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笑什么
三十年代的演员陈凝秋有一种浪漫艺术家的风度。他常常手提着“吉他”散步,有时胸前还挂着一支插着白色鹅毛的墨水笔。没有钱吃饭的时候,他就说:“做演员的本来就不要多吃饭,越饿才越有灵感。”
1932年,左翼剧联在光华大学礼堂演出《父归》。陈凝秋饰演父亲,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甚至还对新手赵丹等人交代:只要凭着真实感情上台去适应和交流就行。赵丹第一次演这戏,提前两小时就来了,以为自己到的最早。谁知,陈凝秋和王莹早就坐在那儿酝酿感情呢。现在陈凝秋已经快哭了,扮演妹妹的王莹已经哭成个泪人。
戏开演后,陈凝秋上场了。他在台后一声苍老的微颤的“得——罪!”真能使听到的人都悲哀。他走上台开始大段的独白,激情直溢言表。可是,台下的观众却不知为什么骚动起来了,还有人在窃笑着。
剧演到认父之后,陈凝秋和王莹竟哭成了一团。更奇怪的是,台上越哭,台下越笑。
试问,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