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理解声音的意义" class="reference-link">让宝宝理解声音的意义
宝宝好几个星期前就能听到声音了,可对声音的意义还不能够理解。从这个月开始,宝宝慢慢会对周围有意义的声音做出反应,如妈妈的叫声、喂奶时敲击奶瓶的声音等。
在宝宝所处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很多这种有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大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值得注意的,或者完全不会在意,但对于一个四个月大的宝宝来说,这种声音就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最有效途径,是他接受外界信息的一个门路。
家人的脚步声、放水时发出的流水声、食品搅拌机的声音、厨房的切菜声、碗碟的磕碰声等等,都会引起宝宝的好奇心与注意力。然而对于宝宝来说,最有意义的声音还是母亲的说话声,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仅能分辨出母亲的声音,而且开始注意母亲说话时的语调,开始领会母亲话语中的涵义了。
现在,宝宝虽然听不懂词汇的意思,但能够听出说话的语调和旋律,可以从母亲的说话声中分辨出母亲的高兴与生气,可以听出是父母在互相谈话,还是母亲和奶奶在谈话。宝宝已经是个小小的“偷听”者了。
大多的母亲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当你的宝宝哭闹时,或当宝宝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时,你用温柔的语言和他谈话,询问宝宝怎么了,并安慰宝宝,夸奖宝宝真乖,这时宝宝的情绪会有所好转。
这说明你的语言抚慰起到了作用,说明宝宝已经能够理解你声音的意义了,知道母亲在关心自己,在安慰自己了。
细心的母亲也许还会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当你同宝宝的爸爸发脾气说些愤怒的话语时,宝宝会烦躁不安,或者开始哭泣。这表明宝宝能够体会出愤怒和生气的语调了;如果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哭闹时,宝宝听见了也会跟着哭,这是因为宝宝不喜欢哭的声音,因为他知道哭声不好,会令他烦躁不安。
作为母亲,知道了你的宝宝现在已经能够理解某些特定声音的意义,而且能够领会声音的语调和旋律,能够从声音中听出高兴或生气等不同情绪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首先母亲要多给宝宝创造一些有意义的声音,但不是噪声。平时多让宝宝听听你干活的声音,并随时告诉宝宝你在干什么,告诉那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平时多抽些时间,陪你的宝宝“聊聊天”,用温柔的声音向宝宝诉说自己的快乐,诉说自己多么爱他,安慰宝宝,赞美宝宝,回应宝宝的每一个小小的反应。
同时,母亲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用愤怒和生气的语调说话,避免和丈夫吵架,尤其要避免让宝宝听到自己撕心裂肺的喊叫或怒吼。作为母亲,你应该明白,这些不快的声音对宝宝会带来多大的不良影响,宝宝会因为它而焦躁不安,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会觉得妈妈是在讨厌自己。这对宝宝的心身都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