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进行战备训练

大刀阔斧进行战备训练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意大利军团先后入侵了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趁火打劫,于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尼亚。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秉承其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军部,使得军部代替日本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广田弘毅内阁建立后,此时日本已经进入法西斯主义的时代。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苏联,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在当时的情况下,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巴顿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重新回到他的军事指挥岗位的。

1938年初,巴顿奉命到赖利堡骑兵学校任教。几个月后,身体完全康复,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巴顿以军人特有的嗅觉,敏锐地感到不久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938年7月1日,巴顿正式接替了理查森上校的职务。他以自己特有的全新方法训练军队,确切地说,巴顿已经在认真地备战了。

巴顿欣喜若狂,不仅因为实现了回到野战部队的愿望,而且他的部队是战备部队,对他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一到克拉克堡,巴顿就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不是根据操典上的规定,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战备训练。

当时,西班牙内战已经达到高潮,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坦克和一系列新的战争手段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对此,美国陆军中一些老朽的将军视而不见,巴顿则作出了敏锐的反应。巴顿在克拉克堡加紧研究德国新一代将军的著作,并开始进行沙盘演习。巴顿把从各种军事杂志上收集到的德军战例重现于沙盘上,以备应付战争的需要。

当大多数美国军官沉溺于歌舞升平的和平生活时,巴顿却指挥他的部队经常进行近于实战的演习。巴顿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神圣骑兵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骑在马上打天下已经永远成为辉煌历史。

巴顿对那些死板的参谋人员说:“不管那些老顽固对未来战争中骑兵的前途如何高谈阔论,我还是要对你们说,当战争来临时,在美国军队中是不会有几匹战马的。”

巴顿把骑兵团编成一组一组的机枪队,在训练中从头至尾全都步行前进。他是根据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最严酷、最难以预料的情况来训练部队的。巴顿的严格管理、大胆要求,尤其是他的实战演习和全新的训练方法,引起不少人的反感。

正当巴顿在克拉克堡劲头十足地训练部队,准备迎接战争的挑战之时,11月27日,一纸调令把他调到迈尔堡接替要塞司令的职务。

这对巴顿来说不啻一个晴空霹雳。当国际局势急剧恶化、战争阴云密布之际,他却要离开战斗部队,回到一个社交场上去。巴顿当时一度泪流满面,他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调动。不过,马歇尔说了一句话,让人多少明白了这次调动的背景。

马歇尔说:“我要把巴顿调到距离华盛顿近一点的地方,以备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不管怎样,巴顿那双浅蓝色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目标,他始终机警地注视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一直在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