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入托的10个“最担心”
幼儿园是宝宝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环境,由于新环境的生疏,如果处理不好,常会给宝宝造成一些不适应症状,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不说话,甚至拒绝进食。以下是妈妈们投票选出的10个最担心的问题,由专家为你找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下面将对每个“最担心”提出解决办法,并请北京21世纪实验幼儿园的老师结合她们的工作经验给予父母重点提示。
1 初期哭闹问题
1.及早树立起托儿所的美好形象,做好入托的正面宣传,诱发宝宝入托的欲望。
2.多陪宝宝参加亲子班活动,既熟悉环境,也给宝宝留下美好印象。
3.平时在家里跟宝宝玩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游戏,让宝宝尽快进入状态。
4.逐步适应,可以采取妈妈先陪托一两天或入托半日、提早接回等方式逐渐过渡。
5.父母每天送宝宝入托后应立即离开,任何一点迟疑和犹豫都会让宝宝更加不舍。
6.尽量弱化入托的特殊性,让宝宝明白:入托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正常。
7.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不是特别不适应,就不要轻易中断。因为中断后重新入托,又要重新经历一次情绪的起伏了。
8.回家以后,要给予宝宝亲热和温暖。对宝宝说:“宝宝回来了,宝宝真乖。”要耐心听宝宝说话,以便了解宝宝在托儿所的活动情况和感受。
2 饮食问题
1.尽早培养宝宝良好的就餐习惯,适应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吃饭。
2.逐步训练宝宝自己学会用勺吃饭。
3.学习用杯子喝水,并教会宝宝表达想喝水的意愿。
4.每天给宝宝自带一壶定量的水,请老师专给宝宝喝壶里的水,这样一来,妈妈就可以掌握宝宝白天的喝水量了。
3 受欺负问题
1.教会宝宝进行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如保护头、脸、眼睛等重要部位不受伤害。
2.让宝宝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从中学会勇敢,学会对强势力量说“不”。
3.教宝宝遇到欺负后,可以用大声斥责对方或告知老师的方法来制止欺负行为。
4.在日常生活给宝宝灌输一定的是非观念,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不能学。
4 大小便问题
1.及早训练宝宝对大小便的示意,如“嗯嗯、嘘嘘”等词汇或拍拍屁股等动作,或掌握宝宝大小便的征兆并及时跟老师沟通。
2.准备两套替换裤子和袜子存放在老师处,以备不时之需。
3.尽量通过饮食来调整宝宝的大便时间,最好能养成起床后大便的习惯,让宝宝每天在入托前解决大便问题。
5 安全问题
1.可事先用数码相机拍一些园里设施和环境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尽快帮宝宝熟悉室内室外的地形环境,减少危险的发生率。
2.对于户外大型玩具中一些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妈妈可以在接宝宝出园的时候一边陪他玩,一边及时提醒和警告。
3.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宝宝灌输一些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尽早让宝宝形成对电、热和高等危险的认识。
6 生病问题
1.及早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学会使用肥皂。
2.尽量专物专用,妈妈可以事先在宝宝个人物品上标上名字或作记号,方便认领,避免宝宝之间混用物品而发生交叉感染。
3.多给宝宝吃一些绿色蔬菜和酸味水果,或口服适量维C,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7 冷暖问题
1.季节交替时,温差较大,可以尽量给宝宝穿一些方便穿脱的开衫式外套。
2.天冷时,最好以“里毛衣、外棉服”的穿衣顺序来给宝宝穿衣。这样无论是进出暖气房还是午睡,宝宝都可以方便地增减衣服——只要脱了棉外套就差不多了。
3.给宝宝备一件背心。背心既可以保护宝宝的胸背部不受凉,又不影响活动。
4.对爱踢被子的宝宝,就请老师在午睡时再给他穿一件防踢的背心睡袋。
8 社交问题
1.父母平时应多带宝宝接触小区里的其他同龄小朋友,尽早让宝宝学会合作、分享和友善。
2.帮助宝宝尽快认识班里的小朋友。建议找机会拍一些同班小朋友的合影,指着照片让宝宝熟悉每个小朋友的名字。
3.邀请一些友好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跟宝宝一起玩。
4.在家里不能对宝宝有求必应,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入托后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也避免宝宝日后因为霸道而失去友谊。
9 睡眠问题
1.由于初期的焦虑情绪,有些宝宝容易发生夜里睡觉不安稳、磨牙、做噩梦或惊醒等情况,建议父母在宝宝惊醒后及时给予抚慰。
2.回家后跟宝宝多交流,可以多谈一些愉快的正面话题。
3.初期的托班生活会让一些宝宝感到压力和紧张,父母就尽量帮他放松一下吧!开心大笑可是一味的灵丹妙药哦!
10 表达问题
1.父母本身应该有丰富的词汇、语句、肢体语言与宝宝进行交流。
2.鼓励宝宝说话,如让他讲述一天在托班的活动和游戏、复述老师讲的故事等。
3.适当给宝宝看一些电视卡通片,增加宝宝的词汇量。
4.不要轻易打断宝宝讲话,那样会打击他讲话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