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
程益春
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治疗应以西医治疗为主,在静脉补液、抗感染、静脉滴注胰岛素等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反应,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对于昏迷可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
胃火炽盛 胃脘灼疼,心烦,口渴引饮,口臭,牙龈肿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方用玉女煎加减。
气阴两虚 神疲乏力,汗出气短,纳呆,口渴,心悸,手足心热,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治宜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加减。
痰火旺盛 口干口苦,呕吐恶心,烦躁,眩晕,失眠,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痰热蒙窍 口干口渴,心烦不寐,烦躁不安,或嗜睡,甚则昏迷不醒,呼吸深快,食欲不振,口臭呕吐,小便短赤,舌黯红而绛,苔黄腻而燥,脉细数。治宜清热、化痰、开窍,方用安宫牛黄丸口服。如患者昏迷不能服药,可给予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
阴阳离决 可表现为亡阴亡阳证,亡阴可见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汗出身热,口渴喜冷饮,呼吸短促,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脉虚数;亡阳可见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四肢厥冷,精神恍惚,面色苍白,舌质淡润,脉微欲绝。亡阴证治以滋阴增液或养阴益气,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用生脉散煎服,药用人参15g,五味子5g,麦冬10g。亡阳证治宜益气回阳、扶正救脱,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用独参汤(人参15g)急煎服。
附:秘验方介绍
1. 生脉散加减
【组成】生黄芪30g 五味子10g 麦冬30g 太子参30g 葛根30g 玄参5g山茱萸15g 山药15g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酮症。症见神疲乏力,汗出气短,纳呆,口渴,心悸,手足心热,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气虚较严重者改太子参为人参10g,同时加用黄连3g;纳呆较重者加砂仁6g。
【方解】方中太子参益气养阴,麦冬、玄参、葛根养阴生津,五味子、山茱萸滋阴敛汗,山药健脾益肾,黄芪益气固表。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点评】本方是生脉散加味,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加入养阴补气之品之后,益气养阴之效更显著。
2. 玉女煎加减
【组成】生地黄15g 生石膏30g 知母15g 川牛膝10g 麦冬30g 天花粉10g 山茱萸10g
【功效】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主治】用于胃火炽盛型糖尿病酮症。症见胃脘灼疼,心烦,口渴引饮,口臭,牙龈肿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每日1服,水煎服。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用熟大黄3g,伴明显感染症状者加用金银花30g,大青叶10g。
【方解】生石膏、知母清胃泻火,生地、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山茱萸肉滋补肾阴,牛膝引火下行,全方共奏清胃泻火、养阴生津之功效。
【点评】该方在用辛寒之品清热的同时,本方是玉女煎加味,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是清胃滋阴的名方,加入天花粉、山茱萸以增养阴之功,适用于胃火炽盛,而伤阴明显的糖尿病酮症。
3. 黄连温胆汤加减
【组成】黄连6g 竹茹15g 半夏5g 陈皮15g 茯苓15g 荷叶10g 苏叶10g 熟大黄6g
【功效】清热化痰、养心安神。
【主治】用于痰火旺盛型糖尿病酮症。症见口干口苦,呕吐恶心,烦躁,眩晕,失眠,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每日1服,水煎服。
【加减】口渴重加天花粉10g,知母10g;烦躁发热者加栀子5g,生石膏30g;大便干结者加用熟大黄6g,芦荟3g。
【方解】方中黄连泻火除烦,竹茹、半夏燥湿化痰,荷叶、茯苓健脾利湿,苏叶、陈皮理气健脾,熟大黄清热泻火,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养心安神之功效。
【点评】该方在黄连温胆汤基础上,加用大黄,以清热泻火,起到釜底抽薪之功用。
(蒋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