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食疗方解决小儿十大病症
便秘、感冒、腹泻、出汗、厌食、咳嗽、口疮、呕吐、贫血、湿疹……一定要吃药才行吗?不!食疗同样有效。本文针对以上十大病症汇集115则食疗方,助宝宝健康一臂之力。
便秘
由于宝宝肠道功能尚不完善,发生便秘时一般不宜用导泻剂治疗,以防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而中药又因其味苦,多数宝宝不予配合,所以食疗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之法。
感冒
发病时有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表现,治疗时宜多选些如生姜、葱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
厌食
适用于脾胃虚弱、胃纳不佳、体弱食少的宝宝,常用药物有山楂、山药、神曲、麦芽、茯苓、莲子肉等。配用食物有萝卜、肉、蛋类。
腹泻
宝宝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一旦发生腹泻,除了药物治疗,若能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汗证
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中医将白天无故汗出者称“自汗”;夜间睡眠出汗,醒后汗自止者称为“盗汗”。
咳嗽
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属于此病范围。小儿咳嗽除了要遵医嘱服药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荤辛辣之品。此外,可用下述药膳辅助治疗。
贫血
防治贫血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营养饮食非常重要。其中以猪肝、蛋黄、海带、黑芝麻等补血效果最好。但食补时应注意滋补而不油腻,且每餐不宜过多。
呕吐
引起呕吐的较常见原因有伤食吐、寒吐、热吐等。食疗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脾胃尽快恢复其正常功能。
湿疹
湿疹多由喂养不当,内生湿毒,外受风邪引起。如注意喂养,在小儿1岁左右断奶后,湿疹可逐渐痊愈。治疗常采用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