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对双字的理解能力

在这个阶段,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许多,开始理解双字的能力,父母平时和宝宝说话不能只限于一个字,而是要给宝宝说短语,如“喝奶”“吃饭”“积木”等等。

当然这里所说的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只是针对宝宝们的平均发育水平而言的,具体每个宝宝的发育会有细微的差别。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地给宝宝创造一个良性刺激丰富的环境,让宝宝有机会锻炼、发挥他的潜能,让宝宝尽量多地掌握各种能力。

之前如果父母对宝宝的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等都进行了有效地训练,那么宝宝这时候可能已经具备很好的双汉字理解能力了;如果在之前父母们没有对宝宝进行过什么刻意的训练或没有与宝宝互动交流,那么现在宝宝有可能连单个汉字也无法理解。

如果父母一直按照本书所建议和提供的方法对宝宝进行训练,那么宝宝现在已经具有很多能力了,宝宝有可能已经会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理解图片的内容了,理解家人的名字了。所以经过前面的铺垫这个阶段就要加强训练宝宝对双汉字短语的理解。

当然这里所说的加强双汉字的训练并不是说父母每天只对宝宝说两个字的话语,而是在句子的基础上适当强调词组的意思,如问宝宝:“宝宝要喝奶是吗?喝奶,宝宝喝奶啊。”这样强调“喝奶”两字,会加强宝宝对它的理解和印象。当然父母每天自然要和宝宝用句子对话,如“宝宝想妈妈了吗?”“宝宝出去看看花儿好不好呢?”“宝宝起床了!”“宝宝累了吗?”“尿布湿了是吗?”等等,只要在说话时多强调几次双汉字即可。也有可能宝宝已经能理解两个汉字以上的短语的意思了,而宝宝只是不能用语言把他的理解向你表达出来而已,但宝宝会努力用各种方式向母亲表达他的理解,这就需要母亲仔细倾听。

细心的母亲可能会发现,有时候宝宝哭闹时,母亲温柔地问:“宝宝饿了吗?”宝宝会停止哭闹,动动嘴唇,这是宝宝对母亲的回答,说明他已经能听懂妈妈的问话了。有时候当妈妈问“宝宝饿了吗?”这句话时,宝宝会急促地哭上几句,然后充满着期待,这是在向母亲说:“我饿了,很饿了,妈妈你终于知道我饿了,赶紧给我吃奶啊。”当宝宝不饿的时候,母亲问这句话时,宝宝可能不会在意,用眼睛看着别处,或不耐烦地闹得更厉害。这是母亲没有理解他,他在抗议或者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呢。

父母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宝宝能够理解的东西其实远远超过父母的预料,因而要多跟宝宝说话,在话语中适当加入新的词组,并结合实际情况,强调这些词组的意思,加强宝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