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看到物体细节的能力

进入这个月,父母要训练宝宝辨别轮廓中所包含的细节的能力。母亲脸部的细节是宝宝最频繁看到的细节,宝宝刚开始只能看清母亲头脸部的大致轮廓,随着增长,他慢慢开始看到轮廓之内的一些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的具体形状。

此时宝宝对自己母亲的面部表情变化会做出反应,宝宝不仅能辨认出自己母亲的脸部和别人的区别,而且当母亲做出一个高兴的表情时,宝宝会开心地给予回应。

当宝宝一个人在床上躺着的时候,母亲可以悄悄走过来,将脸靠近宝宝,不要说话也不要触摸宝宝,避免宝宝根据声音和触摸分辨出母亲。母亲面部要有良好的光照,以便于宝宝看清楚母亲的面部细节。

母亲走近宝宝时,一定要将脸靠得很近,开始时可为20~30厘米,因为近距离有利于促进宝宝的细节观察能力。

母亲可看着宝宝微笑,做出夸张的面部表情,等待宝宝的反应。宝宝可能不会立即做出反应,因为宝宝的机体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所以母亲要耐心地等待,变换着表情,注视着宝宝,并保持悄然无声的状态。

如果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提示下,宝宝只看着母亲的微笑或夸张的面部表情的时候,做出了微笑或张嘴咕噜等反应时,说明宝宝看清楚母亲的面部细节了。

刚开始宝宝的这种能力可能并不好,而且也不稳定。可能今天有反应,明天却没有了反应,母亲不应该泄气,而是要坚持锻炼,让宝宝多近距离观察,随着宝宝各项功能的发育,宝宝的这项能力也会日益稳定下来。以后每当母亲近距离注视宝宝的时候,他都会报以微笑或其他方式的回应。这时母亲要积极响应宝宝的回应,刺激宝宝做出更多的回应。

母亲还可以让宝宝分辨、观察其他东西,如娃娃头,将五官清晰明了的娃娃头拿到宝宝面前,让宝宝盯着看,可选择不同表情的娃娃,如嘴巴翘起来的笑脸娃娃、嘴角下拉的哭丧脸娃娃等。

如果购买各种不同的娃娃不方便或比较浪费的话,母亲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如将不穿的浅衬衣,剪成大布片,里面包裹一些海绵或其他软东西,用头绳或针线做成圆形,用彩笔画上娃娃的五官。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浅色硬纸片上用深色粗笔画出娃娃的五官,拿到宝宝面前,让宝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