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学会发出有意义的声音

在宝宝的各项功能中,母亲最为关注的就是宝宝的语言了。一旦母亲注意到宝宝有与自己交流的愿望,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就很容易了。

其实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不知不觉地开始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了。几乎每个母亲都有对着宝宝咿咿呀呀的习惯和经历,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母亲的本能会这么做,而且母亲也知道宝宝能感觉到自己的说话。

在这个月份,母亲要注意的就是看宝宝能否发出有意义的声音。宝宝现在能发出的声音更多了,而且成熟了许多,虽然他仍然不会发出成人能听懂的话语,但已经能用多种声音向母亲表达自己了。

宝宝在一直倾听周围有意义的声音,并学着领会这些声音的涵义。宝宝的听觉发育和语言发育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宝宝对有意义声音理解能力的提升,他自己也慢慢学会发出有意义的声音了。当宝宝第一次发出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并成功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时,他会很自豪,从此会用更多有意义的声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就是宝宝的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宝宝所发出的每一个有意义的声音。

现在的宝宝已经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让母亲知道他是高兴还是烦躁,让母亲知道他是饿了还是想睡觉了。

宝宝有时候可能会想让妈妈陪伴或者得到什么东西而假装不高兴,有些母亲对自己的宝宝理解得很透彻,甚至连宝宝假装不高兴都能觉察出来。其实宝宝的这种不高兴只是想立即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已,并不是宝宝真的不高兴。有时候宝宝想让妈妈过来陪伴自己,也会假装害怕,发出一些特殊的声音。因此,母亲要学会理解宝宝不同的哭声和叫声。

作为母亲,比谁都理解宝宝,当宝宝发出有意义的声音时,要及时回应宝宝,并尝试着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母亲对宝宝发出的声音不理不睬或者不用心去理解,宝宝努力几次觉得妈妈还是无法理解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能会渐渐地失去信心,或懒得再发出声音。

这就是为什么从小由母亲带大的宝宝会聪明伶俐,语言、听觉等各项能力发育都迅速,而从小被束缚在摇篮里,一天到晚除了喂奶再没人搭理的宝宝长大后会显得有些笨拙呆滞、不愿表达自己的原因。当然宝宝的性格与长大后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这点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