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汤煲的七大技法
煮
煮是将生料或经过初步熟处理的半成品,放入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旺火烧沸,再转中小火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煮的方法应用相当广泛,既可独立用于制作菜肴,又可与其他烹调法配合制作菜肴,还常用于制作和提取鲜汤,又用于面点制作等,因其加工、食用等方法的不同,其成品的特点各异。
翡翠松子羹
●原 料:西蓝花500克,松子仁75克,西芹50克。
●调 料:姜末5克,精盐、白糖各1/2大匙,水淀粉3大匙,植物油适量,高汤500克。
制作步骤
①将松子仁洗净,沥干水分,放入四成热油锅中炸至浅黄色,捞出沥油。
②西芹去根、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水,切成碎粒。
③西蓝花去根、洗净,掰成小朵,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水。
④放入榨汁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打成绿色菜汁,倒入大碗中。
⑤净锅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烧热,下入姜末煸炒出香味,再加入高汤和西蓝花汁,用小火煮沸。
⑥然后加入精盐、白糖调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薄芡,出锅盛入小盅内,撒入松子仁和西芹末即可。
煮菜秘诀
煮肉类时块宜大不宜小。肉块切得过小,肉中的蛋白质、脂肪等鲜味物质会大量溶解在汤中,使肉的营养和鲜味大减。
煮骨头汤时,在水沸后加入少许醋,可使骨头里的磷、钙等营养素溶解在汤内,这样煮制而成的汤既味道鲜美,又便于肠胃吸收。
煮制菜肴时不宜用旺火,一般要先用旺火烧沸汤汁,再转小火或微火慢慢煮制,这样煮出的菜肴熟烂味美。
焖
焖是由烧、煮、炖、煨演变而来,是我们经常使用到的烹饪方法之一。焖是将经过炸、煮等初步熟处理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汤汁和调味品,先用旺火烧沸,再转中小火长时间加热,待食材酥熟入味后,带有适量汤汁的一种操作方法。成菜具有形态完整,汁浓味醇,软嫩鲜香的特点。
排骨黄芽汤
●原 料:猪排骨300克,黄豆芽150克。
●调 料:葱花、葱段、姜片各10克,精盐1小匙,味精、胡椒粉各少许,料酒3大匙,植物油75克。
制作步骤
①黄豆芽择洗干净,沥去水分,放入热锅中干炒一下,盛出。
②猪排骨先顺骨缝切成长条,再剁成3厘米的块,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洗净。
③锅中加入植物油烧热,放入排骨块煸炒5分钟,取出沥油。
④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爆出香味,再烹入料酒,放入排骨块,加入清水烧沸。
⑤倒入砂锅中,置火上烧沸,转小火煮约30分钟,拣去葱段、姜片不用,然后放入炒好的黄豆芽。
⑥继续用小火焖至排骨块熟烂,最后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口味,撒上葱花,原锅上桌即可。
焖菜秘诀
要根据食材的不同质地和菜肴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熟处理方法。如蔬菜类食材中的竹笋、萝卜等,要采用焯水的方法;而对于一些肉类食材,则多采用过油的方法进行熟处理。
制作肉类焖菜时,肉块要切得大一些。因为肉类中含有可溶于水的呈鲜含氮物质,焖肉的时候释出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则会相对减淡。因此,肉块切得要适当大点,以减少肉块中的呈鲜物质外逸,这样肉味可比小块肉鲜美。
另外,不要一直用旺火焖煮。因为食材遇到急剧的高热,肌纤维变硬,食材尤其是肉类食材不易煮烂,如果一直用旺火焖制,也不能保证成品软嫩、清香、味美的口感。
炖
炖是将食材加汤水和调味品,先用旺火烧沸,再转中小火长时间烧煮成菜的烹调方法。炖菜大部分主料带骨、带皮,是制作火功菜的技法之一。炖菜有原汁原味、汤鲜味浓、质地酥软的特点。炖法是由煮法演变而来,也是家庭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烹调方法之一,其分为不隔水炖和隔水炖两种;还有清炖和侉炖之说。
狗肉猪肚汤
●原 料:净狗肉450克,猪肚1个,香菜20克。
●调 料:胡椒粒75克,生姜10克,大葱5克,碱面、明矾、米醋、味精各少许,精盐2小匙,熟猪油2大匙。
制作步骤
①猪肚去除浮油,放在盆内,加上碱面、明矾和米醋反复搓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放入清水锅中焯透,捞出猪肚,用冷水过凉,沥干水分,片成抹刀片。
③生姜去皮、切片;大葱洗净,切成丝;香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
④狗肉洗净,切成2厘米大的块,放入清水盅浸泡1小时,捞出,再放入清水锅中焯透,捞出沥水。
⑤锅置火上,加入熟猪油烧热,先放入胡椒粒和姜片煸炒,再加入清水,放入狗肉块和猪肚片烧沸。
⑥撇去浮沫,然后加入精盐炖至狗肉熟烂入味,调入味精,出锅盛入碗中,撒上葱丝和香菜段即可。
炖菜秘诀
炖菜应选用畜类、禽类、水产以及部分蔬菜等为主料,加工成大块或整块,不宜切小切细,但对于肉类食材,也可以加工成蓉泥,制成丸子状,再制作成菜。
无论是畜肉类食材,还是蔬菜、豆制品,制作炖菜时都必须经过焯水等初步熟处理,以清除食材中的血污浮沫和异味,保证成品的口味。
食材在开始炖制时,可根据情况,加入葱、姜和料酒之类的调料,目的主要是可以除腥增香。大多数炖菜不能先加入咸味调味品,特别是不能加盐,如果盐放早了,由于盐的渗透作用,会严重影响食材的酥烂,延长成熟时间。因此,只能在食材炖熟出锅前,才能加入咸味调味品调味(但炖丸子除外)。
烩
烹调方法之烩,俗称“捞”、“红烩”等,是各大菜系中常用的烹调技法之一。烩是将加工成片、丝、条、丁、块等形状的各种生料,或者经过初步熟处理的食材,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多种调味料,用旺火或中火制成半汤半菜的菜肴。烩菜中大部分需要勾芡,少量的不需要勾芡。烩菜汤宽味醇,半汤半菜,口味鲜浓。
青笋金针汤
●原 料:金针菇150克,莴笋100克,豆干、水发香菇各50克,香菜段15克,鸡蛋1个。
●调 料:姜丝、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黑醋、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鲜汤1000克。
制作步骤
①金针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片刻,去蒂、洗净,切成小段,再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干。
②莴笋、水发香菇分别择洗干净,均切成丝;豆干先片成薄片,再切成丝;鸡蛋磕入碗中搅散。
③锅中加入清水烧沸,放入莴笋丝、香菇丝和豆干丝略焯,捞出沥水。
④锅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先下入姜丝炒出香味,再添入鲜汤,加入酱油、精盐、味精烧沸。
⑤然后放入金针菇丝、豆干丝、香菇丝和莴笋丝煮沸,撇去浮沫,加入胡椒粉调匀。
⑥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黑醋、鸡蛋液煮沸,出锅盛入碗中,撒上香菜段即成。
烩菜秘诀
制作烩菜时要掌握好各种食材入锅的先后顺序,耐热的食材先放入,而脆嫩的食材需要后放入。
制作烩菜时,在加热过程中一般先用中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加热至成熟,以保持汤汁与食材的融洽。
对于有些本身无鲜味和有异味的食材,可先用鲜汤煨制一下,以便于去异增鲜,而对于有些不宜长时间加热的食材,可在烩制的后期或出锅前加入,以保证成菜的口味。
烩菜的制作时间一般要比烧、焖、煮等菜肴的时间短,以便保持食材的鲜嫩及汤汁的鲜味。
蒸
蒸是一种重要的烹调方法,我国素有“无菜不蒸”的说法。蒸又称屉蒸或锅蒸,为家庭中常见的烹调方法之一,其是把生料经过初步加工,加上各种佐料调味,再用蒸汽加热至成熟和酥烂,原汁原味,味鲜汤纯的一种烹调方法。蒸比煮的时间短,速度快,可以避免可溶性营养素和鲜味的损失,保持菜肴的营养和口味。
药制龟羊汤
●原 料:羊肉1500克,甲鱼1000克,干桂圆、红枣各20枚,枸杞、党参、附片、黄芪各15克。
●调 料:大葱、姜块、精盐、味精、冰糖、胡椒粉、料酒、熟猪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①枸杞、党参、附片、黄芪洗净,用纱布包裹好成药料包;干桂圆去壳,洗净;大葱、姜块洗净、拍散。
②红枣洗净,放入碗中,加清水蒸15分钟,取出。
③甲鱼宰杀,用开水烫一下,剥去粗皮,开盖去除内脏,剁成大块,洗净。
④羊肉洗净,放入水锅中焯烫出血水,捞出切条。
⑤锅置火上,加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先下入葱、姜煸出香味,再放入龟肉块、羊肉条煸干水分。
⑥然后烹入料酒,加入足量清水、药料包烧沸,倒入汤煲内,盖严盖,上笼蒸约1小时至八分熟。
⑦最后加入精盐、冰糖、桂圆、红枣蒸至熟烂,拣去葱、姜,撒入胡椒粉,上桌即成。
蒸菜秘诀
蒸菜要根据烹调要求和食材老嫩来掌握火候。用旺火沸水速蒸适用于质嫩的食材,如鱼类、蔬菜类等,要蒸熟不要蒸烂。对质地粗老,要求蒸得酥烂的食材,应采用旺火沸水长时间蒸,如香酥鸭、粉蒸肉等。食材鲜嫩的菜肴,如蛋类等应采用中火、小火慢慢蒸制。
蒸制多种食材时要注意,要把不易成熟的食材放下面,易于成熟的放上层,以使它们同时成熟;有色食材放在下层,无色的食材放在上层,以防止串色;无汤汁的菜肴放在上面,有汤汁的放在下面,以防止汤汁溢出而影响无汤汁的菜肴。
对于整只或质地坚韧的食材,需要采用原气蒸。原气蒸即在蒸制的时候用中火、沸水、足气,上笼加盖必须盖严,盖不严的,要用洁布围边塞紧以防跑气,在整个蒸制过程中不能掀盖,直至蒸熟。
汆
汆是将食材加工成丝、片、小块、花形、蓉、丸子等形状,放入沸水汤锅中快速烫熟的一种烹调方法。汆菜多用于制作汤菜,要求操作迅速。常见的汆菜技法主要有沸水汆、温水汆、热水汆和鲜汤汆等。另外,还有清汆和混汆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汤色清澈程度。汆后汤清可见底者为清汆,汤色乳白不见底的为混汆。
芙蓉发菜汤
●原 料:豌豆苗、熟冬笋、鲜蘑菇各50克,发菜25克,鸡蛋清2个,胡萝卜1/2根。
●调 料:精盐、味精、淀粉、料酒、冬菇汤、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①冬笋、鲜蘑分别择洗干净,均切成片,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水。
②豌豆苗择取嫩头洗净;胡萝卜洗净,切成细末;发菜放入清水中泡软,择去杂质,洗净,挤干水分。
③取一圆盘,涂上少许香油,将发菜撕散,团成小圆饼,放入盘中。
④鸡蛋清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精盐、味精、淀粉搅拌均匀,拨在发菜饼上。
⑤再逐个撒上胡萝卜末,上屉用旺火蒸约2分钟,取出成发菜饼。
⑥锅置火上,加入冬菇汤,放入冬菇片、冬笋片、蘑菇片烧沸,捞入汤碗中。
⑦再将豌豆苗放入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放入盛有蘑菇片的汤碗中。
⑧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调好口味,撇去浮沫,倒入盛有蘑菇片的汤碗中。
⑨然后慢慢放入蒸好的发菜饼,使其浮在汤面上,淋入香油,上桌即成。
汆菜秘诀
汆制菜肴的食材一定要新鲜,而且加工各种食材的菜墩、菜板要无异味,以免影响成菜的风味。
汆丸子是家庭常见的汤菜之一,制作时需要注意,挤制丸子时大小要均匀,丸子以及各种食材在锅中不宜煮的时间太长。而且汆制菜肴时锅中所加的汤或水一定要多一些。
为保证菜肴的品质,冬季所用的盛器要加热。另外,汆制菜肴中的配料不宜过多过杂。
煨
煨是制作汤羹菜肴比较常见的烹调技法,是将经过炸、煎、煸、炒或焯水的食材,放入陶制锅中,加入调料和汤汁,先用旺火烧沸,再转小火长时间煨至熟烂的烹调方法。煨菜和焖菜比较形似,区别在于煨加热时间比焖长,汤汁一般比焖宽,通常不用勾芡。常见菜肴有煨全鸭煲、牛肉香菇汤、糟煨冬笋汤、汤煨甲鱼等。
牛尾药膳煲
●原 料:净牛尾250克,净乌鸡1只,火腿50克,水发玉兰片15克,山药、党参各10克,当归6克。
●调 料:葱段、姜片、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各少许,植物油75克,牛骨汤2000克。
制作步骤
①将山药、党参切片;当归去杂质,一起装入布袋中扎紧成料包。
②乌鸡洗净,沥净水分,剁成大块,放入清水锅中烧沸,焯烫出血水,捞出沥干。
③牛尾洗净,剁成段,放入清水锅中焯水,捞出,装入碗中,加入牛骨汤、葱段、姜片、料酒,入笼蒸熟,取出晾凉。
④锅中加入植物油烧热,下入牛尾块和乌鸡块煸炒片刻,再放入玉兰片、火腿片和药料包翻炒均匀。
⑤然后加入料酒、鸡精、鲜汤烧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煨约30分钟。
⑥出锅倒入砂煲中,用中火烧沸,再转小火煨至熟烂,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原锅上桌即可。
煨菜秘诀
煨制汤煲时不宜使用旺火,需要用中小火把食材中的鲜香物质尽可能地煨煮出来,使煨出的汤色清澈,鲜醇味美。火候以汤面沸腾程度为准,避免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食材中的蛋白质分子运动激烈而使汤汁浑浊。
煨汤时一般鸡汤、肉骨汤2小时左右,鱼汤、海鲜在1小时左右即可。因为汤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新的物质,营养反而被破坏。
如需要长时间煨煮的汤菜,如红薯、莴笋、冬瓜、胡萝卜等一些耐煮的根茎类蔬菜,和肉类同时放入时宜切大块;若需加入一些嫩叶类蔬菜时,可在起锅前加入,以保持汤品食材成熟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