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温肾化湿为主,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魏子孝
魏子孝,男,1945年生,天津人,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考取我国首届中医硕士研究生,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西苑医院门诊内科、内分泌肾科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膳学会常务理事。
擅长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妇科、内科杂症的中医药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临床疗效显著。著有《中国古代医药卫生》《中医中药史》《中医药学概论》《倡名门太极学说的孙一奎》《性·性行为·性疾病》等专著,整理出版了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钱伯煊临床经验集《女科方萃》,主编《内分泌代谢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新编中医临床手册》等论著,编审《临床专病治验集要》,以及参编《抗衰老中药学》等十几部著作,发表论文10余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疼痛、麻木、发凉、肿胀、感觉异常等,早期感觉过敏,后期感觉减退甚则消失。
(一)病因病机
本病被后世医家归于“痹证”“痿证”“血痹”“脚气”等范畴,笔者认为,从临床症状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所谓本虚是指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的病机发展过程;所谓标实是正气虚弱、气血运行阻滞而致的瘀血、痰浊等有形之邪。DPN是因消渴日久,气血耗伤,甚者阴阳俱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致内生瘀血,阻滞络脉,或肾阳虚,气化失职,致内生湿邪而易外感寒湿,阻于络脉而成。故将DPN的主要病机归结为气虚血瘀阻络和阳虚寒湿阻络两种。
(二)辨病与辨证思路
参照血痹、湿脚气辨病中医古代文献对DPN无确切记载,笔者认为本病临床症状以肢体麻木为主者参照血痹论治,以肢凉肿胀疼痛为主者参照湿脚气论治。笔者认为肢体麻木、发凉、肿胀疼痛作为DPN的3个主要症状,以麻木为主者多辨为气虚血瘀证,以发凉为主者多辨为阳虚寒凝证,以肿胀疼痛为主者多辨为阳虚湿阻证。要重视舌诊。需要详细描述舌之神、色、形、态,如辨舌之红、淡红、黯红、老、嫩、胖、瘦、齿痕、点刺、瘀斑、裂纹;辨苔之黄、白、厚、薄、腻、花剥。以舌之象为本,以苔之象为标,如舌胖边有齿痕色黯红苔薄黄,则可大致辨为气虚为本、瘀热为标。
(三)治疗思路
抓主症,分轻重 笔者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将DPN辨为气虚血瘀阻络、阳虚寒湿阻络两个基本证型,治疗以益气养血、温肾化湿为主,化瘀通络贯穿始终。气虚血瘀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阳虚湿阻型以鸡鸣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各型轻重适当加减变化。
据舌诊,治标本 依据舌诊可判断正气盛衰,分析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所以魏老重视舌诊,参考舌诊治疗标本,主张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存在有形之邪者,先祛邪气治标,为治本扫除障碍。若见黄腻苔,先清热化湿;若见白腻苔,则在原基础方上合用二陈汤。若舌色偏黯,有瘀血阻滞之象,则重用活血之品,在养血的基础上加用虫类活血药。在标本治疗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当标本兼顾。
重预防,治未病 笔者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配伍行气、化痰、消瘀、降浊的药物,积极预防有形之邪的形成和发展,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如在瘀象出现之前,即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当归、川芎、赤芍、鸡血藤、丹参、丹皮等养血活血之品;已有舌色见黯之瘀象者,桃仁、红花、莪术、三棱均可选用;至血脉已阻或麻木,或冷痛,或局部乌紫者,则必用水蛭、山甲、地龙等药;如苔微腻必配伍化湿浊之品,防湿聚生痰阻络,清化用青蒿、荷叶、佩兰等,温化用苏叶、厚朴、藿香等。总之,在糖尿病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当燥则燥,当利则利,因势利导,遏制其传变。
(四)治疗方法
- 内服 气虚血瘀阻络型:主症见肢体麻木不仁、困倦乏力,以下肢为甚,活动后好转,或伴肢凉疼痛,入夜疼痛加剧,舌质淡红略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无力。笔者认为此型可参考血痹治疗,主张依据补阳还五汤方义益气养血活血并重。症状较轻者,以补阳还五汤原方稍作增减。
阳虚寒湿阻络型:主症见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下肢皮温偏低,喜热畏凉,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滑或薄白,脉沉细。笔者认为此型可参考湿脚气论治。应用鸡鸣散加减。
外洗 DPN症状表现多在下肢,重症患者内服用药药力往往不够。笔者主张在辨证应用内服中药的同时,局部可用中药外洗。外洗用药多用辛温通阳之品,并配以活血通络药物。常用药有川乌、草乌、桂枝、肉桂、透骨草、艾叶、红花、白芷、乳香、没药等。笔者认为外洗药不必拘泥于辨证,若辨证属热证,内服当予清热之品,外用仍可予温阳通络之品,内外合治以增强疗效。
外用栓剂 除了内服、外洗方法之外,笔者使用葛仙栓(葛根、仙灵脾)治疗DPN,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栓剂不会因胃肠pH值或消化酶的影响而失去部分药物活性,同时避免口服药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且50%~70%的药物不经肝脏破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药力持续且血药浓度高,同时避免了药物对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
附:秘验方介绍
1. 补阳还五汤加味
【组成】生黄芪 陈皮 鸡血藤 当归 川芎 川牛膝 赤白芍 桃仁 红花 地龙 土鳖虫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
【主治】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滞血瘀阻络型。症见肢体麻木不仁,困倦乏力,以下肢为甚,活动后好转,或伴肢凉疼痛,入夜疼痛加剧,舌质淡红略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畏寒肢冷,可依次选加仙灵脾、葫芦巴、桂枝、吴茱萸、附片;肢冷重症可暂加细辛散寒。疼痛明显,属热证者,赤白芍改为白芍并重用,加生甘草、徐长卿;属寒证者,加桂枝、制川草乌(先煎1小时)、细辛;有灼热感且伴有阴虚者,去当归,加玄参、丹皮。
【方解】方以生黄芪补益中气,陈皮理气和中,鸡血藤、当归养血活血,川芎、川牛膝、赤白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土鳖虫取其血肉有情之品,活血通络。诸药共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之功效。
【点评】魏氏本方主要治疗气虚血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方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该方是中医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主治气虚血瘀证。本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少量理气、养血之品,意在既养血又活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验案】患者,男,76岁。2009年4月24日入院。
糖尿病病史20余年,长期服用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3个月前加用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监测空腹血糖(FBG)波动于9~1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PG)10~15mmol/L。主因“视力下降明显,双下肢麻木三月余”入院。入院时症见:双下肢麻木,无疼痛发凉,视物模糊,无口渴多饮消瘦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色淡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入院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8.6%,肌电图示:右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右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西医诊断:DPN;中医辨证:气血不足夹瘀证;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利水;处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g,陈皮10g,当归12g,白芍30g,鸡血藤15g,川牛膝12g,泽兰12g,茺蔚子1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2g,丹参20g。常规控制血糖。服上方7剂后,双下肢麻木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嘱其继服原方7剂,并配合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巩固疗效。出院两周后随访,患者诉双下肢麻木基本消失。
2. 鸡鸣散加味
【组成】槟榔 木瓜 吴茱萸 生姜 苏叶 桑枝 生薏苡仁 羌活 独活
【功效】温阳、利湿、通络。
【主治】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证属阳虚寒湿阻络型。症见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下肢皮温偏低,喜热畏凉,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滑或薄白,脉沉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疼痛明显者,可加穿山甲、土鳖虫、白芍、徐长卿、蜈蚣,全虫以祛瘀、通络、止痛;若湿郁化热明显者,先予四妙勇安汤(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合四妙散(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治之,并酌情配伍羚羊角粉、秦皮、海桐皮、炙蜂房等清热止痛之品。
【方解】方以槟榔、木瓜、桑枝、羌活、独活,以疏通经络,吴茱萸、生姜温中散寒,苏叶理气和中,生薏苡仁健脾渗湿,诸药共用,以温阳、利湿、通络。
【点评】魏氏本方主要治疗阳虚寒湿阻络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本方应用大量祛湿通络之品,配伍少量温阳之品,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旨相合。
【验案】患者,女,53岁。2009年4月30日初诊。
糖尿病病史10余年,2006年左足背起一小疖肿,继发感染,后渐至足跟疼痛不能着地,下肢下垂则发红肿胀,小腿肌肉渐渐萎缩。2008年11月因左下肢肿胀疼痛明显在某院行左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腓深神经显微减压术。就诊时见左足不能着地,由轮椅推入门诊,左下肢肌肉萎缩,皮肤颜色稍黯,皮温较低,双手发麻,左下肢发凉,足部无溃疡,舌略黯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既往在多家西医院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治,效果不佳。就诊时血糖控制可,但足跟部肿胀疼痛仍无减轻。治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方选鸡鸣散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槟榔15g,木瓜10g,桑枝15g,益母草30g,赤白芍各15g,川芎12g,金银花15g,当归12g,玄参15g,生甘草10g,苦参10g,木香12g。
服7剂后复诊,患者拄拐杖步入诊室。诉服上方后大便溏泄,每日3~4次,自觉便后舒适,可依赖拐杖坚持行走20米左右,左下肢皮肤颜色有所恢复,后脚掌红肿胀痛较前明显减轻。期间因进食羊肉出现口腔上额溃疡,舌脉同前。笔者认为患者服药后溏泄正如鸡鸣散所述“当下黑粪水,即肾家所感寒湿之毒气”,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生薏苡仁30g,继服7剂;并予苦参12g,黄柏10g,厚朴12g,生甘草10g,两剂,煎汤漱口治疗口腔溃疡。两个月后随访患者诉一直常规控制血糖,继服上方14剂,平时加强锻炼,不用拐杖已基本可行走。
(李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