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享受生活每一天
1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留给自己
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留给自己,把工作赚来的钱好好花掉,这才是工作的真谛。如果工作赚钱变成生活的最大意义,或者是每天早晨醒来的原因,那就太可悲了。
东方人谈到加班的时候,常常流露出喜悦的眼神,因为这表示他们每加班一个小时,可以得到比平常多一半的薪水,当提及周末是否愿意加班时,大多数人会这样回答:“反正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做。”或者是:“与其去逛街花钱,还不如来加班还可以赚钱。”
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西方人却坚定地摇头,表示自己不是赚钱的机器。
当绝大多数的东方人汲汲营营在想成为“有钱人”或“成功人士”的时候,西方人却很努力地在追求如何变成一个“有趣的人”,或者是“懂得生活的人”。有些人会将这些原因过于简单地归纳为,东方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处于经济的劣势,穷怕了,所以还正在急起直追的阶段,还没有富裕到追求生活品质的地步,但是如果你有机会看看西方人的平均薪水,比较当地的物价的话,就会发现,在财力上,一般的西方上班族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阔绰,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变成一部赚钱的机器,一天工作了8个小时之后,剩下的16小时是追求享受的最好时机;一个星期工作了5天之后,另外两天是用来花掉辛苦赚来的钱的,他们认为如果赚了钱不好好花在心爱的事物上,就失去了工作的基本价值。
虽然这样的观念在日本、中国等东方国家都已经渐渐地在年轻人中间起了一些革命性的改变,但是就全局来说,东方人还是比较不懂得当一个“全人”的,也就是当一个在规律的上下班之外,有一辈子持续的兴趣嗜好,有同事以外的独立生活圈,还有花钱享受的好去处。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总是每天在工作,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每周两天的周末,加上年假还有固定假日,一年中不用上班的日子,其实多达120天以上,也就是说,相当于每年至少有4个月的时间,是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所以上班族实在不应该有借口,说“每天都在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或者是“我的假期实在太少了,所以除非辞职,不然没办法做想做的事”,那都是不高明的借口,通常会说这种话的人,就算让他每天什么事都不用做,既不上班也不上学,整天仍然会觉得忙碌不堪,没有时间完成梦想。
大多数人会选择他所喜欢的事情作为职业,但是一天8个小时,一个星期5天,无论是再怎么有趣的事物,花下每天的1/3,每星期的5/7都已经绰绰有余了,剩下的时间应好好地去完成人生其他的梦想。无论大老板或是无名小卒,都别变得像街头24小时的自动提款机一样,当个让人瞧不起的赚钱机器,只有要用钱的时候才会想要接近你,那就太可悲了。
周末或者是假日,年休的时候,尽量去做一些跟平常不同的事情吧,别总是在看电视、逛市场这种琐事中度过了。离开居住的城市,去晒晒太阳,做点耗体力的运动,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当中的上班族来说,往往具有启发意义,尤其与日常的环境愈不同,愈能够将新想法带回职场。
人生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吞。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留给自己,才是真正的品味人生,享受人生。
2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生活,是每一天的集合。过好了生活中的每一天,你便拥有了一生的美丽与多彩。
我们每天一开始,都有想好好过这一天的心情。这一天中,我们有待办的要事、谈话的对象、想着手规划的长远蓝图……但是往往到了一天将尽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只做了想做的事的一小部分。
因此,我们被迫早来晚走,周末加班。没错,我们是很忙碌,但只是瞎忙,成不了什么事。
所以,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省时的小窍门,以及帮你做事更有效率的妙方,让你一天下来,成果斐然。把它们变成你的日常习惯,你会发现成功之路顺畅了许多!
(1)和自己定约会
和自己定个时间约会吧,保证你能顺利办完最要紧的事。留大约半小时、一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给自己,谁也不许打扰你,你就可以专心做手边该做的事。
现在,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下面这些事:
①关上办公室的门。如果你没有办公室,可以在你办公的区域摆上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
②把电话、呼机、手机都关掉,使你的耳根至少有段时间可以清净。
③在动手处理重要工作时,让自己有些时间专心思考。
要是有人问你干嘛大门紧锁,电话也掐掉,谁也不见?不妨直说:时间管理大师杰佛瑞·梅尔叫你这样做!
很多人不管是开会或打电话,等告一段落后,手上八成又多了一堆工作。你也不例外吧?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在大事表上加进这些新工作,或是把它们敲进ACT!里,保证不会忘记。接下来,问问自己这4个问题:
①这工作何时应完成?
②要花多久时间完成?
③这工作有多要紧?
④我要何时开始做?
大部分的工作,都会花上比预期还长的时间,所以在你估计所需时间时,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2)妥善利用黄金时段
我们在一天中都有精神最好的时候,这也是思路最清晰、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自然表现也会最好。我们把它称为黄金时段,也就是一天当中的巅峰。
有人的黄金时段在早上,有人下午精神最饱满,也有一种人是愈晚愈有劲。不知你是属于哪一种。黄金时段都应该用来做最关键、难度最高的事情。
请你利用下面的表格,评估自己一天之中做事的效率,并在所列的时段上,圈出符合你效率状况的数字。5代表效率最好,1表示最差。
黄金时段不但可以用来处理要事,你还可以把会议与其他活动,尽量排在这个时段中,你会发现真的是事半功倍。
(3)把头两个小时给自己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主意——它集前面说过的两个省时秘诀之大成:
①与自己定个约会。
②利用黄金时段处理要事。
现在绝大多数的上班族,都是早起工作。就算你是个夜猫子,八成也是做白天上班的工作。所以呢,请把一天的头两个小时留给自己。
①不要开会!
②不受干扰!
③不接电话!
如此一来,你只要用一半的时间与力气,就可以做两倍的事!光是靠这个主意,你就朝成功之路迈进了一大步。
或许你现在想的是:我怎么可以一次就把自己关两小时不见人呢。有一堆人等着问我问题,我还得顾及我的顾客、客户、同事,还有我老板呀!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要是你每天不为自己安排这段不受干扰的时间,那么,你的顾客、客户、同事、老板交付给你的工作,绝不可能做完。
再说,你不是每天都已经安排好了和别人开会吗?你不出去吃午饭吗?你不接电话吗?你看,你上班的时候,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待命状态的。留些时间给自己专心做事,绝对是事半功倍。
要把清晨的头两个小时空出来是不容易的,有时由于工作类型的关系,你大概还得一早就开始工作。但是你可以试着给自己一小时,再不行,就留半小时。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内,你不能受打扰,这样才有办法专门做要紧的事。
3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
只要我们懂得使自己保持和谐的艺术,那我们就能千百倍地增加自己的力量。和谐是一切效率、美好和幸福的秘密所在。
大音乐家奥尔·布尔有一个“毛病”,就是在他的提琴完全定弦之前,他是不会在公众面前演奏的。在表演期间,如果一根弦松了一点儿,即使这种不和谐只有他一个人注意到了,他必定会在继续演奏之前为他的提琴定弦,他可不管这需要多长时间,他也不管他的听众是如何的骚动不安。而一个蹩脚的音乐人是不可能这么精益求精的。他可能会对自己说:“即使一根弦松一点儿也无关紧要,我将弹完这支曲子。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察觉出来的。”
一些伟大的音乐家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演奏一件失调的乐器,或是与那些没有好声调的人一起演唱,更能迅速地破坏听觉的敏感性,更能迅速地降低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水准的了。一旦这样做以后,他就不会潜心地去区分音调的各种细微差异到几乎没有,他就会很快地去模仿和附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样,他的耳朵就会失灵。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形成一种唱歌走调的习惯。在人生这支大交响乐中,你使用的是哪种专门的乐器,无论它是提琴、钢琴,还是你在文学、法律、医学或任何其他职业中表现的思想、才能,这些都无关宏旨,但是,在没有使这些“乐器”定调的情况下,你不能在你的听众——世人面前开始演奏你的人生交响乐。
无论你干什么事情,都不要玩得走样,都不要唱得走调或工作失调,更不要让你失调的乐器弄坏了耳朵和鉴赏力。即使是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帕代莱夫斯基那样的人,也不可能在一架失调的钢琴上奏出和谐、精妙的乐章。
心理失调对工作质量来说是致命的。这些极具毁灭性的情感,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等,都是工作效率的致命敌人。一个人受这些情感的困扰时,就不可能将他的工作做得最好。这就好像具有精密机械装置的一块手表,如果其轴承发生磨擦就走不准一样。而要使这块表走得很准,那就必须精心地调整它。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轮牙、每根轴承、每一根石英轴承都必须运转良好,因为任何一个缺陷,任何一个麻烦,任何地方出现了磨擦,都将无法使手表走得很准时。人体这架机器要比最精密的手表精密得多。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人这架机器也需要调整,也需要保持非常和谐的状态,正如演奏家在演出开始以前需要将提琴调好一样。
你是否见过洗衣店里的转筒洗衣机?它刚开始旋转时,声音极为颤抖,似乎它要变得粉碎一般,但是,渐渐地,随着转速的加快,它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小,当它的转速达到最快时,这架机器的声音就小到几乎没有。一旦它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什么事情也扰乱不了它,而在它开始旋转之前,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东西也能使它震颤、抖动不已。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个思想状况不佳的人烦恼不已,但却根本无法影响一个思想沉着、镇定自若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即使是恐慌、危机、失败、火灾、失去财物或朋友,以及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不可能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点——心理平衡的支点,因此他不再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他已经发现,自己是通行于整个宇宙的伟大法则的一部分,他是上帝的一部分。
和谐是一切效率、美好和幸福的秘密所在,并且,和谐能使我们自己和上帝保持一致。和谐意味着一切心理功能的绝对健康。沉着、安定、和蔼与好的脾气,往往能使我们的整个神经系统、我们所有的身体器官与新陈代谢过程保持协调,这种和谐往往因磨擦冲突而受到破坏。
人类的身体像一部无线电报机。根据思想和理念的性质,它不断地发出平和、力量、和谐或混乱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光速飞向四面八方,这些信息往往也能找到它们自己的知音。
一个处于永恒和谐之中的心灵平静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灾难的,他也不可能恐惧灾难,因为他知道自己处于上帝那双充满爱意的大手的庇护下,因此,什么也不可能伤害到他。因为他是按照永恒的真理立身、行事、处世的。这样一个极其平静的心灵宛如深海之中岿然不动的一座巨大冰山。它嘲笑洋面上击打它身侧的汹涌波涛和狂风暴雨。这些汹涌的怒涛和狂风暴雨甚至连使它产生恐惧也不能,因为处于深海之中的巨大冰块是平衡的,这种平衡能使它平静地、不受阻碍地稳稳漂流。
很奇怪,许多在其他一些事情上非常精明的人,在保持自身和谐这一重大精神事务上却往往非常短视、无知和愚蠢。许多白天历经疲倦和失调的上班族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简直完全累垮了。这种人如果在早上上班之前舍得花一点儿时间好好地调整自己,那他们就会事半功倍,他们回家时就会依然精神焕发。
如果一个早上去上班的人感到与每一个人都不一致、都不协调,如果他对生活,特别是对那些他必须应付的人和事存在一种抵触心态的话,他是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为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白白浪费掉了。
从没有试着去调整自己的人不可能意识到,早晨上班之前好好地调整自己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一个纽约的生意人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每天早晨在使自己的精神、思想和世界保持极好的协调之前,他是不会允许自己去上班的。如果他感到自己有点儿嫉妒他人或是内心不安,如果他感到自己有些自私和不公正,如果他不能正确对待他的合作伙伴或雇员,他就绝不去上班,直到他保持协调,直到他的思想清除了任何形式的混乱。他说,如果在早晨去上班时自己对待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正确心态,那他的整个一天都会过得很轻松、很惬意。他还说,凡是心态混乱的情形时去上班,他都不可能有像心态和谐时那样好的效果,他容易使得周围的人不快,更不能说他自己疲惫不堪了。
现在想来,许多人之所以过着一种忧郁、贫乏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不能从那些使自己精神失调、恼怒、痛苦和担忧的事情中超越出来,因而他们也无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和谐。
一辈子无所成就、庸庸碌碌的人当中,其实有不少人能力很强,但由于他们总是处于心态失调的状态,因而他们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只要有一个人能帮他们掌舵,能帮他们作计划,能帮他们将混乱和失调拒之门外,只要有人能帮他们保持协调,那他们也能干出非凡的事业来。而那些成就非凡的人们都掌握了这种“精湛艺术”——使自身保持协调。
4让心境远离贪婪
不要带着错误的目的开始人生的旅途,一个真正的伟人绝不会为了获得地位、金钱和权力,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品格和快乐。
在大城市中,有许多人并不是在真正地生活,他们只是在生存。他们往往是病态的进取心的奴隶,内心的贪欲不断蔓延生长,最后成为支配他们头脑和灵魂的魔鬼。他们总是不满足,总是尽力追求着排场和门面。比如,让自己的家居装饰保持在他们本来无法达到的水平上;在买不起自行车的时候就买汽车;穿着名牌时装,佩戴昂贵首饰。他们还总是为这些事情操心,这样就往往弄得自己耗尽精力、身心疲惫。而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得那些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其实也没有增加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有些人狂热地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要比他们的实际情况为好;希望别人能够看高他们,认为他们在社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没有用精力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那些真正有益于他们成熟和幸福的事情,而仅仅是面对着一些虚荣浮华的东西,他们也不肯面对生活的现实。结果就是,连周围的人们也不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而只了解他们表面上的情况。那么,这些在虚荣的阴影中生活的人们,到底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呢?
我们这种文明的一个悲哀之处在于,年轻人的健康状况不佳,过度工作使他们丧失了青春的活力。在病态的野心的驱使下,他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内心的骄傲和空虚却在告诉他们:“我不能停下来,我必须赶上邻居和朋友们。不能赶上别人就意味着无能。不管我怎么想,我都不能停下来。我必须赚更多的钱,我必须显示自己的财产。我还要做好表面功夫,否则别人就会怀疑我的实际能力,认为我是失败者。无论我自己感觉怎样,我都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如果必要,即使借助药物,也不能让自己停下来。”
是愚蠢的虚荣心和自负,让我们在不具备条件时也要追赶潮流。我们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被房子、农场和生意上的债务逼进了坟墓。
债务比其他的东西更能搅乱人们平和的思想,破坏家庭的安宁和幸福,使更多的人过上悲惨的生活。欠别人的钱,使得自己成为别人的奴隶,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呀!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善自己的处境,就算是最简单的生活,也要比负债累累好得多。
借钱是多么的容易呀!我们借钱时确信自己可以如期偿还,但是我们不敢肯定一切都能顺利。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否一直健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身体或精神的疾病。
能否达到真正的成功,首先要看你的雄心所指。如果你的雄心壮志中包含的内容过于粗鄙,甚至包含了太多的本能特征,那么,无论这种“成功”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其价值都是值得怀疑的。
许多年轻人在开始人生旅途时只抱着一个惟一的目的:赚钱,这是多么的可悲啊!赚钱竟然成了他们人生的首要目的,左右着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与钱相比,仿佛其他东西都不重要。他们不会思考如何真正地生活,如何塑造个人的品格。他们在意的只是赚钱,赚钱是他们绝对的热门话题和惟一标准。
而我们的人生目的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我们做事的才能,它体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如果唯利是图,我们的所有力气都会用在赚钱这个目的上,而那些更出色的能力、更敏锐的触觉、更高尚的情感都会被这个目的扭曲。我们只顾着向钱看,贪婪地盯着钞票,随之而来的,只会是友谊、爱情和朋友关系上的巨大裂痕。对一个人来说,当友谊和爱情都变得不重要时,他身上除了凶残的魔鬼品质外,还有什么呢?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开始有热切期望、敏锐感觉的年轻人后来竟然在职业生涯中受阻的原因。他那敏锐的感觉和出色的能力,由于长期不得利用就退化了。在对金钱狂热的崇拜下,他变得更加贪婪和自私了。
这种变化是多么的不易察觉啊,以至于在他自己因自己的狡猾和阴谋而震惊时,已经太晚了。
一个人一旦受制于自私和贪婪的魔鬼,特别是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当这个魔鬼已经长成巨人后,这个人就很难脱骨了,他已经变成了自己一度鄙视和憎恶的东西的奴隶。
我们经常会思索这样的问题:什么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如果一个人经年累月地为了一个不恰当的目标而奋斗,为了一个不必要的野心而用尽所有的力气,他实际上已经被魔鬼控制了,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怜啊!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完全为贪婪和冷漠所支配。在一种病态的野心的刺激下,他会疯狂地追逐金钱,直到泯灭所有的良知,直到失去所有往昔单纯的快乐。
许多人认为,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理想环境中,如果他们的生活没有疾病和疼痛,那么,他们将会生活得很幸福。但实际上,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本来我们可以很快乐,很满足,但错误的野心和妒忌心理造成了我们的不快乐、不安宁和不满足。我们往往非常在意别人拥有什么,以致我们竟然不能从自己的工作和财富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和满足。
不必要的野心、非要超过其他人的愿望和不顾一切也要保全面子的想法,滋长了自私自利的心理。对金钱贪婪的野心也成了幸福的杀手。我们从没有听说过,哪个贪婪的人获得了快乐。满足、关爱、安宁以及家庭的快乐不可能与自私、贪婪的野心联系在一起。
有一些尽人皆知的政治野心家的例子,他们把个人野心置于党派和国家责任之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政治党派的前途被个人野心毁掉的例子。
把个人野心置于应尽的责任之上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当权的政治家来说,这种危险更是巨大无比。
我们有时并不知道雄心的召唤会把我们带到哪里,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被自私和贪婪所左右,如果能尽力地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我们会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最自由和最适合我们的地方,永不枯竭的进取心将使我们达到最高的自我实现境界,使我们获得最大的内心满足。我们也知道,如果进取心和目标根本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受到了错误的指引,我们就不会获得快乐、满足和成功。
当一个人狂热地追逐财富、地位和名誉,以至于他把全部心智和能力都用来实现一个狭隘自私的错误理想时,他只能开发自己巨大潜力的一小部分,而且他的路会越走越窄。要知道,最完整的人生才可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不要带着错误的目的开始人生的旅途,一个真正的伟人绝不会为了获得地位、金钱和权力,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品格和快乐。
5做一个生活的知足者
知足是一种掌握“度”的艺术,只要你学会了这种艺术你就找到了自己快乐的根源。
我们每天生活在美丽快乐的童话王国里,但是,我们却看不见,感觉不到。为什么?
哈罗·艾伯特的故事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个答案。
“我以前常为很多事情而忧愁,”他说,“可是,一九三四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正走在韦伯镇西道提街,有一幕景象使我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虑。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十秒钟,可是在那十秒钟里,我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事情,比我过去十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我在韦伯城开过两年的杂货店,但后来我不单是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借了债,花了七年的时间才还清,我的杂货店刚在前一个礼拜关门,当时我准备到工矿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我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突然之间,我看见迎面来了一个没有腿的人,他坐在一个小小的木头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溜冰鞋上拆下来的轮子,他两手各抓着一片木头,撑着地让自己滑过街来。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刚好已经过了街,正准备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来,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头车子翘起来的时候,我们两人的眼光遇个正着,他对我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气真好,是不是?’他很开心地说。当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富有。我有两条腿,我能走路。我对我的自怜感到羞耻。我对自己说,如果他缺了两腿的人能做到的事,当然我也能做到。我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了起来。本来我只是想去向工矿银行借一百美金的,可是现在我有勇气去向他们借两百。我本来想说我打算到堪萨斯城去试试看能否找份差事的,可是现在我能够自信地告诉他们说,我要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我借到了那笔钱,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目前,我在浴室的镜子上贴着下面这几句话,好让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能够读到:
人家骑马我骑驴,
回头看看推车汉,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时代杂志》有一篇报道,讲的是一个士官在达坎培受了伤,喉部被碎弹片击中,输了七次血,他写了一张纸条给他的医生,问道:“我能活下去吗?”医生回答说:“可以的,”他又另外写了一张纸条问道:“我还能不能说话?”医生又回答他说可以的。然后他再写了一张纸条说:“那我还担什么鬼心?”看完这个故事,你何不也马上停下来问自己:“那我还担什么鬼心?”
这时你很可能发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和这位士官的比起来实在是很微不足道,很不重要。
我们生活里的事情,大概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对的,只有百分之十是错的。如果我们要快乐,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集中精神在那百分之九十对的事情上,而不要理会那百分之十的错误。如果我们想要担忧,想要难过,想要得胃溃疡,我们只要集中精神去想那百分之十的错事,而不管那百分之九十的好事。
英国有很多新教堂里都刻着“多想、多感激”,这两句话也应该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多想、多感激”,当然,它这里指要感激“上帝”。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维伏特,可以算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一位。他对自己的出生感到很难过,所以他在生日那天一定要穿黑衣服,并绝食一天。可是,在他的绝望之中,这位英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悲观主义者,却赞颂开心与快乐能带给人健康的力量。“世界上最好的三位医生是……”他宣布,“节食、安静和快乐。”
你和我,每一天,每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难以相信的财富上——那些财富远超过阿里巴巴的珍宝。你愿意把你的两只眼睛卖一亿美金吗?你肯把你的两条腿卖多少钱呢?还有你的两只手,你的听觉,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绝不会就此卖掉,即使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三个家族所有的黄金都加在一起你也不卖。
可是我们能否欣赏这些呢?就像叔本华说的,“我们很少想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这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其所造成的痛苦可能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来得多。
这一点几乎使约翰·派玛“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坏脾气的老家伙”,也差点毁了他的家。有一次派玛和朋友谈起自己的经历:
“我从军中退伍之后不久,”派玛先生说,“就开始做生意,我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一切进行得很好。而后问题发生了。我买不到零件和原料。我为可能会被迫放弃我的生意而担心得不得了,我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脾气很坏的家伙。我变得非常尖酸刻薄。当时我自己并不知道,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我几乎失去了我快乐的家。然而有一天,一个在我手下工作的年轻伤兵对我说:‘约翰,你实在应该感到惭愧。你这副样子好像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有麻烦似的,就算你把店关掉一阵子,又怎么样呢?等到事情恢复正常之后,你可以再重新开始。你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事,可你却老是在抱怨。我的天啊,我真希望我是你。你看看,我只有一只胳臂、半边脸都伤了,可是我并不抱怨什么。要是你再继续这样口罗口罗嗦嗦地埋怨下去的话,你不仅失去你的生意,也会失去你的健康,你的家庭和你的朋友。’”
“这些话使我猛然醒悟过来,它们使我发现我走上了多远的岔路。我当场就决定必须要改变,重新成为我自己——而我做到了这一点。”
撒姆耳·约翰生博士在两百多年前就说过:“养成看每一个事理想的一面的习惯,比每年赚一千多镑更值钱。”
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些话可不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所说的,说这话的约翰生曾经历痛苦,乏衣缺食地过了二十年,最后终于成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作家,也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思想家。
罗根·皮尔萨尔·史密斯用很简单的几句话,说了一番大道理。他说:“生活中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要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然后,在得到之后要能够享受它。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
你想不想知道怎样把在厨房水槽里洗碗,也当做一次难得的体验呢?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去看一本谈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的很富启发性的书。作者是波姬儿·戴尔。书名叫做《我希望能看见》。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几乎瞎了五十年之久的女人,“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我的脸,而且不得不把我的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去瞄过来。她把她朋友们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页上。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子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十三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读书人和作者的节目。“在我的脑海深处,”她写道,“常常怀着一种怕会失明的恐惧,为了要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争取了一种很快活而是近乎戏谑的态度。”
然后在一九四三年,也就是她五十二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一次手术,使她能比以前看得清楚四十倍。
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她现在发现,即使是在厨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我开始玩着洗碗里的肥皂泡沫,”她写道,“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你和我都应该感到惭愧,我们这么多年来每天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瞎混,看不见,感觉不到。
记住中国的一句俗语吧: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