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足重在活血化瘀
程益春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50岁以后及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主要因为下肢神经病变使足部痛觉、触觉及温觉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由于各种外伤形成溃疡、感染;或因长期血糖过高造成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病理改变,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坏死。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血痹、脱疽范畴。程老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而致瘀因素多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抓住活血化瘀这一关键,然后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治,方能奏效。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 此法用于糖尿病足的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凉、麻木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足部皮肤色暗红或紫斑,或间歇性跛行。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涩。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川牛膝、地龙、水蛭、苏木、路路通、鸡血藤等,痛甚加全蝎、蜈蚣。
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相火亢盛,邪热旺盛者。症见患肢疼痛,昼轻重,痛如针刺,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重则烦躁易怒,局部红肿热痛,肢端坏疽或足趾溃烂、疼痛剧烈,舌红少苔,脉细弦或数。方选四物汤合知柏地黄汤及四妙勇安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黄、川芎、赤芍、白芍、当归、牡丹皮、知母、黄柏、山茱萸、玄参、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地龙、甘草,大便秘结加熟大黄,肿甚加穿山甲、皂刺,痛甚加蜈蚣2条,阴虚口渴、低热加天花粉、地骨皮。
活血化瘀、清利湿毒法 此法用于湿热内蕴、热毒聚结、气血壅滞者。主要表现为患肢皮肤暗红胀痛,趺阳脉搏动消失,足端紫红,皮肤起水疱,重者足趾溃烂,脓液黄稠,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常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黄浊等症。方选大黄虫丸合三妙散及五味消毒饮加减,主要方药为桃仁、川芎、赤芍、水蛭、黄柏、苍术、川牛膝、金银花、地丁、蒲公英、黄连、马齿苋、车前子、白芷等,苔腻明显加佩兰叶,瘀血证重者加三棱、莪术。
活血通络、温阳散寒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阴虚及阳,阳气耗损,阴寒内生,血因寒而凝,阳气不达四末者。证见患肢冷痛,夜间尤甚,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迟而细。治疗方剂以补阳还五汤合阳和汤加减,主要药物为生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苏木、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白芥子、路路通等。
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者。证见精神倦怠,萎黄消瘦,患肢疼痛较轻,疮口脓汁清稀,经久不愈,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或趺阳脉消失。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主要药物为生黄芪、桂枝、党参、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白芍、陈皮、白及、鸡血藤、苏木、甘草。
在糖尿病足治疗中,除应用内服法外,同时配合外治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马勃粉适量或麝香粉适量外敷。《名医别录》称马勃“主恶疮马疥”,麝香能活血散结,走窜力极强,二药外用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附:秘验方介绍
1. 血府逐瘀汤合阳和汤加减
【组成】生黄芪 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地龙 苏木 熟地黄 鹿角胶 肉桂 白芥子 路路通等
【功效】活血通络、温阳散寒。
【主治】用于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症见患肢发凉、麻木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足部皮肤色暗红或紫斑,或间歇性跛行。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下肢逆冷、皮肤青紫加制附子、川牛膝,下肢紫暗则选用鸡血藤、水蛭,痛重加全蝎、蜈蚣、穿山甲,气虚重者加党参或人参;寒凝痛甚加用制川乌、细辛。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活血,当归、熟地养血,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苏木通络止痛,白芥子、路路通温阳通络,鹿角胶、肉桂温阳散寒。
【点评】本方是程老治疗糖尿病足的经验方,用于属阳虚血瘀证者。本方由古代名方血府逐瘀汤和阳合汤加减而成。其前者为活气滞血瘀证之首选方,其后者为治阴疽的首选方,两方合方,恰合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病理机制,因而有效。
2.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
【组成】生黄芪 桂枝 党参 当归 白术 茯苓 川芎 熟地黄 白芍 陈皮 白及 鸡血藤 苏木 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用于气血亏虚、瘀阻脉络型糖尿病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兼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龟板、天花粉、石斛;兼阳虚加鹿衔草、补骨脂、淫羊藿、鹿角胶;痛甚加乳香、没药;肢冷重于疼痛者加细辛。若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也可选用生黄芪合生脉散及四物汤加减。
【方解】方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加强君药益气之功,熟地黄、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共为臣药,生黄芪、桂枝益气温阳,白及、川芎、鸡血藤、苏木活血止痛,陈皮理气,使补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点评】本方以八珍补气养血,用黄芪桂枝五物以益气温经、和经通痹,再加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兼顾标本,对于因虚致瘀,因瘀致虚的糖尿病足患者有效。
(蒋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