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陈蔡之间
受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一行为躲避吴兵的袭扰,辗转迂回,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仓促离陈时带的那点粮食很快用去大半,待他们发现离楚国还有相当远的路程的时候,已经陷入了饥饿的困境。
此时,蔡国人也得到孔子要去楚国的消息,他们认为孔子师徒一旦到达楚国,肯定对自己不利,于是派兵对孔子一行进行拦截。
在陈、蔡之间的广漠地域,方圆800里,人烟稀少,几乎就是一片废墟。他们断绝了粮食,连着7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许多弟子都饥饿难耐,难以支撑。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弹琴,弦歌不止,聊作慰藉。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看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现在,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这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由、赐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行到这种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这里,厉声说道:“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坐。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在劳苦奔波、忍饥挨饿的途中,有的学生头痛、腹痛,甚至病倒在路上。处境已经相当不利了。孔子只得找了个临时栖身之所停下来让子路和子贡去寻找粮食。
子路和子贡找了半天,一无所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远远听到孔子那悠扬的琴声。其实,孔子当时跟其他人一样地疲劳饥饿。他只是想以自身之行,感染学生罢了。
子路首先沉不住气了,撇着嘴,问孔子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遭难吗?”
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非不遭难,但是能够遭了难也不动摇。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一遇困难却会变节。”
但是弟子们越来越不安定了,孔子便把子路叫来问道:“古时候的一首诗歌上说道:
又不是老虎,
又不是犀牛,
徘徊在旷野,
是什么因由?
是不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了?不然,我们何以会困在这里呢?”
子路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传我们;恐怕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能实行我们的主张吧!”
孔子叫着子路的名字说:“仲由啊,假如有仁德就会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呢?假如有智慧就可以行得通,为什么王子比干还会横遭剖心之祸呢?所以呀,有修养、有仁德的人决不会因为一时的穷困而改变气节。”
弟子们被他的话所打动。大家一面公推有外交才能的子贡出使楚国,要求楚国予以接应,一面共同动手,挖野菜,拾柴火,顽强地坚持下去。
师徒在陈、蔡之间的旷野支撑了7天。第八天上午,子贡带着满载食物和生活日用品的楚国车队回来了。这期间,孔子曾派子贡等人到郢都与楚国联系,希望能允许他们到郢都去,更希望楚惠王能够召见他们,但一切努力都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