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客观地对待甜食" class="reference-link">全面客观地对待甜食
喜欢甜食是宝宝的天性,大人也是如此。甜食的特点是其中的糖分多,有的父母认为给宝宝吃甜食可补充能量,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的父母认为甜食让宝宝偏食,对宝宝的牙齿发育也不利,因此不给宝宝吃甜食。那么甜食到底对宝宝有利还是有害,我们对此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糖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喜爱甜食、爱喝甜饮料的孩子成长率较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教授表示,这一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糖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当宝宝身体快速成长时,对热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高甜度的食物中所含的糖分正好可以作为能量提供给宝宝,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喜爱甜食是人类的天性。远古时期人类在寻找食物时就知道苦涩的东西味道差,而且吃了体力也不会得到补充,而甜味的东西不仅口感好,吃了后还能让体能会恢复。于是人们便对甜味产生了本能的偏爱,对苦味产生了排斥。
但是吃甜食多,宝宝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肥胖、钙缺乏、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龋齿等。
糖作为一种高能量类、纯热性食物,如果摄入太多会使热量摄入过量,导致肥胖。宝宝吃含糖高的食物过多,会不容易感到饥饿而导致食量下降,这样容易造成其他营养摄入不足,如微量元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如果宝宝吃太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丙铜酸,它会使机体呈酸性状态。
人体机能为了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会迫使体内的钙、钠等碱性物质参加中和作用,以达到平衡状态,这会减少宝宝体内的钙质。而钙质不足的宝宝会出现骨质疏松、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肌肉硬化等症状。
糖吃太多又不及时漱口,会使口腔里的酸度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繁殖生长创造条件,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齿。
因此,宝宝在哺乳期最好食用天然母乳,因为母乳喂养在宝宝口味的培养方面,比其他的加工乳制品更有利。而加工的乳制品往往都添加糖或香料等味觉调料,这会刺激宝宝的味觉系统,使他们对口味浓重的食物更感兴趣。
对于宝宝的吃糖行为,最好是“能不吃就不吃”,这样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半岁之后宝宝就已经吃上辅食了,最早添加的辅食应该注意尽量减少淀粉类、糖类物质。
最好是菜汤之类的,而不是米粉、米糊,这样有利于宝宝在长大后不会对糖产生过分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