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设计 “第三计划 ”

超前设计 “第三计划 ”

“坚韧”计划对巴顿来说,真是一桩无可奈何的差事,日子过得非常无聊。尤其是第三集团军司令的真实身份,同第一集团军群司令的假身份,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更是让巴顿上火。1944年1月28日晚,巴顿终于见到了自己手下的第一批人马,那是由爱德华上校领导的一个小组。上校向将军汇报了第三集团军的情况,同时也以好奇的目光观察着这位第三集团军未来命运的主宰。对巴顿来说,第三集团军并不陌生,在1941年夏天的大演习中,他曾经同这支部队打过交道。不过,美国投入战争以后,在将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第三集团军一直在本土进行军事训练,没能来到欧洲。在老司令官克鲁格将军的精心调教下,第三集团军成为一支吃苦耐劳、作风顽强的部队,只是缺乏实战经验。巴顿接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组建自己的司令部。

司令部设在纳兹福德的一个男爵庄园,这里林木茂密,芳草萋萋,一片田园风光。巴顿要求参谋班子是他个人的延伸,他用人的标准是忠诚第一,才能第二。

1月31日,巴顿向老朋友、即将接任第七集团军司令的帕奇将军提出把自己的原班人马带到第三集团军去的请求,帕奇将军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巴顿和他在北非和西西里的参谋班子又在伦敦团聚了。巴顿的参谋班子成员参差不齐,总的说缺乏很突出的个人,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却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这里,没有浮华和虚假的作风,每个人都默默工作,有条不紊。第三集团军下辖四个军:弥德尔敦的第八军、海斯里普的第十五军、库克的第十二军和沃克的第二十军。当这些部队陆续到位以后,巴顿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训练工作。为了让第三集团军能够打硬仗、打大仗,巴顿一方面对他们进行作战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他花了更多的精力去整顿作风和纪律。第三集团军在巴顿的旺火冶炼下,由一块好钢变成了一把利剑,一把随时准备出鞘饮血的利剑。巴顿是个敏感的人,他虽然领导着一支集团军,却始终认为自己无所作为。

特别是,巴顿实际上被排除在“霸王”行动的筹划工作之外,他和第三集团军今后的命运是由别人来决定的,这一点让他觉得很不是滋味。

可是,为了不失去参战的机会,巴顿只能把这一切默默地放在心底。这对心直口快、富有鲜明个性的巴顿来说,不啻是个难以忍受的心理重负。

在巴顿灰心丧气的这段时间里,“霸王”计划已逐渐成形。

“霸王”计划规定的战役目标是一个明确而有限的目标,登陆目的在于,夺取并确立一块在法国大陆的滩头占领区,然后进一步扩大战果。

登陆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行动代号为“海王星”,主要指最早的登陆战役,包括在“卡昂地区开辟飞机场和占领瑟堡港”。

第二阶段才是“霸王”战役的重点,要求扩大第一阶段的战果。

在第二阶段,包括布利陀半岛、卢瓦尔河以南的所有港口以及卢瓦尔河和塞纳河之间的地区。

“霸王”计划规定战役时间为90天,至于90天以后,即下一阶段怎样行动,没有拟定预案。

同时,计划还明确指出,最初的登陆战役由美第一集团军和英第二集团军联合实施,这两支集团军受蒙哥马利将军领导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统一指挥。

计划对巴顿和第三集团军做了如下安排,他们将在登陆日开始后15天至60天之间越过科唐坦半岛登陆。

看了这份计划后,巴顿只能报以苦笑,因为在登陆西欧那个永载史册的日子里,他不能亲自指挥一支作战部队,而仍留在英格兰担任那个可怜的骗局中的主角,对此他只能报以苦笑。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计划明确了他和第三集团军的作战任务,表明这次战役还有他的份,这使巴顿还没有完全失望。

欣慰之余,巴顿感到计划还有某种缺陷,回到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巴顿对脑子里的问题进行了苦思冥想,最后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首先计划没有关照下一阶段,它仅仅停留在占领扩大滩头占领区上,而没有想到德军可能会遭到决定性失败。还有计划中的英军方案过于乐观,因为英军的对手将是德军主力,他们很可能被德军阻住,无法前进,甚至可能被打败。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计划中也没有提及。巴顿立即行动起来,他设计了一个自己的计划,并命名为“第三计划”。然后,巴顿把这份计划交给了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比特尔·史密斯,想通过他将该计划转呈艾森豪威尔。谁知该计划竟如石沉大海,巴顿知道别人不欢迎自己开口,索性也就不再理会此事,集中精力去训练他的第三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