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为大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郭赛珊
郭赛珊,女,1938年生,福建莆田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协和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名医名院》杂志编委会委员、2008年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郭赛珊名医工作室”获得“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先后完成了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课题4项,参加的课题获成果奖3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著书7部。目前承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的科研任务。
中医认为糖尿病多属气阴两虚,以肾虚为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肢体疼痛、麻木、肌肉萎缩、发凉、怕冷等症状,是病及肝脾肾,导致血瘀的表现。肾为一身元阴元阳之根本,肝肾同源,脾肾相生,肝主筋,脾主四肢肌肉。肝脾肾虚,则不能荣养温煦筋脉,故见四肢疼痛、麻木、肌萎、肢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运血,而致瘀滞,肝主疏泄,肝郁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填塞经络,营阴失养,卫气失温,故加重四肢疼痛麻木。治以补肾活血为大法,兼以疏肝健脾,滋肾阴以养血柔肝,温肾阳以健脾,疏肝以理气活血。
严格控制血、尿糖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很重要的,糖尿病病人的血液黏滞度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活血化瘀药如桃仁、当归、全蝎等,均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及功能。
附:秘验方介绍
补肾活血疏肝方
【组成】菟丝子15g 枸杞子10g 柴胡10g 白芍15g 当归10g 茯苓20g白术10g 川楝子10g 全蝎4g 片姜黄10g 荔枝核30g 延胡索10g
【功效】补肾疏肝、理气活血。
【主治】用于肾虚肝郁、气滞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见四肢麻木疼痛,腰酸,胁肋胀痛,纳差,脉弦。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肢冷重加桂枝、鹿角霜、补骨脂;若阴虚肢痛灼热加女贞子、旱莲草,若肌肉萎缩加生黄芪,若肝郁化热、烦躁口苦咽痛则加夏枯草、黄连;便结者加决明子。
【方解】方中菟丝子、枸杞子滋补肾阴,白芍、当归滋阴养血荣筋,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柴胡疏肝解郁;荔枝核、桃仁、全蝎理气、活血、通络。
【点评】郭老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肝肾不足有关,本方注重肝肾同治,佐以理气活血,体现了郭老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补肾活血为大法的学术思想。
【验案】某女,25岁。
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半年,用胰岛素(64u/d)治疗效果不佳,血糖控制不力,空腹血搪17~22mmol/L,肢体疼痛麻木无改善来诊,症见全身肌肉疼痛麻木,以胸背、胁肋及大腿为重,痛甚时彻夜不眠,服止痛药亦不能缓解,下肢发凉,心烦急躁,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辨证:肾虚肝郁、气滞血瘀。治则:补肾疏肝、理气活血。处方:菟丝子15g,枸杞10g,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茯苓20g,白术10g,川楝子10g,全蝎4g,片姜黄10g,荔枝核30g,元胡10g,水煎服,每日1剂。
服上药6剂后,胸背痛基本缓解,胁肋及大腿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感下肢麻木发凉。随证加桂枝10g,桔梗15g,牛膝15g,鹿角霜15g,桃仁10g等补肾活血。
先后治疗4个多月,四肢疼痛消失,麻木大减,睡眠佳,血尿糖控制满意,胰岛素减量(56u/d)。
(单国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