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的思维记忆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地和概括地反映,这种反映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思维和语言是有密切联系的。宝宝在这个时期语言的功能很低,所以还谈不上有真正的思维。但宝宝在抓握和摆弄物体动作中,能逐渐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用一块毛巾把皮球盖住,皮球不见了,拉开毛巾皮球就会出现;如果大声哭叫,大人就会来抱他等;如果捏某个东西会发出响声等。

但如果撇开这些动作,宝宝就没有了思维。因此,也可以说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在动作中产生的,想要训练宝宝的思维,就要多给他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而不是让他干巴巴地去思索、去想问题。他不会像成人一样安安静静地想很多。

至于宝宝的记忆能力,也和他的思维能力一样,具有短暂性,需要在活动中不断强调。宝宝看到某个东西会暂时记住,但如果这个东西拿开了,他就忘了。他的思维和记忆具有形象性特点,也就是说眼里看到、手中摸到、嘴巴碰到,才会产生思维与记忆。

但宝宝的暂时记忆可以训练,会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宝宝的记忆会越来越长。大人要根据宝宝记忆的特点去促进他们记忆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记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导向性。记忆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就容易记住,没有兴趣的事物他会视而不见,因此在培养宝宝的记忆力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给他提供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语言、玩具、画册等形式让宝宝记住一些东西,再通过多次的重复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的话正好说中了宝宝的记忆特点。明智的父母绝不能强迫宝宝记东西,而是让宝宝在玩中记,0~1岁是宝宝记忆力开发的启蒙时期,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