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秦亮甫

秦亮甫,男,1924年生,江苏武进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中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任法国路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临证多年运用膏方治疗糖尿病,临床取得很好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患者西药的使用剂量,协助平稳降血糖,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并能减少此病并发症的产生。

治疗本病要注重重肾治疗。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可生燥热,燥热易伤阴精。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治疗重清热,兼滋阴;患病日久伤阴,治以补肾养阴。故膏方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则显示先天不足(元气虚)。糖尿病患者多有疲倦乏力,乏力者,气虚也。糖尿病病久邪恋,往往导致气血两虚。故膏方中用八珍汤的基本组成(生晒参、茯神、焦白术、生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熟地黄)来益气补血。另外加用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来加强补气之力。气虚则行血无力,血脉瘀阻,血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进一步缺血缺氧,日久便产生各个脏器功能失调,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笔者认为血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故加用三棱、莪术来行气破血化瘀,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

治疗糖尿病需要降糖,还需要降脂,且应利水。常用桃树胶、天花粉、制黄精、枸杞子、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另外膏方中泽泻、麦冬、何首乌、地黄、山茱萸、黄芪、白术、茯苓、玄参也有一定降糖作用。常用决明子、生山楂、炒莱菔子、茵陈,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脂作用。另外膏方中制何首乌、泽泻、枸杞子也有一定降脂作用。茵陈还能起到促进代谢的作用,对降糖也有一定帮助。常用茯苓皮、葫芦壳、泽泻、车前草(或炒车前子)、槟榔,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水作用,必要时可以加用牵牛子加强利水之力。另外膏方中芦根、黄芪、白术也有一定利水作用。利水治疗也同时可以起到降脂作用,从而可以降糖。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往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临床研究发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者可在同一个人群中出现重叠现象。因此遇到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笔者认为控制好血压,可以提高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罗布麻叶、天麻、石决明、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降压,炒槐花、夏枯草清肝降压。另外炒槐花中含有丰富芦丁成分,可以很好降压。茺蔚子可以扩张血管起到降压作用。

膏方中的利水药如茯苓皮、葫芦壳、泽泻、车前草(或炒车前子)等也可辅助降压。黄芩、杜仲、桑寄生也有一定降压作用。为防膏方中用药过于滋腻,助湿碍胃,致消化不良,故用焦谷芽、焦麦芽、焦山楂、焦鸡内金消食、健胃、化积。用砂仁、白蔻仁化湿行气、止呕止泻。辅料用阿胶补血滋阴润燥,用奎红枣补血调味,用核桃仁补肾。特别注意血糖高者,熬补膏时不用冰糖、饴糖、蜂蜜、龙眼肉,可用元贞糖或木糖醇代替,减少奎红枣的用量或者不用(一般非糖尿病患者奎红枣用到500g,糖尿病患者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用量)。糖尿病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控制,忌烟酒、辛辣刺激、油腻之品,适量运动,定期随访血糖。

综上所述,笔者用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八珍汤来益气补血,加强清热生津养阴、行气破血化瘀、降糖、降脂、利水,辅以消食健胃化积、化湿行气,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注意积极控制血压。另外,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降糖必须降脂,理脾(胰)还需节食。

附:秘验方介绍

六味地黄丸加减膏方

【组成】西洋参100g(另煎汁收膏和入) 生晒参150g(另煎汁收膏和入) 南沙参300g 北沙参300g 太子参300g 党参300g 生黄芪300g 茯神150g 焦白术100g 生甘草30g 当归100g 川芎100g 生白芍200g 生地黄200g 熟地黄200g 泽泻100g 山药300g 牡丹皮60g 山茱萸150g 枸杞子250g 制黄精300g 制首乌300g 炒杜仲300g 续断肉60g 炒狗脊150g 焦谷芽100g 焦麦芽100g 焦山楂100g 焦鸡内金100g 砂仁(后下)30g 白莲仁(后下)30g 石斛300g 麦冬150g 玄参100g 芦根100g 桃胶300g 菊花150g 密蒙花150g 青葙子150g 槟榔60g 茯苓皮60g 葫芦壳60g 三棱60g莪术60g 炒莱菔子300g 陈皮100g 阿胶300g(收膏时用) 木糖醇200g(收膏时用) 红枣100g 核桃肉150g。制法是将数十味中药加水煎煮后,除去药渣,反复浓缩药液,缩小体积,再加胶性药物、糖和蜂蜜等熬成稠厚半固体状药膏,开水冲服。

【功效】补肾养阴。

【主治】用于肾阴虚糖尿病。症见口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服。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六味地黄丸为主(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苍芎、泽泻、山药、牡丹皮、山茱萸)来滋阴补肾。另加用石斛、麦冬、芦根、五味子、南沙参、北沙参、玄参、天花粉、太子参、西洋参起到清热生津养阴的作用。并加用制何首乌、制黄精、枸杞子、炒杜仲、续断肉、炒狗脊、桑寄生、阿胶、核桃来加强补肾之力。用桃胶以和血益气,用党参、生晒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白莲子培后天以养先天;用谷芽、麦芽、山楂、鸡内金、莱菔子以消食健脾;用菊花、青葙子、密蒙花以清肝热;用砂仁、陈皮、槟榔以梳理气机;用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用葫芦壳、茯苓皮以渗湿利水,使全方补而滞,兼祛余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泻、麦冬、何首乌、地黄、山茱萸、黄芪、白术、茯苓、玄参等药物均有降糖作用。

【点评】本方是一膏方,具有作用全面、药力缓和,正适合患有糖尿病这样病程长的患者服用。

【验案】王某,男,53岁。2007年11月13日门诊。

主诉2型糖尿病史10年,近期服用二甲双胍片0.25g,每日3次,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每日1次口服。近期空腹血糖控制在8.5~9.0mmol/L。今年体力比往年差,双眼视物模糊,腰背酸痛。胃纳可,二便尚调,夜寐尚安。检查:脉缓略滑,舌质嫩红,中裂,苔少。血压110/80mmHg。中医诊断:消渴。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肾阴亏虚。治则:补肾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膏方。按传统方法熬膏滋。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服。注意事项:如有感冒发热、伤食、泄泻等,应暂停服用,愈后再服。随访半年,诸症消失。

(蒋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