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宝自己收拾玩具
很多宝宝的家里都是满世界的玩具,电视机的柜子上、桌子底下、鞋柜上、沙发底下,床上,怎一个乱字了得。看来这家的宝宝的确神通广大,能把这个小小的家全部用玩具占为己有,那到底应该如何收拾玩具呢?
几时可教孩子收拾玩具
2岁的孩子应该可以帮妈妈做很多家务了,比如把勺子放进洗碗池,帮妈妈喂养小动物,用小扫把扫地等,所以学习收拾玩具也正当时。这时的宝宝已经有了一点最初的参与家务的意识,父母可以引导他学习收拾玩具、自己的用品,让他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责任感。当然干的结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父母要强调的是要他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孩子学习收拾玩具的好处
发展身体和心理技能
收拾玩具不是件轻松的活,需要孩子跑东跑西、学会辨别分类,最后同类归组。这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应变力及体能,让孩子在家务活中得到身体和心理技能的锻炼。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个大环境,家中每个成员应该都有责任参与到家庭的建设中。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可以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事,让他深切的体会到他也是家庭的一员,比如帮妈妈一起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把自己的玩具都收拾好。
协助孩子独立自主
这个年纪的宝宝最需要学习的就是生活自理,在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喝水以后,接下来该学什么呢?学习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的用品,这也是生活自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来等孩子完全掌握后,就可以教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促进亲子情感交流
难得有和妈妈一起一起收拾玩具的机会,这是一件需要妈妈和宝宝合力完成的家事。在这个共事的机会里,妈妈和宝宝是平等的,一起去完成这项工作,孩子会从中体会到和妈妈一起工作的乐趣,还会体谅到父母的辛劳。
4种训练方法
1 学习法
如果家里有个好学的小家伙,可以让他边收拾玩具边学习,比如,“我把圆的积木堆在一起,你把方的积木放在一起”,“请把8块拼图放在这盒子里,把6块拼图放在那个盒子里”,在分工中,加入形状、数字、颜色的概念,让孩子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完成了家务活动。
2 引导法
孩子很贪玩,没关系,可以把这家务当成游戏来吸引他。“下面我们来玩个帮玩具找家的游戏,这些积木需要回到木盒子家里,那些芭比娃娃需要回到她们的卧室里,剩下的那些绒毛玩具说想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宝宝要给玩具们上课了,让他们站到墙角排成队听你讲课好吗?”这样孩子不会觉得做家务是一种负担,相反还会提高他的积极性哦!
3 鼓励法
及时鼓励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如“今天的动作比昨天快多了”“这次比上一次摆的要整齐一点”。让孩子对自己的每一阶段的进步都充满自信心,可以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工作中。
4 惩罚法
对于顽劣成性的孩子,有时不得不用点小小的惩戒,比如“你不肯自己收拾玩具,玩具会生气躲起来的”,然后可以把玩具先藏起来,让孩子有种失去的感觉,让他学会珍惜玩具从而投身到收拾玩具中来。
具体操作步骤
1.父母可以先准备好大小适中、容易放置的收纳盒,为每一类的玩具找一个盒子作为固定的家,并在盒外贴上此类玩具的图片作明确的标示,让孩子容易执行收拾玩具的动作。然后告诉宝宝应该按照图片上的标示来把玩具放入,如积木盒是放积木的,汽车盒是用来装汽车的。
2.开始时,父母可以先帮着宝宝一起做,递给宝宝一件玩具,然后告诉他应该放在哪个盒子里,放入盒子的动作由宝宝来完成。
3.等宝宝熟悉了这个动作后,可以让宝宝独自来完成,父母只是在旁边指点孩子应该把手上的玩具放到哪个盒子里。
4.待玩具都放入各自的盒子以后,让宝宝学习把每个盒子里面的玩具都摆放整齐,并且检查一下,有没有放错盒子的玩具。
5.让宝宝把所有的玩具盒子都统一放在一起,不要散落在房间的各处,或者在家设个专门摆放玩具的玩具角让宝宝摆放所有的玩具盒子。
教孩子收拾玩具应该避免的误区
让孩子做超出他能力的事
孩子个子小,力气也小,父母要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玩具的重量不能过重。不然孩子会认为自己肯定无法完成这项任务,会有挫伤感。
用强迫的方式逼孩子去收拾
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父母切勿用强迫的方法去逼迫孩子收拾玩具,认为这是孩子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完不成就应该受到责罚,这会使孩子对这项工作产生反感。父母应该用游戏的方法不厌其烦的去引导孩子收拾,孩子会很自觉的接受大人的指令收拾玩具的。
急于求成
当孩子初学收拾玩具时,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步骤都完成的很好。父母应该把收拾玩具的过程细化分段,等一个段落完成以后,再继续下一个段落。如先教孩子如何辨别玩具的分类,然后再教孩子把玩具放入不同的盒子里。大事化小,每个阶段的指令都要具体,便于孩子执行。
没有事先制定收拾玩具的规定
不少大人都是到了临吃饭或是临睡觉之际,突然对孩子说:“快快收收拾好玩具,否则妈妈要生气了。”要知道,孩子这时候可能正玩在兴头上,怎么可能一下子收心。其实父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应该收拾玩具吃钣,如果孩子不愿,可让孩子帮着擦桌子、摆餐具,告诉孩子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