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0~3岁应做体检
在宝宝0~3岁这个阶段,有8次体检是必需的,这不仅能对宝宝生长发育状况有客观的了解,还能及早发现病症,予以治疗。
体检前准备
带好记录本、病历卡和钱
带上历次体检记录、疫苗接种记录、疾病就诊记录等。宝宝越小记录越详细越好,比如宝宝的胃口情况、何时添加辅食、大便情况、何时腹泻等等,方便医生询问时回答。
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医院
对医院的选择一般遵循就近原则,在时间上不要选择宝宝烦躁或饥饿的时候去,因为这样宝宝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一般小宝宝在早上精神好些,可以选择这个时段。另外,也要事先了解给宝宝体检的医院的时间,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去医院。
带齐必需用品
带上一个合适的包包,装上尿布、水、小饼干和宝宝最喜欢的玩具。
体检时给宝宝用尿不湿是不方便医生检查的,所以还是多带几块尿布更有用。水和小饼干也可以很好地安抚宝宝。至于玩具,在宝宝烦躁的时候就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体检更顺利地完成。
给宝宝穿合适的衣服与鞋子
体检时给宝宝脱掉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是很麻烦的,所以不要给宝宝穿很多衣服。连体衣在体检的时候也会给医生带来麻烦,所以体检那天最好不要穿,而是给宝宝穿一些便于脱卸的衣服。很多宝宝不喜欢脱鞋,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所以体检时的鞋子也要方便穿脱。
事先准备好询问医生的问题
通过体检,医生会给宝宝作一个总体的评价。这时,妈妈千万别错过机会询问专业人员相关的育儿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最好事先就想好,比如说我的孩子发育是否正常?在他的一下成长阶段我应重点注意哪些方面?育儿方式应该有什么变化?他的免疫系统发育正常吗?等等。而在医生回答时最好作好记录,如有条件可带上录音笔。
体检方法
婴幼儿体检内容通常包括问诊、体格发育测量及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问诊
医生会向宝宝父母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客观回答即可。各年龄段问诊重点略有不同:新生儿问诊重点有母亲妊娠期健康情况、分娩情况、宝宝出生后一般健康状况(有无窒息、黄疽轻重、呕吐及惊厥史)。婴儿期问诊重点有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辅食添加情况,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宝宝会坐、爬、 站、走的月龄;视力、听力、语言发育情况;是否患过某急性传染病及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幼儿期问诊重点有宝宝神经精神发育情况、饮食内容、生活习惯、家庭或托幼机构教养情况。
身高
平卧测量,测量前需先脱去宝宝的鞋、袜、帽、外衣裤及尿布。
体重
用标准人体磅称测量,宝宝穿裤头、背心,冬季可穿衣测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因此家人应事先在宝宝脱衣睡觉后称出衣服的重量。
头围
医生会用皮尺过宝宝两眉弓、枕骨凸绕头一周测量,所得即头围。
胸围
医生会用皮尺过宝宝两乳头及两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所得即为胸围。
头部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宝宝的头部,判断宝宝头部的前后囟门闭合情况。
脖子
医生会用手摸摸宝宝的脖子,检查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耳朵
主要是检查听力,看宝宝寻找声源的能力,同时检查耳膜及外耳道的位置,看是否有感染的症状,如红肿或耳朵囊肿等。
眼睛
医生首先会看眼睛是否有斜视的情形,接着观察瞳孔的部分,或是有无因过敏、感染所引起的异常分泌物。
牙齿
医生会检查出牙情况,A牙齿是否有变黄变黑,以及牙齿的排列及咬合。
腹胸部听诊
医生会用听诊器检查宝宝的胸、腹部,特别是心肺处有无杂音及心跳频率。
腹胸部触诊
医生会用触诊的方式,检查小宝宝的胸、腹部,看宝宝是否有肝脏或脏脾异常肿大的情形。
四肢
借由目视宝宝的动作,留意他大关节弯曲的状况,此外像四肢外观有无异常也是检查的重点。
生殖器
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要通过触诊检查是否有疝气的情形。
精细动作
通过完成一些特定的手部动作,如抓握玩具、串珠子、画画等来评价宝宝是否达到该阶段精细动作发育标准。
语言
医生会通过指令或对话,评价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社会性
主要是通过问诊,观察宝宝的神情、表现,或直接与宝宝交流,来评价宝宝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大动作
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动作进行情况,如翻身、坐、爬、站、走等,来评价是否达到该阶段大动作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