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热凉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郭庆贺

郭庆贺,男,1937年生,辽宁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鞍山市中医学会副会长、辽宁中医学院教授;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500名知名中医专家之一;现任辽宁省糖尿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铁东区中医院名誉院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对中医理论造诣很深,颇有建树,尤其在治疗糖尿病、风湿病方面,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有糖尿病史,视力减退,眼底有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等病变,严重时玻璃体出血、机化,可引起视网膜脱离,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非增殖期以气阴两虚、肝肾不足、目络瘀阻为多见,增殖期以瘀血阻络,痰浊内生及痰瘀互结致目络损伤为突出。

本病由于消渴日久不愈,耗损阴精,肝肾亏虚,阴血不足,虚火燥热内生,煎熬津液,上扰目窍,灼伤血络,久则耗气伤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阴两亏,目失所养,气不帅血,痰瘀互结,目中血络瘀阻,血不循常道,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变。总之,本病以阴虚为本,瘀、热为标,故治疗应以滋阴清热、凉血化瘀为总则。

(一)关于出血的分期

(1)出血期 治宜凉血、止血、活血,可用生蒲黄汤加减。

(2)出血停止期 一般在出血停止后10天左右,因离经之血多为瘀血,故宜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3)瘀滞难消期 眼底出血瘀积不消,色紫暗,成为白色条状机化物则宜活血逐瘀、软坚散结,用血府逐瘀汤,加行血破瘀,软坚散结之品,如三七、郁金、海藻、昆布等。

(4)后期 因久用活血消滞之品易伤正气,可采用攻补兼施之法。可在化瘀通络的基础上酌加扶正之品。

(二)关于整体辨证

(1)气阴两虚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淡胖或有齿印,少苔,脉细无力。眼底检查多为Ⅰ~Ⅳ期,治以滋阴补肾,益气生津之法。

(2)阴阳两虚 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足水肿,夜尿多,咽干口燥,心烦,舌质淡嫩,脉沉细无力。眼底检查属Ⅳ~Ⅵ期,增殖型病变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阳两虚,治宜阴阳双补。

(3)痰瘀阻滞 形体丰腴,头身沉重,身体刺痛,口唇或肢端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涩或弦滑。眼底检查为视网膜病变Ⅱ~Ⅴ期,治以健脾燥湿、化痰祛瘀之法。

(三)关于局部辨证

(1)眼底有新鲜出血或新鲜玻璃体积血者,即出血在10天以内者可辨证基础上加用生蒲黄30g,旱莲草20g,丹参15g。

(2)眼底出血暗红,伴渗出物者,加用三七5g,血竭粉5g,丹参20g,赤芍15g,郁金15g,牛膝15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在于正虚,瘀血的产生源于正虚,其出血的特点为反复性。因此,眼底瘀阻之证,切不可乱用峻猛破血活血之品,而犯虚虚之戒,造成反复出血。常选三七、血竭活血止血,丹参养血活血,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兼以补肾,祛瘀不伤正,赤芍凉血祛瘀,郁金行气活血,解郁兼能消肿。

(3)眼底见机化物,视网膜出血日久,变白色机化物,或进入玻璃体日久不散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多为气机不利,痰瘀互结,郁积不散,积成微癥。因此,笔者在选用丹参、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同时常配伍穿山甲能通达经络,消痈散结,直达病所。另外,瘀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配以海藻,昆布消痰软坚利水。

(4)伴视网膜水肿者,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可加用茯苓20g,薏苡仁20g,健脾利水。

附:秘验方介绍

1. 九子地黄丸加珍珠、血竭、麝香方

【组成】熟地黄60g 净茱萸肉15g 干山药15g 茯苓15g 五味子15g 枸杞子15g 沙苑子15g 泽泻15g 决明子15g 青葙子15g 茺蔚子15g 丹皮15g 菟丝子15g 覆盆子15g 车前子15g 沉香3g 醋龟板30g 灵磁石30g 西洋参15g 血竭90g 炙黄芪30g 珍珠粉15g 真麝香3g

【功效】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止血散瘀。

【主治】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物模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目干耳鸣,舌淡胖或有齿印,少苔,脉细无力。眼底检查多为Ⅰ~Ⅳ期。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一般不加减。

【方解】本方以茯苓、黄芪健脾益气,西洋参益气养阴;用熟地、五味子、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龟板培补肝肾,养肝明目;用决明子、青葙子、茺蔚子、车前子、磁石、珍珠母清肝明目;用沉香行气温中,以助血行;用血竭、麝香、丹皮活血通经。

【点评】本方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者而设。本方既可益气养阴治本又能清肝明目、行气化瘀止血以治标,且为膏剂,便于久服,不失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良方。

【验案】患者男,56岁。患糖尿病16年。

近3年发现视力逐渐减退,视物模糊,伴腰膝酸软,目干耳鸣,疲乏无力,性功能低下,五心烦热,舌淡红嫩,苔花剥,两脉细而无力,左略弦,两尺尤细。经眼科检查,双眼视网膜可见出血,软性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眼前手动。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目络瘀阻,尚有离经之血。治宜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止血散瘀。药用九子地黄丸加珍珠、血竭、麝香炼,制为蜜丸,依法服用。

由于患者血糖一直达标,坚持此方服1个月后,腰膝酸软,目干耳鸣,疲乏无力,性功能低下,五心烦热等症均明显改善。眼科检查,出血减少可见硬性渗出,新生血管未增多,视力提高,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0.1。

3个月复查:仅觉稍乏力,余无他症,视力较前明显恢复,自诉可见广告牌上的大字,视物较清晰,经眼科检查:眼底出血完全吸收,仅存在点状出血,散在血管瘤。左眼视力0.5,右眼视力0.3~0.4之间,再服3个月,停药观察半年未复发。

2. 丹七地黄汤

【组成】生地黄24g 炒蒲黄15g 赤芍12g 丹皮12g 三七粉15g 石斛15g 丹参30g 升麻6g

【功效】清热养阴、止血散瘀。

【主治】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有新鲜出血。症见视物模糊,口干、舌质暗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一般不加减,必要时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丹参、三七,清热活血为君,臣以石斛、生地养阴生津,炒蒲黄化瘀止血,赤芍、丹皮清热化瘀。

【点评】本方重在清肝热、散瘀血,以图瘀祛新生血止之功效。本方以生地、石斛以清热生津;加用赤芍、丹皮清热化瘀;加用炒蒲黄三七以止血,意在标本同治。

【验案】患者男,61岁。

患糖尿病12年,近期所服降糖药为美吡达。由于家住农村,很少化验血糖。5天前突然双目失明故来就诊,经眼科检查,只能见眼前手动,双眼玻璃体积血,眼底不能窥见。FBG5.9mmol/L,P2小时BG11.4mmol/L,遂将美吡达改为瑞易宁,因形瘦肤干,舌边尖略红,两脉弦滑无力而数。辨证为阴虚血热,血沸妄行,溢于脉外,阻碍神光。以丹七地黄汤治疗。生地黄24g,炒蒲黄15g,赤芍12g,丹皮12g,三七粉15g,金石斛15g,丹参30g,升麻6g。每日1剂,10天后复查,视力右眼0.3,左眼0.4。双眼玻璃体积血吸收,眼底大部分血管及点状出血,新生血管可见,因平素有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耳鸣脱发等症,故改以蒲辅周老中医所介绍的九子地黄丸方加味治之。于原方中加麝香、珍珠、血竭配以蜜丸连服3个月,患者反馈自觉视力明显改善,惜未能来眼科复查。

3. 六味地黄丸加减

【组成】楮实子20g 茺蔚子15g 白术10g 生地15g 黄芪30g 车前子15g 山茱萸肉10g 枸杞15g 菟丝子15g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多为Ⅰ~Ⅳ期。症见: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以楮实子、茺蔚子滋补肾阴,为君药;山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加强君药滋补肾阴之功,为臣药;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生地养阴生津,车前子清热渗湿,使诸药补而不滞,全方共奏滋阴补肾、益气生津之功效。

【点评】本方所主之证乃阴亏日久,阳气生化乏源而致气阴两虚,故在重用滋阴补肾的基础上,独重黄芪以补气升阳,阳升则阴升,阴升则目窍得养视力改善。有研究表明,黄芪、白术、车前子可以改善房水循环。

4. 滋阴助阳方

【组成】楮实子20g 生地10g 白术10g 茺蔚子15g 巴戟天15g 山茱萸肉10g 黄芪30g 淫羊藿10g 菟丝子20g 肉苁蓉15g 枸杞子15g

【功效】滋阴助阳。

【主治】阴阳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属Ⅳ~Ⅵ期。症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足水肿,夜尿多,咽干口燥,心烦,舌质淡嫩,脉沉细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加减】本方证随症加减。

【方解】阴虚日久,阴损及阳,故在主治气阴两虚之上方(见方3——六味地黄丸加减)基础上加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温阳柔润之品,阳蒸则阴化,阴化则上承,上承则目窍得养。

【点评】增殖型病变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阳两虚,治当阴阳双补,应用本方有效。

5. 温胆汤加减

【组成】石菖蒲10g 陈皮10g 半夏15g 茯苓15g 竹茹丝15g 紫丹参25g 郁金15g 苍术15g 枳实10g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祛瘀。

【主治】痰瘀阻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为视网膜病变Ⅱ~Ⅴ期。症见形体丰腴,头身沉重,身体刺痛,口唇或肢端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涩或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加减】随症加减。

【方解】方中半夏、茯苓健脾燥湿,为君药;石菖蒲、竹茹、苍术、陈皮加强君药化痰之功,为臣药;枳实行气消积,使气顺痰自利,丹参、郁金祛瘀解郁,养血活血,为佐药。全方共奏健脾燥湿、化痰祛瘀之功效。

【点评】脾虚湿困、痰瘀互结、阻滞目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期基本病机,故用温胆汤降气消痰、健脾燥湿。加用化痰活血之品,以消痰散瘀、疏通眼络,眼络通则清浊出入自循常道。

(王明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