子便秘。蔬菜、水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肠内废物的排除,帮助胃消化,同时制约人体对胆固醇、脂肪和糖的吸收,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等功效。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儿童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但最近美国健康基金会公布了一个计算儿童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的方法,即“年龄+ 5”。如:一个3岁幼儿,其每日所需膳食纤维为:3+5=8(克)。

    这个简单方法可以参考使用。不过,过多摄入膳食纤维,会影响铁、锌、钙等矿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膳食纤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因此还需多给孩子喝白开水。

    育儿录

    Q 孩子小小年纪已经便秘很长时间了,每次大便哼哼唧唧,肛门都会破裂,有什么治疗方法能治疗儿童便秘?

    A 幼小的孩子最好用食物治疗便秘。清晨起床后,饮温开水1杯,可促进肠蠕动。对内热重、大便干结如球、本身体质尚好的儿童,可用鲜菠菜250克、麻油15克,菠菜洗净在沸水中汆3分钟取出,用麻油拌食,每天2次,连服数天即可有效。或用香蕉250克、冰糖30克,同煮汤吃,每天1~2次,连服数天。对于体虚脾弱的孩子,可选黑芝麻、蜂蜜各60克,黄芪18克,黑芝麻捣磨成糊状,煮熟后调蜂蜜,用黄芪煎出液冲服,分4~6次喝完,每2天1剂,连服数天。

    Q 孩子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进水,总说口腔疼痛,怎么办?

    A 孩子可能是上火了。可将奶粉冲稀一些,同时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点蜂蜜水,每次不少于50毫升,温开水送服。

    4.调理孩子脾胃首选淮山

    脾胃问题当然是脾胃自己来解决,不在于看多少医生,吃多少药。大多数健脾药都有清热的作用,经常服用更容易伤害脾胃,而给孩子喝一碗淮山粥就是很好的方法。

    多年不见的朋友抱着女儿来我家玩,玩得非常尽兴。饭前,她从小包里拿出一小瓶药,向我要温开水给孩子送服用。说实话,一听给不到2岁的小孩用药,我就头疼。我拿起药瓶,一看上面写的成分,不外乎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谷芽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疏导食物,帮助排泄的,于是我很干脆地对朋友说:“这东西不适合你女儿吃”。

    不料朋友却说:“你看功效,功效写的是健胃消食,可以开胃啊。”我一时语塞,当人们把中药像西药一样理解成功效固定时,就觉得看成分是多此一举了,殊不知正大错特错!

    说起朋友女儿的身体状况,我比较了解,小女孩确实身体很弱,准确地说起来是脾胃很弱,经常隔2个月就呕吐,然后发烧,最后是拉稀。从生理角度来说,这很正常,小孩五脏六腑处于生长发育状态,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脾胃功能经受着很大的压力与负担,很容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调。然而,脾胃是后天之本,也就是说,是要靠后天调养来滋补的。小孩身体敏感,用药不当对孩子反倒有伤害,所以用药最应慎重,不如从内在调养。

    当下,我就从超市里买来了半根淮山,切细丝,放进锅里,锅放400毫升水,大火煮,开了再用最小火熬30分钟,再加了点糖。等淮山汤稍凉后给小女孩一喝,她胃口大开,一口气连喝2碗。

    饭后1小时,我又将小丫头抱在身上,用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见图213页)。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重复按、捏动作,共捏6遍。做捏脊很大的一个好处就在于脊柱属督脉,是身体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

    在我家玩上一天,小女孩已经从刚开始来时的病快快变得生龙活虎了。朋友和我告别的时候,我一再叮嘱她不要再随便给孩子吃药,以免伤害小孩脾胃,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朋友连连点头称是。

    实际上,很多父母心中都有疑问,如“我家的小孩为什么胃口这么差,一碗饭都吃不完?”“吃饭的速度过慢,一顿饭吃下来总要花一两个小时,从餐桌转战到电视前……”“有哪些中药开脾顾胃,增加食欲,让小孩成长发育又高又壮?”等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归之于脾胃的问题。

    脾胃问题当然是由脾胃自己来解决,而不在于看多少医生,吃多少药。大多数健脾药都有清热的作用,经常服用更容易伤害脾胃,而给孩子喝一碗淮山粥就是很好的方法。淮山是山药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是一味平补脾胃的食物。

    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父母还应给予特别的护理,不要喂太多,孩子不吃时不要追着喂,能吃多少算多少,避免伤食,同时要重视给孩子多喂水。此外,添加辅食时,脾胃虚弱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晚加半个月左右,要先加米汤、米粥,再加米粉,然后再加蛋黄及其他。水果方面不要早加,对于便秘的1周岁以内的孩子,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腹泻的孩子更要少添加果泥及果汁等。

    img59

    img60

    img61

    img62

    育儿录

    Q 我孩子不吃东西,胃口也不好,这是为什么?

    A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首先,看看孩子是不是已被感染或得了病,孩子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不吃东西。此外,还要检查孩子体内的锌含量。除胃口不好之外,他是否有2个以上的指甲有白点?是否有萎缩纹?是否免疫力低下?或者没有食欲、抑郁?如果是,就应该给他们补充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制剂。

    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接下来要看看给孩子吃的食物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刺激食欲。如果他们不吃某种食物(比如蔬菜),看看这些食物颜色的搭配、味道是否有吸引力。彩虹一样的炒蔬菜比煮老了的胡萝卜或看起来软巴巴的豆荚更能刺激他们的食欲。

    最后,吃饭的时候不要带着情绪。多数食欲都受情感的驱动,因此,餐桌上表现的情绪越少越好。例如,不要因为孩子的碗吃得干干净净就大加赞扬,也不要因为自己精心制作的蔬菜没有人动而流露出伤心的表情。这样,孩子们将明白,吃饭是他们独立地为自己而做的事,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食欲。

    Q 请问未满周岁的孩子(已经11个月了),可以吃木耳吗?

    A 可以。只要你在烹饪上花些功夫,把它做成适合孩子吃的就可以了。可以放水里发大后,剁碎加米中做成木耳粥,也可和红枣一起炖汤等等。

    Q 孩子快8个月了,前几天胃口很好,吃东西根本不用愁,这两天就不行了,米粉、面条什么都不爱吃,只喜欢吃奶,前一段时间也出现过这种反复,这是怎么回事?

    A 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表现。孩子和大人一样的,胃口时好时差的。

    Q 夏天到了,孩子的胃口很差,什么都吃得很少,怎么办?

    A 孩子胃口不好试试推拿。

    1.按足三里:屈膝,将一手掌心放在髌骨上缘,第二、三、四、五指并拢向下伸直,按揉中指尖处(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按揉300次。

    2.揉中脘:让孩子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按揉300次。

    3.揉丹田:脐下1寸处,按揉300次。

    家长可以每晚在临睡前,一边与孩子交谈,让其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一边以轻柔的动作推拿按摩,每晚约15~20分钟左右,长时间坚持,可收到不错的疗效。

    5.胃口好坏与脚也有很大关系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如果血液循环在脚的部位受到堵塞,那么很自然地会对脑部神经发出失调的指令,从而引起厌食,甚至拒食,再好的食物也无法引起食欲。

    除了给孩子调理脾胃外,还有一个影响孩子胃口的因素也许你想不到。前不久,日本医学界出具了一份报告,孩子的健康和脚有关,如果孩子穿太小、太紧的鞋,也将有碍孩子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影响孩子食欲,使其出现厌食或挑食的现象。

    看到这份报告不禁让我想起一年前接诊的那个叫文文的男孩。还没进诊室,就听见文文的妈妈抱怨:近来,文文有些营养不良,也不爱吃东西。按理说,2岁的孩子是最能吃的时候,我看了看文文的舌苔,颜色淡红,说明脾胃不错,身体的其他状况也都不错,这就让我感到十分纳闷了。

    突然,文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发现他走路有些不太自然,尤其是每跨出一步的那一瞬间,眉头中涌动着小小的不安,很明显,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文文的脚上。当我把这个想法和文文的妈妈沟通时,这位妈妈也吓了一跳,脱下孩子的鞋一看,孩子的脚又红又肿。

    为什么食欲好坏与脚有很大关系呢?俗话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由多块骨头、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组成,脚上汇集着6条经脉的66个穴位,并有多个与内脏器官连结的神经反应点,如果血液循环在脚的部位受到堵塞,那么很自然地会对脑部神经发出失调的指令,从而引起厌食,甚至拒食,再好的食物也无法引起食欲。

    我让文文的妈妈把他抱好,一边用手轻轻地在文文的脚上抚摸,促进血液循环,一边告诉文文妈妈,应该让文文光着脚多在草坪、沙滩或操场上活动,不要担心他摔倒或受伤,平时千万不能再给他穿瘦小的鞋子,而应改穿较宽松的软鞋。

    过几天,文文和妈妈又来了,他果然换上一双适脚的鞋。据妈妈反映,文文的胃口确实改善了不少,但由于过节在外面大吃大喝,肠胃又有一点不舒服,经常胀气,经常有气从喉咙泛出,还经常放屁。我微微一笑,“这不是鞋的问题,但仍然与脚有关”。文文的妈妈来兴趣了,“没想到脚还这么神奇呀!”

    这次我教给文文妈妈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肠胃不好当然是推胃经,这条胃经其实就在小孩子脚趾丫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我让文文的妈妈给孩子用手指按摩足趾36下,结果立竿见效了,文文打了个大大的膈,还有点臭味呢。其实,这正是堵塞的肠胃开始运动了,只要每天坚持,小孩子的胃肠功能也会逐渐好转,对腹胀、消化不良的孩子来说最管用。

    所以说,脚真是孩子身体的大宝藏,父母要善于爱护它,利用它,开发它,才能更好地为小孩子的身体服务,收获一辈子的健康。

    育儿录

    Q 3岁的孩子居然还含饭,要不就是胃有问题,消化不好,但他除了长得不胖,个子不高外,也没什么明显的病态,这是怎么回事呢?

    A 进食不定时、定量是小儿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胃肠道的工作是有时间性和规律性的,通过定时定量进食而形成习惯,到该进食的时候,胃肠道分泌大量消化液,准备接受食物的到来,同时产生饥饿感,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做条件反射。如果长期无定时、定量进食,则无法建立上述条件反射,这势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而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

    你需要先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器质性疾病,经医生检查确实后若有病应及时治疗。吃饭时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看书边吃饭,吃饭时要让孩子精力集中,细嚼慢咽,不要在吃饭时责骂孩子或讲故事。此外,饭前吃一些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的食品,如山楂,也是不错的方法。

    6.养胃还得少吃药

    孩子经常生病吃药,于是胃不断地受到药物的刺激,长期下来,很容易出现呕吐、胃部不适等症状,形成慢性胃病。

    我这专家门诊的小病人非常多,经常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二三点钟。其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从外表看来,个子高、身体壮,但很小就得了胃病,甚至有的孩子3岁就得了萎缩性胃炎,这种情况使我感到非常震惊。接触这种异样情况的时间长了,我逐渐发现到疾病的端倪。

    几乎所有父母在得知自己孩子患有胃病后第一反应便是:孩子之前从没说过自己胃痛或肚子痛呀!怎么会是胃病?那好,先问这些家长们一个问题:“孩子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当然是吃药了!”很多家长,包括医生都会这么回答。

    事实上,孩子在1岁甚至更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患感冒,会引起咳嗽、发烧等症状,有的孩子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反复感冒,就得经常吃药,特别是吃抗生素。这样,胃就会不断地受到药物的刺激。更可怕的是,有的家长看这种退热药没效果,就换别的药来逐个用,无意中将孩子的胃当成了“实验室”。孩子的器官很娇嫩,哪经得起这些折腾!就这样,过了1~2年或3~4年,孩子就开始出现呕吐、胃部不适等症状,也就是说慢性胃病开始发作了。

    我曾接诊过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1岁以前就反复感冒,经常吃抗生素,渐渐地,出现胃口不好、恶心呕吐等症状。孩子4岁时因为腹部不适而去医院就诊,X光显示他患了胃窦炎。几经周折也没有治好,后来找到我的时候,他已经有1 1岁了,病史也有一厚摞了,后来我用饮食加推拿的方法给他调理了1年才治好。

    提起这个孩子,我总是特别感慨。感冒对孩子来说,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会为日后带来很多麻烦,慢性胃病就是其中之一。而胃病不像感冒发热那样几天就好了,这种病的病程长,直接发病器官恰恰就是人体营养的枢纽,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孩子生病了,实在要吃药怎么办?我以前遇见过一位家长,给孩子滴氯霉素眼药水,只一滴下去,孩子竟发生药物过敏,患上了血液疾病,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在我们儿科,有一句话最常用,那就是“小孩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孩子虽然是个小人,可是他们各项器官发育并不成熟,所以在用药方面很是谨慎。在临床中,医生用药,都是按照小孩的千克体重用药的,有特殊重危病人,我们甚至要按照小孩的体表面积用药。所以即使是我们这些经常搞儿科的大夫,药物手册也不离身,对一些少用的药,我们还得掏出来查一查。

    一般来说,西药含量准确,说明书多能严格标注儿童的使用剂量,而中成药上往往写着“儿童酌减”“1岁小儿服用半包”等字样。对此,我要提醒你,即便是中成药,也不是十分安全,有的药大人多吃一粒可能无妨,可孩子吃就可能会过敏。特别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果孩子第一次服用,一定要先听医生的意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参照下面的儿童用药剂量表。

    img63

    育儿录

    Q 有个3岁的男孩,一顿可以吃下一只鸡,平时也不常患病。然而,经过胃镜检查,诊断的结果却是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孩子怎么会得胃病呢?

    A 孩子有胃病并不稀奇。有的家长在小孩吃奶或吃饭时逗小孩玩,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有的家长利用吃饭时间管教、训斥小孩,使孩子处于抑郁、紧张,甚至恐惧的状态;有的父母吃饭时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给孩子造成精神刺激。这样,即使再好的美味佳肴也不易唤起小孩的食欲。如果孩子长时间地进食无规律、饮食不节制,那么会不断刺激胃黏膜,进而损害胃黏膜,诱发胃病。

    对此,父母万不可粗心大意,一旦发现孩子啼哭不止、食欲不好、厌食、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还有黑便、血便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Q 孩子拉稀一周多了,昨天吃了一天思密达,应该怎么办?

    A 用思密达,要注意服法。一袋药(3克),需要加50毫升的水,药物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有的孩子在开始服用思密达的1~2天,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的现象,这不要紧,只要多加10毫升水就可以了,也就是按1∶60的比例,2~3天后适应了就可以改为1∶50的比例了。

    Q 孩子2个月,喝母乳,大便稀且黄,是不是腹泻,要怎么办?

    A 可能不是腹泻。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较稀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0.5~1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7.别让过凉的食物伤害孩子的胃

    父母应该少给孩子吃冷饮,过凉食物容易损害脾胃,导致孩子食欲下降。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来说,喝姜汤具有养护人体胃气的作用。

    去年,我在全国巡回进行“育儿宝典”讲座,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是仍然难以抵挡许多年轻妈妈爱儿的心。有位妈妈是来自广州的,自己创办公司,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但在讲座的那天,她仍旧准时过来。她告诉我,孩子都是交给父母和保姆看,应该说照顾得很周到了,但孩子还是经常生病,所以今天特意带家人到现场听一听。

    我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病让这位妈妈放下工作,带着全家人这么大的阵容前来?一问才知,原来他家孩子老是说胸口下部疼痛,虽不是很严重的疼,但睡觉时总是不断翻动,趴着、抽动、哼哼,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大的毛病,医生说是心病。

    并非我诋毁那家医院的水平,一个心病的帽子套在不足3岁、家庭幸福的孩子身上确实是有点太大了!

    讲座之后,我专门看了看这个孩子,发现他的脸色比较暗淡,身材瘦小,按了按他的胸口下部,直喊疼痛。胸口正中央稍下一点儿就是胃,这孩子想必是脾胃出了点毛病。我立马问孩子的妈妈他平时吃什么,结果奶奶马上插嘴,“这孩子特爱吃冷饮,吃点冰淇淋也还好,但是他一大早空着肚子就去冰箱找东西,拿了就吃,真怕他的胃受不了!”这也许就是病因了,广州确实夏天比较长,容易感染湿邪,影响孩子的脾胃功能,如果这时给孩子吃过多生冷的食物,常吃冷饮,就会损害脾胃,导致食欲下降。

    想到这,我心中有数了,让孩子的妈妈立即给孩子停止冷饮,另外再多喝一点温暖脾胃的东西。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来说,喝姜汤具有养护人体胃气的作用。

    孩子的妈妈留下了我的电话,取得经验满怀欣喜地回去了。2个星期后,我刚到杭州准备开始演讲,就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孩子的胸口已经不痛了,家人都感激万分,说下次再去广州一定要好好感谢我,请我喝茶。

    与这位妈妈同喜之余,我突然想起要问她是如何说服孩子少吃冷饮了,这倒是一个比医者更为高明的育儿之道。这位妈妈在电话里偷笑了,原来是和孩子约法三章,把去吃冷饮作为一种奖励,提前像他提出要求,让他自己完成之后作为一种奖励带他去吃。毕竟一下不让吃不可能,偶尔吃一下也不会太坏。

    人性又不失原则,真是位智慧的妈妈!

    育儿录

    Q 孩子怎样吃冷饮才算合适呢?

    A 注意不要在饭前饭后吃冷饮,尤其不要在饭后进食冷饮。这是因为人的胃在摄入食物后,为了消化食物,胃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如果此时食用冷饮,一方面可使胃酸浓度稀释,另一方面可使血管受冷刺激后发生收缩,减少血流,还可以引起胃部神经兴奋性增高,这些都可造成消化道的症状出现。为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在饭前饭后吃冷饮。

    从营养角度看,最好多吃些瓜果,如西瓜、番茄、黄瓜等,既加强了营养又解渴,比单吃冰棍之类的冷饮要强得多。

    Q 我家孩子今年3岁了,体质较弱,属于面黄肌瘦的类型。进食稍有不合适就会吐,而且常会头痛,偶尔也会呕吐一次,全面检查过,没什么毛病,不知道该怎么办?

    A 可以喝山药排骨汤,滋补脾胃。山药含淀粉质、黏液质、脂肪和蛋白质,极易被消化,所含营养素可为人体所吸收。此汤不仅可开胃,也能补充体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剥山药皮时一定带上食品料理手套,不然粘到皮肤上容易引起红肿发痒。

    Q 孩子2个月了,便便总是绿色的,老人们说这是因为受了惊吓,这种情况正常吗?我该怎么办啊?

    A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一般母乳喂养儿的孩子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奶粉喂养儿若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另外,为了孩子的健康,需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孩子,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其大便也会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