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
吕仁和
吕老根据糖尿病肾病各期所出现本虚标实的具体病机特点,恪守标本同治的原则,采取“缓则治本,兼以治标;急则治标,兼以治本”的方案。以正虚分型,邪实分候,证型与证候有机的结合,以达保肾祛邪之功效。
一、分型论治
- 早期的治法 早期指从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直到肾功能代偿期。
肝肾阴虚 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烦热多汗,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佐以清热。方药:滋补肝肾汤送服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肺肾阴虚 症见胸背腰膝酸疼,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易于感冒或有咳嗽气短,手足心热,大便常干,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治法:益气养阴,补益肺肾,少佐清热。方药:补养肝肾汤送服麦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脾肾阳虚 症见腰背肢体酸疼沉重,肌瘦乏力,纳后腹胀,畏寒肢冷,面足浮肿,大便常溏,无胖嫩,苔白滑或腻,脉滑数。治法:益气健脾,助阳补肾。方药:健脾补肾汤送服济生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阴阳俱虚 症见腰腿酸疼,神疲乏力,怕冷怕热,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舌胖有裂,舌苔黄白,脉滑细数。治法:调补阴阳。方药:调补阴阳汤送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 中晚期的治疗 中晚期指肾功能失代偿期及尿毒症期。
肝肾阴虚 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苍黄,头晕目眩,怕热,便干,舌体偏瘦,质暗淡红,苔黄,脉弦细数。治法:滋阴降浊、益气养血。方药:养肝补肾泄浊汤送服杞菊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脾肾阳虚 症见神疲乏力,面足水肿,畏寒肢冷,肤色苍黄、粗糙,时有恶心,舌胖暗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助阳降浊。方药:温脾补肾泄浊汤送服济生肾气丸1丸,每日2~3次。
气血阴阳俱虚 症见不耐寒热,面足水肿,肤色苍黄,肌肤甲错,时有恶心,舌胖有裂,舌苔黄白,大便干稀无常,脉象弦滑。治法:调补气血阴阳,降浊利水。方药:调补脾肾降浊汤送服济生肾气丸1丸,每日2~3次。
肺肾阴阳俱虚 症见腰背酸疼,胸闷咳嗽,心悸气短,神疲乏力,不耐寒热,大便干稀无常,口唇舌暗淡,脉滑数。治法:调补气血阴阳,清肺益肾降浊。方药:清肺益肾降浊汤。
心肾气血阴阳俱虚 症见胸背腰腹酸胀,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时有心痛,全身水肿,不能平卧,纳谷不香,口唇舌暗,脉数。治法:益气养心、活血降浊。方药用养心益肾降浊汤。
二、分候论治
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邪实证候,治疗得当,有利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若一味扶正,反而助邪,不利肾脏功能的保护。
血脉瘀阻:见有口唇暗即是,主方中加入丹参30g,三七6g;心痛者再加川芎15g。
饮停胃脘:见有胃脘停饮,背部怕冷即是,主方加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6g。
湿热中阻:脘腹胀满,纳饮不香,时有恶心,身倦头胀,四肢沉重,大便秘结,舌胖嫩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改用清化通利法,用平胃散合茵陈蒿汤: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生甘草6g,茵陈30g,山栀10g,大黄10g(另包后下,大便转溏后减量)。每日1剂,分两次服。若为湿热下注,见大便秘结,腰腿沉重,小便不爽,舌胖嫩红,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数,改用化湿清利法,用四妙散加味:苍术10g,黄柏10g,黄连10g,牛膝30g,生薏米30g,狗脊15g,川断10g,木瓜30g,生大黄8g(另包后下),大便通畅后减量,每日1剂,分两次服。
肝郁气滞: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纳饮不香,舌暗苔黄,脉弦。改用舒肝解郁法,以四逆散合加味逍遥散:柴胡10g,赤芍20g,白芍20g,枳壳10g,枳实10g,炙甘草6g,丹皮10g,山栀10g,当归10g,白术10g,茯苓20g,厚朴6g,每日1剂,分2~3次服。
外感热毒:咽喉肿痛,发热恶寒,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解毒法,方以银翘解毒散治疗:金银花20g,连翘20g,菊花10g,桑叶10g,黄芩10g,地丁20g,黄连10g,生大黄8g(另包后下,便畅减药),每日1剂,分2~3次服。
浊毒伤血:症见鼻衄、龈衄、肌衄等,治以解毒活血、凉血止血,以清热地黄汤加味送服三七粉3g。药用;水牛角15g,生地黄30g,丹皮10g,赤芍15g,煎汤分次送服。
胃肠结热:胸胁苦满,大便干结,口苦咽干,苔黄,脉数。治宜和解肝胃、缓泻结滞,方以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枳实10g,白芍30g,生姜3片,大枣3枚,生大黄10g(另包后下),每日1剂,分两次服。
血虚生风:症见手颤,四肢酸痛,舌淡,脉弱。治宜养血、活血、熄风,方以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加味:生黄芪30g,当归10g,生地20g,川芎15g,白芍40g,生甘草6g,木瓜30g,陈皮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
附:秘验方介绍
1. 滋补肝肾汤
【组成】黄精15g 生地20g 山茱萸肉10g 旱莲草20g 女贞子20g 枳壳10 枳实10g 黄连10g 生首乌15g 牛膝20g
【功效】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佐以清热。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烦热多汗,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用法】每日1服,水煎,送服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每次1丸,1日2~3次。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黄精、山茱萸肉益气滋阴,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阴,何首乌、牛膝滋补肝肾,生地、黄连清热,枳壳、枳实疏肝理气,使滋阴药补而不腻。
【点评】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加用女贞子、旱莲草暗合二至丸之意,故用于肾阴虚型的糖尿病肾病。
2. 温脾补肾泄浊汤
【组成】生黄芪20g 当归10g 红参5g 猪苓20g 苍术10g 生草6g 川芎15g 熟地15g 砂仁15g 赤芍15g 白芍15g 附片5g(或冬虫夏草2g) 熟大黄8g
【功效】益气养血、助阳降浊。
【主治】用于脾肾阳虚型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症见神疲乏力,面足水肿,畏寒肢冷,肤色苍黄、粗糙,时有恶心,舌胖暗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用法】每日1服,水煎,送服济生肾气丸1丸,每日2~3次。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黄芪、红参健脾益气,熟地补肾填精,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猪苓、苍术、砂仁利湿降浊。川芎、赤芍、熟大黄活血化瘀。附片温肾助阳,甘草调和诸药。
【点评】本方应用黄芪、红参,以健脾益气,意在养后天以资先天;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以滋补肝肾之阴;以少量附子温肾助阳,与四物合用取阴中求阳之意;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故加用猪苓、砂仁、苍术,以燥湿利水;久病入络,故少佐活血之品。
(单国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