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机与治疗原则
唐由之
唐由之,男,1926年生,浙江杭州人。1952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57年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眼科的研究、临床和教学工作,并兼任北京中医学院眼科教学。先后被选为第五、第六、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药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分卷主编,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欧洲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副主任。
一、掌握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目病的范畴。唐老认为,既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那么就和糖尿病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的主要病机。消渴目病的病机多为病久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行血,致血行瘀滞,目失濡养;阴虚火旺,灼伤目络,血溢目络之外而成此病。故气阴两虚夹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气阴两虚为本,目络不通,血溢络外为标。消渴病久体衰,肾之精气渐亏,气血生化减少,且鼓动无力,眼底出现血瘀,日久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中医学眼底病讲究局部辨证,血瘀形成也与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可能是毛细血管的闭塞、微循环障碍相符合。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病理及现代医学治法
笔者认为,在诊疗眼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该病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在治疗上,由于本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是原发病,故必须坚持降血糖治疗原则,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稳定。对于国际分级标准第4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进入增殖期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超过两个月不吸收、出现黄斑前膜等情况时,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三、把握血证的治疗
唐老认为,本病应该分早、中、晚3期治疗。早期处于出血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中期因离经之血多为瘀血,治当加大活血化瘀之力;后期患病日久,正气多虚,应在活血化瘀治法基础上酌加扶正益气之药。故基本治法为补气养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明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是以凉血止血、补气养阴药物为主,佐以活血化瘀药物,慎用破血逐瘀药物,以防破血太过引起再次出血。此外,玻璃体混浊、眼底纤维增殖明显的可加软坚散结药物;肝肾亏虚明显加补肝肾药物;血虚明显还需加强补血。
附:秘验方介绍
生蒲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生蒲黄、姜黄、旱莲草、女贞子各20g 生黄芪、丹参各30g 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各15g 川牛膝、川芎各10g
【功效】补气养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主治】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神疲乏力,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玻璃体混浊、眼底纤维增殖明显者加浙贝母、法半夏;肝肾亏虚明显者加生地黄、熟地黄、金樱子、楮实子、五味子等;血虚明显者加当归。
【方解】本方重用黄芪,能充分发挥其益气扶正的功效。女贞子补肝益肾明目;旱莲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两药合为二至丸,主要起养阴之功,兼有止血的作用。山茱萸补益肝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上三药共奏补肝肾之功。蒲黄止血化瘀,生用行瘀血更佳;姜黄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二者合用,不但能止血,还能起到化瘀血、通目络的功用。此外,丹参破瘀血积聚;牛膝引血下行,兼能化瘀;川芎行气活血,配合运用,则可使瘀血更快地消散。
【点评】本方主要由两组药物组成:一组为益气养阴药,如黄芪健脾益气,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阴等,用以扶正另一组为止血活血药,如姜黄、川芎、牛膝、丹参以活血化瘀,专注祛邪。
【验案】高某,女,30岁。2007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物模糊两年余。1型糖尿病14年,两年前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006年曾行激光治疗(右眼两次,左眼4次),然仍有反复出血现象,故来诊治。诊见:双眼视物模糊。眼科检查:VOD:0.1(矫正0.3 ),玻璃体混浊,下方大片积血,后极部眼底窥不清,周边眼底视网膜可见散在出血斑及微血管瘤,视网膜大片激光斑。VOS:0.15(矫正0.6),视网膜可见较多出血斑及微血管瘤,大片激光斑,黄斑部中心凹反光不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咽干,五心烦热,纳食减少,夜寐尚安,大便干结,舌淡红、苔少,脉细虚无力。诊断: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右V期,左Ⅲ期)。治法:补气养阴、止血活血、化瘀明目。处方:生蒲黄、姜黄、旱莲草、女贞子各20g,生黄芪、丹参各30g,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各15g,川牛膝、川芎各10g。20剂,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
11月9日复诊:双眼视物稍清晰。眼科检查:VOD:0.15(矫正0.4),玻璃体混浊较前减轻,下方大片积血吸收部分,后极部眼底清,周边眼底视网膜仍见散在出血斑及微血管瘤,视网膜大片激光斑。VOS:0.3(矫正0.8),视网膜出血斑及微血管瘤有所减少。守原方继用90剂。
2008年2月10日复诊:右眼视物又较前清晰,左眼同前。双眼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眼科检查:VOD:0.2(矫正0.4),玻璃体混浊又较前减轻,下方大片积血吸收大部分,后极部眼底清,周边眼底视网膜仍见散在出血斑及微血管瘤,但明显减少,视网膜大片激光斑。VOS:0.3(矫正0.8),视网膜出血斑及微血管瘤明显减少。原方加生侧柏叶15g以凉血止血;浙贝母、半夏各15g以软坚散结。
10月17日复诊:双眼视物较前清晰。眼科检查:VOD:0.3(矫正0.5),玻璃体混浊又较前减轻,下方大片积血基本完全吸收,后极部眼底清,周边眼底视网膜未见出血斑及微血管瘤,视网膜大片激光斑。VOS:0.4(矫正0.9),视网膜未见出血斑及微血管瘤。病情维持稳定。守前方加天花粉、党参、大蓟、小蓟各15g。
2010年3月5日复诊:双眼视物清晰。眼科检查:VOD:0.4(矫正0.6),VOS:0.5(矫正1.0),余正常。
(单国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