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林兰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又称脊髓膀胱、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或无张力性膀胱,是糖尿病膀胱神经发生病变后引起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占糖尿病的27%~85%。排尿障碍易引起顽固性尿路感染,加重糖尿病影响肾功能。本病早期症状隐匿,仅表现为排尿间隔延长,夜尿次数减少,或轻微排尿困难,有少量残余尿。晚期排尿间隔及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排尿后有滴尿现象,甚至尿潴留、尿失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膀胱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为小便淋漓不尽,尿涩不利,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尽,少腹拘急,属于中医学淋证、癃闭范畴。

一、病机特点

  1. 肾阴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 消渴病日久,肾阴亏虚,虚火亢盛,热灼膀胱则小便赤涩,淋沥不已;肾阴亏损,肾精不足则水火不济,心火偏亢而五心烦热。烦劳伤肾,肾精不固,湿热下注而见腰膝酸软,小便涩痛。本病以肾阴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

  2. 脾肾阳虚湿热留恋 消渴病多为中老年患者,病情迁延日久,阴气亏损,阴损及阳,命门火衰,肾阳不能蒸腾温煦,膀胱气化失常。正虚之后,复感微邪或遇劳即发为本病。

  3. 肺肾气虚疏泄不利 消渴耗伤肺阴,津液无以敷布,水液不能宣降而下输膀胱,州都失气化之职而小便涩滞发为本病。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则气机升降失调,气滞湿阻,或气滞不行,瘀浊阻滞发为本病。

二、辨治经验

根据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机特点,临床辨证论治宜确立主要累及脏腑,抓关键病位,灵活辨证论治。结合传统五淋划分及本病病位病性,辨证论治如下。

  1. 气淋 症见小腹胀满,小便涩滞,余沥不尽,小腹拘急,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治宜补中益气、化气通淋,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2. 劳淋 症见小便赤涩时甚,淋沥不已,时发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养阴补肾、清热通淋,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3. 阴虚癃闭 症见小便滴沥不通,尿少色赤,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倦怠,夜寐遗精,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宜滋肾通关,方选滋肾通关丸加减。

  4. 阳虚癃闭 症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尿有余沥,面色白,腰以下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肾阳,通利膀胱,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

三、诸法合用,综合取效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治疗颇为棘手,除上述辨证论治外,还强调必须中西医结合,针灸按摩并施,方可取得满意疗效,减少病人痛苦。临床上应鼓励患者定时排尿,指导患者腹压、手压下腹协助排尽残余尿。并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时发现治疗尿路感染。适当予以少腹部热敷可促进排尿。必要时予氨甲酰胆碱0.125g皮下注射或留置导尿。针灸治疗也需辨证取穴,脾气虚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肺肾气虚主穴气海、列缺、照海、水道;肾阳虚主穴命门、肾俞、关元等。按摩耻骨联合上方每次20min,每隔3~4小时一次,可显著缓解症状。

附:秘验方介绍

1. 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黄芪15g 白术10g 陈皮6g 升麻5g 柴胡6g 党参12g 甘草6g 当归10g

【功效】补中益气、化气通淋。

【主治】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证属气淋者。症见小腹胀满,小便涩滞,余沥不尽,小腹拘急,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弱。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黄芪补中益气为君,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健脾,以除胀;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当归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点评】本方以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加陈皮疏理气机使全方补而不滞;配合升麻、柴胡以升清阳,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化气通淋之效。

2. 知柏地黄汤加减

【组成】知母、黄柏各10g 生地15g 山药12g 山茱萸肉6g 泽泻10g 丹皮8g 车前子(包)10g

【功效】养阴补肾、清热通淋。

【主治】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证属劳淋者。症见小便赤涩时甚,淋沥不已,时发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知母、黄柏清利湿热,生地、山萸肉、山药养阴,泽泻、丹皮、车前子清热、利湿、通淋。

【点评】本方运用滋补肾阴之品,重在滋补先天,以养后天,使正气充足,则劳淋自除。

3. 滋肾通关丸加减

【组成】知母、黄柏各10g 肉桂3g 龟板12g(外用葱白50g 捣烂,加麝香0.13g,外敷关元、中极穴)

【功效】滋肾通关。

【主治】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证属阴虚癃闭。症见小便滴沥不通,尿少色赤,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倦怠,夜寐遗精,舌红苔薄,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知母、黄柏清利湿热,肉桂引火归原,龟板补肾填髓。葱白、麝香通窍行气。

【点评】本方口服剂虽仅4味,却具有补肾填精,引火归元,清利下焦湿热的综合作用,对于阴虚型癃闭确属正治。外敷法可明显增强疗法,亦为临证不可或缺的取效途径。

4. 济生肾气丸加减

【组成】熟地12g 山药15g 茯苓、泽泻各10g 附子6g 肉桂4g 车前子(包)10g 山萸肉8g 牛膝、杏仁各10g

【功效】温补肾阳、通利膀胱。

【主治】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证属阳虚癃闭。证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尿有余沥,面色白,腰以下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熟地、牛膝、山茱萸肉滋补肝肾,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山药健脾益气,泽泻、茯苓、车前子(包)利水渗湿,杏仁开宣肺气。

【点评】本方以济生肾气丸为基础,重在温肾利水;肺为水之上源,故以杏仁开宣肺气,有提壶揭盖之功效。

(李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