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接种疫苗
秋意渐浓,一些疫苗也将陆续进入注射期,然而一则消息却让不少准备带宝宝注射疫苗的父母倍感紧张。今年6月,安徽省泗县发生了学校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大量学生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虽然卫生部已经将此事件确定为“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即心理性的因素反应,对于各种疫苗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又该如何把接种疫苗的风险降到最低呢?
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婴儿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主要是因为婴儿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好因素的影响而患病,因此按时接种疫苗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接种疫苗的4大步骤
核对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和种类
宝宝刚出生,通常院方会给新手妈妈一本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有宝宝应该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新手父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如果因为粗心错过规定的注射时间,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另外约定时间注射。
另外还有一些如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选择接种。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跟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相对洁净,上幼儿园后,跟外界就有了密切接触,因此被传染上一些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陈医生建议父母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给宝宝接种预防水痘、甲肝等疾病的疫苗。
看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以下情况的孩子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7.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9.患有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的小儿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10.小儿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注意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接种类型 卡介苗接种
常见不良反应 临床资料显示,卡介苗接种后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是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生率约为0.5%~4%,多与卡介苗菌种、剂量、孩子年龄、接种途径及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
处理方式 如果发炎的淋巴结肿大不超过1厘米,属于正常反应,不必处理。如果肿大超过1厘米,且发生软化,又不能自行消退,可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做局部抽脓。如果局部已经破溃流脓,可撒上异烟肼粉,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同时口服异烟肼,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8~10毫克计算,疗程约1~3个月。切忌用不卫生的方法挤压或随便切开排脓。
接种类型 百白破三联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后常常出现发热与局部反应,约有2%~6%的小儿接种后发热达到39℃或以上,5%~10%打针局部明显红肿或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个别严重者还会出现惊厥或神经系统症状。
处理方式 此类孩子以后复种不可再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应改用白破二联针,因为神经系统反应通常由百日咳菌苗所引起),出现高热者可服退烧药,出现惊厥及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接种类型 乙肝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 注射后几乎没有副作用,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手臂痛、低热、皮疹、接种部位局部硬结、疲乏等。
处理方式 这种情况2~3天内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
接种类型 流脑多糖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后宝宝打针的手臂部位会出现红肿,有压痛感,少数宝宝会出现短暂的低热,有的宝宝可能出现腋窝处的淋巴结肿胀。
处理方式 这都是正常的接种反应,会很快消失。如果宝宝的反应比较强烈,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接种类型 乙脑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 一般宝宝接种后反应较轻,仅在注射处产生轻度红肿。有的宝宝会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以下。
处理方式 两三天后体温会自动回落,此阶段只要给宝宝多喝开水,物理降温,不必使用退热药;如果宝宝出现高热、精神很差,应该及时带宝宝上医院。
接种类型 麻疹疫苗接种
常见不良反应 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反应,约有5%~15%的孩子在接种6天后开始发高烧。
处理方式 如果高烧持续达5天以上,最好请医生处理。
接种类型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三价混合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 口服小儿麻痹疫苗即糖丸,一般没什么反应,极个别宝宝会出现皮疹、腹泻。
处理方式 2~3天内自愈,不需要特别治疗。
观察接种后的效果
方法一 观察防疫针打了以后,打针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由于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病菌、病毒要在体内生长繁殖,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故注射部位常发生某些反应。以卡介苗为例,接种后2~3天打针的部位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两周左右局部再次红肿,并破溃形成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持续约2~3个月。如果如期出现上述反应,说明接种成功。假如接种后未见到任何变化,表明接种失败,应及时给予补种。
方法二 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
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患所种疫苗能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传染病流行期间,表明接种成功,效果很好。
方法三 测定血液中免疫力增长情况。
接种疫苗后血液中免疫力有4倍以上增长时,说明接种成功。抗体测定法,是在接种疫苗后3~4周抽血化验,如果接种后血中抗体浓度比接种前增长4倍以上,说明接种成功。不过这些方法较为复杂,且须在医院由医生来做,父母自己不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