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最后使命
完成最后使命
1945年4月12日,巴顿心情格外好。因为在德国威悉河畔的一个小城赫斯费尔德,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德国秘密金库。谁能料到德国秘密金库竟然设在一个废弃的漆黑的矿井里?巴顿站在那里,魁梧的身躯被成堆的宝藏簇拥着,仿佛是一位中世纪的征服者。
巴顿知道希特勒和他的爪牙们用尽种种卑劣手段从别国、别人身上掠夺大量的珍宝,成批成批地运到德国,藏在这个矿井里。据后来估算,仅此一项就值2..5亿美元。
到了晚上,巴顿正要休息,想打开收音机对一下手表,恰在此刻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就在这一天,也就是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巴顿无比震惊,总统刚刚63岁啊!他十分悲痛,立即唤醒了艾森豪威尔和布来德累,3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沉重的夜晚。总统的去世使巴顿十分悲痛。他与罗斯福政见不完全一致。但巴顿非常尊敬与爱戴罗斯福本人,他俩私交良好。现在,罗斯福离开了美国人民,怎不令巴顿肝肠寸断!他决心完成总统遗志,痛击法西斯!4月中下旬,巴顿指挥部队扫荡了周围残存的敌人,重新调整了部署,开始新的进攻。
4月30日,就在第三帝国彻底覆灭的前一周,刚满56岁的希特勒和他的情人爱娃在他的避弹室里完婚,并用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爱娃自愿随他而去。
5月2日,柏林被苏联红军攻克。第三集团军的历史使命也要结束了。5月4日,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战役,向捷克斯洛伐克挺进。1945年5月7日,希特勒的纳粹德帝国宣布无条件投降,5月9日全部生效。5月8日午夜,在欧洲大地上燃烧了8年的战火硝烟全部熄灭了。和平终于来到了备受创伤、精疲力竭的欧洲。然而纳粹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罄竹难书,深深地印在受难者的心里。在解放欧洲的战争中,巴顿和第三集团军留下的是奇迹般的记录。
在总共281天的战斗中,第三集团军保持了直线距离160多公里宽的进攻正面,向前推进了1600多公里,占领了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1..3万座城镇、村庄,其中大城市27座。
这期间,巴顿的军队共毙伤俘敌近150万人。巴顿的军事领导艺术和指挥才能在领导第三集团军过程中达到了巅峰。西欧战场战事结束了,全世界人民渴望已久的和平即将到来,盟国领导人已经在为战后格局的重建具体谋划。枪炮声停止了,这对巴顿也许有些突然。如今,对日战争已成为最后一战。只有远东战场上的硝烟才能延长巴顿的历史使命。他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极力要求赴远东参战。
巴顿利用空军司令阿诺德到他司令部访问之机,请他在马歇尔面前替他说情,然后又数次写信给这位参谋总长,表达自己愿意飞赴远东前线的急切心情。
在信中,他写道:“哪怕是指挥一个师,我也心甘情愿!”巴顿有理由满怀信心,因为已故总统罗斯福曾亲口允诺在西欧战事结束后,调他到太平洋战场去对付日本。
到5月20日,巴顿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他去远东参加对日作战的要求未获批准,满腔的期望一时间化为泡影。巴顿渴望战争,渴望指挥战争,渴望战争的荣誉,他不能离开战争,他不能没有战争。巴顿在参战无望的情况下,勾起了他浓重的思乡之情,他决定返回家园休假,以排遣怅惘抑郁的心情。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巴顿是位传奇将军,是位令人仰慕的、凯旋的英雄。返回祖国后,鲜花、彩带和欢呼的人群很快把他淹没了。当时在波士顿,就起码有100万人排成长达40公里的队伍,他们都是来欢迎巴顿将军的,他们想看看心目中的战神形象。此时此刻的光荣,让巴顿感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到了自己所受的一切磨难和打击,现在都得到了补偿。这时,艾森豪威尔将军给他安排了一个驻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的职位。
10月7日,巴顿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与第三集团军告别,在告别仪式上,面对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的官兵们,巴顿满眼泪花,发表了真诚热情的告别演说。
眼含泪花的,当然不仅有巴顿,还有整个的第三集团军。