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训练宝宝的空间感
如果你之前在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强调方位,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等,宝宝现在可能已经理解了好几种方位了,但由于宝宝认识东西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尤其是在认识方位方面,更是以自己为中心,因此对方位的理解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判断的,如“前面”就是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就是指自己的背后看不到的地方,“上面”就是自己的头上方,等等。
这时候为了让宝宝对方位有进一步的理解,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圈子,可借助一些其他东西作为参照物让宝宝认识方位。如拿出一些玩具放在地板上,将最大的毛绒熊放在地板中间,宝宝可站(或坐)在熊的对面或侧面,只要保证宝宝能看清楚熊周围的小物品就可以了,提醒宝宝这是一只大熊;然后拿一个小个头的鸭子,放在毛绒熊的前面,告诉宝宝“鸭子在熊的前面”,再拿一个青蛙放在熊的后面,告诉宝宝“青蛙在熊的后面”。但在认识左边和右边的时候,最好是让宝宝和熊处在同一侧,如让宝宝站在熊的后面或侧面,而不要让宝宝与熊面对面,避免宝宝左右混淆。然后拿出一个洋娃娃放在熊的左边,告诉宝宝“娃娃在熊的左边”,再拿出一个乌龟放在熊的右边,告诉宝宝“乌龟在熊的右边”。
然后让宝宝绕着熊观察一会这些小玩具与熊的位置关系,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趁机强调各种玩具与熊的位置。训练几次后,指着熊周围的玩具问宝宝,如“娃娃在熊的哪边呢?是在大熊的左边吗?”“大熊的前面是谁呢,宝宝能给妈妈指出来吗?”并指导宝宝指出来。
至于认识上下方,可用一个小凳子或小桌子,在凳子或桌子的上面放一个玩具,如拨浪鼓,告诉宝宝“拨浪鼓在凳子的上面”。在凳子的下面放一个娃娃,告诉宝宝:“娃娃在凳子的下面”。然后问宝宝:“谁在凳子的上面呢?”看宝宝是否会指着娃娃或说出娃娃的名字。
随着宝宝的长大,对方位越来越熟悉,可让宝宝自己动手设计。以上面所提的大熊为例,将熊放在地板中间,然后给宝宝几样玩具,母亲“指挥”,宝宝动手布置,如“宝宝把鸭子放在大熊的前面好吗?”并指导宝宝放在前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宝宝把其他的玩具分别放在大熊的后面、左边和右边。每当宝宝放对一件玩具时,就要开心地夸奖他,宝宝会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